第三百四十四章 新户制

林玧琰一至随邑,便是将休整了数月的冯简劳作了起来。

即是趁早划定一种比南阳韩悝实行的【编户齐民】还要详实的户籍管理方案,并非是说编户齐民不好,而是类似于韩悝的编户齐民实在是有些界定模糊不清,让南阳已经是权力根深蒂固的老氏族钻空子。

很明显,林玧琰需要的是在编户齐民的基础上增添各种详实的界定,正是因为如此,冯简也是招来了一些门客相互讨论,江夏这种情况与中原诸国皆是有所不同,甚至是和大秦本土南阳都不相同,毕竟江夏的赋税大半居然是来自商贾,江夏商行居然占到了七成之多。

想要安民,自然是需要将民众捆绑在一处地方,但是商贾流动频繁,必然不会是待在一个地方的,是故冯辞意识到想要变革江夏这边的户制,首当其冲就要针对“不服管教”的商贾,尤其是江夏商行。

江夏商行牵扯的利益实在是太大,冯简亦是知晓,江夏官吏的岁禄几乎都是江夏商行提供的,甚至是百姓的口粮亦是从江夏商行获取的,这俨然已经是成为了一个庞然大物,正是因为如此,冯简又是找到了林玧琰的头上。

其中详细说明之后,林玧琰笑了几句:“此事的确是我疏忽了!”

“殿下,经商和耕田只能存其一,经商之利巨大,容易使百姓见异思迁……”冯简忧心忡忡的说道:“某听闻江夏商行曾经风行南郡,明公亦是仿照了江夏商行设置,明公会如此,百姓焉能不会,试问若是天下皆是从上,何处得来吃的粮食!”

林玧琰翻箱倒柜,终于是寻出来了一封书简,道:“此事在宛城的时候,韩相便是提点了我,商贾逐利对百姓影响的确是很大,正是因为如此,我亦是写了一篇解决的策论,冯卿不妨看一看,有几分可取之处……”

“喏……”冯简接过了书简,打量了一眼,方才是说道:“殿下是打算将经商之权利垄断于官府?”

“可以这么说。”林玧琰点了点头,随即补充道:“或者准确一点说,纳商贾为官吏,不妨将这江夏商行作为官府的一部分,沿着随邑通往各个重县的要道之上,每隔一段距离设置驿站、粮仓等地方,聚拢人口,从事生产。”

“殿下所说,与某所想真是不谋而合!”冯简听闻亦是有些激动,当下亦是再看了一眼林玧琰的书简,道:“驿站……驿站……某实在是没有殿下的奇思妙想,居然想到将驿站与商肆结合在一起,还设置了粮仓,且又是在交通要道之上,如此一年,建上一座这样的驿站与粮仓,不到三年,便是能够聚集人口成为一个村落……甚至是城池!”

“可用!可用!”冯简还是有一些激动,当下点了点头,对林玧琰给予的这篇策论有些爱不释手。

不得不说,林玧琰这片策论就像是给冯简打开了一个豁口,不到三日的时间,废寝忘食的冯简以及其门人便是在南阳的编户齐民基础上发展了一篇更为详实的户籍策略。

“礼乐崩坏之后,中原便是再无国人野人之分,凡是国境之民,无论居于城池与否,皆算是国人,江夏实行重县制以来,民户集于城池之中,土地屋宅难当其用,不妨沿着各重县铺设直道,在直道两侧设置驿站、粮仓,迁移一些民户、隶人于此聚居村落,分化各个重县的城池户籍,如何?”

这是冯简在林玧琰召集的诸多门客之上阐述的江夏新户制,为的就是集思广益,针对这种新户制消去诸多弊端。

当下便是有率先领悟过来的士子对着冯简如是问道:“乡野之间,教化不通,政令不闻,若是将国人变化为野人,恐赋税难以征收,再者无人管辖,战时容易生起民乱……”

“此事某已经是考虑周详……”冯简回道:“这乡野村落虽然是远离城池,但是选中的位置不可大意,设置在重县重城相互连接的直道上,为城池之屏障,没十里设一驿站,此驿站与诸位所知有所不同,除了解决官府传信一事之外,亦可留宿游士,驿站内也可陈设江夏商行的货物,如盐铁等物,售卖给附近的民居,岂不美哉!”

“至于教化不同,政令不闻,此亦不是什么大问题,一乡至多百户人家,不妨从中挑选名望者,自行管理起来乡间的教化、赋税和治安等事物,这些职位的名称亦是确定如下,设里正一名,掌管乡间教化以及诸多事物,设啬夫一人协助收取赋税,以及上传诉讼,再设置亭长一名,组织乡间青壮民勇农闲之时进行演练兵阵,此由军中老卒负责最为合适。”

那名提出来疑问的士子亦是点了点头,显然是对冯简的考虑周详十分佩服,拱了拱手称赞道:“冯丞别开蹊径,将南阳的县治三司县尉贯通于江夏乡野之间,令晚生佩服不已!”

看着这名士子退下,冯简亦是耐心的解释道:“若是想将江夏的每一户民都纳入到大秦官府的治理之下,韩相提出来的编户齐民必不可少,不过江夏人少,故此不妨让每乡设置的里正、啬夫将每一户的户主及其妻子(妻子与儿女)记录在案,以供查备。”

“善!如此一来,牵一发足以动全身!”有士子称赞道,也是提出来了自己的见解:“记录在案的户籍应该写清楚家中几口人,以及众人的年龄,甚至是家中蓄养的隶人也是要清楚记录。”

“可用!”冯简亦是点了点头,让人将此建议记录下来。

旋即,冯简又是说到了最为重要的问题:“民以食为天,人性逐利,限制人口流动避免生出骚乱,是故江夏以耕种为主,至于经商,郡府设置商行和驿站,非是经过郡府允许,一般人等绝不可为商,违者罚其全部家产,充作隶人!”

原本只是打算走个过场的朱考亦是面色一变,如今他亦是江夏商行少有的几个掌权人物,每日经手的铜钱不知有多少,闻言也是面色一变,断然没有想到,冯简居然是将变法的口子放在了江夏商行一事上,让朱考忽然站了起来,正欲出言……

第六十四章 抢班夺权第五百二十七章 夫概攻秦第五百零二章 水攻真意第三百一十二章 假储君第六百四十一章 景监赴魏第二百三十九章 鞠信领命第七百五十四章 抵达洛邑第四十四章 八月第六百四十二章 咸阳安定第七百五十八章 会盟开始第四百八十一章 天子之惧第一百八十章 商议大策(上)第一百一十四章 暴起刺杀第六百零四章 真正用意第六十三章 返回旧唐第二百七十三章 和谈(上)第五百六十一章 因豫震怒第三百七十八章 新蔡会盟第五百八十九章 陇东退军第四百八十七章 攻心之战第六十五章 商议决战第一百二十九章 内生分歧第五百八十章 琰肆见面第六百二十一章 震惊老秦(二)第一百六十五章 说服莒劢(下)第四百四十九章 前往魏国第七百三十八章 奇天大阵第七百五十八章 会盟开始第九十九章 陈之庆的顾虑第六百二十八章 秦卒请战第六百五十八章 四兄用意第六百三十章 异变突生第六百四十六章 公君顾虑第七百章 吴楚动作第六百一十三章 攻下无盐第四百六十章 田术使魏第四百七十一章 嬴骞第六百二十章 震惊老秦(一)第六百六十七章 不速之客第三百零九章 公子琰的应对第四百九十四章 大魏君臣第八十三章 秦军出动第二百五十三章 新营地第二百五十七章 交手第三百六十四章 狡猾的范离第一百二十五章 斥责第七百四十七章 远交近攻第五百九十三章 右军间隙第四百一十一章 抵止北岸第六百六十四章 大秦反击第一百六十六章 韩国真意第六百七十一章 巴人攻秦第四十五章 上报田税(一)第四百九十六章 吴楚开战第一百七十六章 迎回鲁阳(上)第一百九十章 荆奴贸易第二十八章 尚书府落成第二百一十章 老氏族动向第四百一十九章 郢都落幕第三百九十七章 芈负心意第六百七十一章 巴人攻秦第六百一十五章 魏武卒出第六百零一章 终是收降第四百二十三章 楚国背盟第三百四十一章 门客内争第三百一十二章 假储君第十三章 上林苑与推恩令第一百八十三章 江夏出路第一百八十五章 突飞猛进第五百四十三章 说服芈云第一百二十七章 襄城角力第五百一十一章 柏举之战第八百一十八章 长平后事第三百零九章 公子琰的应对第二百九十九章 众说纷纭(下)第六百二十六章 战势激烈第三百九十章 成皋解围第四百二十六章 抢滩登陆第一百七十八章 荆国局势第七十九章 震动大秦第六百零八章 捷报传来第一百一十二章 “诚意”第六百五十四章 回返宛城第一百四十八章 污秽之物第六百三十五章 险恶谋划第八百章 伐楚落幕第二百八十九章 斥候营密谋第十八章 老将卸甲第七百七十九章 柳暗花明第六百九十四章 破玄襄阵第七百四十章 逄涓用兵第七百九十七章 又闻变故第三百零一章 宣政殿对问(上)第七百四十一章 逄涓心思第四十章 献土归秦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战前夕第五百三十四章 行军沂邑第三百七十九章 郢都应对第六百二十五章 首战河西军第四百零六章 围三阙一
第六十四章 抢班夺权第五百二十七章 夫概攻秦第五百零二章 水攻真意第三百一十二章 假储君第六百四十一章 景监赴魏第二百三十九章 鞠信领命第七百五十四章 抵达洛邑第四十四章 八月第六百四十二章 咸阳安定第七百五十八章 会盟开始第四百八十一章 天子之惧第一百八十章 商议大策(上)第一百一十四章 暴起刺杀第六百零四章 真正用意第六十三章 返回旧唐第二百七十三章 和谈(上)第五百六十一章 因豫震怒第三百七十八章 新蔡会盟第五百八十九章 陇东退军第四百八十七章 攻心之战第六十五章 商议决战第一百二十九章 内生分歧第五百八十章 琰肆见面第六百二十一章 震惊老秦(二)第一百六十五章 说服莒劢(下)第四百四十九章 前往魏国第七百三十八章 奇天大阵第七百五十八章 会盟开始第九十九章 陈之庆的顾虑第六百二十八章 秦卒请战第六百五十八章 四兄用意第六百三十章 异变突生第六百四十六章 公君顾虑第七百章 吴楚动作第六百一十三章 攻下无盐第四百六十章 田术使魏第四百七十一章 嬴骞第六百二十章 震惊老秦(一)第六百六十七章 不速之客第三百零九章 公子琰的应对第四百九十四章 大魏君臣第八十三章 秦军出动第二百五十三章 新营地第二百五十七章 交手第三百六十四章 狡猾的范离第一百二十五章 斥责第七百四十七章 远交近攻第五百九十三章 右军间隙第四百一十一章 抵止北岸第六百六十四章 大秦反击第一百六十六章 韩国真意第六百七十一章 巴人攻秦第四十五章 上报田税(一)第四百九十六章 吴楚开战第一百七十六章 迎回鲁阳(上)第一百九十章 荆奴贸易第二十八章 尚书府落成第二百一十章 老氏族动向第四百一十九章 郢都落幕第三百九十七章 芈负心意第六百七十一章 巴人攻秦第六百一十五章 魏武卒出第六百零一章 终是收降第四百二十三章 楚国背盟第三百四十一章 门客内争第三百一十二章 假储君第十三章 上林苑与推恩令第一百八十三章 江夏出路第一百八十五章 突飞猛进第五百四十三章 说服芈云第一百二十七章 襄城角力第五百一十一章 柏举之战第八百一十八章 长平后事第三百零九章 公子琰的应对第二百九十九章 众说纷纭(下)第六百二十六章 战势激烈第三百九十章 成皋解围第四百二十六章 抢滩登陆第一百七十八章 荆国局势第七十九章 震动大秦第六百零八章 捷报传来第一百一十二章 “诚意”第六百五十四章 回返宛城第一百四十八章 污秽之物第六百三十五章 险恶谋划第八百章 伐楚落幕第二百八十九章 斥候营密谋第十八章 老将卸甲第七百七十九章 柳暗花明第六百九十四章 破玄襄阵第七百四十章 逄涓用兵第七百九十七章 又闻变故第三百零一章 宣政殿对问(上)第七百四十一章 逄涓心思第四十章 献土归秦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战前夕第五百三十四章 行军沂邑第三百七十九章 郢都应对第六百二十五章 首战河西军第四百零六章 围三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