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八章 抉择

张昭等人见诸葛亮风神潇洒,气度轩昂,料道此人定是有学术之士,颇为赞许。

张昭开口道:“昭是江东微小的人,久闻先生高卧隆中,自比太公,敢问这句话真的么?”

诸葛亮点了点头,回应道:“此亮平生小可之比也。”

张昭点了点头,退了回去。

这个《三国演义》中担任舌战群儒头号选手的张昭就这么...叛变了。

废话,如今格局不一样了。

诸葛亮是南下的燕军使臣,自然不会与历史上那样。张昭是投降派,也不会为难诸葛亮。

而且恰恰相反,张昭还会十分支持诸葛亮:毕竟诸葛亮是他们的希望,一个避免战争的希望。

“我江东男儿是不会投降燕国的。”

正当张昭与诸葛亮和和气气之时,一道不和谐的声音便传了出来,引起张昭的不快。

他知道这个人是谁。

烈王策(孙策)的好基友,周瑜周公瑾嘛。

不过...

张昭微微皱眉,颇为不解:他周公瑾不是中立的么,为什么现在又跳出来反对?

其实周瑜这一刻可不知道他为什么要自己跳出来,有些尴尬。

他一见到诸葛亮,就有一种莫名的感觉...似乎是想要用尽一切办法弄死眼前的这个大燕琅琊侯。

虽然周瑜现在有些后悔,但是管他呢,自己都跳出来了总不能说一声误会吧?

“瑜新近听说了一则妙闻。”周瑜微微一笑,对着诸葛道,“蜀中山王刘备三顾先生于草庐之中,以得先生‘如鱼得水’来形容却未得一见,为何先生会投奔那只遣一使的燕君?”

这就有些尴尬了。

其实诸葛亮当初真正等的人确实是刘备,结果好几年没来诸葛亮怀疑自己算错了,所以就投奔姬衍了。

诸葛亮总不能说当时我不在家,我啥都不知道吧?

“吾夜观天象知明主,虽刘王有三顾茅庐之德,却非亮之明主。”诸葛亮当即开口解释道。

这个时代没人怀疑诸葛亮的话,毕竟诸葛亮师承水镜先生,而水镜先生而是当世有名的...神棍。

所以诸葛亮说自己会一些观星之术也是蛮正常的。

见场面有些尴尬,张昭赶紧把二人引入正题:“今燕帝兵甲上百万,战将数千员,龙骧虎视,平吞荆楚,公以为何如?”

这段话看起来似乎是在忧心东吴,但实际上却是向那些中立派阐明了一个道理:你们看燕国这么牛逼,我们还是投降吧。

“唐王李元吉、莱侯吕陵、魏王曹操、梁侯萧嘉穗,此四人留国于世...”

紧接着,张昭的党羽也开始叽叽喳喳起来,明面上说了这四个人,其实也给各位提了个醒。

李元吉斗争失败投奔姬衍,被册封为唐王,虽然前面还有两个字承恩。

吕陵乃是齐炀王吕源之子,吕源死后吕陵被姬衍册封为莱侯。

虽然只是个侯,但这个侯...有封地。

东莱郡虽然不大而且地方偏,但也是正儿八经的封地。

魏王曹操、梁侯萧嘉穗更是做了个表率,告诉各位投降不但免死,而且还会得到赏赐。

虽然曹操的河西之地肯定会被姬衍收回,但洛阳方面也已经隐隐约约有令曹操坐镇西域以西的意图。

而梁侯萧嘉穗获三县封地,日后可以凭此安享晚年了。

反正对于姬衍而言,中原以外的地界都封给有功之臣,让他们去治理去。

姬衍的目的只有一个,让臣子封国在外,自此收疆于华夏。

华夏有一个明显的好处,那就是都想中央集权。

举个例子,东汉末年。

基本上就是第二次春秋战国了,但却没几个敢公然造反的。

大多都是披着忠臣的皮,想要统一后称帝。

如某个名为“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计谋。

姬衍打的就是这个主意。

姬衍不敢保证自己的子孙后代是个什么玩意儿,他只能确保华夏土壤不丢。

中原以外的地区交给有功之臣,几百年后若是天下大乱,有功之臣定然是自此为据点,打着“清君侧”的旗号朝中原打去。

这样一来,无论胜负如何最终继承中原的依旧是华夏大统。

至于周围各族各国?

不好意思,如果你们不融入华夏民族,那么就请你们消失。

欧美可能太远自己到不了,但亚洲就不允许有反对的声音了。

谁不服,灭谁,就是这么任性。

孙权静静地坐在王位上,考虑万千:他也不知道该如何选择。

他的内心,更偏向于投降。

连那个靠着三千楚军攻占吴国三郡的西楚霸王都败在了燕军之手。

李世民、项羽、刘备看起来牢不可破的联盟被他轻松化解。

Www¸t tkan¸¢o

孙权知道,自己不能抵抗下去了。

为了百姓,为了人民,为了江东免受战乱之苦...

好吧,其实就是孙权不想干了,想去享受荣华富贵了。

“肃静!”

孙权低喝一声,场面上登时安静了下来。

如今还没有崭露头角的陆逊微微抬头,望着这个大王,登时觉得有一些不妙。

这个大王...似乎想要投降...阿不...是归顺燕国啊?

到了最后,孙权也不忘试探一下:“诸卿以为,寡人该如何?”

“臣以为,我等应归顺大燕,此后大王依旧为大王,江东也免受战乱之苦!”

不等周瑜、甘宁等主战派有什么表示,孙权便已经开口点头道:“善。”

孙权下令,无条件归顺燕国,从此视燕国马首是瞻。

诸葛亮的八百里急奏传到了姬衍手里时,姬衍大喜:这特么终于投降了!

“孙权弃暗投明,册封齐为江东王,迁至洛阳;张昭劝导有功,封纪丰侯;陆逊劝导有功,封信毅君...”

姬衍的封上不要钱的往外送,但吴国投降一派只有两人封侯、一人封王。

一是张昭、二是鲁肃。

都封的是百户侯,无伤大雅。

“改封诸葛亮为临淄侯,食九千户。”随后,诸葛亮也被加封了一波,瞬间让诸葛亮成为了最靠近万户侯的男人。

吴国拿下后,燕军的敌人也就只剩下唐与蜀两国了。

唐国有些棘手,那个李隆基起来了,自称大唐三代皇帝,与姬衍抗争。

不过...都是渣渣,随手可破。

“启禀陛下,营外有三人手持首级前来拜见陛下,称其手中首级为唐帝李世民之首......”

第二百一十五章 八百里加急第四百二十七章 刺杀第二百四十二章 戍北军卒第三百三十八章 扑朔迷离第二百章 大秦的策略第一百七十八章 辽东战略第三百七十五章 秦上将军王翦第三百四十三章 唐燕同盟第二百八十二章 九原虓虎第二百一十五章 八百里加急第一百一十章 朝鲜半岛尽归燕第一百六十九章 姬衍的顾虑第一百八十二章 南线决战(二)第二百五十六章 半年第一百二十八章 蓟城商议第十八章 改革(一)第一百二十章 交锋(一)第一百四十一章 朝会第二百六十章 伐金(三)第三百一十章 进击的项燕(四)第六十三章 赵国的豪华阵容第三十二章 代燕渔阳之战(七)第一百六十八章 将不过李第三百三十三章 科举出四海皆惊第一百零二章 灵寿攻防战(四)第四百四十五章 十面埋伏第二百四十五章 组建铁骑第一百九十九章 我有特殊的逃命技巧第四百四十七章 犹豫第二百三十四章 董平造逆(二)第三百四十一章 牵扯甚广第三百五十六章 后勤准备第一百六十六章 憋屈的赵胜第三百九十七章 弃守函谷关第三百六十九章 回天乏术第三百六十章 地理专家李广第一百三十五章 济南才女第三百五十三章 放榜第一百一十五章 大破杨志第三百四十八章 围杀第三百一十五章 兵临郢都第二十三章 枪神童渊第四百三十五章 唐楚之战(二)第三十九章 六部尚书第六十八章 韩信与萧何第二十九章 代燕渔阳之战(四)第四百二十一章 同武第五十九章 代国危机第三百三十八章 扑朔迷离第一百一十章 朝鲜半岛尽归燕第六十八章 韩信与萧何第四百五十三章 细柳营第四十五章 鲜卑南侵(三)第五十一章 齐国巨变第一百九十二章 诸侯心事第四百零九章 暴风雨前的宁静第五十五章 祸水西引第四百零二章 觅封王第四百五十九章 击溃第一百一十七章 作死的葛从周第二百八十六章 新郑之役第二百七十一章 灭清第三百零二章 主动出击第一百七十七章 进攻邯郸(二)第三百六十四章 请君入瓮第三百五十五章 声东击西第一百零七章 煌陵第三百九十六章 共赴国难第一百六十一章 廉颇老矣第二百三十四章 董平造逆(二)第二百五十五章 初锋第一百八十七章 苏秦回蓟第三百二十七章 韦睿归降第三百一十七章 突围第三百七十五章 秦上将军王翦第六十八章 韩信与萧何第二百零八章 赵国群臣第一百一十六章 绝命回马枪第四百三十九章 唐军败,世民逃第一百四十五章 中原大战(一)第十一章 双宦争权第二百零三章 辽东战役(二)第一百八十一章 南线决战(一)第二百零八章 赵国群臣第二百三十章 完颜希尹第三百九十四章 赵佗与蒙恬第三十九章 六部尚书第二百九十一章 水淹大梁(三)第一百九十五章 直言进谏第七十六章 苏秦使赵第三百二十三章 杨再兴独守北疆第三百四十二章 真正的幕后主使第二百二十八章 鬼才病逝第四百四十二章 大破季布第二百八十四章 凭什么?第三十四章 论功行赏第四十二章 尊王攘夷第二百六十章 伐金(三)第三百四十九章 大破冒顿第一百三十六章 齐燕会盟
第二百一十五章 八百里加急第四百二十七章 刺杀第二百四十二章 戍北军卒第三百三十八章 扑朔迷离第二百章 大秦的策略第一百七十八章 辽东战略第三百七十五章 秦上将军王翦第三百四十三章 唐燕同盟第二百八十二章 九原虓虎第二百一十五章 八百里加急第一百一十章 朝鲜半岛尽归燕第一百六十九章 姬衍的顾虑第一百八十二章 南线决战(二)第二百五十六章 半年第一百二十八章 蓟城商议第十八章 改革(一)第一百二十章 交锋(一)第一百四十一章 朝会第二百六十章 伐金(三)第三百一十章 进击的项燕(四)第六十三章 赵国的豪华阵容第三十二章 代燕渔阳之战(七)第一百六十八章 将不过李第三百三十三章 科举出四海皆惊第一百零二章 灵寿攻防战(四)第四百四十五章 十面埋伏第二百四十五章 组建铁骑第一百九十九章 我有特殊的逃命技巧第四百四十七章 犹豫第二百三十四章 董平造逆(二)第三百四十一章 牵扯甚广第三百五十六章 后勤准备第一百六十六章 憋屈的赵胜第三百九十七章 弃守函谷关第三百六十九章 回天乏术第三百六十章 地理专家李广第一百三十五章 济南才女第三百五十三章 放榜第一百一十五章 大破杨志第三百四十八章 围杀第三百一十五章 兵临郢都第二十三章 枪神童渊第四百三十五章 唐楚之战(二)第三十九章 六部尚书第六十八章 韩信与萧何第二十九章 代燕渔阳之战(四)第四百二十一章 同武第五十九章 代国危机第三百三十八章 扑朔迷离第一百一十章 朝鲜半岛尽归燕第六十八章 韩信与萧何第四百五十三章 细柳营第四十五章 鲜卑南侵(三)第五十一章 齐国巨变第一百九十二章 诸侯心事第四百零九章 暴风雨前的宁静第五十五章 祸水西引第四百零二章 觅封王第四百五十九章 击溃第一百一十七章 作死的葛从周第二百八十六章 新郑之役第二百七十一章 灭清第三百零二章 主动出击第一百七十七章 进攻邯郸(二)第三百六十四章 请君入瓮第三百五十五章 声东击西第一百零七章 煌陵第三百九十六章 共赴国难第一百六十一章 廉颇老矣第二百三十四章 董平造逆(二)第二百五十五章 初锋第一百八十七章 苏秦回蓟第三百二十七章 韦睿归降第三百一十七章 突围第三百七十五章 秦上将军王翦第六十八章 韩信与萧何第二百零八章 赵国群臣第一百一十六章 绝命回马枪第四百三十九章 唐军败,世民逃第一百四十五章 中原大战(一)第十一章 双宦争权第二百零三章 辽东战役(二)第一百八十一章 南线决战(一)第二百零八章 赵国群臣第二百三十章 完颜希尹第三百九十四章 赵佗与蒙恬第三十九章 六部尚书第二百九十一章 水淹大梁(三)第一百九十五章 直言进谏第七十六章 苏秦使赵第三百二十三章 杨再兴独守北疆第三百四十二章 真正的幕后主使第二百二十八章 鬼才病逝第四百四十二章 大破季布第二百八十四章 凭什么?第三十四章 论功行赏第四十二章 尊王攘夷第二百六十章 伐金(三)第三百四十九章 大破冒顿第一百三十六章 齐燕会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