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 商司

“公孙鞅……”秦公亦是念叨了一句,似乎是有些可惜,如此贤才,却是不能够为己所用。

韩悝亦是在一旁说道:“君上的公爵乃是姬周天子所封,占据了大义名分。”

秦公点了点头,看了一眼公子琰说道:“你诸多兄弟,长公子与公子信暂且不论,公子渊骁勇,公子诚在魏国为质,公子行多病,孤不否认你具有继承大位的才能,但是孤还活着,宗府和那些老氏族还在费心竭力的盯着孤,孤不能顾此失彼,你可明白?”

林玧琰点了点头,这般一位看似掌握这大秦权柄的君父,其中肩上所承受的一切,谁又能够切身实地的体会呢?“儿臣明白。”

“孤继位之初,便是韩人为患,孤要这大秦永世强盛!”

这高台之上风大,不过周围只有秦公,韩悝和林玧琰三人,似高锦、赵靖等人皆是在下等候。

秦公四下展望一番,终是说道:“赳赳老秦……这镇压大秦国运的九丈高台便是称之为【凌云台】,意为孤大秦的凌云之志!”

凌云台!

登高而望自然不可久居,秦公兴尽之余便是要返回秦宫内,看看中墙后的布局,途中,秦公亦是对林玧琰说道:“孤答应你的赏赐不能够不作数,此番招贤试中,你以一篇【盐铁专卖】呈上,孤许你盐铁司如何?”

林玧琰亦是趁机说道:“君上许儿臣盐铁司,为何不直接许儿臣一个商司?”

“商司?”秦公不解。

“即纳商入官!”林玧琰解释道。

“纳商入官?”韩悝在一旁伸出手否定道:“不可,商贾逐利,若是百姓见到商贾暴利,岂不是弃农从商,届时大秦将无粮可是征收赋税!”

林玧琰却是对韩悝说道:“若是在大秦只许官方经商呢?”

林玧琰说道:“就拿这驿站为例,大秦的驿站除却宛城驿站少数几个驿站之外,恐怕在大秦四境之内很难够找到其他的驿站,如今大秦正在铺设直道,可沿途十里设一处驿站如何?”

沿途十里设一处驿站?

秦公皱起眉头,“此未免过于劳民伤财了!”

林玧琰却是摇了摇头,说道:“君父,此乃是彻底在大秦推行编户齐民的良计,为何要修直道,无非便是为了往来能够便利一些,如今大秦水泥廉价,不妨匀出来一些在直道两旁建设驿站,这驿站可不仅仅是供朝堂官方使用,也可对民间使用,儿臣的盐铁论,亦是可以将武关炼出来的盐,上林苑工匠铸造出来的铁器,置于这些驿站中售卖,往来商旅,游士方士皆是可以留宿与驿站,只需付出少许钱粮……最重要的是,借此可以推出大秦的新式铜币!”

“你且仔细点说。”秦公皱着眉头说道,一旁跟随的韩悝亦是格外在意。

“大秦并无官方通行的货币,正是因为如此,楚国的,三晋的,齐国的钱币皆是在大秦市面上流通,可惜难以畅通,大秦最为原始的还是以物易物的方式,正是因为如此,老氏族积蓄数千石粮食私藏,让大秦一年比一年穷困,老氏族的粮食一年比一年烂的更快,若是这些老氏族愿意将粮食折换成铜铁之物呢?”

韩悝一言点出来其中的关键之处:“大秦并非是没有钱币,只是不畅通罢了,百姓为何要选择殿下制作的钱币?”

林玧琰笑道:“韩相莫不知晓明司空苦恨不已的江夏商行了?”

随即林玧琰解释道:“这驿站周围可再设米行,布行等等,从百姓手中收拢粮食或者麻布,折算换成大秦铜币,当然,朝堂之上亦是到发布明文禁令,禁止私铸钱币或者通用外币……”

“君父,韩相,若是一处聚集了驿站、米行和布行这些地方,必然是会逐渐形成村落,外加上靠近直道,交通便利,极有可能吸引山野之民定居在旁边,到时候未必不能够形成一处新城!”

“此乃是编户齐民的良策!”说到这里,林玧琰亦是不忘对韩悝诱惑道:“这驿站亦可作为宣扬大秦法律的地方,来往商贾,乡野之民,皆是能够知晓大秦的律法。”

作为学习法家学说的韩悝,自然是天性上反感商贾手段,往昔若是听见“纳商入官”这等言论,必然是会拂袖而起,如今听闻公子琰这般解释之后,韩悝只觉得醍醐灌顶,有一丝通透的感觉,尤其是林玧琰最后一句驿站可以作为法治宣扬之地,更是戳中了韩悝的软肋!

“君上,此计可行!”一向站在“禁商”立场的韩悝,亦是对秦公如是转变了态度。

秦公亦是对此计深深的震撼,他没有韩悝那种追求法家学说发展的心思,只看中了林玧琰所说的一点,即是用铜币易物替代“以物易物”或者“以衣粮易物”,这岂不是意味着,掌握着山泽之利的大秦官府可以换取大量的粮食来充实府库!

“孤……”秦公权衡再三,终是点了点头道:“准了你!”

秦公点首,便是意味着商司一事在大秦可行,至于后续的一些事,秦公亦是让林玧琰和韩悝以及内朝那些朝臣协商。

以至于秦公想起来了这六子还兼任着【江夏守】,故而一阵头大,虽说这六子胡闹,江夏商行一事让明子夫头疼不已,告状直接告到了自己的案头上,但总归来说,这位六子治理江夏半年的期间,江夏的人口不仅恢复到了战前的规模,还多了一倍的隶民,上交的赋税也是不在少数,撤换下他的江夏守,又有何人能够代任?

权衡再三,秦公终是让冯简替代林玧琰成为江夏守。

无他,冯简的确是一位贤才,一手组织了大秦朝堂上的吏治改革,不过其虽是左相,但是实际上还是逃脱不了内朝出身。

从某些意义上说,冯简这些内朝出身的士卿终究是逃脱不了“林氏内臣”的称号,似韩悝便是如此,虽是大秦国相,但若非是北境一战立下了大功,恐怕他的国相虽是位列上卿,但与真正上卿的司徒百里槐与司寇沈案等人还是有些差距的。

第八十章 进军南郡(上)第二百三十五章 妥协第三百七十章 再回宛城第七百一十三章 反击序幕第三十三章 秦王宫朝宴第八百零六章 列国出兵第六百三十八章 归返老秦第一百零七章 寿王赴宴第三百八十五章 卢县首战第一百二十五章 斥责第五百零三章 江陵告破第二百九十二章 陇东之战(下)第四百四十五章 公孙挥第四百一十一章 抵止北岸第二十二章 上林苑之制第六百六十六章 姜氏第四十章 献土归秦第四百三十九章 宛城庆功第五百二十一章 范离入郢第五百五十九章 荆地事了第七百零八章 争分夺秒第一百五十四章 申不亥到来第三十九章 开春诸事第一百四十五章 攻打南梁第一百八十九章 谈判第四百五十五章 嬴诚际遇感言第三百一十六章 扩充宛城第一百一十四章 诸事安排第四百零九章 密夺郢都第二百三十章 吴国范离第六百五十三章 蓝田君赢信第七十四章 决战(上)第一百二十九章 内生分歧第六百七十章 黄雀谋算第五百二十八章 复楚准备第七百六十九章 高位落定第二百零三章 宣政殿对问(下)第七章 卫人韩悝第四百一十二章 扣留芈云第六百一十九章 进军安邑第三百一十七章 售卖府邸第九十一章 秣兵厉马(上)第七百二十九章 韩庭第三百零一章 宣政殿对问(上)第八十四章 南郡初战第三十章 锻铁造弩第五百八十七章 嬴珏态度第二百三十五章 妥协第四百五十四章 宅中冲突第七百九十七章 又闻变故第七百七十六章 吴越又乱第一百六十三章 风雨欲来第四百一十一章 抵止北岸第四百六十四章 东宫新部第五十五章 古华容道第二百六十八章 丹水之战(中)第五百一十章 洛邑在手第五百零五章 齐魏真意第四百八十七章 攻心之战第四百二十三章 楚国背盟第三百六十九章 屈平妥协第七百二十四章 托付第五百零一章 临阵裁军第三百零五章 起于垒土第二百八十六章 炼出成盐第六百零五章 先登将令第六百八十五章 战后事宜第五百八十三章 意动第六百零二章 善后之事第七百一十四章 离间联军第四百七十五章 言尽意现第六百一十章 右军出击第二百一十六章 争储现状第四百八十八章 陷入僵持第三百六十四章 狡猾的范离第一百二十九章 内生分歧第四百二十一章 楚军入郢第一百七十三章 前往北境第十五章 旬朝前夕第三百四十七章 严肃军纪(下)第三百五十三章 柘王屈衍第二百零一章 降俘归心第五百九十六章 胡伤应待第七百八十二章 初元四年第八百零四章 老秦北境第七百三十二章 谋取第七百九十四章 弹指十年第五百零二章 水攻真意第七百四十九章 蔡泽建言第三百四十一章 门客内争第二百八十二章 韩悝手笔第七百八十七章 南拓之策第三百四十二章 会面第四十五章 上报田税(一)第四百二十五章 大江水战作者想说的话第二百七十六章 投名状第五百八十一章 老秦国事第五百二十九章 察觉诡异
第八十章 进军南郡(上)第二百三十五章 妥协第三百七十章 再回宛城第七百一十三章 反击序幕第三十三章 秦王宫朝宴第八百零六章 列国出兵第六百三十八章 归返老秦第一百零七章 寿王赴宴第三百八十五章 卢县首战第一百二十五章 斥责第五百零三章 江陵告破第二百九十二章 陇东之战(下)第四百四十五章 公孙挥第四百一十一章 抵止北岸第二十二章 上林苑之制第六百六十六章 姜氏第四十章 献土归秦第四百三十九章 宛城庆功第五百二十一章 范离入郢第五百五十九章 荆地事了第七百零八章 争分夺秒第一百五十四章 申不亥到来第三十九章 开春诸事第一百四十五章 攻打南梁第一百八十九章 谈判第四百五十五章 嬴诚际遇感言第三百一十六章 扩充宛城第一百一十四章 诸事安排第四百零九章 密夺郢都第二百三十章 吴国范离第六百五十三章 蓝田君赢信第七十四章 决战(上)第一百二十九章 内生分歧第六百七十章 黄雀谋算第五百二十八章 复楚准备第七百六十九章 高位落定第二百零三章 宣政殿对问(下)第七章 卫人韩悝第四百一十二章 扣留芈云第六百一十九章 进军安邑第三百一十七章 售卖府邸第九十一章 秣兵厉马(上)第七百二十九章 韩庭第三百零一章 宣政殿对问(上)第八十四章 南郡初战第三十章 锻铁造弩第五百八十七章 嬴珏态度第二百三十五章 妥协第四百五十四章 宅中冲突第七百九十七章 又闻变故第七百七十六章 吴越又乱第一百六十三章 风雨欲来第四百一十一章 抵止北岸第四百六十四章 东宫新部第五十五章 古华容道第二百六十八章 丹水之战(中)第五百一十章 洛邑在手第五百零五章 齐魏真意第四百八十七章 攻心之战第四百二十三章 楚国背盟第三百六十九章 屈平妥协第七百二十四章 托付第五百零一章 临阵裁军第三百零五章 起于垒土第二百八十六章 炼出成盐第六百零五章 先登将令第六百八十五章 战后事宜第五百八十三章 意动第六百零二章 善后之事第七百一十四章 离间联军第四百七十五章 言尽意现第六百一十章 右军出击第二百一十六章 争储现状第四百八十八章 陷入僵持第三百六十四章 狡猾的范离第一百二十九章 内生分歧第四百二十一章 楚军入郢第一百七十三章 前往北境第十五章 旬朝前夕第三百四十七章 严肃军纪(下)第三百五十三章 柘王屈衍第二百零一章 降俘归心第五百九十六章 胡伤应待第七百八十二章 初元四年第八百零四章 老秦北境第七百三十二章 谋取第七百九十四章 弹指十年第五百零二章 水攻真意第七百四十九章 蔡泽建言第三百四十一章 门客内争第二百八十二章 韩悝手笔第七百八十七章 南拓之策第三百四十二章 会面第四十五章 上报田税(一)第四百二十五章 大江水战作者想说的话第二百七十六章 投名状第五百八十一章 老秦国事第五百二十九章 察觉诡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