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四章 转守为攻

林玧琰已经是快马传书,将回转若关的江夏兵马走编县折南,转攻熊纪军主力把守的卢县,此处乃是当年汉水诸姬邓国和鄢国的古卢国所在,亦算是一处可以耕种的富饶之地,只是熊纪将汉江以北的区域作为交战之地,不曾耕种,但卢县也算是攻打秦国南郡若关的大后方。

熊纪擅长独自领兵作战,常常奔袭数百里之外,也是擅长诡诈之计,他了解桓羽的为人,故此才是设下了新市那一场局,对于秦国,兵力如今已经是占优,熊纪便是放弃了原先派兵袭扰秦军的战术,直接派兵和秦人交战,以消灭秦人的军队实力为目的。

是日,大秦的军队已经是集结在若关以内,站在城头上的士卒,皆是面面相觑,引起他们惊诧并不是此番前来攻打的敌军人数多少,而是这些聚集在若关内准备出关的士卒皆是一副无法理解的样子,只见这些士卒披甲鲜亮,可惜手中只有一杆旗帜,上面有大秦的军队旌旗,之多旗帜杆头的顶端装了戈头。

但任谁都能够看出来这些皆是花架子,根本难以上战场!

林玧琰也是来到了若关城头,随行的还有房德和陈之庆这些将领,房德倒是为林玧琰这种不走寻常路的运兵之道有些抵御了,最为难受的还是陈之庆。

陈之庆见到了林玧琰拿出来的底牌只是这些军队之后,当下是不得不劝说道:“殿下,如今熊纪军中也有披坚执锐的精锐士卒,似这等旌旗士卒不当是出现在战场上,不妨留到日后攻城当作仪仗,为震慑之用!”

陈之庆的话外乃是认为这些手执旌旗士卒应当作为依仗的作用,至于打仗就不要将他们拉出去了。

林玧琰却是看着房德,这位年近五旬的老将,也是看着林玧琰,虽是不理解公子琰的用意,但也不似陈之庆这般直接询问。

“房将军认为呢?”见到公子琰将话题引到了自己的身上,房德也是拱了拱手:“君上将南征调配之权交给了殿下,而殿下自有主张,某不便妄言!”

陈之庆有些诧异的看着房德,十分不解这位素来稳健的老将军为何以如此明哲保身的姿态说出来这些话。

林玧琰笑着解释道:“这执旌旗的士卒不过百余人而已,对上战场无伤大雅,真正在战场厮杀的,还是这些旌旗之后隐藏着的精锐士卒!”

陈之庆这才是知晓原来公子琰将这些旌旗拿出来,是为了掩饰作用,但旋即陈之庆还是不解,这番动作,不是有些欲盖弥彰了么,倒不如提前将士卒隐藏于城内,待到两军厮杀之事,再冲出城门。

但陈之庆没有说出来心底所想,此番领兵主战的乃是云梦军的副将祜镞蚵,这是一位旧随的老氏族,亦是追随杜会许久的壮年之将,身高八尺,气力颇为不凡。

祜镞蚵率领的士卒乃是云梦军的精锐之师,江夏商行所赚取的七成利润,皆是投入了这支军队的训练之中,以至于让往昔身为友军的羽林军看到这这一支曾经的“难友”发迹之后,居然是颇为酸味的羡慕起来了。

房德看着城头下,祜镞蚵召集起来的这支军队,似乎是有些不同,但是至于那里不同,凭借肉眼,房德还看不出来,只是越发肯定,这支昔日旧随的义军,在经历过公子琰的照顾之后,即便是羽林军对阵上,也不可能似当年那般轻易言胜了。

这无关于士卒操练的事情,实际上,这数年前,房德并未放松过羽林军的操练,以至于让宗府武卒出身的盛侬、皇甫高在手痒的时候,亦是将训练武卒的那一套搬到了羽林军之中。

就让某仔细的瞧一瞧这云梦军究竟是什么变了……

熊纪军的营寨已经是升起来了袅袅炊烟,那是熊纪军为准备出兵烧饭食的标志,祜镞蚵亦是喊道:“开城门,鸣号角!”

“呜……”

号角低沉而辽远的声音响起来,城门亦是发出来了嘈杂的门轴声,随其洞开之后,祜镞蚵一马当先,那些手执旌旗的士卒亦是随行出来,在城墙外的半箭之地一字排开,随后,云梦军的士卒亦是鱼贯而出。

林玧琰见状,才是对身边的诸多将军说道:“诸将也前去各部兵马前准备发兵吧!”

“喏!”以房德、陈之庆为首的将领亦是抱拳应道,若关城墙有数里之长,城门亦是不止一处,此处乃是一座主战场,但终究难以铺展开熊纪军那铺天盖地的人海战术!

熊纪虽是重视若关攻取一事,但倒并未到了亲历亲为的地步,此番统率武陵军先锋军的乃是熊纪麾下名为熊贲的将领,乃是熊纪的亲信,亦是一位武陵军之中的大将。

他除了直接控制两万革甲军,还有将近十万的荆地隶人,熊纪给他的要求乃是,勿要让革甲军有多少伤亡,但凡战事将隶人先行开道便是。

熊贲也是知晓,如今暴涨的隶人数量,正在让武陵军的粮食以一种极为恐怖的速度跌下去,郢都也运粮过来,但是更多的还是隶人,如今熊纪已经是接纳郢都二十万的青壮,然而郢都还是在让本土十室九空的局面发生,亦是要征兵北上,如今荆国的防守更像是一个空心圆。

国民尽是沿着国境随军安置,而往昔人口作为众多的郢都所在,倒是变成了十室九空的场景。

正在武陵军开饭的时候,若关城门却是突然洞开,亦是让熊贲十分在意,一直看到了若关之内涌出来大量的兵马,还吹起来了进攻的号角,熊贲这才是连忙招募起来的那些懒散的隶人布衣兵。

熊贲还是数日来第一次见到秦人居然这样主动出击,不过还是想到了武关之内还是拥有着大量的精锐之师,不敢有任何怠慢,让布衣兵先行压了下去,其后让革甲兵在后驱赶,又是写了求援书信给卢县的熊纪!

祜镞蚵一马当先,他本就是战场厮杀的武将,但是看到了熊纪军营寨之中冲出来的士卒,亦是面色不善,因为他发现,这些士卒大多是和熊纪军攻城所用的送死布衣兵没有任何区别。

林玧琰也是站在了城头之上,看到了缓缓走动过来的熊纪军布衣兵,也是没有什么好脸色,准确的说,这些布衣兵与秦国的民众无异,只是拿了一杆木棍上了战场罢了,没有正军士卒的盔甲,甚至连杀敌的武器都只是山林中斩下削尖的木棍而已。

“弓箭手攒射敌军前行阵营!”

林玧琰面无表情的吩咐道,虽是对这些熊纪麾下的布衣兵感到悲悯,不过心中还是保留着一丝理智,他深知一旦是让这些此时显得胆小逡巡不敢前行几步的布衣兵靠近了己方军阵,在熊纪挂出的粮食诱惑下,这些布衣兵会暴露贪婪的用尽一切力量去厮杀秦国士卒。

战场上以鼓声传号,祜镞蚵听到了鼓声,亦是知晓了林玧琰的用意,当下便是让弓箭手冲出了旌旗士卒前,列成三排,等待对面布衣兵的靠近,就是张弓搭箭进行攒射。

弩具造价昂贵,不及弓箭来的实惠,故此云梦军之中也是多弓箭手,弩手也有,因为弓弩的射程远,比弓箭更准,故此那些弩手也是在弓箭手的攒射之后,进行对漏网之鱼的狙杀!

荆国的弓箭比不上大秦弓箭的射程,而这些布衣兵连基本的刀甲都没有,更遑论是弓箭了,秦国弓箭手的箭雨形成的一道垒墙,让那些布衣兵一旦是进入了那个攒射区域之内便是九死一生,运气好没有被箭矢攒射死的布衣兵,亦是要面临着大秦弓弩手的狙杀。

这是老秦人的射法,乃是与戎人交战时候积累下来的经验,老秦人的射术和骑术大多是和戎人的交战之中,经年累月训练而成的。

“射!”祜镞蚵大声吩咐道,随即拍马走在这些弓箭手的列阵之后,激励道:“今日不必心惜弓矢,只待将这股敌军击退,某等便是会前往卢县再战!”

而在后方督阵的熊纪军将领熊贲,亦是看到这这一幕,当下正欲当革甲兵之中的盾兵压上去,却是听左右说:“将军,左右两翼皆是杀过来数万的秦军!”

熊贲闻言,大惊的抬起头,举目望去,果然是见到若关南面的所有城门已经是洞开,其内涌出来了大量的秦国士卒,朝着己方这边杀过来,熊贲道:“秦人已经是倾巢出动,快撤向卢县,与西柱国会合!”

卢县大营距离若关不过只有二十里的距离,熊贲的兵马乃是先头军,熊贲要撤,但是左右几名将领却是问道:“将军若是撤军,某军的脚程定然是赶不上秦军!”

“那就放火烧营阻挡秦军!”熊贲大怒道,他本就是对麾下的士卒看的并不重,而熊纪亦是吩咐他只需要堵住若关兵马不出等待南境兵马北上,于这点来说,熊贲已经是完成了任务。

“革甲兵在后,自然是能够撤掉,但布衣兵……”

熊贲怒喝道:“军中粮食本来就不多,留下这些布衣兵和秦人厮杀便是!”

虎贲话音落下,便是不再多言,领军撤下。

祜镞蚵见到对面敌军后方已经是向后撤去,连那些布衣兵也是惶惶不知所安,立在城头上的林玧琰亦是吩咐,有隶军士卒出若关将这些熊纪军的士卒或杀或降,而祜镞蚵的云梦军,以及陈之庆的襄阳军、房德的羽林军皆是追杀那逃溃的革甲军。

这么多天的隐忍实力,今日终于是得到了爆发,众人皆是得知,一旦若关倾巢出动所有的兵马,挡在若关前面的这看似十数万兵马简直是不堪一击,而真正地战场乃是在距离此处二十余里的卢县,那里才是熊纪精锐革甲军的驻扎之地,亦是此战的攻占之地!

却是没有想到,那位熊纪军的先锋将军倒也是一个狠辣果断的人,在所有的革甲军迈过了营寨之后,居然是点火烧了营寨,等到南阳军的骑兵赶到的时候,早已经是燃起来了熊熊大火,无法扑灭。

东路的陈之庆见到这一幕,也是当机立断道:“走卢水沿岸,前往卢县!”

若关与行至编县折南进攻的嵇狩所率云梦军和伍康的汉水军,正是前往攻打卢县。

趁着这个时机,羽林军和云梦军将那些被熊贲抛弃的布衣兵收降起来,这些布衣兵作战虽是为了那几斗米都杀红了眼睛,但是一见到后方的那些革甲军都已经是退去了,顿时失去了主心骨一般,再也没法抓紧手中的木棍,见到大秦士卒全副武装的将他们围了起来,亦是不敢有任何动摇,丢了武器,连忙跪伏在地上缴械投降。

隶军士卒纷纷将这些荆地的布衣兵押送进若关内,数万敌寇集聚在一起的确是一个隐患,当务之急应该尽快与南郡和江夏的郡县交涉,将这些战俘作为隶人,分化到各个郡县下看管。

近一个时辰之后,熊纪先锋军的营寨大火终于是被扑灭,当下困在营寨前面的秦国军队又是迅速开拔卢县。

熊贲此事已经是率领着残军返回了卢县大营,一向苛刻的熊纪也是没有对其有多少怪罪,能够将秦人堵在若关内这么久,已经是殊为不易了,当然熊纪还不知晓这些天秦人没有出若关的原因并不是熊贲在阻挡,而是秦国刻意保存实力。

待熊贲退下休整,熊纪也是从大座上站起来,营帐之内兵将很多,其中不少多出来的面孔正是郢都而来的援军的将领,鄢陵以北,熊纪已经是布置了重兵,单单是这卢县的兵力,已经是让熊纪信心满满的要与秦人正面交战!

数个时辰之前,熊纪便是听闻底下的斥候来报,秦国南郡的编县方向,杀过来一支敌军,后来熊贲回来,亦是让熊纪知晓,若关秦国军队全军出动。

毫无疑问,熊纪已经是预料到,秦国南伐至今最大的一场战役,将要在这小小的卢县爆发!

第一百一十四章 暴起刺杀第一百四十二章 林玧渊(下)第一百八十一章 商议大策(下)第一百七十章 鲁阳君第三百章 君臣谈心第九十七章 兵临襄城(上)第六百二十八章 秦卒请战感言第二百二十九章 大秦备战!第五百二十六章 夫概请战第六百七十三章 探病第三百五十一章 驱狼吞虎第三百三十二章 水落石出第一百零一章 寿王军使者第七百七十四章 老秦有变第四百三十九章 宛城庆功第六百二十八章 秦卒请战第七百四十五章 韩国豪族第六百五十一章 公君交底第六十八章 应城攻守第六百六十四章 大秦反击第四十三章 七月第八百二十四章 何为天下第二百一十三章 安置嬴复第七百三十一章 决然第六百七十三章 探病第六百七十六章 韩悝之言第六百三十九章 干柴烈火第一百七十三章 前往北境第一百一十六章 东窗事发第三百一十三章 大变关于【加更】的二三事第二百五十五章 陇西密事(下)第四百二十二章 吴军动向第三百一十八章 南征人选第三百三十九章 江夏之事第三百七十章 再回宛城第四百一十三章 松口第二十二章 上林苑之制第二百二十章 建造新宛第十六章 大旬朝第二百章 劝降敌俘第八百零五章 洛阳出兵第七百一十一章 楚王气概第一百三十五章 归来第五百一十九章 魏王之虑第二十八章 尚书府落成第二百零三章 伐木造船(上)第五百三十一章 两军首战第三百二十七章 查案第六十六章 大战将起第五百零八章 布局洛邑第二百一十章 老氏族动向第三百四十六章 隶人筑第四百九十六章 吴楚开战第二百五十九章 黄列请求第二百九十六章 招贤试第一百零一章 寿王军使者第三百六十七章 首次议约第三百六十三章 楚使离去第一百八十六章 铸造坊第七十六章 决战(下)第三百四十四章 利器第二百一十六章 争储现状第七百五十一章 嬴肆抵宛第三百九十八章 降?战!第一百五十二章 震动颍川(下)第六百八十四章 追亡逐北第五百九十三章 右军间隙第五百二十一章 范离入郢第八百二十四章 何为天下第二百五十六章 孟骧第六百九十五章 高陵战后第六百八十九章 衡山纠缠第五百六十一章 因豫震怒第三百四十章 江夏试法第六百一十四章 兵临安邑第十四章 百石台第六百五十八章 四兄用意第七百四十三章 魏军后撤第五百九十三章 右军间隙第一章 赢姓林氏之南秦第六百二十六章 战势激烈第四百一十二章 扣留芈云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战落幕第六十章 柘王之计第五百六十章 齐盟伐秦第六百五十九章 嬴肆下落第九十一章 秣兵厉马(上)第七百五十八章 会盟开始第三百四十三章 隶人之弊第六百九十五章 高陵战后第五百七十五章 嬴珏责难第三百六十三章 楚使离去第六百三十四章 左军来至第五百八十八章 老秦乡邑第五百三十二章 江息攻防第三百八十四章 转守为攻第六百八十三章 战势如荼第一百四十五章 攻打南梁
第一百一十四章 暴起刺杀第一百四十二章 林玧渊(下)第一百八十一章 商议大策(下)第一百七十章 鲁阳君第三百章 君臣谈心第九十七章 兵临襄城(上)第六百二十八章 秦卒请战感言第二百二十九章 大秦备战!第五百二十六章 夫概请战第六百七十三章 探病第三百五十一章 驱狼吞虎第三百三十二章 水落石出第一百零一章 寿王军使者第七百七十四章 老秦有变第四百三十九章 宛城庆功第六百二十八章 秦卒请战第七百四十五章 韩国豪族第六百五十一章 公君交底第六十八章 应城攻守第六百六十四章 大秦反击第四十三章 七月第八百二十四章 何为天下第二百一十三章 安置嬴复第七百三十一章 决然第六百七十三章 探病第六百七十六章 韩悝之言第六百三十九章 干柴烈火第一百七十三章 前往北境第一百一十六章 东窗事发第三百一十三章 大变关于【加更】的二三事第二百五十五章 陇西密事(下)第四百二十二章 吴军动向第三百一十八章 南征人选第三百三十九章 江夏之事第三百七十章 再回宛城第四百一十三章 松口第二十二章 上林苑之制第二百二十章 建造新宛第十六章 大旬朝第二百章 劝降敌俘第八百零五章 洛阳出兵第七百一十一章 楚王气概第一百三十五章 归来第五百一十九章 魏王之虑第二十八章 尚书府落成第二百零三章 伐木造船(上)第五百三十一章 两军首战第三百二十七章 查案第六十六章 大战将起第五百零八章 布局洛邑第二百一十章 老氏族动向第三百四十六章 隶人筑第四百九十六章 吴楚开战第二百五十九章 黄列请求第二百九十六章 招贤试第一百零一章 寿王军使者第三百六十七章 首次议约第三百六十三章 楚使离去第一百八十六章 铸造坊第七十六章 决战(下)第三百四十四章 利器第二百一十六章 争储现状第七百五十一章 嬴肆抵宛第三百九十八章 降?战!第一百五十二章 震动颍川(下)第六百八十四章 追亡逐北第五百九十三章 右军间隙第五百二十一章 范离入郢第八百二十四章 何为天下第二百五十六章 孟骧第六百九十五章 高陵战后第六百八十九章 衡山纠缠第五百六十一章 因豫震怒第三百四十章 江夏试法第六百一十四章 兵临安邑第十四章 百石台第六百五十八章 四兄用意第七百四十三章 魏军后撤第五百九十三章 右军间隙第一章 赢姓林氏之南秦第六百二十六章 战势激烈第四百一十二章 扣留芈云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战落幕第六十章 柘王之计第五百六十章 齐盟伐秦第六百五十九章 嬴肆下落第九十一章 秣兵厉马(上)第七百五十八章 会盟开始第三百四十三章 隶人之弊第六百九十五章 高陵战后第五百七十五章 嬴珏责难第三百六十三章 楚使离去第六百三十四章 左军来至第五百八十八章 老秦乡邑第五百三十二章 江息攻防第三百八十四章 转守为攻第六百八十三章 战势如荼第一百四十五章 攻打南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