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章 存在还是不存在

第645章 存在还是不存在

这个世界上,能够被称之为改变研究格局的论文,事实上并不多。

但是,和以前那些改变研究格局,创建某一学科的新研究理论不同。

陈舟这篇被称之为改变研究格局的论文,所改变的是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想。

也正如陈舟为这篇论文所起的名字一般,论量化计算法在学科课题研究中的实用性。

通过量化计算法这一研究工具,将很好的量化在科研过程中,各个研究因素。

从而使得研究人员,不会忽视那些,并不起眼,却十分重要的内容。

这样的话,在包括物理学、化学和材料学之内的,多学科的研究中,将极大的提升研究人员的研究效率。

同时,也将使得各学科的研究,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而这,也正是《Science》给出“改变研究格局的论文”,这一极其有分量的评价的原因。

而这一次,只因为这可是真正改变研究格局的论文啊!

但是,对于他们自己,当初没有花费十足的精力,去留下陈舟,他们感到十分的懊悔。

当张一凡听到陈舟的这个想法后,立马便是眼前一亮。

上一次,国际数学联盟那边的催稿,就在昨天下午。

听到这话,老领导的语气稍缓:“振邦,我倒不是批评你,我只是提醒你。你作为科技部门的领导,理应更多的关心一下,我们的科研工作者。包括但不仅仅是陈舟教授。”

这些媒体记者们,就想要联系上陈舟,作进一步的核实。

除了那些一直关注着陈舟这篇论文的学术论坛外,国外的各大社交软件,各大媒体平台,还有各路吃瓜群众,不断的扩大着这篇论文的影响力,也不断的带着这篇论文持续出圈。

最后,只好采取这种果断的措施。

对此,张一凡连连表示,这种事,哪需要大佬亲自动手。

当然,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一些麻省理工的教授,爆了一个大料出来。

李振邦连忙应道:“老领导,您批评的多,是我做的不够!”

在从张一凡的口中,听到这件事后,陈舟的表情就变得古怪起来。

陈舟只是露出了善意的微笑。

而除了这些记者们,还有不知道从哪搞到他电话的陌生人,各种奇奇怪怪的电话,都打了过来。

米国那些著名的影星,也都开始就这篇论文,发表自己的看法。

这必须得主动站出来,帮助米国政府,挽回声誉呀?

米国政府一下子,便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米国政府的公信力,一下子面临了危局。

顺带的,再采访采访陈舟。

这样天才般的年轻人,没有留住,他们觉得已经不仅仅是米国学术界的损失了,更是米国的巨大损失!

这种声音倒不是对陈舟进行反驳,还是怎么样。

华国科技部门,某间办公室里。

那就是,他的电话,最近快要被打爆了。

除了邮件和信息外,他已经断了其它的联系方式。

米国的学术界,诸如普林斯顿、麻省理工、哈佛等高校的教授们,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几乎像是商量好一样。

如果能的话,那么这个人现在在哪呢?

各界人士都开始质问政府,为什么放弃这么优秀的人才?

还是说,我们能够培养出媲美陈舟的人才?

俱是发声表示,对于陈舟的离去,有着极大的遗憾。

各路媒体记者们,都找到了陈舟的电话号码,开始狂轰乱炸般的,想要联系上他。

他只是觉得陈舟这个人,实在是可恶。

至少,他从来不知道,那些希望留住自己的学者和教授们,哪位是代表米国政府来的。

但是他们的要求,没有得到米国政府的重视。

但是现在,不一样咯,要改变咯……

但是,陈舟教授并不愿意留在米国,他们也没有办法。

事实上,即使李振邦现在给陈舟打电话,也肯定是打不通的。

但和陈舟预料的一样,在陈海宁以他的名义,发布了这份澄清声明后。

对于政府的危机公关,米国各界人士,其实并不买账。

毕竟,一个谎言,是需要无数个谎言来圆的嘛。

大家普遍觉得,既然陈舟在米国留学,还参加了米国的研究机构,借此更是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他不断怂恿着陈舟,这种平白被人拿来撒谎的事,怎么能忍?

现在倒好,居然连这个解释,都是杜撰的。

尤其是对于李振邦这样在科技部门工作的人来说。

当然,澄清工作得以陈海宁为主,张一凡为辅。

米国的媒体们,首先继承了这种酸酸的感觉。

他放下手中的报纸,想了想,决定还是先不给陈舟打电话了,先去高能所了解了解情况。

学术界,米国的学术界,率先传出来了另外一种声音。

然后是大量的吃瓜群众们。

张一凡虽然身在米国,也是麻省理工的学生。

对于催稿这人的毅力,陈舟其实蛮佩服的。

陈舟倒没有主动去关注这件事,他只是被动的从张一凡那里,获得了这一信息。

陈海宁则开始以陈舟的名义,去起草这份帮助米国政府的澄清声明。

一下子,世界彻底清静了,只剩下陈舟自己与面前亟待攻克的难题。

顿了顿,老领导转移话题道:“你知道陈舟教授,最近都在忙些什么吗?我听说,国际数学家大会马上就要召开了,他那边有什么需要我们帮助的地方吗?”

这可是整整催了快两个月呀!

对此,米国政府连应急措施都启动了,就为了能够更好地公关。

要知道,这种平白被人拿来说谎的事,怎么也是不能忍得呀。

不过,这些声音开始针对起了米国政府。

事实上,在之前的时候,陈舟连续解决多个数学猜想时,米国学术界,就有这样的声音了。

陈舟对于规范场理论的研究,已经达到了一个很深的程度。

可偏偏发声明的人,不是陈舟本人,只是以陈舟的名义去发的。

但是,陈舟对于杨-米尔斯规范场存在性和质量间隔假设这一千禧年大奖难题,却是已经走到了最后一步。

张一凡和陈海宁两人都没有意见。

只不过,那会的声音还很小。

说起来,随着约定的时间节点,越来越近,国际数学联盟那边催稿的频率,也从一周左右,变成了四五天。

这件事,简直是让人太舒心了!

毕竟,那份澄清声明,实在是太过劲爆了。

只不过,现在的他,可没有这个时间,去搭理米国政府这破事。

可不能让米国政府,在信誉的滑坡上,越滑越远了。

而随着学术界的这些声音,开始从普林斯顿、麻省理工、哈佛等地,逐渐传开,逐渐变多时。

“老领导,看来您早就关注这件事了?”

他们表示自己,当初是安排了相关人员,与陈舟教授进行了接触的。

能够做出这样研究成果的年轻学者,其身上所蕴藏的巨大价值,已经不能让他们再继续小声音的惋惜了。

至于陈舟,便也没再关注这件事了。

对于陈海宁和张一凡两人,所表现出的极大兴奋。

听到老领导这么说,李振邦也跟着说道:“老领导,您的形容,简直太形象了!就是臭!本来多么简单的一件事,可显然,这位总统先生的关注点,跟一般人,有些不太一样……”

而且,这其实也不是他们希望看到的,最终的结果。

尤其是华国。

而那位本来就没怎么在意这件事的总统,在这时,也反应了过来。

那他们怎么能忍?

本来,米国政府的解释,各界人士就不怎么买账。

他可没有替米国政府说话的打算。

虽然他们不太看得懂,也不太知道论文中的量化计算法,该怎么去使用。

就交给他和陈海宁来就行了。

这一个大料一爆出来,顿时米国这边的声音,变得更大了。

因为,随着7月25日这个时间节点的逐步逼近,陈舟已经开始将闭关升级了。

而《Science》上的这一评价,也就直接把这篇本就已经是顶刊的学术期刊,给带出了圈。

“老领导,跟您汇报一件有趣的事……”

人都已经走了,还给他招来这么大的麻烦。

那就是,他们当初曾联名要求米国政府,花大力气去留住陈舟。

不得不说,听了张一凡一席话,陈舟觉得十分有道理。

李振邦想到这,脸上不由得便浮现出了一抹笑意。

随即,陈舟就给陈海宁去了个电话。

只不过,距离彻底解决这个难题,却还需要不少的时间。

当李振邦一脸笑意,准备把这件事好好跟老领导说一番时,却听到老领导乐呵呵的说道:“是关于陈舟教授的事吧?”

相反的,他觉得是否有必要澄清一下,别人在自己身上撒的谎呢?

因为,米国政府口中的相关人员,他可是一个都没接触过。

又跟老领导聊了一会,李振邦才在老领导挂断电话后,放下手中的电话。

随后,张一凡便开始为陈海宁收集起了资料。

李振邦虽然有一些惊讶,毕竟他手里拿到的,可是第一手报道,但他却也很快反应过来。

然后把这件事的“澄清工作”,交给了两人。

他们甚至认为,米国错失了一位爱因斯坦式的学者。

也因为他们这些著名影星的关注和转发,才使得陈舟的这篇论文和《Science》一起,快速的出圈。

看了看手中的报道,李振邦的心情,大为舒畅。

李振邦刚说完,老领导便说道:“振邦啊,像陈舟教授这样的优秀人才,我们不能,也不应该,在他回国后,就不管不问了。他有着毅然回来的决心,我们就应该有保障他这个决心的行动!”

而李振邦的手里,正拿着关于米国政府失信一事的报道。

毕竟,人才是真的要靠诚心去打动的。

尤其是米国各界的人士,几乎都参与到了这次的出圈活动中。

他太了解华国学术界,在国际学术界,特别是在米国学术界面前,是有多么的没有话语权。

再然后,就是米国的各界人士了。

陈舟想了想,觉得似乎有点道理。

对于陈舟选择回国,回到祖国的怀抱,他们可以理解。

老领导仍旧笑呵呵的说道:“咱们老对手的事,多少还得关注一点的。虽然他们在这件事的处理上,确实有点臭……”

米国这边的舆论,一变再变的态势,其实也出乎了其他国家的预料。

以至于陈舟实在是被烦的不要不要的。

相较于米国政府的不愉快,世界上的其他国家,倒是愉快的很。

只不过,对于他一开始默许的措施,却是没有丝毫悔意的。

毕竟,大家都在兴奋的庆祝陈舟教授的这篇论文呢,怎么你们国家,就突然换了个画风?

这件事也同样出乎了陈舟的意料。

这是多少年来,华国的学者,使得米国政府洋相大出?

李振邦回道:“老领导,我明白!”

“呵呵……”老领导又是笑了笑,却也没在这件事上,再多说什么。

当陈海宁听到陈舟的话后,立马就来了兴趣,甚至比张一凡的表现还要兴奋。

实际上,陈舟这么做,除了课题研究的需要外,还有一个原因。

只不过,在世界各国,都因为这篇出圈论文和顶级期刊,而爆发出热烈讨论,为陈舟的研究成果而惊叹之时。

这种声音,只是有些酸罢了。

可他俨然一副看戏不怕事大的模样。

那么,米国的高校和研究机构,没有能够留下陈舟,确实十分的遗憾。

闻言,李振邦想了想,说道:“这个,我也不太清楚。但是,据我的了解,陈舟教授在高能所的研究课题,分别交给了克罗斯教授和高结教授,课题的研究,也正在稳步进行着。而陈舟教授本人,好像又在闭关搞研究。至于具体的研究内容,我倒是不太清楚……”

但是,他们的影响力,确实够大的。

李振邦正在跟政务院老领导通着电话。

除了著名的影星外,还有许许多多著名的体育明星,也加入到了其中。

在上一次催稿过后,陈舟也就决定,一定要赶在下一次,估摸着也是最后一次催稿之前,搞定杨-米尔斯规范场存在性和质量间隔假设问题!

现在,他终于走到了最后一步。

杨-米尔斯规范场究竟存在,还是不存在?

那个被称之为“质量间隙”的质量间隔假设问题,究竟该如何解?

陈舟终于快要回答出来了……

感谢书友焰红雪打赏的100起点币!

感谢书友养猪的7777777打赏的100起点币!

(本章完)

第474章 再临燕京第49章 寒假开始第290章 有这么一瞬间第216章 什么令人激动(三合一)第629章 任课教授的快乐第566章 被预定的2018年第568章 给他们放假第188章 恭喜的声音,接踵而至第465章 给我两天时间(二合一4000+)第673章 以身作则第246章 如果有这一半的速度,再加上这质量第124章 组队训练(下)第308章 解析数论的机会!(为上月月票加更第438章 值得尊敬的对手第533章 剩下的,得等领完奖了第183章 获奖第401章 都是大佬第397章 还有新生舞会?(3/3)第153章 我就带了支笔第474章 再临燕京第226章 连续的完成任务(二合一)第207章 这就证明出来了?第609章 肯定答复第72章 倒计时:0天第126章 意料之外第621章 开始规范场理论的研究第588章 张一凡的好消息第59章 真·考题海战术第17章 错别字扣1分第166章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第85章 专业选择第681章 搞定学生第646章 赶在最后一次催稿之前第224章 猜想是什么,为什么要研究猜想第255章 团队的配合第525章 万众期待的10月第510章 现场套“师”?第412章 SLAC第262章 他想干嘛?第42章 修仙了第313章 会下蛋的金鸡?(为上月月票加更2)第221章 名人的烦恼?第647章 他真的做到了!第659章 不想被记录进错题集的陈舟第671章 推进第606章 想做个听众第467章 愉快假期的开始(二合一5000+)第211章 寻找合适的审稿人(2/3)第545章 数物两院正教授第483章 你可以做我的专职司机了第619章 现在与未来第540章 名誉教授第108章 在期中考试季之前第270章 他好像就学了一个星期…第24章 被挂网上了第583章 实验朝着目标前进!第330章 这可以当课题申请?第31章 所谓学风(修改)第649章 为了以防万一第76章 家里有点事第317章 国家“万人计划”(5000字大章)第406章 “胶球”第30章 请给我们一个安静的校园(修改)第452章 断章取义的功夫(二合一4000字)第265章 下一个契机第438章 值得尊敬的对手第268章 发奖金第423章 自我感觉良好时第58章 我真没有...第618章 再获语言学经验值第382章 这沙雕系统都计算好的!第82章 又是6月的第23日第167章 这……第101章 有余力就多学点嘛第175章 表演结束第314章 强脉冲离子束材料表面改性研究第284章 您觉得如何?第286章 他来了!第94章 开学后才学的第240章 前往四十三所第551章 这怎么和先前所说的不一样了?第663章 热情且隆重的接待第206章 结果第455章 回校(二合一4000字)第37章 小目标才是真理第142章 知识不够,那就肝它第690章 能不能立项第40章 真提神真醒脑第581章 论文!第23章 这篇作文可以上校刊第543章 粒子课题研究小组第289章 先借我看看(为上月月票加更9)第211章 寻找合适的审稿人(2/3)第237章 在此之前,一步到位第191章 大一快结束了第411章 朝学物理,暮读数学(3/3)第258章 两天第302章 这一种改变(第一更)第241章 MPCVD第389章 祝贺
第474章 再临燕京第49章 寒假开始第290章 有这么一瞬间第216章 什么令人激动(三合一)第629章 任课教授的快乐第566章 被预定的2018年第568章 给他们放假第188章 恭喜的声音,接踵而至第465章 给我两天时间(二合一4000+)第673章 以身作则第246章 如果有这一半的速度,再加上这质量第124章 组队训练(下)第308章 解析数论的机会!(为上月月票加更第438章 值得尊敬的对手第533章 剩下的,得等领完奖了第183章 获奖第401章 都是大佬第397章 还有新生舞会?(3/3)第153章 我就带了支笔第474章 再临燕京第226章 连续的完成任务(二合一)第207章 这就证明出来了?第609章 肯定答复第72章 倒计时:0天第126章 意料之外第621章 开始规范场理论的研究第588章 张一凡的好消息第59章 真·考题海战术第17章 错别字扣1分第166章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第85章 专业选择第681章 搞定学生第646章 赶在最后一次催稿之前第224章 猜想是什么,为什么要研究猜想第255章 团队的配合第525章 万众期待的10月第510章 现场套“师”?第412章 SLAC第262章 他想干嘛?第42章 修仙了第313章 会下蛋的金鸡?(为上月月票加更2)第221章 名人的烦恼?第647章 他真的做到了!第659章 不想被记录进错题集的陈舟第671章 推进第606章 想做个听众第467章 愉快假期的开始(二合一5000+)第211章 寻找合适的审稿人(2/3)第545章 数物两院正教授第483章 你可以做我的专职司机了第619章 现在与未来第540章 名誉教授第108章 在期中考试季之前第270章 他好像就学了一个星期…第24章 被挂网上了第583章 实验朝着目标前进!第330章 这可以当课题申请?第31章 所谓学风(修改)第649章 为了以防万一第76章 家里有点事第317章 国家“万人计划”(5000字大章)第406章 “胶球”第30章 请给我们一个安静的校园(修改)第452章 断章取义的功夫(二合一4000字)第265章 下一个契机第438章 值得尊敬的对手第268章 发奖金第423章 自我感觉良好时第58章 我真没有...第618章 再获语言学经验值第382章 这沙雕系统都计算好的!第82章 又是6月的第23日第167章 这……第101章 有余力就多学点嘛第175章 表演结束第314章 强脉冲离子束材料表面改性研究第284章 您觉得如何?第286章 他来了!第94章 开学后才学的第240章 前往四十三所第551章 这怎么和先前所说的不一样了?第663章 热情且隆重的接待第206章 结果第455章 回校(二合一4000字)第37章 小目标才是真理第142章 知识不够,那就肝它第690章 能不能立项第40章 真提神真醒脑第581章 论文!第23章 这篇作文可以上校刊第543章 粒子课题研究小组第289章 先借我看看(为上月月票加更9)第211章 寻找合适的审稿人(2/3)第237章 在此之前,一步到位第191章 大一快结束了第411章 朝学物理,暮读数学(3/3)第258章 两天第302章 这一种改变(第一更)第241章 MPCVD第389章 祝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