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刻蚀机难关

6月5日,周宇来到位于燕京大兴区的一片工地中,正在建设中的厂房是星火科技石墨烯芯片厂房。

旁边已经建设完成,看上去灰蒙蒙,外表有些朴素的12层小楼是研发中心实验室。

这些厂房都是采用预制模块组装完成,建设速度非常快,研发中心外墙就是水泥表面喷上一层防护漆。

袁可庆带领周宇参观工地,同时邀功道:“周总,你看我的建议是不是很好,直接用预制模块建房,能节省90%的时间。

房子外面可以直接喷漆,内部贴成墙纸就行,人们可以直接进去工作,不会对健康造成影响。

这里是实验室,又不是自家住的房子,用不着精装修。”

“你的主意一向很正,这里建设的速度我很满意。

我看到芯片工厂大部分房屋都已经封盖,再有一个星期左右,它们就应该全部完工。”周宇满意的说道。

“在华夏只要有足够的资金,这些建筑公司能保质保量的给你建设完,如果是普通的预制模块厂房,早就能建设好。

我们芯片工厂要求有些高,它需要全部建设成无尘车间,有的车间还要建设成真空车间。

这就必须要选用先进的预制模块,有的模块还需要进行定制。”袁可庆解释道。

“全息手环和虚拟偶像湘华持续不断为我们公司提供现金流,公司不缺资金,芯片工厂必须要保质保量完工。

特别是抗震动级别要高,要保证设备的绝对稳固,哪怕一个低等级地震,人没有多大的感觉,加工设备却会产生位移。

芯片加工哪怕偏差一纳米,整个晶片都会报废。”周宇郑重交代道。

“请周总放心,我作为监理方,了解芯片工厂的质量,这个要求我们已经写入合同内,它是高度防震,6级以下地震不会影响到芯片加工。”袁可庆微笑着介绍道。

“芯片工厂还没有建设完成,我们去研发中心那看看,他们负责研制芯片加工的设备。

田开院士设计完成石墨烯芯片,并探索石墨烯芯片制备的工序。

实验室也能生产出成品芯片,现在他正在进行芯片指令集的开发工作。

芯片真正的工业化生产,就完全看研发中心是否能制造出合格的加工设备。”周宇期待的说道。

他和袁可庆两人走进研发中心,这里一共有数千人为星火科技的科研服务。

马尚书看到周宇到来后,他立刻前来迎接。

“周总,欢迎你来视察研发中心,我们这里现在立项数百个科研项目,80多个实验室。

科研项目从基础科学到未来科学探索应有尽有。”马尚书自豪的介绍道。

“别整这些没用的,我来干什么你心里能没数,现在石墨烯芯片加工设备研制到哪一步。

田开院士已经把理论搞明白,还探索出石墨烯晶片加工的三大主要工序。”周宇立刻询问道。

马尚书擦了擦额头上的细汗,有些迟疑道:“这个,周总,炼制石墨烯晶片的反应炉已经研制成功。

我们接到研究所那边的数据,对我们研究的反应炉进行优化。

现在已经形成生产参数,交给星火精密制造公司生产反应炉,石墨烯晶片的封装设备,我们也取得突破,比研究所25%的良品率更好,我们设备加工芯片良品率已经达到85%。”

“别避重就轻,这些设备凭借研究所那几个人,都能研究出来,研发中心这些人研究不出来才不正常。

石墨烯芯片制造最核心的设备就是刻蚀机,它需要用0.1纳米的氢原子束刻蚀石墨烯晶片,把一平方米的石墨烯晶片分割成标准的芯片。

通过氢原子束把石墨烯晶片分割成作用不同的单元,这也是石墨烯芯片编码的过程,它的研究进度到了哪一步。”周宇直接询问道。

“这个,这个,刻蚀机的加工难度太高,我们现在投入庞大的人力物力,正在攻克难关。”马尚书纠结的说道。

“带我去研制刻蚀机的实验室看看,你们到底遇到什么难关,竟然能卡住这么久?

田开院士和我说过,他选择刻蚀这个方案,就是国内刻蚀技术相对先进,不会被卡脖子。”周宇不解的问道。

田开院士研究所那里科研人员和技术储备都不足,无法完成刻蚀机。

他本以为研究中心这里能取得突破,没想到他们也被这个技术难住。

当时周宇选择让研究所和研究中心齐头并进,研制石墨烯芯片加工设备,采用这个浪费人力物力的方法,就是为了防止一个单位被某个困难难住。

没想到研究所和研发中心都被刻蚀技术难住。

他们一行人来到一间庞大的实验室,一群穿着白大褂的科研人员,正对着一个大概两米高,长宽都是1.5米的机器指指点点。

周宇看到于振峰也在人群中,他向于振峰摆摆手,把他招呼过来。

“于主任,你们研发中心被刻蚀技术哪个难关难住。”

于振峰听到周宇的问题,他立刻解释道:“周总,我和田开院士的研究所一直有沟通,我们遇到的问题很相似。

这不是刻蚀技术原理问题,而是现实中加工出现的问题。

田开院士按照国内最先进的刻蚀技术,设计加工石墨烯芯片的方案。

田开院士是不懂机械原理,他设计出这个标准,在理论上刻蚀机能够加工芯片,但是在实际加工过程中很难去控制它。

因为要把标准的石墨烯晶体管,加工成符合要求的样式,需要调整氢原子束的持续时间和轰击力度。

在实验室可以制作出几个不同的氢原子束发射枪,每一种发射枪只加工一种晶体管。

刻蚀机就不能采用这种方式,一旦采用这种方式,那就像雕版印刷一样,每个刻蚀机只能加工一种芯片,一个晶体管的改变,价值数亿元的刻蚀机就完全废掉。

哪怕是再富有的企业,都无法建造这么奢侈的生产线。”

周宇听到于振峰的解释,他立刻明白,笑道:“你们就是想把雕版印刷改成活字印刷,却无法突破技术难关。”

于振峰苦笑道:“周总,意思是这个意思,但难度完全不一样,不说其他加工难点,就是不同属性氢原子束相互干涉,氢原子束的高频变动,这两问题都无法解决。”

周宇沉思片刻,眼睛一亮道:“我有主意了,你们可以设计多个发射源,准备不同属性的氢原子束。

氢原子束发射枪就好像活字印刷一般,可以连接多个发射源。

连接每一种发射源的发射枪,在同一时间工作,之后立刻切换不同的发射枪,这样不就能完美解决遇到的问题。”

于振峰惊喜道:“周总,这个解决思路很巧妙,这样只需要刻蚀机更大一些,成本也可以接受。”

第214章 细胞工厂第211章 细胞导弹第201章 太阳能自驾游第108章 黄部长的来意第406章 发现新生命第83章 机器人保镖第18章 数学的重要性第182章 廉价淡水资源第229章 石油美元体系崩溃第22章 虚拟偶像湘华第190章 常温超导材料第115章 阻挠第402章 老人不老第50章 硬件生态第177章 星火基金帮扶第372章 空心泡第319章 两个航天器方案第361章 战斗机甲第86章 阻力第157章 VR智能眼镜第362章 工程机甲第359章 植入纳米神经机器人第389章 探索外星物质第333章 情报掮客第7章 第一桶金第322章 脆弱的人体第56章 星灵手环发布会(五)第213章 网友的惊叹第5章 全息显示第75章 精密加工你不行第311章 太空站项目成功第250章 舍己为人的英雄第367章 月球探矿第103章 杨紫琳的产品第137章 吹响进攻的号角第97章 排队购买第310章 组建太空站第113章 拟定婚期第428章 融化的南极洲第65章 妖魔化宣传第101章 曹校长的请求第64章 航天科工的订单第93章 汽车发布会(四)第149章 军方订单第318章 天空列车第423章 公开太空植物第23章 发布会第116章 谁更有资格第32章 互利共赢第239章 粒子电池的影响第397章 预热第201章 太阳能自驾游第346章 核聚变发电站启动第312章 入驻航天员第194章 汽车产业第317章 粒子电推发动机第265章 海上农牧业第161章 吃螃蟹的人第166章 医用机器人第48章 中文编程语言第346章 核聚变发电站启动第424章 太空农业第402章 老人不老第201章 太阳能自驾游第123章 豁达的萧美玲第198章 通信牌照第37章 刻蚀机难关第264章 艰难行程第182章 廉价淡水资源第360章 反重力装甲第73章 智能工业展第207章 阴影中的特工第297章 太空发展公约第146章 科研产业新引擎第81章 杀人不用刀第208章 树欲静而风不止第338章 航天飞机启程第29章 连环计第50章 硬件生态第236章 量子模拟计算第116章 谁更有资格第406章 发现新生命第404章 入籍第291章 启动质量投射器第412章 隐藏目的第265章 海上农牧业第331章 人体临床实验第366章 维生胶囊第99章 政策扶持第390章 长寿的希望第388章 科研方向竞争第103章 杨紫琳的产品第44章 芯片公开第295章 天基武器影响第341章 可控核聚变反应堆第269章 开采万亿矿脉第272章 千万吨的石头第294章 太空实验室计划第409章 人力资源危机第377章 三大政策
第214章 细胞工厂第211章 细胞导弹第201章 太阳能自驾游第108章 黄部长的来意第406章 发现新生命第83章 机器人保镖第18章 数学的重要性第182章 廉价淡水资源第229章 石油美元体系崩溃第22章 虚拟偶像湘华第190章 常温超导材料第115章 阻挠第402章 老人不老第50章 硬件生态第177章 星火基金帮扶第372章 空心泡第319章 两个航天器方案第361章 战斗机甲第86章 阻力第157章 VR智能眼镜第362章 工程机甲第359章 植入纳米神经机器人第389章 探索外星物质第333章 情报掮客第7章 第一桶金第322章 脆弱的人体第56章 星灵手环发布会(五)第213章 网友的惊叹第5章 全息显示第75章 精密加工你不行第311章 太空站项目成功第250章 舍己为人的英雄第367章 月球探矿第103章 杨紫琳的产品第137章 吹响进攻的号角第97章 排队购买第310章 组建太空站第113章 拟定婚期第428章 融化的南极洲第65章 妖魔化宣传第101章 曹校长的请求第64章 航天科工的订单第93章 汽车发布会(四)第149章 军方订单第318章 天空列车第423章 公开太空植物第23章 发布会第116章 谁更有资格第32章 互利共赢第239章 粒子电池的影响第397章 预热第201章 太阳能自驾游第346章 核聚变发电站启动第312章 入驻航天员第194章 汽车产业第317章 粒子电推发动机第265章 海上农牧业第161章 吃螃蟹的人第166章 医用机器人第48章 中文编程语言第346章 核聚变发电站启动第424章 太空农业第402章 老人不老第201章 太阳能自驾游第123章 豁达的萧美玲第198章 通信牌照第37章 刻蚀机难关第264章 艰难行程第182章 廉价淡水资源第360章 反重力装甲第73章 智能工业展第207章 阴影中的特工第297章 太空发展公约第146章 科研产业新引擎第81章 杀人不用刀第208章 树欲静而风不止第338章 航天飞机启程第29章 连环计第50章 硬件生态第236章 量子模拟计算第116章 谁更有资格第406章 发现新生命第404章 入籍第291章 启动质量投射器第412章 隐藏目的第265章 海上农牧业第331章 人体临床实验第366章 维生胶囊第99章 政策扶持第390章 长寿的希望第388章 科研方向竞争第103章 杨紫琳的产品第44章 芯片公开第295章 天基武器影响第341章 可控核聚变反应堆第269章 开采万亿矿脉第272章 千万吨的石头第294章 太空实验室计划第409章 人力资源危机第377章 三大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