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二章 范离至秦

三川郡,洛邑。

作为彼时姬周的王畿,在周王室的手中没落了下去,却是在秦国的治下不断的繁华富饶起来,未尝不是在暗示着什么。

文狄四下扫了一眼,也有一些惊讶于这洛邑的繁荣,但是想起来亚父对秦国的称赞,也就是不奇怪了。

寻找到了洛邑城内最大的酒楼之后,文狄方才是接到了自家亚父。

该用什么样的身份去介绍文狄的亚父呢?

他是富甲天下的商丘豪商鸱夷子皮,也是前些年被齐王拜相的范氏相国,当然最为人所知的身份乃是曾经助援越国反败为胜且是称霸中原的无双国士之才范离!

“亚父,这洛邑果真是百倍于商丘之富啊……”文狄一路走来有些吃惊洛邑积敛财富的规模和速度,当即又道:“这大河两岸积聚中原财富十之六七,而秦国洛邑也是占据大河财富的十之六七!”

范离点了点头,三十余岁的壮年,范离已经几乎是走到了财富的极端,当然先是越相后又齐相也是让众人看来范离已经是走到了权力的极端了。

但是在范离看来……这还不够!

以往范离还不知晓为人臣子的极致无非就是封相拜将,但是这些年斗转星移的中原局势却是让范离兀然明白了,即便是为人臣子尚且还是有着雄主之臣的区别和差距!

纵然是范离身怀百万之金,但因为心性使然,也是没有刻意的讲究排场,这些事就交给了文狄去打理,自己看些这洛邑的山水便可。

文狄乃是文仲的次子,文仲……一想起来这位平生挚交的凄惨下场,被越王以吴王对伍员赐死的方式落在了文仲的身上,若非是范离仍旧是培养了一些越鱼卫留在会稽,恐怕文仲的三位长子以及其家世都会是被越王夷灭吧。

“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范离一回忆起旧事,不免是有一些长吁短咦有感而发:“恐怕文仲至死都不知晓为何越王会对他起杀意。”

此番范离前来,的确是被洛邑这些年积攒着的财富所震惊,这洛邑经历秦国治理也有了十年的时间,范离曾在洛水会盟期间来过这洛邑,这一别十年,洛邑发生的变化可真是天翻地覆啊!

从洛邑一路进城,夜间的洛邑简直是成了一座不夜城,这番话比起来齐国的临淄、魏国的大梁简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秦君有意于迁都洛邑!”范离第一时间做出来这个决断,他注意到了太多的细节论证了这点认识,“可能就是在数年之内。”

文狄虽是文仲的次子,但并未继承文仲在农事发展和治理地方上的天赋,反而是追随范离之后尤其是喜欢经商,听闻亚父这般说,文狄也是出于商贾的敏锐嗅觉,立即道:“亚父,是否是要囤积洛邑周围的田亩屋宅?”

如今的洛邑已经是寸土寸金,但若是洛邑能够成为秦国的都邑,这地价无疑是再跨上几个台阶!

范离又是开口向着文狄问道:“该入手何处的屋宅田亩……准确的说,洛邑河南和河北,谁更能加价高?”

文狄想了想,回道:“洛邑重城主要是在大河以南,且是姬周王朝的南宫和秦国这些年新建的行宫皆是在大河以南,应该是在洛邑河南治下田产吧。”

“你有一点说的没有错,即秦国若是想迁都,必定是筑王宫在河南……但洛邑地价高涨却必定不是河南洛邑。”范离如此点拨道。

文狄却是道:“洛邑河北之地大都还是在周国的手中,秦国在河北只有一块方圆十里的码头而已!”

文狄虽然是善于经商,不过始终是十五六岁,眼界还是十分稚嫩,有待培养。

范离待人温和,也没有苛责文狄在此事之上的愚钝,当即十里耐着心思解释道:“你从未来过秦国,更是没有和秦君那等雄才大略的君主打过交道,不知秦人的国策,也不怪你。”

文狄点了点头,其也是颖阴知晓自家亚父曾经和那位大秦君主相交莫逆。

“如今的宛城乃是大秦君主还是在公子的时候亲自主持修建的,当时秦公子并未修建城墙,如今看来当真是不一般的心思啊,若是冒然修建城墙,如今宛城集聚了数十万人口足以将宛城变得拥挤不堪!”

“大秦君主授意扩建洛邑,底下的官吏却是没有熟悉这位大秦君主的一些意思。”范离看着窗外,人山人海的洛邑叫卖声连连:“那位大秦君主是不喜这些商贾和那些集市玩耍之事集聚在秦宫和官署周围的!”

“这……”文狄有着浓浓的不可相信神色,数息后听其问道:“亚父的意思是说,秦国会驱逐这些商贾离开洛邑!”

“是,也不是……”范离回道。

“这怎么可能!”即便是相信自家亚父的判断不会出什么差错,但文狄还是不肯相信。

范离摇了摇头,又是为文狄解开这最后的谜团:“魏国未曾迁都大梁的时候,大梁乃是魏国的商贸中心,为何魏王室定都大梁之后,魏王会扶植荥阳、刑丘甚至是安邑,分化魏国的商贾流行之事?”

范离一席话让文狄似是醍醐灌顶,当即是点了点头,“弟子懂了。”

范离一副“孺子可教”的满意神色点了点头,“这洛邑之内的十万商贾啊,又有多少是诸侯列国盯着秦国的耳目啊,这就是大秦君主为何不喜他们的原因之一!”

“往日,这洛邑只作为商贾云集之地还好,若是做了秦国的心脏,恐怕就由不得他们再蹦跶了!”范离又是转而嘲讽姬周王室道:“至于你所说的姬周王室占取的河北之土,只可惜那周王志大才疏,秦国稍一逼迫,就是不得不屈服了。”

“日后这秦国必定是占据洛邑周围百里,河南主政,河北主商,河南地价已经是被那些嗅觉灵敏的商贾看中了,只会觉得烫手,至于河北,那才是日后秦国交给商贾行商的富集之地!”

闻言,文狄深以为受教:“故而亚父方才是散尽商丘聚集的百万亩地产,只携带细软来这洛邑,是看中了河北之地的富饶么!”

范离却是摇了摇头:“钱财乃是身外之物,多之无益,反而招来了杀身之祸,似这些年若非是有着越鱼卫,恐怕为父也是死在那些刺客手中多少次了!”

文狄暗暗握紧了拳头,因为这么多的刺客有大半部分是出自吴越之地,受那越王赶尽杀绝的命令!

“经营范氏的财富,日后就是交给你们这一辈的子侄了……为父这么多年,做过多少急流勇退之事,却是未从尝试一条路走到黑。”

“以往所作所为不过是求一个青史留名而已,但如今为父在看懂了秦国……或者更贴切的说是那位大秦君主的意图之后,这么多年冷静下来的心性也是忍不住沸腾了……”

“是何等的意图都是让亚父停下隐居了?”文狄也是十分好奇。

范离并未回话,而是抬起头看着洛邑的方向,隔空遥望,喃喃道:“秦相韩悝老了,也怯弱了……那位大秦君主正缺少一位真正能够助他的帮手,实现他一统中原,天下归心的野心。”

……

宛城,郑旦的行宫之内,今日入宫一行女眷,乃是郑夫人的娘家姐姐。

女眷之中,有着一位绝美的女子,面容之色倾国倾城,一身蓝色的翠烟衫,散花水雾绿草百褶裙,身披淡蓝色的翠水薄烟纱,肩若削成腰若约素,肌若凝脂气若幽兰,折纤腰以微步,呈皓腕于轻纱,眸含春水清波流盼,见到郑旦也是称呼“妹妹”。

宣政殿处理政事的林玧琰获悉这个消息,也是走出了殿外,遥望远处,似乎是心有灵犀一般:“这么多年,你出走越国,奔离齐国,弃去高官厚禄,孤还当是你真的是对权柄死心了,现在看来还是没有彻底放下啊……”

长叹一声也是让林玧琰如释重负,当即是招来张禄草拟诏书,封郑夫人的姐姐西子为【子衿夫人】,比类千石大吏待遇。

如此厚赏,让张禄也是觉得奇怪,实在是不理解为何君上会重封一位未曾听闻过的外戚,还是一位女子!

张禄自是领命,前去郑夫人的宫中宣达旨意,但见到了这位郑夫人的姐姐之后,张禄方才是找到了一个能够说服自己的理由,却是有一些荒诞。

“该不会是君上见到这位郑夫人姐姐倾国倾城的容貌,想要纳娶了她吧!”

当然,君主家事张禄心性谨慎自是不会贸然出口询问,宣达旨意之后,便是离开了。

郑旦听得夫君如此重封姐姐,也是受宠若惊,还未开口询问为何缘故,那西子便是掩口一笑,旋即对郑旦解释道:“恐怕这子衿夫人封的不是你姐姐,而是你姐夫。”

“嗯?”郑旦还是不解。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这西子也甚是聪慧:“大秦君上正在让姐姐说服你姐夫入仕秦国呢!”

第二百九十五章 新秦宫第三百三十七章 立储(上)第二百九十四章 盐司一事第七百七十二章 滞留荆地第一百四十九章 火烧南梁第一百六十二章 收拢兵权第四百五十七章 九宾之礼第二百零五章 新设商司第二百六十章 戎狄反常第七百零六章 攻守方略第六百六十七章 不速之客第四百四十八章 向魏换粮第四百一十七章 大战前夕第十二章 旬朝党争第七百九十七章 又闻变故第三百九十章 捷报至楚第八百一十四章 秦赵开战第一百八十六章 铸造坊第四百九十六章 吴楚开战第四百零九章 密夺郢都第三百三十一章 兄弟相见第一百六十章 变法图强第四十七章 上报田税(三)第五百一十二章 徐州会盟第三百九十七章 芈负心意第八百零九章 兼并之心第七百二十六章 吴越第二百三十三章 揽事用意第八百一十三章 秦魏对峙第二百零二章 汉水军第二百五十一章 败家第二百二十三章 反应第二百零七章 诡异之处第三百二十五章 遇刺第五百六十九章 老秦宣后第七百七十一章 翟璜入秦第六百八十二章 各出手段第四百四十二章 秦国反应第七百三十九章 破魏之策第一百五十六章 伊水会谈第三百四十三章 献计第六百四十一章 景监赴魏第三百二十五章 遇刺第五百二十七章 夫概攻秦第六百九十八章 范离使间第十三章 上林苑与推恩令第一百八十章 商议大策(上)第一百八十四章 南阳事变第一百五十章 秦军大胜第四百一十二章 扣留芈云第七百九十四章 弹指十年第四百三十九章 宛城庆功第五百六十九章 老秦宣后第六十九章 应城大捷第三百二十八章 真凶?第五百八十八章 老秦乡邑第五百五十八章 巴女子清第五百四十六章 先兵后礼第七百八十八章 初元七年第二百二十三章 反应第八百二十四章 何为天下第一百八十章 商议大策(上)第七百一十六章 秦吴决战第一百四十三章 三家分晋第二百六十九章 丹水一战(下)第二百六十三章 毒攻武关第二百八十二章 韩悝手笔第五百六十五章 蓝田大营第六百九十八章 范离使间第二百九十章 陇东之战(上)第三百九十一章 陷入僵局第三百四十章 江夏试法第五百六十六章 公孙起第三百一十二章 假储君第三百五十四章 桓羽意动第七百三十三章 申相卒第五百九十一章 聚兵蓝田第一百七十七章 迎回鲁阳(下)第三百一十四章 新秦宫第二百九十二章 陇东之战(下)第一百六十二章 收拢兵权第二百一十三章 安置嬴复第七百六十四章 初露峥嵘第七百八十五章 巴地之战第一百零四章 房德斗寿王第九十二章 秣兵厉马(中)第五百六十三章 举发真相第五百一十八章 请求援楚第四百九十二章 翻盘之战第二百三十九章 鞠信领命第三百四十二章 嬴钟第十五章 旬朝前夕第六百八十六章 内生间隙第一百六十二章 收拢兵权第一百八十九章 谈判第三十一章 与君同行 慨而慷之第四百一十八章 楚军攻郢第七百九十一章 君臣之谈第七百一十四章 离间联军第四百四十五章 公孙挥
第二百九十五章 新秦宫第三百三十七章 立储(上)第二百九十四章 盐司一事第七百七十二章 滞留荆地第一百四十九章 火烧南梁第一百六十二章 收拢兵权第四百五十七章 九宾之礼第二百零五章 新设商司第二百六十章 戎狄反常第七百零六章 攻守方略第六百六十七章 不速之客第四百四十八章 向魏换粮第四百一十七章 大战前夕第十二章 旬朝党争第七百九十七章 又闻变故第三百九十章 捷报至楚第八百一十四章 秦赵开战第一百八十六章 铸造坊第四百九十六章 吴楚开战第四百零九章 密夺郢都第三百三十一章 兄弟相见第一百六十章 变法图强第四十七章 上报田税(三)第五百一十二章 徐州会盟第三百九十七章 芈负心意第八百零九章 兼并之心第七百二十六章 吴越第二百三十三章 揽事用意第八百一十三章 秦魏对峙第二百零二章 汉水军第二百五十一章 败家第二百二十三章 反应第二百零七章 诡异之处第三百二十五章 遇刺第五百六十九章 老秦宣后第七百七十一章 翟璜入秦第六百八十二章 各出手段第四百四十二章 秦国反应第七百三十九章 破魏之策第一百五十六章 伊水会谈第三百四十三章 献计第六百四十一章 景监赴魏第三百二十五章 遇刺第五百二十七章 夫概攻秦第六百九十八章 范离使间第十三章 上林苑与推恩令第一百八十章 商议大策(上)第一百八十四章 南阳事变第一百五十章 秦军大胜第四百一十二章 扣留芈云第七百九十四章 弹指十年第四百三十九章 宛城庆功第五百六十九章 老秦宣后第六十九章 应城大捷第三百二十八章 真凶?第五百八十八章 老秦乡邑第五百五十八章 巴女子清第五百四十六章 先兵后礼第七百八十八章 初元七年第二百二十三章 反应第八百二十四章 何为天下第一百八十章 商议大策(上)第七百一十六章 秦吴决战第一百四十三章 三家分晋第二百六十九章 丹水一战(下)第二百六十三章 毒攻武关第二百八十二章 韩悝手笔第五百六十五章 蓝田大营第六百九十八章 范离使间第二百九十章 陇东之战(上)第三百九十一章 陷入僵局第三百四十章 江夏试法第五百六十六章 公孙起第三百一十二章 假储君第三百五十四章 桓羽意动第七百三十三章 申相卒第五百九十一章 聚兵蓝田第一百七十七章 迎回鲁阳(下)第三百一十四章 新秦宫第二百九十二章 陇东之战(下)第一百六十二章 收拢兵权第二百一十三章 安置嬴复第七百六十四章 初露峥嵘第七百八十五章 巴地之战第一百零四章 房德斗寿王第九十二章 秣兵厉马(中)第五百六十三章 举发真相第五百一十八章 请求援楚第四百九十二章 翻盘之战第二百三十九章 鞠信领命第三百四十二章 嬴钟第十五章 旬朝前夕第六百八十六章 内生间隙第一百六十二章 收拢兵权第一百八十九章 谈判第三十一章 与君同行 慨而慷之第四百一十八章 楚军攻郢第七百九十一章 君臣之谈第七百一十四章 离间联军第四百四十五章 公孙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