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兵临襄城(上)

等到黄荃归营,向林玧琰禀明北王芈权的反应之后,林玧琰微微勾起了嘴角。

这一点并没有隐瞒任何人,甚至是新附的陈之庆等汉水诸姬的遗族。

即便陈之庆作为邓国的上将军,面对林玧琰此行此举也没有什么可挑剔的,即便秦人在南郡集结了以十万计的军队,恐怕也难以真正的保全南郡或者江夏。

因为据他了解,秦人在南郡集兵十万,已经是耗尽了举国之力,但无论是寿王军、还是北王军,即便是纪山军,都只是荆国的冰山一角罢了。

与其与红巾军死磕,徒耗性命,不如好好地分化这几支荆国的红巾军。

收纳汉水诸姬的遗族和子民,光复襄城,已经算是对邓王室等汉水诸姬的亡灵最大的交代了。

稍稍想的通透,陈之庆便是稍有意味的打量了林玧琰一眼,这位大秦公子的年岁并不大,但是论起来取舍,恐怕即便是自己也比之不及。

一想到这里,陈之庆不免感慨〖若是邓国有公子如此,怎么会轮到了现在的这种地步!〗

其实,取舍是陈之庆想的太复杂了,对于林玧琰来说,无论是江夏,还是南郡,都并非是有那么深的眷念。

即便是加上江夏和南郡两地的五十万人口,大秦的人口拢不过是百万稍稍朝上。

现在南阳郡还有不少是蛮荒之地呢,将人力空耗在江夏与南郡这等看似好看实则无用的地方,对林玧琰来说未免是过于浪费了!

毕竟后世的南阳郡人口一度达到了近三百万,林玧琰觉得南阳不需要那样的人口稠密,但最起码是十里一乡,百里一城这般,稍稍估算一下,最起码得两百万人口,南阳郡才能够得到真正的开发。

大秦的根基在南阳,若是根基不足以支撑大秦开疆拓土,那种今日你征来、明日我伐去的手段,实在是有些空耗国力!

这般想来,林玧琰只觉得目前的当务之急是尽快结束南境的战事,尽快返回南阳。

这些话自然是不好明说,众人的话题逐渐转移到了围攻襄城的寿王军方向。

当下,林玧琰便是下军令,让羽林军的董衡(董颖族弟)带领两千人,以及半数的战车留守若县。

而其余人也是分为三路沿向襄城。

东路羽林军、中路陈之庆等汉水诸姬遗族的军队,西路则是云梦军。

其中安排各有妥当之处,东路与樊地最为接近,林玧琰便是选择的是东路行进,为的便是与樊地秦军早日会合。

中路看似最难打,但其实寿王军布置在沿途的守卒多是邓人,面对这一点,让陈之庆这位前邓上将军前去攻打再合适不过。

至于西路,乃是襄城的山区,秦军要攻占此路,完全是为了完成对襄城大合围的态势。

有邓人的将领在,亦有投石车、镰刀战车这等战争利器在,恐怕只须三日功夫,襄城周边的卫关将尽数消失,届时大秦指挥的军队,将会兵临襄城城下。

果然,在围攻襄城的南部三路军队中,还是中路陈之庆率领的汉水诸姬遗族最为势如破竹。

原因便是他们打出的旗号乃是“拯救邓人”!

虽然说寿王军与北王军对待征服地平民称呼“贱民”那般不屑,却也是好不到哪里去,尤其是陈之庆在南郡邓国境内的野望,比起来邓王室也是不遑多让,邓王室是血脉威严,但陈之庆却是令人信服。

这般一来,寿王桓羽手底下的卫关守卒纷纷倒戈,寿王军因为打下南郡而膨胀数倍的势力,瞬间缩水,时至汉水诸姬的遗族军队兵临襄城不足数里,以十数万而计的寿王军,竟然不足六万人。

此消彼长,汉水诸姬遗族掌握的兵力已经是达到了五万余人,尽管大多数士卒倒戈带来的兵器只是一根木棍或者一件青铜甲,但不得不说给留守在襄城的寿王军却是造成了兵败如山倒的颓废之气。

寿王堪堪回到襄城没有三日,得知此消息,也是目眦欲裂,怒发冲冠,此时此刻,他岂不知道北王芈权以及那公子芈云按兵不动打的是什么主意!

尤其还是在林玧琰刻意透露的情况下。

“寿王!”军师麻梁在一旁小声提醒寿王桓羽。

寿王桓羽回过神来,然后看着麻梁开口问道:“襄城外的情势如何了?”

麻梁语气低沉的回道:“寿王,襄城周边布置的寿王军守卒皆是被收降的邓人倒戈,如今各路兵马已经是回了襄城!”

闻言,寿王桓羽也是自嘲笑道:“果然,攻城为下,攻心为上,本王自始至终,尚未和这秦国的公子交手,却是一步步落入了此人的算计之中!”

麻梁也是对那位秦军统帅,亦是大秦的公子赢琰有所耳闻,尤其是近日来寿王军每况愈下,联想到是这位大秦公子的算计,麻梁越是心惊,不由得发出来感慨道:“秦国有公子如此,恐怕荆国的北伐计划将止步于南郡!”

寿王桓羽闻言,没有责怪麻梁此话打击军心,当下周围没有其他将士,麻梁能够说出来此话,也是提醒寿王桓羽不可小觑那位大秦公子!

当下寿王桓羽也是没有了往日在战场上竞争的锐气,随即问麻梁道:“军师,此时应该如何应待?”

闻言,麻梁并没有直接告诉寿王应该怎么办,而是从寿王军目前的处境回道:“寿王,南郡因为接连战争,去岁的征粮,已经是没有多少了!”

“还能够支撑多长时间?!”寿王桓羽问道。

“少则十日,即便是节衣缩粮,恐怕也是撑不过一个月!”

闻言,寿王桓羽便是看向了麻梁道:“取中数,也就是十五日了……这已经够了!”

“够了?……”麻梁喃喃两句,突然就是回味过来了,随即一脸诧异的看向了寿王桓羽,道:“莫不是寿王还想据襄城而抗秦军?!寿王,现在基本判定北王军和纪山军是绝不可能来驰援我军的!内无粮草,外无强援,此时与秦军对抗,实属不智啊!”

寿王桓羽明显没有被说动,而是一脸傲然道:“我意已决,军师不必多言!”

短短十字,却是让军师麻梁猛然想起来……

这是寿王啊!

第二百七十四章 和谈(下)第四百五十九章 嬴诚怒言第二百八十六章 炼出成盐第四百一十五章 范离又至第七百一十八章 中阳山反击第三百三十九章 江夏之事第二百五十六章 孟骧第六百四十七章 老秦宫前第八百一十一章 招纳贤将第三百零五章 起于垒土第四百七十九章 说服秦公第六十四章 抢班夺权第一百七十四章 到达狼皋第六百八十章 吴国奇兵第六百九十七章 冬岁之前第五百八十六章 再见公君第一百七十三章 前往北境第六百九十九章 老秦奇兵第三百九十九章 芈负回郢第四十一章 城防营营啸第五百四十三章 说服芈云第五百一十章 洛邑在手第六百九十五章 高陵战后第一百七十六章 迎回鲁阳(上)第六百三十一章 千里驰援第三十五章 宛城书肆第二十四章 羽林军第一百五十九章 封公大典(下)第一百九十一章 粮食交易第一百二十五章 斥责第七百五十八章 会盟开始第六百零一章 终是收降第四十一章 城防营营啸第九十六章 拉拢北王第一百九十七章 交易扩大第三百七十四章 意外之客第一百六十六章 韩国真意第三百二十三章 初面(下)第三百四十七章 秦人江筑第一百九十章 荆奴贸易第二百七十九章 斥候营(下)第八百一十八章 长平后事第三百五十三章 柘王屈衍第三百七十四章 意外之客第二百八十四章 武关外闻第三百零七章 土地争夺第一百八十三章 江夏出路第二百三十三章 揽事用意第五百二十章 吴国君臣第三百二十章 商司第七百三十四章 变局第一百六十章 变法图强第六百三十三章 魏风伐檀第五百五十九章 荆地事了第三百七十一章 大楚朝堂第二十八章 尚书府落成第四百八十章 秦卒之忧第四百二十七章 攻破郢都第四百五十八章 魏朝谈判第八十八章 首攻若县第三百四十一章 阶下囚第二百一十五章 南阳新闻【二合一】第六百四十四章 宣后召见第五百二十二章 范离心思第五百九十七章 陷入死局?第八百零一章 二十一年第三百九十八章 降?战!第七百一十章 另一支奇军第三百零五章 起于垒土第一百七十章 鲁阳君第一百四十一章 林玧渊(上)第五百四十五章 巴氏之富第二百一十章 老氏族动向第五百八十一章 老秦国事第四百九十七章 回府第四百零八章 吴国野心第七百七十章 新制推行第七百九十四章 弹指十年第一百六十八章 是友非敌第一百五十六章 伊水会谈第三百四十六章 隶人筑第六百四十五章 宣后开口第二百一十九章 辩罪【二合一】第一百零四章 房德斗寿王第二百八十九章 斥候营密谋第二百九十三章 陇东落幕第六百九十二章 大败韩燕联军第七百四十二章 秦魏对峙第六百三十七章 魏国谋算第七百六十五章 陇东骑卒第七百六十五章 陇东骑卒第四百八十二章 田氏发兵第七百五十三章 临终第一百四十五章 攻打南梁第八十八章 首攻若县第三百七十章 再回宛城第六百四十九章 老秦商君第四百五十一章 到达大梁第七百六十九章 高位落定第二百零一章 降俘归心
第二百七十四章 和谈(下)第四百五十九章 嬴诚怒言第二百八十六章 炼出成盐第四百一十五章 范离又至第七百一十八章 中阳山反击第三百三十九章 江夏之事第二百五十六章 孟骧第六百四十七章 老秦宫前第八百一十一章 招纳贤将第三百零五章 起于垒土第四百七十九章 说服秦公第六十四章 抢班夺权第一百七十四章 到达狼皋第六百八十章 吴国奇兵第六百九十七章 冬岁之前第五百八十六章 再见公君第一百七十三章 前往北境第六百九十九章 老秦奇兵第三百九十九章 芈负回郢第四十一章 城防营营啸第五百四十三章 说服芈云第五百一十章 洛邑在手第六百九十五章 高陵战后第一百七十六章 迎回鲁阳(上)第六百三十一章 千里驰援第三十五章 宛城书肆第二十四章 羽林军第一百五十九章 封公大典(下)第一百九十一章 粮食交易第一百二十五章 斥责第七百五十八章 会盟开始第六百零一章 终是收降第四十一章 城防营营啸第九十六章 拉拢北王第一百九十七章 交易扩大第三百七十四章 意外之客第一百六十六章 韩国真意第三百二十三章 初面(下)第三百四十七章 秦人江筑第一百九十章 荆奴贸易第二百七十九章 斥候营(下)第八百一十八章 长平后事第三百五十三章 柘王屈衍第三百七十四章 意外之客第二百八十四章 武关外闻第三百零七章 土地争夺第一百八十三章 江夏出路第二百三十三章 揽事用意第五百二十章 吴国君臣第三百二十章 商司第七百三十四章 变局第一百六十章 变法图强第六百三十三章 魏风伐檀第五百五十九章 荆地事了第三百七十一章 大楚朝堂第二十八章 尚书府落成第四百八十章 秦卒之忧第四百二十七章 攻破郢都第四百五十八章 魏朝谈判第八十八章 首攻若县第三百四十一章 阶下囚第二百一十五章 南阳新闻【二合一】第六百四十四章 宣后召见第五百二十二章 范离心思第五百九十七章 陷入死局?第八百零一章 二十一年第三百九十八章 降?战!第七百一十章 另一支奇军第三百零五章 起于垒土第一百七十章 鲁阳君第一百四十一章 林玧渊(上)第五百四十五章 巴氏之富第二百一十章 老氏族动向第五百八十一章 老秦国事第四百九十七章 回府第四百零八章 吴国野心第七百七十章 新制推行第七百九十四章 弹指十年第一百六十八章 是友非敌第一百五十六章 伊水会谈第三百四十六章 隶人筑第六百四十五章 宣后开口第二百一十九章 辩罪【二合一】第一百零四章 房德斗寿王第二百八十九章 斥候营密谋第二百九十三章 陇东落幕第六百九十二章 大败韩燕联军第七百四十二章 秦魏对峙第六百三十七章 魏国谋算第七百六十五章 陇东骑卒第七百六十五章 陇东骑卒第四百八十二章 田氏发兵第七百五十三章 临终第一百四十五章 攻打南梁第八十八章 首攻若县第三百七十章 再回宛城第六百四十九章 老秦商君第四百五十一章 到达大梁第七百六十九章 高位落定第二百零一章 降俘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