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 辩罪【二合一】

秦公的语气听不出来有多愠怒,相反还是多多少少的调笑意思,甚至连一旁静立不语的韩悝闻言,也是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模样。

不知为何,独领江夏文武之事久了,林玧琰也是极为不适应眼下这种姿态,明明是不想如此做的,但依旧这般做了,真的是十分不爽!

“儿臣所要辩的罪,乃是姬周旧礼和大秦新法的冲突,还请君父明鉴!”林玧琰一本正经的说道。

闻言,秦公和韩悝似乎也是来了兴趣,秦公看着林玧琰,伸出了手示意林玧琰继续说下去。

“琰殿下尽管说。”韩悝也是在一边提醒道。

林玧琰正了正脸色,说道:“如今大秦礼法不一,儿臣的某些行为,符合姬周旧礼,但不符合大秦新法,反之亦然,违反了姬周旧礼,却是符合大秦的新法,故此,儿臣也是不知晓有些事明知乃是对的,符合大秦的新法,却是违反了姬周的旧礼,孰是孰非,还请君父告知。”

〖狡猾的小子!〗

秦公闻言,在心中怒骂道,不过还是义正言辞的说道:“姬周旧礼还是大秦新法,韩卿皆是此中大家,孤六子既然有疑惑,便是和韩卿说吧。”

秦公顺推此事给了韩悝,恰巧韩悝也是对公子琰所说的“大秦礼法不一”极为在意,故此韩悝也是看向了林玧琰,说道:“琰殿下尽管说无妨!”

林玧琰看向了韩悝,如今在大秦作为国相的韩悝,看上去并不同于当初在上林苑的时候,如今看上去十分贵气。

果然是人靠衣装!

“我想问韩相,君父授予我的乃是江夏的郡守,还是江夏的封君?”

“自然是江夏的郡守!”韩悝应道。

“既然是大秦的郡守,请问韩相,大秦是否有有关官员的刑法?”

虽然韩悝市场认为“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乃是一种迂腐的观念,但是实际上,韩悝在制定大秦的刑法上,只是笼统的将官员划为与平民同等的行列,但是实际上,官员所能够接触的的刑法条例远非是普通百姓可比。

韩悝也是实话实说:“有,大秦新法,官吏犯法与庶民同罪,但官吏之上,并非是强行禁止的刑法!”

“那么可有关于我等大秦的官吏,在任期期内无诏令返回大秦都邑的禁令?”林玧琰再一次问道。

韩悝摇了摇头,说道:“并没有。”

闻言,林玧琰说道:“不知韩相是否知晓【法无禁止即可为】?”

“法无禁止即可为……”韩悝念叨了两声,似乎是在思虑些什么,迟迟没有作声。

一边的秦公也是默然不语,不过内心的惊讶却是波澜不止,能够让神思敏捷的韩悝陷入到沉思,还仅仅是因为一句话的缘故,秦公看着自己这位六儿子,一时之间居然是难以说出来!

谁知,秦公本想保持着沉默“坐山观虎斗”,但却是没有想到,六子见到韩悝正在思索,居然直接看向了自己,发问道:“君父,法无禁止即可为,因此,儿臣认为自己无罪!”

“无罪……”

刹那间,韩悝也是放下了思索,心道自己真的是过于较真的,居然是被公子琰的一句话走了神思,让秦公陷入到必须要作答的局面。

秦公见韩悝已经是指望不上了,只好露出来笑意说道:“孤……什么时候要追究你的罪责了!”

见到君父这般说道,林玧琰也是缓缓地呼出来一口气,说实话,韩悝重法但并不严法,若是正碰上那些“拿着鸡毛掸子当令牌”的法家人物,或许就真拿自己杀鸡儆猴,以儆效尤了!

〖无罪便好!〗

林玧琰继续看回了韩悝,说道:“韩相想明白了法无禁止即可为?”

闻言,韩悝一怔,原本以为这不过是一句托辞之言,听上去也是十分戏谑,没有想到公子琰在目的得逞之后,居然会是绕回来这一句。

“法无禁止即可为……”韩悝思绪转动万千,始终觉得自己琢磨不透公子琰此时说出此话究竟是什么意思。

“听闻韩相在南阳实行前国相汯祍佄的城令制度,因此,琰不妨有一个问题向着韩相请教。”

韩悝伸出宽大的衣袖,示意林玧琰尽管说下去:“但说无妨!”

林玧琰说道:“南阳各县设置律正,推行大秦新法,决断一县之地的行事,暂且不论儒家的【亲亲相隐】,便假设韩相挑选的律正皆是正义无私之人,若是某县律正亲友犯罪,但此种最终并非是杀人抢劫盗窃之类的罪名,乃是目前大秦刑法之中无法取出来的罪名,正是因为如此,韩相认为某县律正该如何判处犯罪之人?”

涉及到法家的核心问题,林玧琰虽然是说的十分简便,但不通法家的秦公听着云里雾里的,倒是韩悝若有所悟,正是因为韩悝曾经长期在地方作为小吏,故此才知晓林玧琰所说的“非是秦法内之罪名”究竟是什么意思,但一时之间,却是无法说出来让自己的满意的答案。

林玧琰不着急催促,他也是在试探韩悝的法家思想,究竟是什么样的。

谁知十数息之后,韩悝却是笑着摇了摇头对林玧琰说道:“还请殿下说出来,此事该如何判决犯罪刑徒?”

闻言,见到韩悝将皮球推到了自己的身上,也是没有拒绝,径直说道:“若是某来判决,便是判处该犯罪之人无罪!”

“犯了罪的人怎么可能会被定了无罪!”说话的乃是秦公,只见他呵斥林玧琰,是在呵斥其“影射韩悝挑选的律正乃是贪官”的意思。

谁知还是韩悝出奇的止住了秦公的愠怒,说道:“君上稍安勿躁,悝认为,公子琰必有自己的解释!”

闻言,秦公面色缓和,看着林玧琰说道:“那你就好好说说,为何判处其无罪,若是不能够说出来一个所以然,孤可要好好的处罚于你!”

林玧琰倒是没有被秦公这句看似严厉动怒的言语恐吓住,而是上前一步,向着韩悝问道:“还请韩相告知,律正职责何在?”

韩悝说道:“处理一县之地的刑名狱讼之事,推行秦法!”

“是否可以越权?”林玧琰再一次问道。

“每县设置三司县尉,各司其职,自然是防备着越权之事!”韩悝回道。

“正是因为如此,律正处罚刑徒的根据并非是自己独断,乃是根据秦法所进行判决,若是大秦法律并没有规定刑徒犯罪的罪名以及判处手段,这名律正正义无私,可是犯罪的又是亲友,这个时候,不妨就是选择的两种结果,认为此罪不是罪,故此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不过韩相托以为一县之地刑法之事的律正,琰也相信是正义无私之人,正是因为如此,为了避嫌,也是为了处罚刑徒,大多会选择第二种结果,即严惩刑徒,甚至是小罪,也是用着最严苛的刑法来处罚!”

“这么说……”韩悝看着林玧琰说道:“殿下会选择第一种,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么?!”

“韩子认为可能么?”韩悝反问道,随即又是提及了重点,说道:“天下罪名何其多也,正义无私且爱好名声的律正,重罚小罪者,亲亲相隐且包庇亲友者,皆是人之常情,韩相,你说,如何能够让他们做出来符合秦法的判决!”

韩悝语塞,这种提问猝不及防,尤其是议题,韩悝根本就是没有思索过这样的问题。

连坐在宝座之上的秦公,也是看着台下两人的辩论,大眼瞪小眼,最后瞥了一眼身边的高锦,后者也是盯着韩悝和林玧琰两人,惊愕不已……见状,秦公有些说不出来话来,对于林玧琰的表现,秦公也是颇为意外。

韩悝陷入苦思,简直说是百思不得其解!

最终,韩悝不得不放下姿态,看着林玧琰请教道:“还请殿下明言相告!”

“这……”秦公和高锦相视一眼,实在是没有想到韩悝摆出来了一副“虚心求教”的礼节。

〖难道孤六子真的是一位不弱于韩卿的贤才!〗

秦公也是在心头突然冒出来这个念头。

林玧琰也是没有想到韩悝居然是摆出来了一副“虚心求教”的弟子礼节,心中暗暗惊讶之余也是明了,韩悝的向往法家之道的坚定之心已经是超过了林玧琰的想象。

故此,林玧琰将韩悝扶起手臂,林玧琰接着说道:“这很简单,只要韩相在大秦新法的最首处写上【法无禁止即可为,法无授权即禁止】!”

“法无禁止即可为,法无授权即禁止……”

韩悝只觉得这句话再次听闻的时候,如同洪钟大吕,震耳发聩!

韩悝短暂的失神过后,又是向着林玧琰行了一礼:“悝受教了!”

韩悝短短数息的时间便是接纳了此话的意义所在,实在是出乎林玧琰的意料,不过想起来韩悝乃是一位国士之才,倒也是释然了。

“法无禁止即可为,法无授权即禁止……”秦公也是念叨着这一句话,似乎是明了这一句话,但紧缩着眉头,总觉得还差一点东西。

林玧琰和韩悝的两相谦虚,倒是让秦公如梦初醒。

韩悝一副受教的神色,让秦公见惯了韩悝谈笑风生,纵论天下大势也是觉得十分诧异,然后秦公用着诧异的眼神打量着自己那位六子,突然觉得,将其派往江夏似乎是有些屈才了!

“儿臣也是担心有心之人利用贸然回都邑一事攻讦儿臣,如今听了君父和韩相判处儿臣无罪,儿臣便是放心了!”林玧琰舒心地说道。

“无罪?!”秦公笑笑说道:“孤几时说过你无罪了?!”

瞧着自己君父这近乎出尔反尔的言语,林玧琰也是颇为无语!

只听秦公说道:“孤且不论你此番冒然返回宛城的行为,就暂且说说你江夏郡在南郡胡作非为的事情!”

胡作非为?!

林玧琰神情一愣,随即看着秦公不善的脸色,也是瞬间知晓了一切,看来是江夏商行在南郡的作为,应该是传到了君父的耳朵里,不过……也没有什么在意的,若是冒然返回宛城还是一种罪责的话,那么江夏商行,林玧琰自问,也是问心无愧的!

韩悝听到秦公提及了南郡一事,也是面色正经,经过了方才的【辩罪】,说实话,韩悝对这位公子琰的雄辩已经是了解过了,虽然江夏商行在南郡以收购粮食简直是可以用“蚕食鲸吞”来形容,但是韩悝却不反感江夏商行的这种商贾手段。

其实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在于,韩悝压根不相信秦公能够以言辩给这位公子琰定罪!

果然,林玧琰的言语没有丝毫波澜,对秦公问道:“南郡之事?不知君父想要***夏商行正常的贸易,或者还是儿臣在大秦推行新币?亦或者是儿臣让粮食富裕的南郡之民衣有所暖、户有秦币错了?”

〖还真是……〗

秦公心中也是苦笑不已,不过面上的威严却是没有失去,对林玧琰说道:“若大秦户户似你江夏商行这般投机取巧,还不乱了套!”

林玧琰并不生气,因为他知晓站在君父的角度,的确是有这种担忧,不过林玧琰也是有着自己的把握说服君父,故此才是底气十足的说道:“乱了套……君父此言有无危言耸听还不得而知,但是不妨假设,若是大秦乃是江夏,其它诸侯乃是南郡,不知君父认为大秦会不会乱了套?!”

“这……”秦公再一次哑口无言。

不过这一点也是提醒了韩悝,短短一瞬间的思考,便是让韩悝明白了“江夏商行”所能够带起来的利益,其出列对秦公说道:“君上,公子琰此计可行!”

秦公见韩悝都已经是出言同意了,也是从林玧琰一席话之中,认出来了江夏商行这种商贾之事的利益。

若是大秦似江夏,中原诸侯如同南郡……

秦公张了张嘴唇,瞬间便是知晓了其中所含的价值几何!

第一百三十三章 屠刀第四百四十四章 成皋之策第七百九十七章 又闻变故第二百八十六章 炼出成盐第二百五十九章 黄列请求第五百一十四章 嬴肆归秦第八百二十四章 何为天下第五百一十七章 申包胥入秦庭第一百五十二章 震动颍川(下)第三百七十二章 后苑之谈第七章 卫人韩悝第五百二十七章 夫概攻秦第五百二十八章 复楚准备第六百四十三章 班师回朝第六十章 柘王之计第八百二十二章 破蓟并燕第三百二十三章 初面(下)第四百六十八章 公塾体系第三百六十章 战火熄灭第七百一十一章 楚王气概第七百九十三章 定国之策第四百九十二章 翻盘之战第一百一十七章 交接襄城第四百八十八章 陷入僵持第七百零八章 争分夺秒第八百一十四章 秦赵开战第一百一十六章 东窗事发第一百五十四章 申不亥到来第二百零六章 南阳巨变!第六百五十七章 嬴行建言第一百七十二章 江夏守第一百六十五章 说服莒劢(下)第九章 韩悝入仕第三百零四章 柘城之“富”第二百八十八章 满获而归第四百一十章 范离辞行第四百五十章 停留荥阳第七十五章 决战(中)第二百九十四章 盐司一事第五百六十三章 举发真相第二十八章 尚书府落成第一百八十三章 江夏出路第三百八十章 桓羽兵败第八百一十章 韩楚序幕第一百四十一章 林玧渊(上)第六百五十八章 四兄用意第一百七十七章 迎回鲁阳(下)第一百四十九章 火烧南梁第三百四十二章 会面第七百七十四章 老秦有变第三百零九章 公子琰的应对第六百二十一章 震惊老秦(二)第六百五十一章 公君交底第五百八十一章 老秦国事第四百九十三章 捷后应待第五百二十一章 范离入郢第五十七章 粮烟四起第三百九十九章 芈负回郢第四百九十七章 回府第二百五十六章 孟骧第九十章 南郡大战已起第七百一十二章 子西回军第七十五章 决战(中)第六百一十九章 进军安邑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战落幕第二百零九章 芈云离去第三百五十四章 桓羽意动第四十一章 城防营营啸第五百六十一章 姻亲之好第三百九十章 捷报至楚第三十四章 印刷成册第五百五十七章 巴墨和谈第一百三十九章 真正用意!第一章 赢姓林氏之南秦第三百九十三章 桓羽应战第二百一十六章 争储现状第五百八十八章 老秦乡邑第三百一十九章 北秦消息第六百七十四章 刀兵之宴第七百七十七章 老秦动态第四百一十七章 大战前夕第六百五十二章 嬴肆处置第一百五十三章 战后各态第二百零一章 降俘归心第四百九十九章 一路向南第三百五十七章 兵败竟陵第七百零一章 衡山冬日第三十一章 与君同行 慨而慷之第一百五十三章 战后各态第五百三十八章 吴国危局第五百三十六章 唐邑攻防第二百七十四章 和谈(下)第五十一章 古唐道第四百零八章 吴国野心第七百四十四章 放退魏军第一百一十三章 登徒子?第一百二十七章 襄城角力第五百一十二章 徐州会盟第二百一十六章 争储现状第八百零七章 曲沃之会
第一百三十三章 屠刀第四百四十四章 成皋之策第七百九十七章 又闻变故第二百八十六章 炼出成盐第二百五十九章 黄列请求第五百一十四章 嬴肆归秦第八百二十四章 何为天下第五百一十七章 申包胥入秦庭第一百五十二章 震动颍川(下)第三百七十二章 后苑之谈第七章 卫人韩悝第五百二十七章 夫概攻秦第五百二十八章 复楚准备第六百四十三章 班师回朝第六十章 柘王之计第八百二十二章 破蓟并燕第三百二十三章 初面(下)第四百六十八章 公塾体系第三百六十章 战火熄灭第七百一十一章 楚王气概第七百九十三章 定国之策第四百九十二章 翻盘之战第一百一十七章 交接襄城第四百八十八章 陷入僵持第七百零八章 争分夺秒第八百一十四章 秦赵开战第一百一十六章 东窗事发第一百五十四章 申不亥到来第二百零六章 南阳巨变!第六百五十七章 嬴行建言第一百七十二章 江夏守第一百六十五章 说服莒劢(下)第九章 韩悝入仕第三百零四章 柘城之“富”第二百八十八章 满获而归第四百一十章 范离辞行第四百五十章 停留荥阳第七十五章 决战(中)第二百九十四章 盐司一事第五百六十三章 举发真相第二十八章 尚书府落成第一百八十三章 江夏出路第三百八十章 桓羽兵败第八百一十章 韩楚序幕第一百四十一章 林玧渊(上)第六百五十八章 四兄用意第一百七十七章 迎回鲁阳(下)第一百四十九章 火烧南梁第三百四十二章 会面第七百七十四章 老秦有变第三百零九章 公子琰的应对第六百二十一章 震惊老秦(二)第六百五十一章 公君交底第五百八十一章 老秦国事第四百九十三章 捷后应待第五百二十一章 范离入郢第五十七章 粮烟四起第三百九十九章 芈负回郢第四百九十七章 回府第二百五十六章 孟骧第九十章 南郡大战已起第七百一十二章 子西回军第七十五章 决战(中)第六百一十九章 进军安邑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战落幕第二百零九章 芈云离去第三百五十四章 桓羽意动第四十一章 城防营营啸第五百六十一章 姻亲之好第三百九十章 捷报至楚第三十四章 印刷成册第五百五十七章 巴墨和谈第一百三十九章 真正用意!第一章 赢姓林氏之南秦第三百九十三章 桓羽应战第二百一十六章 争储现状第五百八十八章 老秦乡邑第三百一十九章 北秦消息第六百七十四章 刀兵之宴第七百七十七章 老秦动态第四百一十七章 大战前夕第六百五十二章 嬴肆处置第一百五十三章 战后各态第二百零一章 降俘归心第四百九十九章 一路向南第三百五十七章 兵败竟陵第七百零一章 衡山冬日第三十一章 与君同行 慨而慷之第一百五十三章 战后各态第五百三十八章 吴国危局第五百三十六章 唐邑攻防第二百七十四章 和谈(下)第五十一章 古唐道第四百零八章 吴国野心第七百四十四章 放退魏军第一百一十三章 登徒子?第一百二十七章 襄城角力第五百一十二章 徐州会盟第二百一十六章 争储现状第八百零七章 曲沃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