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三章 反击序幕

秦国在荆地的兵马,已经是尽数撤往了寿郢、豫章两地。

吴军决堤大江倒灌湖口要塞一事乃是阳谋,秦军亦是早早的预料到了,故而即便是失去了湖口要塞,然而秦军的伤亡也并不大。

尤其是早早的坚壁清野,即便是吴楚将军的士卒像极了饿疯了的野狗四处寻觅食物,也极少有收获。

林玧琰已经是接到了弦高的来信,确定寿郢已经是被大秦兵马攻打下来了,楚王乃至整个楚王室的嫡系支脉,皆是被秦军掌控!

随即得到了消息,言明楚国上柱石子西已经是率领部分兵马回援寿郢。

如此一来,面临着吴楚联军攻打寿郢,林玧琰也是底气十足。

其看着吴楚联军的来向,亦是流露出来了讥讽之色:“我大秦兵马素来不惧野战与攻城之战,即便是吴楚两国尽起国内可战青壮,我大秦也有着足够的底气将其全部留在……荆地!”

其身旁的伍康、王琚、杜烈、宋代等一众秦将亦是摩拳擦掌,尤其宋代更是跃跃欲试的姿态对林玧琰请命道:“殿下,为了引吴楚联军深入荆地,末将放弃了湖口要塞,此番对吴楚的首战理当是末将领兵出击!”

那祝融军将军杜烈亦是说道:“难道衡山就不是主动弃守的么?此战当由祝融军率先出击吴楚联军!”

继宋代与杜烈之后,又有数将朝着林玧琰请命道。

那伍康与王琚见到这幅样子,不忍拂了部下的请战之心,也并未出言喝止。

但林玧琰却是并未直接答应下,而是顾左右而言他,将视线落到了一旁默然不语的范离身上。

“范子离开吴国朝堂已经是将近一岁了,难道就不怕吴王生疑么?”

范离回道:“自夫概之乱后,吴王便是生性多疑起来了,恐怕这疑心早有了,不过再过两个月,吴王对范离的疑心便是彻底落定了!”

林玧琰知晓,越王去岁归还吴国王库的粮食被做了手脚,且是重金买通了吴国的上下臣心,将这些品相极好的粮食做了粮种。

吴国地处东南湿热地带,气温炎热,为了避免六七月份江水洪涝,吴人一般都是在江水逐渐下落的七月中旬开始播种,到九月中旬方才是收割。

如此一来,即便是吴国发现了越国粮种的险恶用心,最迟也是要到八月份。

彼时越王在越地必定是做好了万全的准备,吴国的军队半数跟着伯丕征伐秦国,越王的赢面反正不在小处。

“如此一来,范子倒是不用再在我秦军之中隐姓埋名了……”林玧琰似乎是另有所指。

而范离也是心领神会,瞬间领悟了林玧琰的意思,当即是道:“范离请命,前去说服楚国,伐齐!”

“伐齐?”秦国众将对范离请命说服楚国并不意外,毕竟汉水军与祝融军已经是合并一处,皆是由公子琰执掌,范离留在这幸福,不过一个谋士的作用,算得上是大材小用。

然而众将却是好奇,范离作为越国埋伏在吴国朝堂的最大【间者】为何不说服楚国兵马反攻吴国却是要进行伐齐?

而范离也是没有故意卖关子,当即是说出来了自己原因,说道:“说服子西伐吴,范离有五成的把握,然则若是说服楚军伐齐,范离则是有着十成的把握!”

“这是为何?”似秦将伍康、宋代皆是好奇其中的原因。

范离解释道:“吴楚联军,此战进行到此处已经是有了一些军谊,且是不久前吴国归还了侵占楚国的楚东全部城邑,算是罢军言和,当此之时要楚国攻打吴国,便是背友负义之举,那楚上柱石子西自诩为谦谦君子,多半不可能应下此事的。”

说到这里,伍康更是疑惑了:“如先生所言,那齐国更是此番伐秦的盟主,那上柱石子西岂会是答应伐齐!”

“名为盟友,实则不然!”对于伍康的疑问,范离也是摇了摇头回道:“齐楚乃是世仇,联手伐秦乃是纵横之举,然则齐楚之间的矛盾还是不可调和的。”

“齐国田氏取代吕氏乃为天下人所不齿的行径,彼时无论是公仇私恨,楚国皆是有些名正言顺的理由,出师讨伐齐国!”

“原来如此!”一众秦将听闻范离道出缘由,皆是一副了然于心的神色。

林玧琰倒是看着范离,颇有兴致的开口问道:“即便是我大秦将伯丕所率的吴国兵马尽数留在荆地牵制,越国果真是有把握攻打吴国吗?”

闻言,范离一副胸有成竹的神色回道:“吴越本就是世仇,数百年兵戈交战皆是互有胜负,数十年前越国败在了吴国的手中,实乃是晋国扶持吴国,且是伍员、孙长卿、伯丕之流皆是投奔吴国所致。”

“如今越国仿吴国兵制十年,积蓄国力十年,”范离流露出来了讥嘲之色:“反观吴国,吴王与朝堂臣卿离心离德,猜忌伍员、罢用孙长卿,如此自毁国本,此消彼长,越国胜面自然是要超过吴国的。”

“再者,与秦国有最大的不同,此战越国并非是吞并吴国而战,大多还是为了要复国的。”

“当然,若是越国复国了,吴国便是无力远征秦国来了。”

“故而最迟九月,吴国便是会撤兵,彼时秦国挥师北上,与楚军夹击齐师,如此一来,齐盟伐秦齐鲁燕韩吴楚六国联军便会土崩瓦解,大秦国难自然也就是迎刃而解!”

说到这里,范离又是朝着林玧琰作揖恭贺道:“范离便是在这里提前恭贺公子琰了,齐盟伐秦齐鲁燕韩吴楚六国伐秦,秦却是能够安然无虞击溃六国联军,此战过后,秦国已经是向中原列国证明自己有睥睨诸侯,问鼎中原的国力了!”

此番齐盟伐秦改变了林玧琰一个思路,即往昔的诸侯争霸不过是一场梦罢了。

似楚国的新蔡会盟、魏国的徐州会盟,齐国的甄地会盟,看似是向中原诸侯证明国力足以称霸,至于有没有成,每个人皆是有着不同的看法。

但是礼乐彻底崩坏的大时代已经是随着吴楚越魏齐韩的先后称王而彻底拉开了序幕!

良久之后,从思虑中醒悟的林玧琰颇为意味深长地说道:“我大秦……志不在此!”

第五百六十章 齐盟伐秦第三百零七章 土地争夺作者想说的话第七百二十八章 不安第一百七十八章 荆国局势第七百零一章 衡山冬日第四百五十九章 嬴诚怒言第七百八十二章 初元四年第八百零七章 曲沃之会第四百零八章 吴国野心第一百九十九章 奴隶处置第八百一十八章 长平后事第八百零八章 弩炮利器第七百六十九章 高位落定第一百六十二章 收拢兵权第五百一十五章 徐州落幕第二百二十二章 新城规模(下)第一百二十六章 势态终止?第六百六十七章 不速之客第四百二十七章 攻破郢都第四十三章 七月第七百一十一章 楚王气概第四百七十一章 嬴骞第三百五十二章 西柱国熊纪第一百一十二章 “诚意”第二百七十二章 和约之盟第六百零五章 先登将令第四百五十三章 兄弟相见第七百八十六章 拓边五岭第七百六十八章 东宫草案第一百三十章 冯辞到来第三百五十七章 兵败竟陵第三百一十七章 售卖府邸第二百九十九章 众说纷纭(下)第五十五章 古华容道第二百七十四章 和谈(下)第一百四十七章 铁蒺藜之威第二百三十九章 鞠信领命第六十四章 抢班夺权第四百四十五章 公孙挥第三十六章 书肆盛况第七百一十二章 子西回军第六章 事实说服第一百一十一章 “分赃”不均第七百二十一章 破齐营第二百零四章 伐木造船(下)第一百七十三章 前往北境第五百九十八章 少年王简第三百七十三章 巫舞之祸第七百一十三章 反击序幕第三百四十七章 秦人江筑第六十二章 土龙面目第四百四十四章 成皋之策第六百四十三章 班师回朝第七百二十五章 伐韩第二百六十六章 进军南阳!第六十八章 应城攻守第八百零三章 秦王无氏第三百八十八章 兵围荆军第一百八十一章 商议大策(下)第二百二十六章 宛城诸事第九十四章 真正用意第五十一章 古唐道第十章 推行新制第六百七十一章 巴人攻秦第五百八十一章 老秦国事第三百四十五章 纳商入官第一百零九章 寿王归城第二百八十五章 金山之地第二百三十八章 说服出兵第七百二十七章 屠城第五百六十七章 到达咸阳第二百三十章 吴国范离第四百二十七章 攻破郢都第七十八章 决战过后第七百四十三章 魏军后撤第三百六十三章 楚使离去第七百五十四章 抵达洛邑第十章 推行新制第十二章 旬朝党争第七百六十七章 阅兵落幕第四百七十二章 说服莒劢第一百零三章 正面交战!第八十五章 恼怒的寿王第三百八十四章 转守为攻第四百四十六章 齐聚东宫第一百一十七章 交接襄城第八百一十五章 赵庭君臣第八百零六章 列国出兵第二百三十六章 韩郑消息第四百一十章 范离辞行第四百一十八章 楚军攻郢第九十八章 兵临襄城(下)第二十五章 韩郑边境第六十五章 商议决战第三百一十二章 假储君第一百一十二章 “诚意”第四百七十一章 嬴骞第四百七十八章 二十等功爵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战落幕
第五百六十章 齐盟伐秦第三百零七章 土地争夺作者想说的话第七百二十八章 不安第一百七十八章 荆国局势第七百零一章 衡山冬日第四百五十九章 嬴诚怒言第七百八十二章 初元四年第八百零七章 曲沃之会第四百零八章 吴国野心第一百九十九章 奴隶处置第八百一十八章 长平后事第八百零八章 弩炮利器第七百六十九章 高位落定第一百六十二章 收拢兵权第五百一十五章 徐州落幕第二百二十二章 新城规模(下)第一百二十六章 势态终止?第六百六十七章 不速之客第四百二十七章 攻破郢都第四十三章 七月第七百一十一章 楚王气概第四百七十一章 嬴骞第三百五十二章 西柱国熊纪第一百一十二章 “诚意”第二百七十二章 和约之盟第六百零五章 先登将令第四百五十三章 兄弟相见第七百八十六章 拓边五岭第七百六十八章 东宫草案第一百三十章 冯辞到来第三百五十七章 兵败竟陵第三百一十七章 售卖府邸第二百九十九章 众说纷纭(下)第五十五章 古华容道第二百七十四章 和谈(下)第一百四十七章 铁蒺藜之威第二百三十九章 鞠信领命第六十四章 抢班夺权第四百四十五章 公孙挥第三十六章 书肆盛况第七百一十二章 子西回军第六章 事实说服第一百一十一章 “分赃”不均第七百二十一章 破齐营第二百零四章 伐木造船(下)第一百七十三章 前往北境第五百九十八章 少年王简第三百七十三章 巫舞之祸第七百一十三章 反击序幕第三百四十七章 秦人江筑第六十二章 土龙面目第四百四十四章 成皋之策第六百四十三章 班师回朝第七百二十五章 伐韩第二百六十六章 进军南阳!第六十八章 应城攻守第八百零三章 秦王无氏第三百八十八章 兵围荆军第一百八十一章 商议大策(下)第二百二十六章 宛城诸事第九十四章 真正用意第五十一章 古唐道第十章 推行新制第六百七十一章 巴人攻秦第五百八十一章 老秦国事第三百四十五章 纳商入官第一百零九章 寿王归城第二百八十五章 金山之地第二百三十八章 说服出兵第七百二十七章 屠城第五百六十七章 到达咸阳第二百三十章 吴国范离第四百二十七章 攻破郢都第七十八章 决战过后第七百四十三章 魏军后撤第三百六十三章 楚使离去第七百五十四章 抵达洛邑第十章 推行新制第十二章 旬朝党争第七百六十七章 阅兵落幕第四百七十二章 说服莒劢第一百零三章 正面交战!第八十五章 恼怒的寿王第三百八十四章 转守为攻第四百四十六章 齐聚东宫第一百一十七章 交接襄城第八百一十五章 赵庭君臣第八百零六章 列国出兵第二百三十六章 韩郑消息第四百一十章 范离辞行第四百一十八章 楚军攻郢第九十八章 兵临襄城(下)第二十五章 韩郑边境第六十五章 商议决战第三百一十二章 假储君第一百一十二章 “诚意”第四百七十一章 嬴骞第四百七十八章 二十等功爵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战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