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章 吴国君臣

时至今日,吴将伍员掘墓楚先王并鞭笞其尸体的消息,的确是引得了列国诸侯的震怒,无他,连楚王都是不能够保证自己的身后得到安稳,更何况是那些弱小之国的诸侯,故此,远离吴楚的诸侯皆是发檄文,强烈谴责吴军这种不义之举。

甚至是吴王自己,皆是被伍员这等做法极为不满,前来郢都之后,吴王亦是招来了伍员,用着略微呵斥的语气道:“孤知晓亚父乃是与那楚王有着杀父之仇,灭族之恨,然而焉能够大庭广众之下,对楚先王掘墓鞭尸,倍加凌辱!”

此事传的中原是人尽皆知,但伍员却是不知,亦是对吴王不卑不亢的回道:“老臣与那楚先王的确是有不共戴天之仇,然如今已经是亡其社稷,毁其宗庙,断其宗祀,岂会是不顾大局,掘墓鞭尸?”

吴王亦是相信了伍员此话,但终究是有着自己的酌量,一时之间,倒是半信半疑的起来,是故,吴王好生安抚了伍员一番,亦是招来了此番伐楚之战中大放光彩的吴国大将军孙长卿,亦是询问起来了此事。

这位吴国大将军亦是心性耿直,见吴王如此问,亦是率直的回道:“王上,伍卿乃是吴国重臣,心惜吴国社稷,自臣攻破郢都之后,便是封锁起来了郢都,伍卿的兵马乃是比王上先到数日而已,且是楚先王陵墓至今未被寻到,焉能够让伍卿掘墓鞭尸!”

这位吴国大将军心性耿直归是耿直,但终究是有着腹中谋略,故此又是对吴王解释道:“此番如此对吴国的重臣如此构陷,王上就不觉得,此事太过蹊跷了么?”

“这……”说到底,吴王并非是酒色之辈,实际上这位吴王的权术并不逊色于魏王与齐王这些霸主人物,否则的话,武国朝堂之上的“本土党”、“亡楚党”、“旧越党”亦不会在吴王的手中任其掌握。

是故,在孙长卿的稍稍点拨之下,吴王便是有如此推测道:“难道……是楚人?”

孙长卿亦是点了点头:“楚国毕竟是传承了数百年的大国,吴国国力尚浅,此番能够亡楚实乃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利之局,但是楚人,尤其是旧楚权贵必不私心,如此这般,臣也是猜测,其一乃是想要王上自断其臂,其二便是激励亡国的楚人,奋起抗吴!”

孙长卿如此说,亦是为吴王整理清楚了最后的脉络,当下,吴王亦是惊出来了一身冷汗,直接是站了起来,走到了孙长卿的面前,拉起后者的手臂,亦是有些后怕的言道:“若非是大将军提醒,孤险些中了楚人的离间之计!”

孙长卿借此亦是对吴王问道:“王上亲临郢都,莫不是要占据这楚西之地?”

“这是自然!”吴王倒也不隐瞒,当下说道:“将军五战五捷,攻破郢都,孤岂能够白白浪费了将军的一番苦战,夺得了楚西之地,对于吴国来说,亦算是多了一处粮仓,日后与齐国开战,有了越地和楚西作为粮仓,即便是楚东发尽民夫为士卒,又有何妨?”

“恐怕……”孙长卿有些顾虑,不过见到了吴王这意气风发的模样,便是欲言又止了。

吴王当下亦是道:“传令孤吴国大军,若是再有楚人议论此事,视为敌寇,可就地斩杀!”

就在吴王一身戾气的时候,伍员亦是回到了营帐之内,就是方才,伍员便是听闻了吴王将孙长卿招进了下榻的行宫之内,伍员这才知晓“掘楚先王之墓,鞭笞其尸”这则流言,究竟是有着多大的威慑力。

孙长卿乃是伍员的旧友,是故伍员自然知晓孙长卿会对吴王说什么,但是比吴王和孙长卿想到的更远的是,伍员认为空穴来风未必无因。

“真的是楚人离间某与吴王的君臣之心,激愤楚人抗吴之心么?”

伍员静坐在蒲团之上,亦是陷入到了沉思,很明显,“掘楚先王之墓,鞭笞其尸”这则流言对于吴国最大的伤害正在此处,即便是吴王不受离间之计,此计也甚是歹毒,且不说楚人激愤,单单是中原列国因为此时对吴国的厌恶,便是将吴国逼到了不利位置。

再怎么看,此事和楚人就离不开关系,但是伍员天性上的谨慎,却是不得不多想一些。

是故,在一杯茶盏里,伍员想到了至关重要的一件事,当下看着茶水之中浮起的茶叶,亦是惊出来一身冷汗,一拍额头当下喃喃道:“某怎么就偏偏忘记了他!”

伍员想起来的,正是如今吴国朝堂之上的上卿,范离!

实际上,伍员即便是楚人出身,但是时至今日,伍员乃是将自己真正地视为了一名吴人,是故伍员才是不遗余力的助吴国强盛起来,但是作为一个谋臣,伍员对于越国的防范心思,从未削减过半分。

那在越地摆出一副吴国属臣模样的越王、以及被吴王亲封为句章守的文仲,在吴国朝堂之上身居高位的上卿范离,还有那位越地而来的吴王妃西子,这一切且是伍员不敢轻易所忽视的。

但伍员即便是如此,亦是没有将此事直接是捅给吴王所闻,乃是因为十年前吴王发兵并越的时候,伍员能说的话皆是说了,但是我行我素的吴王却是充耳不闻,伍员也是知晓,这其中固然是有着吴王的刚愎自用,还不可避免的有着吴王对于吴国朝堂之上的制衡之术。

无他,“亡楚党”在吴国朝堂之上的权柄实在是太大了。

伍员身为两朝老臣,位高权重,孙长卿掌握着吴国最为精锐的三万精卒,伯丕更是掌握着吴国的水军,与此相比,吴国本土的公室只有一个夫概能够勉强和“亡楚”一系抗衡,却也是捉襟见肘,若非是吴王掌握的三万姑苏王军牵制,夫概等吴国本土的臣卿根本就不是兵多将广的“亡楚”一系的对手。

吴王需要一个能够帮助吴国本土臣卿牵制住“亡楚党”的帮手,并吞的越人自然就是吴王最为需要的人手,是故,吴王在考察完毕越人的“忠心”之后,为了摆出自己有容乃大的雄主胸襟,亦是对旧越之人大胆任用。

先是封越人文仲为句章守,后又是遣返了入吴为隶的越王归会稽作“越君”,最后纳了越君献上的妃子,还提拔了越人范离作为吴国朝堂的上卿。

若非是“灭亡楚国”此事太过重大,伍员根本就不会忽视“旧越”这伙实力,不管其表现的对吴国如何忠心,伍员亦是看透了越人的蛇蝎心思。

虽说如今事关于伍员的这则谣言,和越人看似并没有关系,但作为直觉,伍员已经是怀疑到了越人的头上。

是故,伍员权衡之后,终于是打算再次前往吴王的行宫,“伐楚之后,必要伐齐,越人终究是隐患,不得不防啊……”

第一百五十八章 封公大典(上)第三百四十章 江夏试法第五百七十七章 猫捉老鼠第一百九十章 荆奴贸易第五十一章 古唐道第六百七十一章 巴人攻秦第一百一十五章 针锋而对第二百三十九章 鞠信领命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战落幕第三百零二章 宣政殿对问(中)第七百四十六章 新郑暴乱第二百二十九章 大秦备战!第二百零四章 伐木造船(下)第七百二十二章 条件第六百二十一章 震惊老秦(二)第七百一十章 另一支奇军第十四章 百石台第一百三十九章 真正用意!第三百一十八章 南征人选第四百二十六章 抢滩登陆第七百六十三章 胡服骑射第三百一十三章 大变第四百二十六章 抢滩登陆第六百一十五章 魏武卒出第七百八十八章 初元七年第五百零八章 布局洛邑第四百一十三章 松口第三十八章 返回上林苑第五十六章 火烧乌林第七百五十七章 姬周之意第三百四十八章 成人之美第一百六十章 变法图强第七百五十八章 会盟开始第五百零八章 布局洛邑第八百二十三章 赵国之亡第二百七十二章 和约之盟第七百六十二章 列国之军第七百五十六章 应对鲁国第八章 天下大势关于【加更】的二三事第二百二十七章 吴楚来使第一百零四章 房德斗寿王第七百零二章 楚军发力第三百三十六章 韩悝请储第六百零九章 张宜归来第四百二十八章 屈平劝谏第一百四十六章 具甲骑兵第三百九十章 成皋解围第三百四十三章 隶人之弊第五百零二章 水攻真意第五百七十章 杜阳公主第五百一十一章 柏举之战第九十二章 秣兵厉马(中)第七百五十二章 宗府太庙第二百七十七章 斥候营(上)第三百一十八章 南征人选第四百六十四章 东宫新部第一百七十二章 江夏守第六百三十二章 四面魏歌第七百二十章 迅猛反击第四百零八章 吴国野心第一百三十六章 朝议第一百零七章 寿王赴宴第八十七章 大秦北境第十五章 旬朝前夕第一百八十五章 突飞猛进第七百七十八章 嬴肆城府第五百八十五章 张宜辞别第四百四十七章 裨谌感言第七百六十四章 初露峥嵘第五百零八章 布局洛邑第八十一章 进军南郡(下)第三百零七章 土地争夺第四百九十六章 吴楚开战第五百四十章 荆王松口第二百二十三章 反应第五百八十一章 老秦国事第七百二十六章 吴越第七百八十一章 范离别越第三百三十章 真相第二百零三章 宣政殿对问(下)第二十三章 诸事第二十一章 大秦之裂变第七百九十六章 又逢巨变!第四百一十八章 楚军攻郢第六百八十八章 范离归来第三百五十六章 甘鱼口之危第五十八章 北王军的应待第六十七章 北王进军第二百零九章 芈云离去第六十四章 抢班夺权第五百九十三章 右军间隙第一百一十章 公子芈云第五百一十八章 请求援楚第二百零一章 降俘归心第六百九十八章 范离使间第一百章 撤军过后第一百八十章 商议大策(上)
第一百五十八章 封公大典(上)第三百四十章 江夏试法第五百七十七章 猫捉老鼠第一百九十章 荆奴贸易第五十一章 古唐道第六百七十一章 巴人攻秦第一百一十五章 针锋而对第二百三十九章 鞠信领命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战落幕第三百零二章 宣政殿对问(中)第七百四十六章 新郑暴乱第二百二十九章 大秦备战!第二百零四章 伐木造船(下)第七百二十二章 条件第六百二十一章 震惊老秦(二)第七百一十章 另一支奇军第十四章 百石台第一百三十九章 真正用意!第三百一十八章 南征人选第四百二十六章 抢滩登陆第七百六十三章 胡服骑射第三百一十三章 大变第四百二十六章 抢滩登陆第六百一十五章 魏武卒出第七百八十八章 初元七年第五百零八章 布局洛邑第四百一十三章 松口第三十八章 返回上林苑第五十六章 火烧乌林第七百五十七章 姬周之意第三百四十八章 成人之美第一百六十章 变法图强第七百五十八章 会盟开始第五百零八章 布局洛邑第八百二十三章 赵国之亡第二百七十二章 和约之盟第七百六十二章 列国之军第七百五十六章 应对鲁国第八章 天下大势关于【加更】的二三事第二百二十七章 吴楚来使第一百零四章 房德斗寿王第七百零二章 楚军发力第三百三十六章 韩悝请储第六百零九章 张宜归来第四百二十八章 屈平劝谏第一百四十六章 具甲骑兵第三百九十章 成皋解围第三百四十三章 隶人之弊第五百零二章 水攻真意第五百七十章 杜阳公主第五百一十一章 柏举之战第九十二章 秣兵厉马(中)第七百五十二章 宗府太庙第二百七十七章 斥候营(上)第三百一十八章 南征人选第四百六十四章 东宫新部第一百七十二章 江夏守第六百三十二章 四面魏歌第七百二十章 迅猛反击第四百零八章 吴国野心第一百三十六章 朝议第一百零七章 寿王赴宴第八十七章 大秦北境第十五章 旬朝前夕第一百八十五章 突飞猛进第七百七十八章 嬴肆城府第五百八十五章 张宜辞别第四百四十七章 裨谌感言第七百六十四章 初露峥嵘第五百零八章 布局洛邑第八十一章 进军南郡(下)第三百零七章 土地争夺第四百九十六章 吴楚开战第五百四十章 荆王松口第二百二十三章 反应第五百八十一章 老秦国事第七百二十六章 吴越第七百八十一章 范离别越第三百三十章 真相第二百零三章 宣政殿对问(下)第二十三章 诸事第二十一章 大秦之裂变第七百九十六章 又逢巨变!第四百一十八章 楚军攻郢第六百八十八章 范离归来第三百五十六章 甘鱼口之危第五十八章 北王军的应待第六十七章 北王进军第二百零九章 芈云离去第六十四章 抢班夺权第五百九十三章 右军间隙第一百一十章 公子芈云第五百一十八章 请求援楚第二百零一章 降俘归心第六百九十八章 范离使间第一百章 撤军过后第一百八十章 商议大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