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四章 唐楚之战(一)

项羽究竟在想什么呢?

李世民是十分的想不通项羽这些天的一系列举动:这种事儿明显就不是他唐军干的,为什么项羽又偏偏相信呢?

昨夜项羽率百骑劫营,看起来乱糟糟的一片,然而唐军死伤在七百人左右,楚军留下了七十多个骑兵。

十换一,血亏。

更不用说损失了高士廉、薛仁贵两员大将,更是让李世民心痛不已。

唐国已经没有什么大将了,除了尉迟恭、程咬金和郭子仪,李世民手上已经没有什么能用的牌了。

李世民现在回忆一下过往,嘴角微微抽搐。

他都不知道自己前段时间为什么会出现如同弱智一样的表现,致使自己没有在第一时间与项羽和解,如今反目成仇...

唐国与楚国开战,得益的自然不会是他们两国。

至于截杀虞姬、抛尸范增的究竟是哪一股势力李世民倒是真的没猜出来。

因为蜀国、吴国以及燕国都有可能,而这其中蜀国、燕国的可能最大,吴国的可能最小。

蜀国、燕国这样做都是因为有利可图,而吴国纯粹就是瞎鸡儿凑热闹,因此这种事儿跟吴国关系不大。

李世民心里过了一遍后,暗中记下了蜀、燕两国。不说别的,蜀国在唐国背后,燕国在唐国上方...妈的,不管是谁设计都对唐国没多大好处。

项羽、姬衍、刘邦、孙权......

李世民在心中喃喃,这四个人加上自己共五人,便是这天下最终的候选人。

至于那个自立为王的赵佗、任嚣?呵呵,要不是如今战事连天,他们俩这个拥兵还不到三万的伪王早就被灭了,哪儿能轮得到现在。

任嚣、赵佗充其量也不过是盗跖、徐直这一级别,厉害点可以比得上方腊,但终究不会是项羽、姬衍、刘邦、孙权、李世民等五人的对手。

赵佗或许能过两招甚至取代孙权的位置,但很可惜...赵佗没兵没将,这辈子也别想超过孙权了。

扯远了,李世民叹了口气,淡然开口道:“高力士,怎么样了?”

“启奏陛下,自从昨夜以后,楚军营地都是一副十分紧张的模样,令郭子仪将军不敢轻举妄动。”高力士立马实话实说,绝对不隐藏什么,“郭子仪将军前不久说楚军一直在酝酿士气,似乎是想要一战定胜负。”

“一战定胜负?项羽太过膨胀了吧,朕又岂会轻易狗带?”

李世民在试图和解失败以后,便与项羽针锋相对了。

项羽又不听解释,执意要打唐国,李世民总不能坐以待毙啥都不干吧?

“传令,集结部队,随时准备出击!”李世民冷哼一声,缓缓开口道,“他们不来打,我们便打出去!”

李世民决定了,不管这个幕后黑手是蜀国还是燕国,他都要主动出击先跟项羽分个胜负。

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解决对手,这才有机会与燕国、蜀国继续对峙,形成三国鼎立状态。

至于吴国?在李世民的心里只不过有些许威胁,完全可以当做附属国来对待。

正当李世民想要继续说些什么的时候,帐外突然跑进来一个传令士兵,他慌张地对着李世民说道:“启禀陛下,楚军...楚军进攻了!”

“随朕出去看看,朕倒要见识见识项羽的厉害!”李世民这次不打算怂了,对着左右侍从开口道。

“陛下,危险啊!”

高力士不停地劝着李世民,希望他能打消这个念头,回归正道不要把自己身陷陷境之中。

“朕的武艺虽然不能说是绝世高手,但还可以算的上是当世一流,怕什么?”李世民心情颇为不悦,对着高力士开口道,“莫要劝朕了,朕意已决。”

李世民自然不会因为这点小事而迁怒高力士,怎么着李世民在历史上的评价也是一位有容忍的皇帝,可以宽恕曾经为李建成出谋划策的魏征,并且忍受了魏征十年来的狂喷,当然是知道了高力士的一举一动都是为了他好。

因此李世民也仅仅是拒绝了高力士的提议,并没有迁怒于他。

李世民推帘而出,见郭子仪已经整顿好了军队,当即满意的点了点头。

“郭爱卿,如今战况如何?”

两营面前的空地之上已经展开了小规模的厮杀,由于还不是很重要,郭子仪犹豫了一会儿便回答李世民道:“陛下,目前我军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优势。”

李世民朝战场上看了一眼,身经百战的他自然也看出了些许的不同。

战场上季布与尉迟恭你来我往,打的是有声有色。而楚军大将龙且却在一旁斩杀唐军将领,着实让李世民好一阵心疼。

他也想把程咬金排上去,可是程咬金去了便没人统帅中军冲锋,所以怎么着也不能派程咬金去拦住龙且。

况且拦住龙且又能如何?楚军还有钟离昧、英布、虞子期等众多将领,项羽都没出场,楚军可是一点儿都不慌唐军的。

李世民想到这里,不由的叹了口气,沉默不语。

猛将在这个时候是多么的重要,他将是打破僵局的最佳方式。

“安得猛将守四方啊。”

李世民叹了口气,感慨地说了一句话后,开始羡慕起了姬衍、项羽等一众武将多如狗的大佬。

李世民现在甚至连刘备、孙权都有些羡慕:人家也有一流顶峰级别的猛将,而且还不止一个。

李世民现在感觉被全世界抛弃了,仿佛全世界都抽到了SSR,只有自己抽了张R...心态爆炸有没有?

但是作为一个出色的君王,李世民还是调整好了心态,对着郭子仪道:“郭将军可万万要阻拦敌军三天的时间,三天后来自国内的何元庆将军便会率援军抵达。”

何元庆本是李建成手下的一员悍将。自从玄武门之变之后,何元庆便倒向了胜利者李世民。摇身一变成了李世民手下的一位将军。

李世民虽然不敢重用何元庆,但对何元庆的本是他是知道一二的。

可比尉迟恭。

PS:抽空码字,因为今天世界杯。

第三百三十六章 风雨欲来第二百八十三章 舆论的威力第一百一十章 朝鲜半岛尽归燕第三百四十章 只差一步第二百二十四章 拨乱反正(二)第一百四十七章 中原大战(三)第三百八十八章 围堵函谷关(下)第三百五十七章 韩信的野望第一章 系统第五十五章 祸水西引第三百五十六章 后勤准备第一百零二章 灵寿攻防战(四)第二百七十九章 邯郸之战(三)第一百七十四章 赵廷商议第一百零一章 灵寿攻防战(三)第一百零三章 灵寿攻防战(五)第九十一章 韩信挂帅第一百八十九章 明争暗斗第三百八十二章 伐宋之战(二)第二百八十九章 水淹大梁(一)第三百三十七章 精打细算吴三桂第四百零八章 反燕联盟第一百一十二章 武周女相第三百三十章 狼顾之相属魏延第三百一十章 进击的项燕(四)第一百八十一章 南线决战(一)第十三章 技能第三百九十三章 兵临咸阳(三)第二百六十九章 刚正不阿(三)第四百二十八章 霸王别姬第三百一十四章 河西俯首第四百五十章 大唐无人第一百八十四章 南线决战(四)第三百八十二章 伐宋之战(二)第三百零六章 白袍鬼将第二百五十一章 辽东惊变(二)第一百零二章 灵寿攻防战(四)第三百八十八章 围堵函谷关(下)第三百一十六章 楚国老将黄汉升第六十章 大破孤竹第一百五十七章 赵国之盾(三)第二百五十三章 辽东惊变(四)第四百二十五章 暴风骤袭第一百三十八章 萨尔浒之战(二)第三十八章 唯才是举第八十七章 婚宴(三)第一百三十一章 围剿梁山(二)第三百三十九章 忠庄侯第四百五十五章 换将第三百六十二章 历城永不沦陷第一百一十四章 方国攻略第一百五十九章 赵国之盾(五)第五章 首鹦第五十四章 伏击第四百二十章 简单粗暴的李元霸第三百零二章 主动出击第二百一十七章 草原攻略第三百九十章 圣公陈胜第二百七十五章 必以芈八子为质第二百三十六章 秦与燕第三百六十四章 请君入瓮第三百八十四章 伐宋之战(四)第十四章 大婚第三百九十四章 赵佗与蒙恬第二百七十八章 邯郸之战(二)第五十三章 三国联军第四百三十章 仇第三百七十章 自焚第一百四十五章 中原大战(一)第三百三十九章 忠庄侯第四十三章 鲜卑南侵(一)第一百零三章 灵寿攻防战(五)第三百六十五章 王彦章败退第四百四十四章 孤家寡人第三十七章 代王澈第一百零一章 灵寿攻防战(三)第八十九章 立后(二)第十五章 二鹦第四百五十九章 击溃第一百六十七章 三家欲分赵第二百八十六章 新郑之役第一百三十章 围剿梁山(一)第三百八十四章 伐宋之战(四)第四百二十一章 同武第四百二十一章 同武第八十七章 婚宴(三)第一百七十九章 连失两将第二百三十八章 肃慎勇士七万骑第四百零八章 反燕联盟第一百五十八章 赵国之盾(四)第一百一十八章 血战破敌第二十五章 系统更新第三百五十六章 后勤准备第二百四十章 草原双狼(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纠结的李绩第一百二十九章 田齐败亡第二百九十三章 双侯第一百七十九章 连失两将第三十九章 六部尚书第四百零一章 刘皇叔
第三百三十六章 风雨欲来第二百八十三章 舆论的威力第一百一十章 朝鲜半岛尽归燕第三百四十章 只差一步第二百二十四章 拨乱反正(二)第一百四十七章 中原大战(三)第三百八十八章 围堵函谷关(下)第三百五十七章 韩信的野望第一章 系统第五十五章 祸水西引第三百五十六章 后勤准备第一百零二章 灵寿攻防战(四)第二百七十九章 邯郸之战(三)第一百七十四章 赵廷商议第一百零一章 灵寿攻防战(三)第一百零三章 灵寿攻防战(五)第九十一章 韩信挂帅第一百八十九章 明争暗斗第三百八十二章 伐宋之战(二)第二百八十九章 水淹大梁(一)第三百三十七章 精打细算吴三桂第四百零八章 反燕联盟第一百一十二章 武周女相第三百三十章 狼顾之相属魏延第三百一十章 进击的项燕(四)第一百八十一章 南线决战(一)第十三章 技能第三百九十三章 兵临咸阳(三)第二百六十九章 刚正不阿(三)第四百二十八章 霸王别姬第三百一十四章 河西俯首第四百五十章 大唐无人第一百八十四章 南线决战(四)第三百八十二章 伐宋之战(二)第三百零六章 白袍鬼将第二百五十一章 辽东惊变(二)第一百零二章 灵寿攻防战(四)第三百八十八章 围堵函谷关(下)第三百一十六章 楚国老将黄汉升第六十章 大破孤竹第一百五十七章 赵国之盾(三)第二百五十三章 辽东惊变(四)第四百二十五章 暴风骤袭第一百三十八章 萨尔浒之战(二)第三十八章 唯才是举第八十七章 婚宴(三)第一百三十一章 围剿梁山(二)第三百三十九章 忠庄侯第四百五十五章 换将第三百六十二章 历城永不沦陷第一百一十四章 方国攻略第一百五十九章 赵国之盾(五)第五章 首鹦第五十四章 伏击第四百二十章 简单粗暴的李元霸第三百零二章 主动出击第二百一十七章 草原攻略第三百九十章 圣公陈胜第二百七十五章 必以芈八子为质第二百三十六章 秦与燕第三百六十四章 请君入瓮第三百八十四章 伐宋之战(四)第十四章 大婚第三百九十四章 赵佗与蒙恬第二百七十八章 邯郸之战(二)第五十三章 三国联军第四百三十章 仇第三百七十章 自焚第一百四十五章 中原大战(一)第三百三十九章 忠庄侯第四十三章 鲜卑南侵(一)第一百零三章 灵寿攻防战(五)第三百六十五章 王彦章败退第四百四十四章 孤家寡人第三十七章 代王澈第一百零一章 灵寿攻防战(三)第八十九章 立后(二)第十五章 二鹦第四百五十九章 击溃第一百六十七章 三家欲分赵第二百八十六章 新郑之役第一百三十章 围剿梁山(一)第三百八十四章 伐宋之战(四)第四百二十一章 同武第四百二十一章 同武第八十七章 婚宴(三)第一百七十九章 连失两将第二百三十八章 肃慎勇士七万骑第四百零八章 反燕联盟第一百五十八章 赵国之盾(四)第一百一十八章 血战破敌第二十五章 系统更新第三百五十六章 后勤准备第二百四十章 草原双狼(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纠结的李绩第一百二十九章 田齐败亡第二百九十三章 双侯第一百七十九章 连失两将第三十九章 六部尚书第四百零一章 刘皇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