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六九章 敌后制胜(上)

回到铁力的总指挥部,立刻召开一个局部会议*

会上,参谋长谢维俊情绪激动,因为zhōng yāng也答应了苏联方面的要求,派出曾一阳出访苏联。

很多人都明白,苏联的用意。

远东,苏联的防御重点也是日军可能的进攻区域。单独依靠远东方面军的作战,苏联将非常难应对日本一旦发起的进攻。如果有一支力量能够牵制日军的进攻,苏联是非常乐意看到的。

这是防御性的措施,日军即便是和苏联签订了密约,也无法指责苏联的国防计划。

因为,日本确实有进攻苏联的渴望,虽然一场失败的战役,让这团火焰已经熄灭,但是在日本国内,还是有人坚持着进攻苏联的论断。

“我建议联名向zhōng yāng发电,请求重新考虑派遣的人员。关东军在获得了数月的休整之后,其部队的战斗力将会得到显著的提升,据我方情报,日军已经从大连秘密接收了两个师团的兵力,可以预见的是,其对根据地的作战很快就会发动,一旦日军大举进攻,东北抗日zhèng fǔ危矣。”谢维俊很激动,也很无奈,zhōng yāng的决定不是他想反抗就能反抗的。

而一旦满洲发动大规模的关东军主力进攻,出现大损失,他这个参谋长难持其咎。

黄苏坐在靠墙的位置,距离火塘最近,暗红色的黄光映的他精神了一些:“我认为曾总去苏联还是有所作为的,苏日之间的交易结果虽然我们不得而知。但对于苏联来说,日本也是其心腹大患,不可能无条件的对日开除承诺,我们正是打破苏联表面平静的一支利箭。”

刘先河犹豫了拿起茶杯。杯口的热气萦绕而上,将他的眼镜染成一片雾色,两忙用干净的布擦了一下眼睛,这才说:“要是关东军突然发动进攻,怎么办?”

刘先河的意思很简单,东三省需要一个足够分量的人坐镇,即便这个人不参与作战指挥,对日军也将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陈光一听这话。反而不乐意了,闷声道:“我就不信了,鬼子就那点能耐,难道还嫩翻上天不成?我军在兵力上虽然不足和整个关东军作战。但根据地都是农村,而鬼子不一样,有城市要驻守,铁路要驻守。他们的兵力就无法全部集中起来,对根据地发动全面进攻(www.)最多也就是重点进攻哈东地区,打通七台河和牡丹江的通道。我认为在吉林中部,我军集合六个旅的兵力,对日军腹地发起猛攻。破坏其设施后,立刻后撤。给鬼子一旦惨痛的教训。”

陈光的话就像是一根刺,刘先河听得非常难受。

七台河背后是什么?

三江省。是东北抗日zhèng fǔ最重要的根据地。一旦三江受到威胁,平原作战,除了钻林子,跟鬼子耗,别无他法。

总不能,让10纵和1纵摆开架势,跟鬼子在平原作战吧?

这根本就不显示,刘先河眉头紧锁,不耐烦道:“三江是东三省最重要的抗日根据地,这里的群众基础是最好的,也是部队重要的兵源和粮食产地。三江需要的是稳定,而不是作战。”

“要想根据地安全,当务之急是让日军有所忌惮,在南满地区发动一场区域作战,是最好的办法。”陈光站起来朗声说。

“匹夫之勇,一味的进攻,指挥断送大好的前途。”刘先河也不客气起来。

陈光怒道:“革命不是清客吃饭,是暴动。保存实力就能让鬼子消停了?”

“1纵经历了五个月的战斗,伤亡将近一半,现在的战斗力还不到去年五月的八成,部队需要休养。”

……

几个人争执的面红耳赤,曾一阳却没有插话,反而是陷入沉思之中。

去苏联,不过是短时期的行动,对东北的抗日局势造成不了威胁。但是关东军的进攻却是不能不防,畑俊六在性格上比梅津美治郎更激进,要不是关东军确实无法在短期内发动全线进攻。

曾一阳认定这个人是不会甘心在满洲无所事事的。

通过一个冬季,拥有庞大工业基础的关东军想要恢复过来并不难。现在的畑俊六估计每天都在和关东军的参谋们商量,如何进攻根据地。

“我们几个在为你去苏联的事情争的不可开交,倒是你这个当事人却站在一边看热闹,这可不厚道。”黄苏见大家都很激动,于是把战火拉到曾一阳身上,希望能让大家都清醒一些。

曾一阳这才恍然,抱歉的笑笑道:“我刚才在想,畑俊六会进攻哪里?”

“是啊!一朝天子,一朝臣。畑俊六说起来是日军中强硬派的代表人物,38年担任华中方面军司令官,一直推崇的是想西南进攻,逼迫国民zhèng fǔ退出南北交通线,甚至投降,他是不会甘心他的治下拥有两个强敌出现的。”谢维俊感慨道,对于畑俊六实际上情报并不多。尤其华中方面军中,日军实际的指挥官是11军司令冈村宁次,而并非畑俊六这个方面军总司令。

但是如果冈村宁次没有畑俊六的支持,恐怕连长沙会战都发动不起来。

“种种迹象表明,畑俊六的进攻不久就要开始。最理想的情况是在松花江开冰时期。这段时间,江面上将被浮冰覆盖,日军的军舰虽然无法巡视,但我军更是因为缺乏船只,南北往来的局势将被打破,是他短时间内打下哈东的最好机会。”曾一阳不无担忧的说道。

“开冰期只有一周左右的时间,怎么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关东军打下整个哈东?”刘先河怀疑道。

曾一阳盯着东北地图上,日军重兵集结的区域。

哈尔滨,长chūn防线是关东军内部防御最严密的区域之一,这条防线上,关东军集结了其三分之一的兵力。加上铁路、公路的通畅,一旦日军进攻,日军可以从容选择进攻路线,而不用担心其行动的速度。

但对于东北抗日zhèng fǔ来说,三江必须要安定下来。

这是敌我矛盾中,必须要保证的一个重要因素。只有三江在手中,远东方面军才会对东北的抗日力量重视。曾一阳站起来,走到地图边上开始了他的分析:“三江虽说在西有10纵驻扎,南线的防区是1纵和牡丹江军分区,但是其地理位置非常不利。南线是关东军最重要的永久工事群,地下党的同志付出惨痛的代价,也无法获得日军具体兵力。而西线,又是日军在松花江上最重要的城市哈尔滨,包括吉林的防御部队,总兵力至少在三个师团。重兵环视,三江根本就不能平静下来,反而在北满,土地和三江一样肥沃,只要有人耕种,就会成为我们的粮食重要产区,相对于周围的敌我态势,我强敌弱,正是全力发展的好时机。但是三江,我们绝对不能放弃。不仅不能放弃,还要保证其周围的安全。”

“这样我们不得不派出重兵在松花江以南,不然无法防住两面日军夹击的困境。”谢维俊也深知三江省的重要性,自然不会反对,不过兵力上,重南轻北的做法,很容易让关东军找到突破口。

“我的建议是维持该地区现有兵力布置不变,但是作战上要有所改变。”曾一阳已有腹案,日军防守严密也只是相对而说的,对于大部队行动,日军很容易反应过来,但是小部队呢?

众多的小部队不进攻日军重点的军事设施,仅仅破坏铁路和通信设备,就够鬼子喝一壶的了。

在这种思路下,很容易让日军畏首畏尾,不敢调动主力部队进攻。

这也是曾一阳准备好的应对方案,接着,他又将部队扩编严重,大部分都无法形成战斗力。不如将这些缺少武器的战士,先安置到北满屯垦,不仅可以增加粮食生产,还能将新兵训练结合在一起,半年之后,主力部队作战就不用担心兵源补充的问题了。

当晚,曾一阳在临睡前,收到了一份电报。

曾一阳接到的电报就是zhōng yāng发来的,这份电报不仅指出了部分苏联的打算,还从国际局势上综合分析了一下国民zhèng fǔ可能出现的一些重大改变。

对外外交依赖,是蒋介石上台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的国策。

不得不说,民国时期的外交总体来说还是非常成功的,除了对日的外交政策。

其功绩都是无法磨灭的,《辛丑条约》彻底被废除,国民zhèng fǔ拿到了失去近三十年的海关控制权,就是其中之一。而和英美的关系,随着亚洲局势的不断变化,也在向好的一方面发展。

当然,对日外交是国民zhèng fǔ的软肋,因为日本的野心是无法用外交手段来磨灭的。只有像苏联那样,用强大的军事实力让日本暂时屈服,这才是最好的办法。

但蒋介石上台之后,缺乏对国家的控制。张学良东北易帜之后,国家表面上获得了统一,但要是深究起来,还是处于内战和分裂的混乱之中。

有一句话叫‘远水解不了近渴’。

蒋介石虽说迫切希望获得国际援助,但他最希望的还是获得苏联方面的军事援助。这不仅仅是体现在政治上,而且还对军事有着莫大的帮助。但由于长期以来,政策上的原因,让他颇为尴尬,也无法获得苏联方面的信任。

在出使苏联的问题上,国民zhèng fǔ也将当成了头等要务,不过皖南的决裂成为蒋介石最担忧的一个借口。

思索再三之后,蒋介石给宣铁吾发了一份电文.x

第一六八章 兵困五常第二零九章 女县委书记第一八六章 天破了第一一零章 尘埃落定(三)第五十一章 风陵渡第二一六章 泥潭第四三五章 雷霆之怒第六十一章 家底丰厚第二七一章 穿越火线第一一零章 是谁吹起了冲锋号?第四七六章 冰江下的狂野第八十九章 风卷残云(下)第四十七章 坂垣机关第一二七章 一纵队出关第五十四章 阻杀第五十一章 逃兵第四二三章 表面下的暗流第一八八章 军工基地?第三十一章 蒋介石的政治手腕第七十五章 川军也懵了第四七八章 突破点第十四章 血杀109师团(2)第二五一章 冒充红军的鬼子(下)第二章 憎恨日本的理由第三七九章 塚田攻的獠牙第四二七章 碍事的家伙第一零一章 ‘尖兵’行动第三一五章 飞夺庆城(上)第一八六章 过河拆桥第二五二章 宵小如林第二一九章 血染东京城(3)第四一三章 魂飞魄散第二十八章 全歼保定日军第二十八章 全歼保定日军第七十一章 冤大头?第六十六章 小人物 大英雄第三十四章 老虎营的孬兵(上)第一六八章 兵困五常第三八四章 越来越玄乎的战斗第一三四章 重装出击第二三四章 一个不留第二十八章鏖战老君山(三)第四章 痛失先手第一五零章 所谋者大第六十八章 西北王第五十八章 血炼军魂(一)第二八二章 视线南移第二七七章 这就开始了第六十七章 大战余波第一七七章 关东军的烟雾弹(中)第九十六章 疯狂的武器第三三二章 燃烧的寨门(下)第六章 兵出阴山第八十一章 请辞第三十三章 仓促应战的晋绥军第一一二章 洛川会议(2)第七十一章 各方涌动(上)第一一三 心气不顺的胡宗南第八十六章 兖州城下话乾坤第一零六章 决心第八十三章 出征第五十五章 倒霉的松田第二十四章 总攻第一五四章 奇兵南下夺青山第四八四章 胆子小的很第一二七章 一纵队出关第三零五章 命门第八十六章 遍地开花(上)第八十七章 风卷残云第十七章 血杀109师团(5)第一八二章 民心可用第一三零章 骑兵团,冲锋——第四十九章 混战第四九五章 反攻1943(2)第一一六章 蒋家父子第四三八章 消失的指挥部第三八一章 杀鬼子,开洋荤第四七一章 敌后制胜(下)第七章 战区总参第四六三章 江南一叶第三十章 吓唬香月清司第四七六章 冰江下的狂野第二十八章 全歼保定日军第四三七章 掘墓人第十二章 德国之旅第二八五章 挫折第三三八章 意外的会师(下)第二五四章 端倪第二七一章 穿越火线第三八九章 凶途末路的佐野第三十六章 神秘的军旗第九十五章 副团长失踪了第三二二章 围歼驻蒙骑兵联队(下)第三三七章 意外的会师(上)第四二八章 缺少一股子巧劲第一零一章 ‘尖兵’行动第四十五章 七里河炮声第九十六章 红三军第四七四章 决心不好下第七十三章 血色战旗
第一六八章 兵困五常第二零九章 女县委书记第一八六章 天破了第一一零章 尘埃落定(三)第五十一章 风陵渡第二一六章 泥潭第四三五章 雷霆之怒第六十一章 家底丰厚第二七一章 穿越火线第一一零章 是谁吹起了冲锋号?第四七六章 冰江下的狂野第八十九章 风卷残云(下)第四十七章 坂垣机关第一二七章 一纵队出关第五十四章 阻杀第五十一章 逃兵第四二三章 表面下的暗流第一八八章 军工基地?第三十一章 蒋介石的政治手腕第七十五章 川军也懵了第四七八章 突破点第十四章 血杀109师团(2)第二五一章 冒充红军的鬼子(下)第二章 憎恨日本的理由第三七九章 塚田攻的獠牙第四二七章 碍事的家伙第一零一章 ‘尖兵’行动第三一五章 飞夺庆城(上)第一八六章 过河拆桥第二五二章 宵小如林第二一九章 血染东京城(3)第四一三章 魂飞魄散第二十八章 全歼保定日军第二十八章 全歼保定日军第七十一章 冤大头?第六十六章 小人物 大英雄第三十四章 老虎营的孬兵(上)第一六八章 兵困五常第三八四章 越来越玄乎的战斗第一三四章 重装出击第二三四章 一个不留第二十八章鏖战老君山(三)第四章 痛失先手第一五零章 所谋者大第六十八章 西北王第五十八章 血炼军魂(一)第二八二章 视线南移第二七七章 这就开始了第六十七章 大战余波第一七七章 关东军的烟雾弹(中)第九十六章 疯狂的武器第三三二章 燃烧的寨门(下)第六章 兵出阴山第八十一章 请辞第三十三章 仓促应战的晋绥军第一一二章 洛川会议(2)第七十一章 各方涌动(上)第一一三 心气不顺的胡宗南第八十六章 兖州城下话乾坤第一零六章 决心第八十三章 出征第五十五章 倒霉的松田第二十四章 总攻第一五四章 奇兵南下夺青山第四八四章 胆子小的很第一二七章 一纵队出关第三零五章 命门第八十六章 遍地开花(上)第八十七章 风卷残云第十七章 血杀109师团(5)第一八二章 民心可用第一三零章 骑兵团,冲锋——第四十九章 混战第四九五章 反攻1943(2)第一一六章 蒋家父子第四三八章 消失的指挥部第三八一章 杀鬼子,开洋荤第四七一章 敌后制胜(下)第七章 战区总参第四六三章 江南一叶第三十章 吓唬香月清司第四七六章 冰江下的狂野第二十八章 全歼保定日军第四三七章 掘墓人第十二章 德国之旅第二八五章 挫折第三三八章 意外的会师(下)第二五四章 端倪第二七一章 穿越火线第三八九章 凶途末路的佐野第三十六章 神秘的军旗第九十五章 副团长失踪了第三二二章 围歼驻蒙骑兵联队(下)第三三七章 意外的会师(上)第四二八章 缺少一股子巧劲第一零一章 ‘尖兵’行动第四十五章 七里河炮声第九十六章 红三军第四七四章 决心不好下第七十三章 血色战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