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西安事变(五)

凛冽的北风扑面而来,翻卷飘零的雪花随风而至,无声无息的撒向西安城的大街小巷,黑沉沉的天空显得更为暗淡。自从西安事变以后,西安城警备司令赵寿山下达了戒严令。自晚上8点之后,西安城就禁止市民出入。除军队以外,任何在夜间出门的市民,都将被视为间谍,格杀勿论。

12月14日夜,西安张公馆内,心乱如麻的张学良看完社会各界发来的急电,他感到极其的震惊。张学良缓步走上二楼的阳台,遥望灰蒙蒙的天空,一言不发。如今局势的发展已经远远超出了张学良的预料,现在全国各派系的人都对他口诛笔伐,就连全国知名的名士贤达也联名通电,对他张学良的举动提出了最严厉的批评,要求他立即释放蒋委员长。许多报纸都指责道:“中国形成一个领袖不容易,如果蒋委员长出现不幸,中国将面临四分五裂的局面,而这样的局面只会让日本人渔翁得利。并指责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名为抗日,实则自毁长城,是国家民族之罪人。”至此,张学良心里最后的一丝希望破灭,曾经强大的精神支柱,也随之轰然倒塌。

赵四小姐心疼的来到张学良的身旁,搂住他的胳膊,把他带进温暖的室内。温柔的说道:“外面太冷了,小心感冒了,你现在可不能病倒了。”张学良长叹一声,紧紧手臂,温存的笑了笑说道:“你身体不好,要多休息。别担心我了,我已经想好了,这就去见委员长,再和他好好谈谈。”这时候,张学良的副官苗剑秋走了进来,他恭敬的说道:“副司令,刚刚收到宋子文先生的电报。”张学良淡淡的说道:“你念吧。”苗剑秋上前一步念道:“汉卿君鉴,今委派端纳先生为我方的和平使者,前往西安洽谈和平解决西安问题的办法,望汉卿兄妥为接待。另如有可能,请安排端纳先生与委员长见面,弟子文顿首拜谢了。”听完这封电报上的内容,张学良又燃起了斗志,他对苗剑秋说道:“赶紧备车,我要去见委员长。”

半个小时后,张学良来到了蒋介石的关押地。戒备森严的洋楼里,蒋介石笔直的坐在沙发上默然无语,突起的颧骨和深陷的眼窝,让他整张脸显得更为消瘦,布满血丝的眼睛,紧盯着坐在对面的张学良。看到蒋介石不说话,张学良略微犹豫一下,低声说道:“子文刚刚给我发来了电报,他说您的私人助理端纳先生,将作为和平使者前来西安,希望我们能用和平的方式解决西安事变。”蒋介石双眉微动,禁闭的双唇终于打开了,他对张学良说道:“我还是那句话,想让我在同意你们的要求,除非你枪毙我,否则我是不会同意你们的要求的。”张学良压下心里的怨气,然后说道:“兄长,今早我得到消息,如今何敬之已经把把持了军委会,把副委员长冯焕章架空了,他现在已经下达了讨伐令,他的女婿桂永清已经率领部队渡过长江,向西安方向杀过来了。”脸色快速变换的蒋介石沉默不语,双手十指搅在一起,无意识的放在了身前,微微颤抖着。他那重压下的脸呈现出难看的青灰色,足以昭示此刻他无比紧张和恐慌的心情。张学良在心里松了一口气,他对蒋介石说道:“兄长,为了顺利解决兵谏问题进行努力,尚请兄长要爱惜身体,千万不要再以绝食来威胁小弟了。兄长请好好休息,小弟回头再来看你。”蒋介石还是没有吱声,而是呆呆的坐在原地,失神的望着窗外的雪花,心中波澜起伏,无比担忧。当晚蒋介石就立下了遗嘱,他在遗嘱中写道:“美另龄吾妻,余决心殉国。余死后,余之全部财产由汝继承。望汝善视经国、纬国两儿,有如己出,以慰余灵。愿上帝赐福予汝。蒋中正,民国二十五年十二月十四夜。”蒋介石把遗嘱转交给张学良,让他转发给远在南京的宋美龄,张学良自然是扣下了这份遗嘱。其实,蒋介石这样做是为了向张学良表明态度,他不想向张学良妥协。

南京方面的何应钦态度强硬,大兵压境,内战的危机随时都可能爆发。何应钦拒绝和平,蒋介石又不肯妥协,各地方实力派又态度各异,国际国内舆论又不支持张学良。西安内部急噪不安,张学良骑虎难下。眼下西安事变的事态就陷入了僵局,前景一片暗淡,中国完全可能混战一场。张学良变得急噪不安,苦无良策,一筹莫展。

12月15日上午10点,蒋介石的私人助理到达了西安,张学良亲自到机场迎接。刚下飞机的端纳,急切的用中文对张学良说道:“汉卿,我要见委员长,你能按排吗?”张学良微笑着说道:“没问题,我马上安排。”端纳匆忙的坐上了汽车,朝远处的西安城进发。在张学良的安排下,车队直接驶进了西安绥缙公署,来到了关押蒋介石的洋楼前。端纳在张学良的带领下进入了楼内,张学良没有打扰蒋介石和端纳的谈话,而是在楼下的客厅里等着端纳。

当晚端纳就返回了南京,他要把蒋介石的指示和张学良的要求转达给宋美龄。张学良目送着端纳的飞机离去,他的心情渐渐的好了起来。因为端纳告诉他,蒋委员长已经同意谈判了,所以端纳才急着赶回南京去,请宋美龄和宋子文来西安,与张学良展开具体的谈判。心情不错的张学良返回住处后,就吩咐副官苗剑秋给延安发电报,恭请中共派人来西安,共同商讨抗日大计。

第二天上午,中国共产党中央召开了紧急会议,中央政治局的常委们参加了会议,在会上彭德怀激动的说道:“我看啊,应该杀掉这个蒋该死,他与我们打了10年的内战,欠下了我们无数的血债。”红军总司令朱德接着说道:“从个人感情上来讲,我也不愿意与蒋介石谈判。可是在这国难当头的时候,我们必须放下仇恨,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齐心协力来打击日本侵略者。”朱老总的话引起了大家的共鸣,纷纷的说出了自己的看法。而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却捏着一颗香烟,低着头再沉思着。大家见他再考虑问题,就停止了讨论,等待着他的发言。

许久之后,毛泽东丢掉了手上的烟头,他诚恳的说道:“眼下的中国,没人能够替代蒋介石的位置,所以我们必须要联蒋抗日。为此,我们要放下两党间的恩怨,共同的抗击日蔻的侵略。朱老总说的很正确,我们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组成民族抗日同意战线,集合全民族的力量,才能打赢这场战争。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我们必须不计前嫌,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毛泽东的意见获得了大家的赞同。决定委派周恩来、叶剑英等人,作为中共的谈判代表前往西安。12月16日上午,顾全大局的中国共产党发出通电,建议立即由南京方面召开由各党派参加的和平会议,先由各党派提出抗日救亡草案,并讨论蒋介石先生的处置问题,反对任何形式的一切内战。

12月16日傍晚,周恩来、叶剑英等一行20人,应张学良的邀请来到了西安,于是,西安就来了一个没参加兵谏的第三方。中共代表团出发之前,毛泽东就对代表团讲了一个关于“陕北毛驴”的故事,并让周恩来把这个故事带到西安去,毛泽东说,陕北的毛驴很多,毛驴是不愿意上山的,让毛驴上山有三个办法,一拉二推三打。蒋介石是不愿抗日的,我们可以采取对付毛驴的办法,拉他、推他、再不行就打他。但毛驴是会踢人的,我们又要提防着他,这就要又联合又斗争。毛泽东明确的说,中共到西安去的目标,就是为了“拥蒋抗日”,赶蒋介石“上抗日山”。

毛泽东的战略远见非比寻常,他相信,在现在的中国人民强烈要求抗日的呼声下,在蒋介石已被张学良扣住的前提下,如果能保住蒋介石的安全,如果能承认蒋介石的领导地位,蒋介石是完全能走上全民族抗战的道路的。毛泽东再一次在关键的时刻显示了他的过人谋略。赶毛驴上山--这个陕北土得掉渣的办法,拿到错综复杂的“西安事变”的僵局中一用,居然十分的灵验。

周恩来一到西安,就打出了中共从来没出过的“拥蒋抗日”牌。公产党和国民党腥风血雨的10年,蒋介石坚决**,这都是众所周知的事实。“西安事变”把蒋介石给绑了,共产党居然主张“拥蒋抗日”,不杀蒋介石,这让张学良和杨虎城没有想到;蒋介石也没有想到;南京的何应钦更是没有想到;外国势力就更是没有想到了。结果,中共代表团的主张,很快就被各方所接受,和平谈判就可以开始了。于是,阴云密布的“西安事变”僵局,居然出现了和平解决的曙光。

第153章 湘北大捷(二)第63章 浴血山西(四)第46章 卢沟桥上的枪声(二)第184章 出手救人第129章 血染大武汉(六)第36章 盛大的婚礼第95章 板垣的新计划(下)第26章 南京夫子庙(中)第114章 敌后游击战(十三)第25章 南京夫子庙(上)第116章 中条山之战(一)第116章 中条山之战(一)第247章 手刃仇敌第151章 为谁而战第159章 昆仑关上的军歌第46章 卢沟桥上的枪声(二)第202章 铁血孤城(二)第121章 中条山之战(六)第173章 捡了一条命的第213章 四战长沙(四)第231章 团圆饭第140章 江南战火第52章 再战上海(四)第206章 铁血孤城(六)第71章 浴血山西(十二)第116章 中条山之战(一)第71章 浴血山西(十二)第59章 北上投军第81章 南京!南京!(四)第142章 兄弟重逢第74章 大撤退(二)第177章 光复青川镇(一)第96章 徐州会战(一)第110章 敌后游击战(九)第93章 晋南战事(下)第16章 一二八凇沪抗战(四)第122章 中条山之战(七)第168章 芝加哥打字机第168章 芝加哥打字机第108章 敌后游击战(七)第183章 忠良入狱第23章 再遇故人第118章 中条山之战(三)第116章 中条山之战(一)第21章 长城抗战(下)第232章 滇缅大反攻(一)第215章 四战长沙(六)第246章 最后一战第139章 战事蔓延第48章 卢沟桥上的枪声第204章 铁血孤城(四)第216章 美军教官第198章 浴血丛林(四)第2章 东北的危局第173章 捡了一条命的第195章 浴血丛林第73章 大撤退(一)第15章 一二八凇沪抗战(三)第151章 为谁而战第97章 徐州会战(二)第209章 回家(下)第244章 两条疯狗第136章 血染大武汉(十三)第117章 中条山之战(二)第27章 南京夫子庙(下)第35章 许学长的消息(下)第202章 铁血孤城(二)第91章 晋南战事(上)第73章 大撤退(一)第125章 血染大武汉(二)第195章 浴血丛林第23章 再遇故人第81章 南京!南京!(四)第186章 新墙河畔的鲜血第172章 巧遇熟人第8章 北平学生的爱国运动(上)第185章 重回部队第241章 真相大白第142章 兄弟重逢第39章 西安事变(三)第156章 湘北大捷(五)第158章 美式装备第172章 巧遇熟人第199章 浴血丛林(五)第90章 南京!南京!(十三)第233章 滇缅大反攻(二)第154章 湘北大捷(三)第105章 敌后游击战(四)第54章 再战上海(六)第83章 南京!南京!(六)第170章 夜袭鬼子第52章 再战上海(四)第167章 铁打的1营第96章 徐州会战(一)第105章 敌后游击战(四)第123章 中条山之战(八)第211章 四战长沙(二)第179章 光复青川镇(三)第48章 卢沟桥上的枪声第160章 昆仑关上的军歌(下)
第153章 湘北大捷(二)第63章 浴血山西(四)第46章 卢沟桥上的枪声(二)第184章 出手救人第129章 血染大武汉(六)第36章 盛大的婚礼第95章 板垣的新计划(下)第26章 南京夫子庙(中)第114章 敌后游击战(十三)第25章 南京夫子庙(上)第116章 中条山之战(一)第116章 中条山之战(一)第247章 手刃仇敌第151章 为谁而战第159章 昆仑关上的军歌第46章 卢沟桥上的枪声(二)第202章 铁血孤城(二)第121章 中条山之战(六)第173章 捡了一条命的第213章 四战长沙(四)第231章 团圆饭第140章 江南战火第52章 再战上海(四)第206章 铁血孤城(六)第71章 浴血山西(十二)第116章 中条山之战(一)第71章 浴血山西(十二)第59章 北上投军第81章 南京!南京!(四)第142章 兄弟重逢第74章 大撤退(二)第177章 光复青川镇(一)第96章 徐州会战(一)第110章 敌后游击战(九)第93章 晋南战事(下)第16章 一二八凇沪抗战(四)第122章 中条山之战(七)第168章 芝加哥打字机第168章 芝加哥打字机第108章 敌后游击战(七)第183章 忠良入狱第23章 再遇故人第118章 中条山之战(三)第116章 中条山之战(一)第21章 长城抗战(下)第232章 滇缅大反攻(一)第215章 四战长沙(六)第246章 最后一战第139章 战事蔓延第48章 卢沟桥上的枪声第204章 铁血孤城(四)第216章 美军教官第198章 浴血丛林(四)第2章 东北的危局第173章 捡了一条命的第195章 浴血丛林第73章 大撤退(一)第15章 一二八凇沪抗战(三)第151章 为谁而战第97章 徐州会战(二)第209章 回家(下)第244章 两条疯狗第136章 血染大武汉(十三)第117章 中条山之战(二)第27章 南京夫子庙(下)第35章 许学长的消息(下)第202章 铁血孤城(二)第91章 晋南战事(上)第73章 大撤退(一)第125章 血染大武汉(二)第195章 浴血丛林第23章 再遇故人第81章 南京!南京!(四)第186章 新墙河畔的鲜血第172章 巧遇熟人第8章 北平学生的爱国运动(上)第185章 重回部队第241章 真相大白第142章 兄弟重逢第39章 西安事变(三)第156章 湘北大捷(五)第158章 美式装备第172章 巧遇熟人第199章 浴血丛林(五)第90章 南京!南京!(十三)第233章 滇缅大反攻(二)第154章 湘北大捷(三)第105章 敌后游击战(四)第54章 再战上海(六)第83章 南京!南京!(六)第170章 夜袭鬼子第52章 再战上海(四)第167章 铁打的1营第96章 徐州会战(一)第105章 敌后游击战(四)第123章 中条山之战(八)第211章 四战长沙(二)第179章 光复青川镇(三)第48章 卢沟桥上的枪声第160章 昆仑关上的军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