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卫人韩悝

因【铁质农具】一事,林玧琰明显是在这林氏族地这些人心目中,威信达到了如日中天。

不得不说,就算是结构最为简单的锄头比起来那些木杵与耒耜等原始农具好用了不少。

当下应林玧琰的要求,也是察觉到了这些新式农具的潜力所在,滓涣与箔锡应下了,开始从百工坊内抽调一些人马专门打造农具。

这也是林允琰在大秦,第一次将一件事做得彻头彻尾的成功,当下也是觉得自己未必不能做到一些现在看似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不过这样一来,使林氏族地对耕牛与驽马的需求便是增大了,以至于滓涣这几日也是换了不少的牛马回来。

原来打算一个冬季慢慢熬着整理的土地,现在因为有了新式农具的使用,不足半月的功夫,便是悉数平整完毕。

大农许稼也是对了几日的天文地理,算好了日期时辰便是决定今年的冬季将播种一季小麦,于是族地内的邑民们又是开始了劳作。

而林玧琰这几日也是在筹算今年族地的赋税,秦王宫内每年需要族地这边缴纳五千石的粮草田税,至于百工坊的精巧器物也可抵粮食。

往年的时候,田税这边,族地是缴纳三千石上下的粮食,剩下的空缺则是用百工坊的精美饰器顶着。

不过今年……林玧琰总想将百工坊收为己用,因此不想在粮食上有什么空缺的,直接缴纳上去五千石粮食,换来族地的最大自治权力。

至于这一点,辅丞滓涣虽是有点顾虑,不过终究是应了下来,毕竟如今种植下的小麦,到了明年春上就能够收获。

林玧琰所住着的地方,乃是族地内的驿站,这种驿站只有在招待客人的时候用上,乃是族地的门面。

原本滓涣是将原本作为茶肆的前堂弃用了,反正往常的时候也是没有多少人用这茶肆,不过林玧琰在知道此事过后,却是让茶肆开馆了,无论如何,作为族地的门面,还是必须要存在的。

大秦南境至宛城的官道便是路过林氏族地,这每日南来北往的人员也不少,茶肆作为驿站的主营业务,自然是时常有人光顾的。

到了十月下旬这一日,来了一个二十余岁的士子,其身后还跟着一位十六七岁的随从。

按照姬周时期的礼节,只是是游学的士子拿出来了身份的证明,各国官府便是要尽可能的为游学的士子提供便利。

大秦自然也是不例外,虽是条件简陋,但是能够提供给游学士子的便利也是毫不吝啬。

这位士子的要求也并非是太高,对肆中侍人只要了一壶热开水,就着自己的茶饼,便是泡了一壶浓茶,就着随身携带的干粮也就勉强对付了一口。

临走的时候,看到了茶肆外正晒着一些里的干货时候,这位士子也是友善的提醒了一下那肆中侍人:“伙计,趁着天还没变将外面的干货收起来,要不了多久雨就来了……”

〖雨就来了?!〗

就在茶肆侍人的疑惑时候,坐在隔间的林玧琰也是抬起了头看向了天色。

正是艳阳高照晴空万里的天气,哪里来的雨?

林玧琰正在核算着自己的手里还有多少存粮,族地又有多少人口,甚至是画有田亩的地图,这些在其他人看过来运算起来极为麻烦的数据,到了林玧琰的眼中却是几个符号就能对等上前后。

正是算到了关键处,也是被那人说了“雨要来了”移了神的林玧琰也是自嘲一般的摇了摇头,江湖游历的士子岂可随意相信。

当下也就当那士子故弄玄虚说的话一笑而过,林玧琰也是继续核算起来自己的账目。

但是让林玧琰诧异的是,仅仅是一个时辰之后,天色便是陡然暗了下来,一阵凉风吹过,雨便是哗啦啦的下了起来。

〖真的有雨!〗

林玧琰看着这稀里哗啦的落雨声,便是知晓这雨势小不到哪里去。

茶肆的侍人早早的见了天色不对,想到了那位士子的临末言语,刚要出去收拾干货的时候,雨便是下了起来,紧赶慢赶的,还是迟了一步,那些干货已经是淋湿了。

正当侍人归置好自己收回来的干货的时候,却是发现那门口走进来两道湿漉漉的身影躲雨,仔细一瞧,居然会是先前那士子主仆二人。

这个时代的士子是处于最为尴尬的地位,他不似姬周时期,还能有一个诸侯小宗的身份在,也不似后世那般能够凭借自己的才学换取功名。

各个诸侯国能够尽可能的为士子提供便利,那是因为这是姬周时期留下的礼仪,除了楚国,还真的没有愿意在自己的身上倒上“蛮夷”的脏水。

似茶肆侍人这种平民,礼待游学士子,一是大氛围下的随众,而更多的却是一种怜悯的心态。

不过眼下,那茶肆却是对那两人格外客气,其中何不是方才这位士子的【未雨先卜】?

“两位士客不是一个时辰前就走了么,也知道会下雨,怎么现在又回来躲雨?”

听着侍人客气的问道,那士子也是苦笑着回道:“外士原本是想趁着赶去下一处地方,着实没有想到在这村邑中见到了新奇的事物,因此耽搁下了行程……”

“新奇?!”侍人不解。

“外士见村邑中所使用的农具皆非其他地方可见的,还是用铁器铸造……且还使用了牛耕之法,因此觉得颇为新奇。”

“哦……原来是因为这个呀!”那侍人大笑,随即也是为这外方士子解惑:“这些都是邑内百工坊打造的新式农具,士客不识也是正常。”

士子点了点头,随即瞧着外面的雨水还是下的哗啦啦的,天色依旧是乌蒙蒙的,没有半点好转的迹象,其苦笑道:“看来这雨一时半会儿是停不了了……不知贵驿有没有空置的地方,能够让我师徒二人有一个避雨之处?”

〖原来是师徒啊……〗

不过旋即那侍人为难了,也是道出来了实情:“士客有所不知,如今真的是没有住的地方了,后院已经被……”

“驿侍,我哪里还空置了一间屋子……如若这位士客不嫌弃,姑且住下吧。”

驿侍看过去,乃是公子殿下平日最爱待的向阳隔间内,人没出来,但是声音却是没错的,当下恭敬的回道:“喏!”

随后,驿侍便是领着这两人准备去后院安置下,那士客也是对传出来声音的隔间行了礼:“东周士子,卫人韩悝多谢阁下!”

没有回声,那驿侍也是催促道:“走吧,我来烧一壶热汤,好给士客洗漱风尘。”

而隔间内的林玧琰却是抓头搔耳可起来,方才正算到最后一步的关键时候,居然被这外方士客的道谢直接打断了。

前功尽弃!

心中这个恼啊!

〖方才他说什么,东周士子?卫国人?叫韩什么来着……〗

不多时,那驿侍便是折了回来,对林玧琰道:“殿下,那士客给了小民三晋布币……”

“给了你就收下吧……”林玧琰低着头道。

“喏。”驿侍也是喜滋滋的回道,随即也是朝着林玧琰说道:“殿下,那士客说了,为了答谢殿下的收留,他应承殿下一件事,比如说……算账。”

〖算账?!〗

林玧琰抬起头来,瞧了这隔间的门窗,皆是没有空隙,那士客怎么会知道自己在算账的。

〖不过,既然如此……嘿嘿。〗

林玧琰扬起嘴角,突然来了兴致,当然拿出来白纸写出来了几个问题,让驿侍递给了那外方韩姓士客。

〖鸡兔同笼、勾股定理……看你怎么解!〗

却是没有想到,短短的小半柱香的时间,那驿侍便是折返回来了。

林玧琰笑道:“没有算出来?”

驿侍摇了摇头,道:“那士客觉得磨墨麻烦,便是算出来了答案让小人来回报殿下。”

“多少?”林玧琰诧异之色。

驿侍神色端正的回道:“鸡二十三只、兔二十七只,而弦为十三尺。”

〖这答案,还真是……〗

林玧琰知道当今,士子多是修习各种经义,至于数理也是知之甚少,大秦能够将数理拿出手的,林玧琰估计也只有一个司空明子夫了,甚至是司徒百里槐,对于数理则是不甚精通。

而林玧琰设出来的这两个问题,说难也不难,但那仅仅是限于自己而言,或许司空明子夫倒是能够算的出来,但耗时这么短,林玧琰也是无法确定他能不能做到。

这位什么东周卫国的士子说不定就是大才,现在给自己遇见了,还不想抓到自己手中好好地劳用一番!

林玧琰臆想之余,当下问道:“你把他安排在那间屋子里了?”

驿侍答道:“怕打扰到殿下,安排在了最东的屋子,进出都在小门。”

“领路,带我去见他!”林玧琰吩咐道。

“要不要叫过来荆宗卫随身?”

“不用!”林玧琰摇了摇头拒绝道。

当下驿侍便是领着林玧琰去了韩悝下榻的屋子,雨很大,驿侍准备拿一把伞,却是没有想到殿下却是抢先一步冒着雨去了,驿侍只能跟上。

第七十五章 决战(中)第七百八十七章 南拓之策第三百六十六章 用意第六百二十七章 桐乡暂歇第二十八章 尚书府落成第七百二十七章 屠城第五百一十九章 魏王之虑第六百零八章 捷报传来第七百七十三章 大秦州试第七百五十六章 应对鲁国第四十五章 上报田税(一)第三百二十八章 真凶?第五百八十一章 老秦国事第二百二十五章 新物件第六十八章 应城攻守第三百八十九章 破敌之机第七百二十二章 条件第二百一十九章 辩罪【二合一】第四章 走马上任第二百二十三章 反应第七百六十五章 陇东骑卒第四十四章 八月第三百五十七章 兵败竟陵第七十四章 决战(上)第一百一十六章 东窗事发第三百四十四章 新户制第一百四十一章 林玧渊(上)第七百四十六章 新郑暴乱第六百七十六章 韩悝之言第一章 赢姓林氏之南秦第七百三十四章 变局第五百七十八章 终是被获第七百八十七章 南拓之策第四百六十五章 南阳学宫第七百七十一章 翟璜入秦第三百八十章 桓羽兵败第四百八十八章 陷入僵持第七百九十四章 弹指十年第一百九十八章 寿王退兵第四百二十章 郢都失陷第二百六十章 戎狄反常第六百七十二章 芈权罪行第六百六十四章 大秦反击第五百四十章 荆王松口第七百零二章 楚军发力第五百八十四章 张宜连横第二百六十一章 由余归附第三百九十章 捷报至楚第二百六十三章 毒攻武关第十六章 大旬朝第五百七十二章 宣氏密谈第四百六十六章 儒法之争第一百八十七章 宛城剧变第四百六十六章 儒法之争第一百零六章 寿王返阵第九十二章 秣兵厉马(中)第七百一十六章 秦吴决战第七百七十三章 大秦州试第七百八十四章 初元五年第八百二十四章 何为天下第一百零二章 正面交战?第五百一十一章 柏举之战第一百二十八章 哗变将起?第三百五十四章 桓羽意动第三百四十二章 会面第四百六十八章 公塾体系第七百七十九章 柳暗花明第六百三十八章 归返老秦第五十五章 古华容道第六十一章 杀锏出现第五百六十七章 到达咸阳第三百四十五章 纳商入官第六十八章 应城攻守第六十九章 应城大捷第四百八十一章 天子之惧第四百一十九章 郢都落幕第三百八十五章 卢县首战第六百九十二章 大败韩燕联军第三百一十三章 大变第六百零三章 东出大计第四百九十二章 翻盘之战第六百四十二章 咸阳安定第三百八十二章 江夏破围第六百六十九章 黄雀在后第二百三十三章 揽事用意第五百一十二章 徐州会盟第八十七章 大秦北境第三百三十一章 兄弟相见第七百九十五章 太子政归秦第一百二十二章 明子夫至南郡第六百八十四章 追亡逐北第七百一十六章 秦吴决战第五百七十一章 阳宫之谈第四百二十四章 秦楚开战第三百二十三章 初面(下)第二百零一章 降俘归心第三百八十九章 破敌之机第一百四十八章 污秽之物第八章 天下大势
第七十五章 决战(中)第七百八十七章 南拓之策第三百六十六章 用意第六百二十七章 桐乡暂歇第二十八章 尚书府落成第七百二十七章 屠城第五百一十九章 魏王之虑第六百零八章 捷报传来第七百七十三章 大秦州试第七百五十六章 应对鲁国第四十五章 上报田税(一)第三百二十八章 真凶?第五百八十一章 老秦国事第二百二十五章 新物件第六十八章 应城攻守第三百八十九章 破敌之机第七百二十二章 条件第二百一十九章 辩罪【二合一】第四章 走马上任第二百二十三章 反应第七百六十五章 陇东骑卒第四十四章 八月第三百五十七章 兵败竟陵第七十四章 决战(上)第一百一十六章 东窗事发第三百四十四章 新户制第一百四十一章 林玧渊(上)第七百四十六章 新郑暴乱第六百七十六章 韩悝之言第一章 赢姓林氏之南秦第七百三十四章 变局第五百七十八章 终是被获第七百八十七章 南拓之策第四百六十五章 南阳学宫第七百七十一章 翟璜入秦第三百八十章 桓羽兵败第四百八十八章 陷入僵持第七百九十四章 弹指十年第一百九十八章 寿王退兵第四百二十章 郢都失陷第二百六十章 戎狄反常第六百七十二章 芈权罪行第六百六十四章 大秦反击第五百四十章 荆王松口第七百零二章 楚军发力第五百八十四章 张宜连横第二百六十一章 由余归附第三百九十章 捷报至楚第二百六十三章 毒攻武关第十六章 大旬朝第五百七十二章 宣氏密谈第四百六十六章 儒法之争第一百八十七章 宛城剧变第四百六十六章 儒法之争第一百零六章 寿王返阵第九十二章 秣兵厉马(中)第七百一十六章 秦吴决战第七百七十三章 大秦州试第七百八十四章 初元五年第八百二十四章 何为天下第一百零二章 正面交战?第五百一十一章 柏举之战第一百二十八章 哗变将起?第三百五十四章 桓羽意动第三百四十二章 会面第四百六十八章 公塾体系第七百七十九章 柳暗花明第六百三十八章 归返老秦第五十五章 古华容道第六十一章 杀锏出现第五百六十七章 到达咸阳第三百四十五章 纳商入官第六十八章 应城攻守第六十九章 应城大捷第四百八十一章 天子之惧第四百一十九章 郢都落幕第三百八十五章 卢县首战第六百九十二章 大败韩燕联军第三百一十三章 大变第六百零三章 东出大计第四百九十二章 翻盘之战第六百四十二章 咸阳安定第三百八十二章 江夏破围第六百六十九章 黄雀在后第二百三十三章 揽事用意第五百一十二章 徐州会盟第八十七章 大秦北境第三百三十一章 兄弟相见第七百九十五章 太子政归秦第一百二十二章 明子夫至南郡第六百八十四章 追亡逐北第七百一十六章 秦吴决战第五百七十一章 阳宫之谈第四百二十四章 秦楚开战第三百二十三章 初面(下)第二百零一章 降俘归心第三百八十九章 破敌之机第一百四十八章 污秽之物第八章 天下大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