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树个正面典型

长期以来,航空发动机领域实行的是“型号牵引”,也就是单纯把发动机看作是一个飞机部件的原则。

在当年航空工业刚刚从无到有建立起来,以仿制和许可证生产为主的阶段,这种模式确实有利于集中本就较少的资源,在短时间内攻克重点型号的生产。

但随着华夏的技术实力逐渐取得进步并走向自主研发,这种思路的弊端也逐渐暴露出来。

最主要的便是各研发单位,乃至同一研发单位的不同型号之间各自为战,几乎没有什么技术上的承接关系。

每个航发项目都从零开始,还随时有可能因为失去装机对象半途而废,研发效率自然不会乐观,这种玩法哪怕是搁在英美苏之类的国家也根本吃不消。

再加上航空发动机领域底子薄、投入少,就导致国内的航空发动机型谱缺口很大。

型号牵引所带来的弊端影响相当深远,在前世甚至一直持续到了常浩南重生之前。

比如看上去哪哪都比教练9更好的教练10,就长期受到发动机供应不足的困扰。

其配套的对标AI222-25发动机国产型号,涡扇17“岷山”历经多次上马又下马的波折,始终未能实现装机量产。

单从技术上说,这种连加力燃烧室都可以不带的小推力涡扇并不复杂,至少不可能比涡扇10和涡扇15难度更高。

人才队伍毕竟是有培养周期的。

然而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二毛在几年后突然,且彻底失去了继续生产AI222-25的能力,导致教练10的产量和服役进度都受到影响。

之所以一直拖延,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型号牵引”模式下,哪怕一款小推也要从零开始造轮子(比如测绘仿制AI25的涡扇11就搞了10年)。

所以张振华一开始还是有点疑惑的:

不过常浩南倒是并未察觉,只是接着继续解释道:

“再说,你也知道,我们一直以来研究的都是轴流发动机,而这些轻型的涡轴和涡桨则普遍采用轴流和离心串联的方式,跟咱们目前的主攻方向不符。”

面对这种直球提问,常浩南只能把原因稍微“润色”一下:

“张工啊,我嘛,毕竟也不是神仙,精力总归是有限的,不可能所有型号所有项目都插上一脚。”

“如果能用相对有限的代价补全我国300kw级别的发动机型号序列,那对于我国的航空产业发展也是一大助力。”

当然,这个思考过程,常浩南当然不可能明着说出来。

而为了一款教练机和几种产量之和都未必突破两位数的大型无人机,有没有必要这么折腾一圈,就成了很令人纠结的问题。

一系列大型高空喷气式无人机也只能回去选择去掉加力燃烧室的涡喷7作为动力。

张振华在430厂工作了将近二十年,尽管对于“型号牵引”的现状也有所不满,但是真到了分析具体问题的时候,还是免不了产生路径依赖——

在最终决定放弃涡扇17的2016年,这个选择看似没什么问题。

“但是常总,咱们眼下好像并没有一个型号需要这样一个级别的发动机啊?”

一句话说完,张振华脸上已经露出了一脸难以言说的表情。

如今常浩南虽然提前了近二十年开始着手改变这一现状,但总归需要一些时间,并且以目前搞个涡扇10都要集中全国一大半力量的情况来看,恐怕短期内也很难有额外的精力照顾到那些非重点型号。

那意思基本就是“您这还不算神仙?”

“常总,咱们现在连大推力的第三代涡扇都已经在研发了,怎么还要去引进轻型涡轴,或者涡桨发动机的技术?”

因此他下意识地认为,一款没有装机对象的发动机,是很难上马的。

这个问题,让常浩南刚好有机会说出自己更进一步的想法:

实际上,300kw级别的轻型涡桨,应该很快就会有装机对象。 一个是进入新世后必定需要的新型初级教练机——初教6虽然经典,但毕竟已经是近四十年前的型号,已经不太能满足新时期的飞行训练需求。

另一个就是常浩南之前就和贵航工业说起过的长航时查打一体无人机。

上辈子华夏就在无人机动力方面吃过不少亏,只能选择从奥地利引进生产一种低功率的活塞发动机,耽误了不少型号的发展。

很多生意,尤其是技术方面的生意,90年代反而比二十年后要好做得多。

不过常浩南并没有说起这些事情。

一来是张振华级别不够,这些涉及到航空产业规划的事情不好多提。

二来么,常浩南觉得,在现在这个关键时候,自己需要树个典型。

一个“发动机在没有适配型号的情况下上马,后来获得成功”的典型。

就像是厂所自筹资金研发飞机这件事,也是在洪都方面搞了K8教练机并大获成功之后,才逐渐被整个航空工业系统所接受。

现在大家一说起来都知道,“型号牵引”这种模式有问题。

但要是直接把航发产业跟飞机型号独立开来,除了作为重生者的常浩南以外,也没人知道到底行不行。

就像刚才的张振华一样,免不了被思维惯性所影响。

这个时候,如果430厂和西罗公司能给打个样,那么阻力势必要小上很多。

所以,简单组织一番语言之后,常浩南缓缓开口:

“航空动力研究是个长线课题,航发的研发周期比飞机本身更长,所以不能等到有了型号需求才想起来研发,张工,咱们过去在这上面吃过太多亏了。”

“远的不说,就说涡扇9和涡扇10,都是飞机等发动机,中间这段时间就只好依靠进口的外国型号过渡。”

说到这里,他伸出两根手指,轻轻敲了敲面前的桌面,以示强调:

“哪怕歼轰7和歼10歼11都是国家重点项目,可以集中力量搞攻关,这中间耽误了多少事你也应该清楚,所以,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马上就要进入新世纪了,咱们的思路也得跟上时代啊……”

常浩南的话,在航空工业系统,尤其是搞航空发动机的这些单位里面,还是有些分量的。

因此,虽然张振华心里还是觉得有些将信将疑,但总归没有出言反驳:

“那常总,我回去以后就把您的态度报给公司,让他们想办法和罗罗那边洽谈?”

“可以。”

常浩南点点头,不过很快又叫住已经把小本本揣好准备离开的张振华:

“不过,有两个事情必须得保证。”

“一是必须要有完整的技术转让,这种小型涡轮机的硬性技术壁垒不算高,应该不难谈下来。”

“二是拿回来之后,我们得有权按照自己的标准和需求对产品进行改进,不能受制于外人。”

张振华闻言几乎下意识站直立正:

“明白!”

第679章 一不小心,创造历史第31章 全新的工程模型第169章 放弃幻想,准备斗争!第681章 神秘的雷达元器件第551章 装备工业司的开门红第83章 赶赴阎良第663章 可以现场看阅兵第715章 抱歉,我也是刚刚想出来第42章 破格,直博!第693章 美国人的报复278.第278章 我一个人就是一支军队381.第381章 设计一个DSI进气道练练手第443章 好轴用好钢258.第258章 干扰吊舱测试!324.第324章 决定卖身的图波列夫和米格第39章 我,大三,给全学院讲课!第654章 组织上已经给你准备好了第514章 一架过于安静的直升机?340.第340章 跑得飞快的西方记者234.第234章 干扰吊舱,逆向工程272.第272章 制电磁权第543章 这个问题,有四种解法(4K大章)第506章 正好,稍有研究270.第270章 被动雷达探测第630章 不是吧,推重比真有9啊?第564章 对图160有点想法?第72章 回到京航(为盟主flankerr加更25)342.第342章 最后还是逃不过要讲课第37章 歼7E总设计师的震惊371.第371章 小试牛刀第486章 过去有求于人,现在人求于我316.第316章 歼10的第一次地面测试(为盟主第409章 飞机出口还是要严抓宣传第768章 空军才是重头戏(4K)第636章 一个相对复杂的算法第638章 电子侦察第774章 数学界的震动第679章 一不小心,创造历史第607章 华夏产品,走进欧洲!第8章 全新的设计方法!第81章 涡喷14(为舵主飞舞的魔术 luppp002275.第275章 航空工业今年赚麻了第193章 首见歼10(上)第10章 歼8大战F22?第606章 宜将剩勇追穷寇第767章 世纪大阅兵第179章 国产斯贝,有救了!第43章 新改型第120章 三年窗口期244.第244章 准备复制电子战吊舱330.第330章 我身为973计划专家组成员,提一第771章 余波回荡(6K章)第37章 歼7E总设计师的震惊第169章 放弃幻想,准备斗争!392.第392章 大涵道比涡扇项目的归属第780章 战略忽悠的意外效果第168章 有些人只会窝里横第732章 法国人被卡脖子了?第20章 中华儿女多奇志第415章 航发,从核心机抓起第583章 三句话,让法国人为我花18亿第515章 新一代直升机的合作伙伴315.第315章 又见歼10354.第354章 生产演示第763章 好机配好弹379.第379章 焕然一新的歼教9266.第266章 伊尔114?你们是不是搞错了什么293.第293章 常氏模型395.第395章 涡扇10的全新设计方法第171章 图波列夫,也是一种选择第464章 还是从二毛那挖人吧第655章 准备跨国挖人!331.第331章 老一辈人的意难平(庆祝上月月300.第300章 华夏青年五四奖章(二合一)第208章 你好,1997第183章 华夏不同意收购347.第347章 搞重型模锻压机!第586章 坑已挖好,等人来跳第444章 火炬公司的第一笔大单第37章 歼7E总设计师的震惊398.第398章 火炬集团成立!215.第215章 在适航壁垒上开一个口子226.第226章 他们还得谢谢咱呢!第562章 GPS军用导航模块,到手了第510章 论文又上封面了?第699章 乱套了,全乱套了(算昨天的)237.第237章 一等“猎蝠行动”纪念章303.第303章 少年气(二合一)391.第391章 歼教9,和多场模拟器TORCH Mul第532章 一人三奖!第429章 你的鬼怪我的鬼怪怎么不一样第58章 项目进展第565章 真空电子束焊接技术第627章 令人纠结的垂直起降第154章 普适性积冰生长模型第666章 1999,并不安宁的开局(新的一个月第762章 大象漫步第558章 对国产装备的信心第609章 火炬质量认证体系第99章 涡喷14的重生(上)(二合一)
第679章 一不小心,创造历史第31章 全新的工程模型第169章 放弃幻想,准备斗争!第681章 神秘的雷达元器件第551章 装备工业司的开门红第83章 赶赴阎良第663章 可以现场看阅兵第715章 抱歉,我也是刚刚想出来第42章 破格,直博!第693章 美国人的报复278.第278章 我一个人就是一支军队381.第381章 设计一个DSI进气道练练手第443章 好轴用好钢258.第258章 干扰吊舱测试!324.第324章 决定卖身的图波列夫和米格第39章 我,大三,给全学院讲课!第654章 组织上已经给你准备好了第514章 一架过于安静的直升机?340.第340章 跑得飞快的西方记者234.第234章 干扰吊舱,逆向工程272.第272章 制电磁权第543章 这个问题,有四种解法(4K大章)第506章 正好,稍有研究270.第270章 被动雷达探测第630章 不是吧,推重比真有9啊?第564章 对图160有点想法?第72章 回到京航(为盟主flankerr加更25)342.第342章 最后还是逃不过要讲课第37章 歼7E总设计师的震惊371.第371章 小试牛刀第486章 过去有求于人,现在人求于我316.第316章 歼10的第一次地面测试(为盟主第409章 飞机出口还是要严抓宣传第768章 空军才是重头戏(4K)第636章 一个相对复杂的算法第638章 电子侦察第774章 数学界的震动第679章 一不小心,创造历史第607章 华夏产品,走进欧洲!第8章 全新的设计方法!第81章 涡喷14(为舵主飞舞的魔术 luppp002275.第275章 航空工业今年赚麻了第193章 首见歼10(上)第10章 歼8大战F22?第606章 宜将剩勇追穷寇第767章 世纪大阅兵第179章 国产斯贝,有救了!第43章 新改型第120章 三年窗口期244.第244章 准备复制电子战吊舱330.第330章 我身为973计划专家组成员,提一第771章 余波回荡(6K章)第37章 歼7E总设计师的震惊第169章 放弃幻想,准备斗争!392.第392章 大涵道比涡扇项目的归属第780章 战略忽悠的意外效果第168章 有些人只会窝里横第732章 法国人被卡脖子了?第20章 中华儿女多奇志第415章 航发,从核心机抓起第583章 三句话,让法国人为我花18亿第515章 新一代直升机的合作伙伴315.第315章 又见歼10354.第354章 生产演示第763章 好机配好弹379.第379章 焕然一新的歼教9266.第266章 伊尔114?你们是不是搞错了什么293.第293章 常氏模型395.第395章 涡扇10的全新设计方法第171章 图波列夫,也是一种选择第464章 还是从二毛那挖人吧第655章 准备跨国挖人!331.第331章 老一辈人的意难平(庆祝上月月300.第300章 华夏青年五四奖章(二合一)第208章 你好,1997第183章 华夏不同意收购347.第347章 搞重型模锻压机!第586章 坑已挖好,等人来跳第444章 火炬公司的第一笔大单第37章 歼7E总设计师的震惊398.第398章 火炬集团成立!215.第215章 在适航壁垒上开一个口子226.第226章 他们还得谢谢咱呢!第562章 GPS军用导航模块,到手了第510章 论文又上封面了?第699章 乱套了,全乱套了(算昨天的)237.第237章 一等“猎蝠行动”纪念章303.第303章 少年气(二合一)391.第391章 歼教9,和多场模拟器TORCH Mul第532章 一人三奖!第429章 你的鬼怪我的鬼怪怎么不一样第58章 项目进展第565章 真空电子束焊接技术第627章 令人纠结的垂直起降第154章 普适性积冰生长模型第666章 1999,并不安宁的开局(新的一个月第762章 大象漫步第558章 对国产装备的信心第609章 火炬质量认证体系第99章 涡喷14的重生(上)(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