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刀出鞘,箭上弦

“桥本君,你我现在就是像是火堆上的松鼠,稍有不慎,将只能用剖腹,来谢天皇陛下的信任了。”香月清司汇总连日来的战报,对他的参谋长说道。

桥本群思索了一会儿,才缓缓抬头道:“司令官阁下,我们还有机会,形势并没有您想象的那么艰难。”

“哦,转机,难道还有转机?”香月清司喃喃自语道,毕竟比桥本群从军生涯更长,而且在战术上的造诣不是桥本群能比的。

“司令官阁下,您看,我军主力第5师团现在攻击还算顺利,已经继居庸关之后,攻克了军事要地南口。接着第第第9旅团,由国琦登少将指挥,组建国琦支队,撤离怀涞战场,而第21旅团将转攻为守。彻底卡主山西、绥远的中国援军。”桥本群自信满满的在地图上比划着,他对第5师团有着盲目的自信。

“桥本君,你认为一个21旅团能够抵御住队中最精锐的十万大军?”香月清司脸色难看的质问道,他想知道,他的这个参谋长是否是奸细,连如此荒谬的计划都想得出来。

“十万队?还是精锐?司令官阁下,我很不理解,华北战场到底有多少是我们帝**队的对手。”桥本群想不明白第5师团的进攻下,几乎都是用士兵的性命来防住的,这有一个前提,汤恩伯有多少士兵的血可以去流?

香月清司捂着脑袋,头痛的想到,难道帝国真的如此盲目吗?

连走在战场第一线的桥本群少将,都盲目的以为,华北根本没有帝国精锐师团的对手?

“你要知道,卫立煌的第十四集团军的攻击对象根本就不明确,尤其是十四集团军中的主力部队,10师、83师、85师还没有投入战场,你认为卫立煌是一个甘心寂寞的人吗?”香月清司对卫立煌如此高的评价,其实是卫立煌拥有一支精锐部队的情况下,还能够如此隐忍,让他很担心。

“司令官阁下的意思,卫立煌接下来会有大动作。”桥本群不以为然的说道,在他心目中,卫立煌是被吓破胆子的懦夫,面对强大的皇军已经退缩了。

这源于队中一个很常见的习惯,就是保存实力。

香月清司古板的脸上,看不出一丝的怒气,但是心中却再也忍不住了。拿起指挥刀,在桌上的地图上接连指了三个地方。

周口店、良乡、长辛店。

“你难道还不明白,我们已经被队拖入了一个巨大的阴谋中,而且这个阴谋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像是一种巧合,但是实际上,这是对手一步步的引导我们去做的。”香月清司重重的叹口气,无力的再一次坐回到了作战室的椅子上。

第第第20师团,都一直关注了队中那支传奇部队——40军。

“难道40军只不过是吸引我们的一个诱饵?”桥本群听了香月清司的话后也是冷汗连连,太可怕了,这个对手的洞察力简直就是让人不知不觉的前提下,就将自己的兵力分散。

“尤其是,这个诱饵还没有出现的时候,我们就被其吸引住了。”香月清司担忧道:“而且,40军又不是真的诱饵,而是一头下山的猛虎。”

但谁又能想到,在曾一阳的计划中40军虽然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最大的作用还是迷惑日军。

难道东北军二十万大军,中央军的13军、17军、14军真的一无是处吗?

归根结底就是没有发挥自己的长处,而日军很容易的发挥了他们的长处,才一直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中。只要能够将其注意力分散,那么才十万的日军,将会一点点的被分割开来,各自的兵力,火力将进一步的分散。

而日军除非舍弃其中的一到两个师团,不然就要连航空兵都要分散。

如此一来,在兵力上占据绝对优势的队,将面对的压力进一步缩小,各自的战果自然也会增大起来。

就像孙殿英的新5军,能够将一个大队的日军分割包围,并歼灭了其中大部。获得了歼灭日军600人,伪军2300的战果,并已经在全国引起了轰动。

这就是曾一阳,用精兵卡住日军的节点,让其无法结成一团,围攻其一部,取得战果。只要时机成熟,就会将日军的一个攻击集团兵力,围住,并在第一时间消灭。

香月清司明白,此时他已经失去了华北战场的掌控,霸州一失,天津就危在旦夕,如果抽调警卫天津的第六师团,和驻屯军旅团去增援保定,那么结果就是,在本土大量援军未抵达的时候,天津将会被十万队围攻。

开战一周后,张学良已经将他手中的三个炮兵旅全部下放到部队,51军有两个野战炮兵团也不稀奇。

而孙殿英和宋哲元的军队当然无法和51军相比,但总数超过八万的部队,跟在51军身后,成了最大的威胁。

加上天津十万吨军用物资的刺激,说不定即便第六师团在天津防御,那些队也不会放过如此多的物资。

“独流镇、廊坊的驻兵,在现在情况下,都不能少于一个联队。天津的警卫部队,加上唐山、宁河等地,没有一个师团的驻守是不保险的。北平的防御,尤其重要,怀涞一线至少有一个师团才能够可能出现的意外,长辛店、丰台、南苑黄寺需要一个半师团的兵力。如果准备增援109师团,那么还需要一个师团。在总兵力少于五个主力师团的情况下,进攻已经变成了赌博,很危险。”香月清司说的还算委婉,但其意思再明白不过了,华北日军一共才四个师团,整整少了一个师团的编制。

而且,109师团和20师团都是需要在本土防御的,所是一个师团,不过是半个师团。

关东军第独立第第11旅团,都是半编制的旅团,一个旅团才只有5000人都不到。

兵力上的差距,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

“向本土求援……”桥本群无奈道,因为他知道,军部已经在准备将第第16师团三个精锐师团开赴华北。但是即便动员已经开始,等得到这些部队全部到华北,也要进入9月,整整一个月,什么都晚了。

桥本还没有蠢到向关东军求援,关东军的任务就是防御苏联,尤其关东军在抽调了大量兵力的情况下,再抽调兵力,连压制东北反抗势力的能力都将失去。

更不用说,背后还有一个强大的苏联。

从情报上看,苏联人已经放开了对蒋介石军事贸易,大量的苏联战斗机正在莫斯科运送到亚洲中部的阿拉木图,一旦其中的细节谈妥,那么这些武器将直接被送到中国内陆,不久之后就能出现在战场上。

这样的对手,确实是最阴险的对手,说不定在最关键的时候,会给帝国一刀。

当晚,香月清司中将、桥本群少将,向天皇请罪,希望能够回到本土,在昭和天皇面前剖腹自杀,来洗刷在华北他们的失败。其实,香月清司这么做也是放手一搏,至少战后大败,他们也没有被迫只杀的危险,顶多转入预备役。

昭和彻底慌了,连夜召集首相近卫文麿公爵、陆相杉山元大将、即将赶赴华北的寺内寿一大将、参谋本部第一部部长石原莞尔等人,商议华北出现的重大危机。

即便连近卫文麿等人都是很不理解,为什么一天前,板垣征四郎还扬言,三天将消灭支那军汤恩伯部,打通华北到山西大同的铁路线。为什么才过了一天,局势就变得如此严峻了?

大人物中唯一一个小人物,石原很无奈的拿起了地图,不但的将得到的情报,中日两**队的态势图全部标出来,很快,队进攻的攻击目标就出现了。

石原莞尔心里顿时一惊,曾一阳摆出的这个阵势,完全不像表面的那样简单。

而华北成立的一战区,根本就不可能不被日军知晓。

张学良:一战区总司令官,才能被赋予了平庸,对于大兵团作战容易出错,而且为人激进,显然不可能布下如此难解的局势。

卫立煌:一战区副司令官,指挥的部队不超过4个精锐师,总兵力才4万人,而且个人无法对张学良的东北军做出影响,被排除了战役指挥官的可能。

宋哲元:一战区刚晋升的司令官,手中全是杂牌,只能当预备部队使用,个人在东北军集团中属于边缘人物。

曾一阳:???

石原明白,曾一阳才是这次战役的关键。

陆相杉三元看着石原莞尔不断的忙碌,他也感觉到了事态的眼中,实际上,他在第10师团下达了动员令,但是只有前两个师团集合完毕,内陆的第10师团,最快也要十天后,才能全部集结,从本土上船。

抵达的中国,也就是20天之后的事情了。

“109师团的119步兵联队1500人,骑兵大队500人被围困在定州,攻击他们的中国部队不下于6万人。其中105师是张学良的精锐部队,装备和109师团相当,人数是109师团的三倍。另外东北军两个骑兵师堵住了119联队撤退的路线,突围显然已经没有可能,只能寄希望于他们对帝国的忠诚。”杉三元的话就像是一把刀一样,让昭和天皇的心顿时一痛。

“保定的109师团失去了外围阵地后,在补给不足的情况下,坚守7天的可能性很少。届时,曾一阳的40军加入战局,这种情况将变得更为糟糕。”寺内寿一为了给自己增加将来的筹码,一口咬定109师团死定了。

“我华北军将在之后半个月内进入防守的态势,等待本土的援军抵达后,寻找队进行决战。”寺内寿一跪在天皇跟前,说话时候攥紧着拳头,说到重要关节,用拳头击地。好在皇宫内都是木结构,连地上都铺着厚实的松木板,所以也不会太痛。

这让在一边的两个绝对大人物脸色很难看,有点小白。

近卫文麿和昭和都不是军人,他们除了相信杉三元和寺内寿一之外别无他路。

石原莞尔看了周围一些大人物一眼后,发现根本就没有他说话的份。一个少将,虽然很慎重的被天皇的侍卫队从被窝里拉出来,送进了皇宫,但他只是一个小人物,言轻位卑,看不远处的寺内寿一。他知道,这个家伙虽然出生贵族,但是像市井无赖一样难缠,尤其是寺内寿一这个家伙记仇。

当年,寺内寿一还是第4师团的师团长,手下在大阪违反交通规则,被警察局拘留。他就带着一干士兵,冲到警察局,把所有能砸的东西都砸了。

石原莞尔虽然很孤傲,而且还时不时的会让他的长官难受,比方说东条英机,他常常当着东条的面,指责对方是一个下等兵。但是面对寺内寿一,除非他脑子有病,才会跟对方对上。

作为聪明人的石原莞尔,可不会跟寺内寿一这个脑子缺根劲的家伙对上,不然他会死的很惨。

不过,接着寺内寿一根本就没有一点重视石原莞尔的意思,彻底激怒了石原。

寺内寿一蔑视的站在一边无所事事的石原说道:“你可以回去了。”

啊——

石原连刚开始的一点被重视的喜悦都抛到了脑后,反而一脸凝重的对昭和天皇跪下,郑重道:“陛下,为今之计,只能让东条英机中将指挥的关东军先遣部队,独立混成第第15旅团、堤支队、大泉支队放弃对张家口的进攻,从多伦转到居庸关,进入北平增加北平周围的防御,然后腾出第20师团,进攻怀涞队的侧翼,放弃109师团的增援……”

“混蛋……”寺内寿一站起来大声咆哮着,走到石原的身边就是给对方一脚,而年轻的石原被寺内寿一的蛮狠激怒了,大不了这段日子在军部不回家,反正过两天,寺内寿一就会去中国。

石原全身用力,肩膀绷紧,寺内寿一的教踹在石原的身上,被一股力量一阻,地上比较滑,尤其是寺内寿一上了年纪,腿脚不太方便,寺内寿一顿时仰面倒下。

他这一倒地不要紧,昭和傻了,近卫呆了,连杉三元都懵了,这个寺内寿一连在天皇面前都不敬,如此大胆,还能指望他代表天皇去华北指挥作战?

石原乘寺内倒地的这功夫,向天皇请辞,转身出了皇宫……

商量了一晚,香月清司并没有获罪,反而军部来点勉励了一番。但是华北日军由进攻转入防守,这是无论如何都无法避免的。

正在淞沪前线视察的蒋介石接到了一战区一份作战计划,计划的内容很简单,一战区已经完成了对保定周边地区的清理,将109师团合围在保定城。

决心最晚在26日拂晓,对109师团发起总攻。

起草这份电报的人虽然有战区司令官,但是曾一阳的出现,让蒋介石大为惊讶。

一战区太奇怪了,前期不断的退守,将帮个河北都给了日本人。眼看着节节败退,整个河北都将要不保,可偏偏十万大军,将日军一个师团围住了。

其中的意思不言而喻,正是要消灭一个日军师团。

109师团有多少人,蒋介石也知道了,9600人,现在估计还没有这么多人,这段时间的消耗,估计能有8000人已经是不错了。

孙殿英的消灭了600日军,蒋介石为了增加国民的信心,将两外2300多伪军也当成了日军,再加了点虚头,说成是一个日军精锐联队,5000日军在沧州一线被**消灭。

这段日子,蒋介石可是做梦都想着能够打个打胜仗,能够消灭日军一个师团,那是最好不过。

可事实上,他手中的最强一支部队——第九集团军,面对5000日军,还是无法全部收复虹桥等地,将日军彻底赶下海,让他倍感焦急。为此,第九集团军司令张治中被蒋介石骂了好几次,但是没办法,黄浦江上都是日军的炮舰,第九集团军的火炮对上装甲保护的军舰,根本无法洞穿其防御装甲。

进攻上的不利,让伤亡不断的增加着,可战场还是呈现焦灼状态。

“辞修,你看这份作战计划有成功的希望吗?”蒋介石询问陪同他的陈诚道。

“委座,我研究过曾一阳的性格,从能力上来说,曾一阳最大指挥过超过15万的大兵团作战,其战区遍布整个陕西省,这次的计划如果是出于他之手,成功的机会很大。”陈诚毫不言悔的说了曾一阳一句好话。

但是他心里更是对曾一阳佩服之至,从种种迹象上来看,曾一阳的这次作战计划的意图很明显,最后得利的将是**,这才是那个才二十多的年轻人的可怕之处。

最后,曾一阳不但能够用他的才能,达到他的目的,而且参战的所有部队都将感谢他,这才是陈诚最佩服的地方。

如果**得到了最大的好处,尤其是**根本拒绝不了其中的诱惑,将来日军的还会找,要跟其一较长短,但是如果40军成了英雄,那么很可能一支3万人的部队,将被整个华北日军盯上,这才是曾一阳的高明之处。

人怕出名,猪怕壮。

第二天,8月20日清晨,各地报纸都报道了一条振奋人心的消息,日军109师团被我十万大军合围,全歼这支部队,将指日可待。

全国一片欢腾,去华北支援东北军的呼声响成一片。

第十一章 攻克多伦第二七五章 不利第六十一章 李德玲的野望第二十四章东线反攻第二七九章 背后一刀第七十一章 各方涌动(上)第一五一章 中国在进攻第五十六章 卖(上)第四五一章 不信也得信第三三章 犀利第三九八章 吞掉诱饵(上)第九十三章 要枪!要粮!要军饷!第一九零章 鲁庄阻击战(上)第一零八章 战略意识(下)第二十章 码头第五十三章 补充第一旅的覆灭第九十七章 等的就是16师团第五章 第一战区第四九五章 反攻1943(2)第九章 长腿刘峙第二四八章 给大炮上刺刀第四十二章 武藤之死第一二零章 中日决战之前第六十四章 风雷动 战旗舞第九十九章 领奖?不去!(上)第二五零章 冒充红军的鬼子(中)第四十六章 20师团的覆灭(上)第四五二章 军魂飞扬第九十二章 谋划湘西(四)第三零五章 命门第四一八章 援军在那里?第二章 雄起!东北军!第七十八章 谋取川军指挥权(下)第一六六章 僵持第一九七章 直面11师团第一八五章 夺城(下)第二八四章 轻取额穆(下)第五十八章 成军第六十三章 逆袭第七十七章 孤注一掷第一三二章 山崎的耻辱柱第四六八章 五月的红场第三二八章 脆弱的乌龟壳(上)第九十二章 谋划湘西(四)第七十九章 其实他也很单纯第一零八章 尘埃落定(一)第三零四章 好面子的鬼子!第九十七章 红军都是一家人第四九七章 反攻1943(4)第五十六章 悲催的川军第四十二章 绝不退让第四八一章 破 临江第一五六章 解放区的天(中)第八十九章 国宴第十九章华北危局第三二三章 一场激战秀第一九九章 疯狂的波波沙(中)第七十四章 发财全靠中央军第四三一章 火线出击(下)第四六一章 山雨第一一零章 是谁吹起了冲锋号?第四五五章 学打仗第四二九章 火线出击(上)第六章 晋升中将第一OO章 死亡奔袭第九十七章 磺胺(上)第七十七章 峥嵘之路第二六四章 渡江准备第十八章 血杀109师团(6)第三五五章火烧白洲第四八六章 陪都夜景第一二六章 诺门坎(下)第二三零章 铁流?洪流?第八十六章 遍地开花(上)第七十六章 北方诸强第一二九章 第三股势力出现第四九一章 战争不相信眼泪第二一六章 泥潭第四七六章 冰江下的狂野第八十章 历史从此改变第七十一章 各方涌动(上)第二五四章 端倪第四十六章 20师团的覆灭(上)第五十八章 成军第三七一章 将计就计(下)第四七二章 南满纵队第二七零章 战役佯攻(下)第三一一章 阵前反水第四零八章 阵防流(中)第一五八章 点将(上)第三三八章 意外的会师(下)第三零一章 解放风波第三一四章 同志,我们是一路的(3)第一三八章 逃跑的司令官第三十一章 蒋介石的政治手腕第四十八章 目标阳泉第一三三章 请战第二十九章 意外之举第四二四章 这个夜晚不平静第四十九章 再下娘子关
第十一章 攻克多伦第二七五章 不利第六十一章 李德玲的野望第二十四章东线反攻第二七九章 背后一刀第七十一章 各方涌动(上)第一五一章 中国在进攻第五十六章 卖(上)第四五一章 不信也得信第三三章 犀利第三九八章 吞掉诱饵(上)第九十三章 要枪!要粮!要军饷!第一九零章 鲁庄阻击战(上)第一零八章 战略意识(下)第二十章 码头第五十三章 补充第一旅的覆灭第九十七章 等的就是16师团第五章 第一战区第四九五章 反攻1943(2)第九章 长腿刘峙第二四八章 给大炮上刺刀第四十二章 武藤之死第一二零章 中日决战之前第六十四章 风雷动 战旗舞第九十九章 领奖?不去!(上)第二五零章 冒充红军的鬼子(中)第四十六章 20师团的覆灭(上)第四五二章 军魂飞扬第九十二章 谋划湘西(四)第三零五章 命门第四一八章 援军在那里?第二章 雄起!东北军!第七十八章 谋取川军指挥权(下)第一六六章 僵持第一九七章 直面11师团第一八五章 夺城(下)第二八四章 轻取额穆(下)第五十八章 成军第六十三章 逆袭第七十七章 孤注一掷第一三二章 山崎的耻辱柱第四六八章 五月的红场第三二八章 脆弱的乌龟壳(上)第九十二章 谋划湘西(四)第七十九章 其实他也很单纯第一零八章 尘埃落定(一)第三零四章 好面子的鬼子!第九十七章 红军都是一家人第四九七章 反攻1943(4)第五十六章 悲催的川军第四十二章 绝不退让第四八一章 破 临江第一五六章 解放区的天(中)第八十九章 国宴第十九章华北危局第三二三章 一场激战秀第一九九章 疯狂的波波沙(中)第七十四章 发财全靠中央军第四三一章 火线出击(下)第四六一章 山雨第一一零章 是谁吹起了冲锋号?第四五五章 学打仗第四二九章 火线出击(上)第六章 晋升中将第一OO章 死亡奔袭第九十七章 磺胺(上)第七十七章 峥嵘之路第二六四章 渡江准备第十八章 血杀109师团(6)第三五五章火烧白洲第四八六章 陪都夜景第一二六章 诺门坎(下)第二三零章 铁流?洪流?第八十六章 遍地开花(上)第七十六章 北方诸强第一二九章 第三股势力出现第四九一章 战争不相信眼泪第二一六章 泥潭第四七六章 冰江下的狂野第八十章 历史从此改变第七十一章 各方涌动(上)第二五四章 端倪第四十六章 20师团的覆灭(上)第五十八章 成军第三七一章 将计就计(下)第四七二章 南满纵队第二七零章 战役佯攻(下)第三一一章 阵前反水第四零八章 阵防流(中)第一五八章 点将(上)第三三八章 意外的会师(下)第三零一章 解放风波第三一四章 同志,我们是一路的(3)第一三八章 逃跑的司令官第三十一章 蒋介石的政治手腕第四十八章 目标阳泉第一三三章 请战第二十九章 意外之举第四二四章 这个夜晚不平静第四十九章 再下娘子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