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一章 北线

“已经进入庆安,一天之内,就可进攻绥化。”谢维俊埋头说道,部队团一级的信息都在他脑子里。

从作战计划下达的那一刻,谢维俊就做好活地图,总后勤的工作,整个人都围绕着战前的准备转。

几万大军的联合作战,这是两年多都没有摊上的大事了,自从鲁西战役一来,谢维俊协调的都是一些小仗,要么是遭遇战,对于作战协调上,要求不高,这次他和曾一阳面对的敌人,是整个关东军,几十万大军,及时谢维俊胆子再大,暗地里也为自己捏一把汗。当然关东军也不肯能一窝蜂的都冲上来,不过十万大军也不是不可能。

“告诉杨靖宇,我已经准备好了解放绥化的贺电,5月18日上午八点我准时发出去。”曾一阳的口气不容更改。

谢维俊知道,曾一阳的心很大,大到连苏联人想都不敢想。

他也明白一个道理,敌人是不会坐着等四野强大之后,才进攻的,关东军不合时宜的发动一场演习,迷惑的当然是苏联人。但隐藏在背后的,一定是针对野司的作战。

这没有侥幸的成分,反而是一种约定俗成。

日军在抗战之初,在装备上的优势较大,以至于忽略了一个最根本的原因,日军在后勤上的落后。和**相比,日军的后勤压力大一些,但不明显,步兵还是以轻武器为主,即便在几大会战中,重炮的使用量也不多,日军的后勤一直是其短板,也是一个很大的因素。

一个师团的辎重联队,只有一千人左右,但要负担三万人的后勤补给。只有配备了大量汽车和骡马的挽马师团,才有这个能力在野战中持续作战。

1纵也罢,3纵也罢,面对的日军都是特设师团,只要战线一拉长。在后方公路的游击战袭扰成功,一旦进入三江地区,进攻的日军师团级别的部队将面对巨大的后勤压力。

能否给进攻日军设置一个巨大的牢笼,困死这些日军,是考验部队长途奔袭的最佳办法。

至于,日军为什么在漫长的冬季,没有去围剿曾一阳的主力,这很好理解。

日军围剿抗联,是抗联的部队不多,大部分都在山林子里。除了冬季意外,抗联的补给能够在山林里获得,除了必要的药品和弹药,抗联甚至都不用出山就能补给。

抗联人少,日军只要围困住几处出山的道路,就能很好的将抗联封锁在山内。一旦抗联部队在冬季无法拥有足够的补给出山寻找食物,那么一场小规模的战斗,就能让抗联损失惨重。

曾一阳不怕在冬季日军围剿,因为他占领的地方实在太大了,大到几万日军围剿,根本就无法找到1纵的主力。一旦失去对手,在茫茫雪原,只要三天没有补给,日军就会因为天气,出现伤亡。

这和苏联在冬季战争中,连芬兰军队都没有看到,就损失了两万人的兵力是一个道理。

在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冬季之后,关东军也增加了三个新的特设师团,兵力上获得了大量的补充。

尤其是在诺门坎战役,大量消耗的关东军弹药库存也渐渐的恢复到以前的水平。5月,正是关东军发动一场大战,一举击溃四野的最佳时间。

在战争法则中,防御方一直被动的原因,不在于兵力上的匮乏,而在于无法组织有效的进攻,打破对手的封锁或者是进攻。和关东军一样,四野在一个冬季的休整和训练后,也是兵强马壮的,兵力上虽然无法和关东军相抗衡,但因为没有守备任务,自然就能够全军动员,这和关东军不断从各个守备部队抽调兵力是不同的。

战略上,四野更加灵活,这是曾一阳手中最大的底牌。

“夜莺急电。”

谢维俊停下手中的工作,立刻拿起电文看了起来。乍一看,是好消息,但随后又觉得有些不对。四野准备发动夏季攻势,第一要看的是关东军,第二关注的就是苏军了。

对四野来说,苏军是盟友,他们有着共同的敌人。但苏军的很多做法,又是曾一阳无法容忍的。见谢维俊站在一边发愣,曾一阳问:“发生了什么事?”

“我们在牡丹江的情报站,发现日军在三天前从朝鲜进入该地区,但随后又退回朝鲜,肯定是日军在珲春一带的演习出事了。”谢维俊不敢肯定,谁也不敢打包票,关东军会和苏军打起来。

“珲春?”曾一阳低头盯着地图,这片日军和苏军争议地区,是日军最重要的国境防御线。

这里平时一直驻扎着4万左右的日军,整个防御线包括珲春、绥芬河、东宁等四个县的防御堡垒。其中一半左右都是炮兵,步兵的比例极少,但也都是精锐部队。

作为远东关东军防御重心,从33年起,关东军用了整整6年时间,在这一区域建立了数个永久防御工事。被日军称为,东方马奇诺防线,与其相邻,就是苏联在远东最大的港口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苏军远东方面局司令部所在地,拥有陆军、海军、空军十万大军。

在堡垒进攻中,防御的步兵作用,并不大。

毕竟大炮射程之内才是真理,在无法战略进攻的时候,步兵还是只能在战壕中,听着隆隆的炮声,数着苏军到底在一天内消耗了多少炮弹。

数百公里的防御线,在日军眼中,就是苏军的坟墓。

但珲春的地理环境,不适合作为日军进攻方向。尤其是在苏军控制着铁路网,大量的物资能从其西部源源不断的运送到前线。相对于,日军背后都是山地,运送物资的数量上,就会吃很大的亏。

“东出虎林,偷袭宝清,好一招瞒天过海,梅津美治郎真是打着好算盘。”曾一阳笑着用铅笔在地图上标了一圈,然后写上他估算的一个数字。随即,摇了摇头,似乎对自己的估算有些不确定,改了几遍才确定了下来。

“曾总,你这是?”谢维俊不解道。

从野司设立之后,曾一阳成了名副其实的‘老总’。野战军司令部,直接指挥的就有两个军区,三个纵队,下面都设立了司令部。

“我在想,南线进入解放区的可能。乍一看,似乎不太现实,毕竟朝鲜总督不但要控制区域内的抗日小武装,还有防御苏军的重任。在朝鲜抽调兵力是不现实的。但是你看,从辽宁、吉林两地,从公路上抵达珲春的距离并不远,现在日军在北满的铁路中转站,哈尔滨虽然控制在关东军的手中,但其东部的铁路枢纽作用已经发挥不出了,关东军想要迅速进入解放区只有从水路和公路。这条补给线,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曾一阳沿着曲折的山路,在地图上淡淡的画了一道线之后,指着这道线说道:“要是日军一开始的进攻目标就是铁路站点,那么公路在前期的作战中,就能发挥作用了。”

东北的公路网络也不是完全没有用,东北军执政时代,二号人物杨宇霆在北满就建立的四通八达的战备公路,要是发挥其作用一点都不亚于铁路。

梅津美治郎看上了被日军抛弃多年的公路网络,也是没辙了。铁路枢纽已经被破坏,至少在北满就是这样。用公路来运输物资也在情理之中了。

好在,关东军一直有一个强大的对手在身边,多年的备荒备战也卓有成效。

公路沿线,大都没有被荒废,只是多年没有投入巨额的修缮费用,不少地段有些塌陷。工兵一个昼夜就能修复的小问题,梅津美治郎自然不会担心其是否会畅通。

“从南线进攻,然后出虎林。但是这片区域大都是沼泽,日军重装备应该运不过去。”谢维俊诧异道,红军走草地,那是没有办法,但凡有些别的出路,随愿意走?

谢维俊同样不信,日军会走这样一条路。

不过几万日军,将周围的区域一围,封锁起来,也算是断了一条3纵队出三江的通道而已,值得吗?谢维俊越想越不对,感觉缺少了一点什么,突然灵光一闪,对了,主攻!

日军的主攻方向还没有确定,从地理位置上看,日军要从北线伊春进攻的路线太长,中间还有小兴安岭和青黑山,都是茫茫看不到头的大山,行军的话,至少需要走上一周以上的时间,才能走出这片山林,抵达汤旺河谷地,从山谷中走出来,才能威胁到解放区腹地。

前期,参谋处判定的日军进攻方向也就是松花江水路,但迟迟没见日军动静。天天在等,日军从松花江上顺流而下,可惜,等了一个多月,都没见日军动静,野司这里也渐渐的有些怀疑了。

“从战略上来说,这片区域。”曾一阳将解放区松花江沿岸的大片区域划了一个椭圆,之后说:“我们是无论如何都守不住的,至少在夏季是这样。”

谢维俊一看曾一阳的动作,就笑了:“知道守不住,就将这片区域的人口都迁移了出去,给日军设立了一个无人区?”

“我们地多,人少,哪里都能种出庄稼,为什么一定要守在危险和江边呢?”曾一阳含笑道,不要城市要农村,就是曾一阳在进入北满的时候给宣传部和后勤部设立的目标。

“淡定一些。”曾一阳见谢维俊坐立不安的样子,有些想笑。

“决定解放区三百万百姓的安慰啊!你让我这么能够淡定的下来。”谢维俊苦着脸说。

对于他们来说,北线的进攻一旦打响,日军兵力上将会出现重新部署,一旦如此,主力两个纵队,也将有了目标。

军工转移进入山区,而其他地方,只要种粮食,就能维持野战军的作战需求。城市多了,坛坛罐罐的就多,破家值万贯,就是这个意思。干脆,我们不要,也不给鬼子留下是最好的办法。

既然日军的进攻方向又变,还不如让他们变化的更加大一些。

这也坚定了,曾一阳决心在北线打乱日军的进攻步骤,增加游击战区的范围,在日军手忙脚乱的时候,再给日军致命一击。

19日凌晨,绥化城外,天灰蒙蒙的。

城外一片小树林中,十几辆大车,都装着新鲜的蔬菜,菜叶上也点缀着点点露珠。车边上,穿着灰布的老农,吧嗒吧嗒的吸着旱烟,眼看烟斗要灭了,立刻就搓了一把烟草,盖在烟斗上。

随着老农嘴巴一鼓一泄的,烟斗也渐渐的明亮起来,红彤彤的火星,也将老农的大致轮廓显现了出来。

呼出最后一口烟,老农将烟斗在车轴上,老农一笑,满脸的沟壑:“让张同志见笑了。”

不过老农对于同志二字,有些陌生,也觉得拗口,不过见张吉海坚持,就一直用这两个字来称呼张吉海。在他心里也奇怪,以前称呼军官都是用‘长官’,既威风,又气派。同志两字称不上威风,更和气派搭不上边。

奇怪的是,老农却觉得心里很舒服,也有些温暖。

“王大爷,这么多菜,会不会引起鬼子的疑心?”张吉海心中有些打鼓,十几车的新鲜蔬菜,鬼子要多大的兵营啊?

“鬼子?不会,他们巴不得我们多送一些。”王老汉不屑道:“这城里倒是有些鬼子,也就一个中队的样子,二鬼子倒是不少。听说过两天,还要过来一批,这些菜都是给他们准备的,要打仗了。乡亲们的粮缸要遭殃了。”

“这和二鬼子有什么关系?”

“绥化的鬼子兵可都是野战部队,征粮这种事情当然是二鬼子出面了。”王老汉愤恨的道。

这些都和侦察的情况差不多,昨天夜里,张吉海带着两个小团,抹黑进入津河镇。奇怪的是,除了一个班的日军之外,其余的都是伪军。伪军发现对方有上千人,打都没打,就投降了,事后才知,驻扎在这里的两个日军中队,在一周前已经调走了。

鬼子一死,伪军就一下子都散了。

控制住了津河镇,张吉海才打听到,这个镇子在今晚有一批粮食和蔬菜要送到绥化城内,当即决心让一个班的战士,跟着送菜的老农进入绥化。

天刚大亮,四五个伪军,打着哈欠,背着枪走出了门洞。~~~~!~!

第一零八章 尘埃落定(一)第八十七章 风卷残云第九十八章 磺胺(下)第一五三章 高奏凯歌战北满第二三零章 铁流?洪流?第四十九章 溃敌第四六五章 感觉超好的斯大林第十五章 铁血军官团第四六三章 江南一叶第四八九章 老爹,史迪威第一O六章 杀而不伐(上)第九十九章 缴械第六十章 昏招第三九八章 吞掉诱饵(上)第七十三章 芦苇丛中的奇兵第二五六章 捷报(上)第二九二章 决胜江桥(上)第三十八章 华北观摩团第一九五章 老虎屁股第十三章 血杀109师团(1)第四十七章 坂垣机关第四七零章 敌后制胜(中)第四九六章 反攻1943(3)第五十三章 变相收编第七十七章 峥嵘之路第二十章 换将第二九八章 将在外第三九三章 意见分歧第一三零章 骑兵团,冲锋——第三十二章 以卵击石第三一六章 飞夺庆城(下)第七十章 南线战事第三六八章 土烟雾弹的厉害(下)第一九三章 武器之争第二十九章 鏖战老君山(四)第八十四章 佯攻泗水城第七十一章 举棋不定的土肥原第八十八章 遍地开花(下)第一二零章 中日决战之前第八十八章 金陵之行第二七零章 战役佯攻(下)第四四三章 将功赎罪第一九七章 直面11师团第二十四章 总攻第三四七章 江边破敌(5)第十三章 血杀109师团(1)第二七七章 这就开始了第五十六章 卖(上)第四四四章 接见第三五八章 一把火烧掉的决心第四六一章 山雨第二九九章 圈套?第二卷 保卫长城 第一零七章 战略意识(上)第三八九章 凶途末路的佐野第三五五章火烧白洲第九十章 阔论第二零一章 火山上的日本第二一五章 突破口第二三一章 小南沟歼灭战(上)第一一七章 穷途末路第二二一章 血染东京城(5)第二十章 血杀109师团(8)第二十三章 营救(2)第二一九章 血染东京城(3)第二七九章 背后一刀铁流1937 第二八六章 临阵第三零九章 英雄?狗熊?第四零二章 验人品的偷袭战第四六二章 鬼魅魍魉第一零七章 战略意识(上)第七十九章 回陕第二十一章 血杀109师团(9)第三三一章 燃烧的寨门(上)第五十二章 最后一根稻草第七十一章 举棋不定的土肥原第五十五章 倒霉的松田第二十一章 接头第六十一章 家底丰厚第三一八章 席卷绥化(中)第四三四章 毁灭的焰火第三十三章 老子要投军第八十一章 处处是战机纠错第五十章 扩军第二三零章 铁流?洪流?第四四一章 意外之战第四十四章 山地游击战第一三七章 俘虏三木清河第四三九章 秋风扫落叶第一二一章 败的太不甘心第四一九章 绕不过去的小孤山第三五二章傻了吧第八十章 苦难历程第四七二章 古怪第三十章 苏长青第三零六章 伪军的心思第五十九章 历史的乌云第十二章 我是中国人第二一二章 下饵第一五五章 解放区的天(上)
第一零八章 尘埃落定(一)第八十七章 风卷残云第九十八章 磺胺(下)第一五三章 高奏凯歌战北满第二三零章 铁流?洪流?第四十九章 溃敌第四六五章 感觉超好的斯大林第十五章 铁血军官团第四六三章 江南一叶第四八九章 老爹,史迪威第一O六章 杀而不伐(上)第九十九章 缴械第六十章 昏招第三九八章 吞掉诱饵(上)第七十三章 芦苇丛中的奇兵第二五六章 捷报(上)第二九二章 决胜江桥(上)第三十八章 华北观摩团第一九五章 老虎屁股第十三章 血杀109师团(1)第四十七章 坂垣机关第四七零章 敌后制胜(中)第四九六章 反攻1943(3)第五十三章 变相收编第七十七章 峥嵘之路第二十章 换将第二九八章 将在外第三九三章 意见分歧第一三零章 骑兵团,冲锋——第三十二章 以卵击石第三一六章 飞夺庆城(下)第七十章 南线战事第三六八章 土烟雾弹的厉害(下)第一九三章 武器之争第二十九章 鏖战老君山(四)第八十四章 佯攻泗水城第七十一章 举棋不定的土肥原第八十八章 遍地开花(下)第一二零章 中日决战之前第八十八章 金陵之行第二七零章 战役佯攻(下)第四四三章 将功赎罪第一九七章 直面11师团第二十四章 总攻第三四七章 江边破敌(5)第十三章 血杀109师团(1)第二七七章 这就开始了第五十六章 卖(上)第四四四章 接见第三五八章 一把火烧掉的决心第四六一章 山雨第二九九章 圈套?第二卷 保卫长城 第一零七章 战略意识(上)第三八九章 凶途末路的佐野第三五五章火烧白洲第九十章 阔论第二零一章 火山上的日本第二一五章 突破口第二三一章 小南沟歼灭战(上)第一一七章 穷途末路第二二一章 血染东京城(5)第二十章 血杀109师团(8)第二十三章 营救(2)第二一九章 血染东京城(3)第二七九章 背后一刀铁流1937 第二八六章 临阵第三零九章 英雄?狗熊?第四零二章 验人品的偷袭战第四六二章 鬼魅魍魉第一零七章 战略意识(上)第七十九章 回陕第二十一章 血杀109师团(9)第三三一章 燃烧的寨门(上)第五十二章 最后一根稻草第七十一章 举棋不定的土肥原第五十五章 倒霉的松田第二十一章 接头第六十一章 家底丰厚第三一八章 席卷绥化(中)第四三四章 毁灭的焰火第三十三章 老子要投军第八十一章 处处是战机纠错第五十章 扩军第二三零章 铁流?洪流?第四四一章 意外之战第四十四章 山地游击战第一三七章 俘虏三木清河第四三九章 秋风扫落叶第一二一章 败的太不甘心第四一九章 绕不过去的小孤山第三五二章傻了吧第八十章 苦难历程第四七二章 古怪第三十章 苏长青第三零六章 伪军的心思第五十九章 历史的乌云第十二章 我是中国人第二一二章 下饵第一五五章 解放区的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