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李靖的决定

长安的天气逐渐暖和,春天的脚步已近,但地处漠南的阴山一线,还是冰天雪地的寒冬季节。

阴山西南,一处背风的山岰内,定襄道行军大总管李靖的帅帐里,大总管李靖正与通漠道行军总管李世勣、定襄道行军总管张公谨等将领商议军情。

正月中旬,李靖亲率三千人马,趁大雪天,在突厥人没有察觉间,自马邑进至离颉利牙帐所在地定襄不远处的恶阳岭。在进至恶阳岭的当天晚上,李靖不顾长途行进的疲乏,率手下人马,夜袭颉利的牙帐。突厥人没有防备,不知唐军有多少人马来袭,在唐军火攻之下乱成一片,再闻听唐军将士皆喊是李靖亲领的人马杀到,令突厥人速速投降,在听到唐军这样的叫喊后,突厥人魂飞魄散之际,竟相逃命,颉利手下的十余万人马迅速溃败,死伤无数,唐军取得了辉煌的战果。

此战中,唐军以极少的代价,取得了击毙及俘虏突厥人近五万之巨,突厥人冻毙及被战马等牲畜踩踏至死的远远超过被唐军砍杀的,被烧死的更多,定襄一带,突厥人的尸体满地都是,甚至阻碍了人马的行进,当时的惨状可见一斑。

李靖并没就此罢休,在稍事休息,与赶上来的张公谨所部会合后,继续率军追击溃败的突厥人。

突厥人逃至阴山南白道近,想从此经白道翻过阴山,逃入大漠,但李世勣所领的通漠道数万大军早已经在此等候,以逸待劳的唐军再次给予颉利的溃部以迎头痛击,而在颉利所领残部与李世勣部激战时候,被李靖派间谍策反的突厥大将康苏密挟隋炀帝杨广之萧后及杨广的孙子杨政道,率其部下万余人向唐军请降。

被李世勣部迎头痛击的颉利在再次遭遇惨败后,知道经白道北逃无望,又闻听手下大将叛逃,更加不敢在阴山一带停留,带领身边仅存的不足五万战斗人马,还有十余万族人,快速往西北方向逃跑,想窜至铁山一线,利用雪天及对当地形的熟悉,逃脱唐军的追歼,进入大漠。

因为雪天信息传递不畅,尾随追击的李靖部并不知道颉利部在遭遇到李世勣的打击后,向西北方向逃跑,他们还继续往北面追击了一阵,直到发现大量的突厥溃兵出现,才知道颉部残部已经遭遇到李世勣部,并再次遭遇重创,他们这才改变追击的方向。

白道是突厥人南下的最主要的通道,也是汉家子弟出征突厥等北方游牧民族的主要路径,李靖猜测颉利残部一定会从白道北逃,在战役开始之际,就令李世勣部直接往白道方向,准备截击颉利的溃部,南北夹南,将颉利部全歼于阴山以南。

只不过李靖也知道,李世勣手下只有二万左右的人马,而战前的颉利有十余万战斗人马,族人更加多,实力相比相差悬殊,再加上突厥人对这一带地形更加熟悉,怕李世勣部不敌,也怕追击不及时失去战机,因此在奇袭定襄后,再令手下将士全速追击,错过了半途直插向西北方向,截击住颉利溃部的机会,但也和追击颉利残部的李世勣部会合了。

李靖部和李世勣部会合后,继续追击逃跑的突厥人,只是两李所部的唐军已经连续急行了千余里,又连续进行了数场恶战,人马极度疲惫,再加上天还在降雪,地上积雪很厚,李靖也不得不令将士们暂时休整,待恢复体力,收拢人马后,继续追击。

同时李靖也派出数队军士,将情况急报西北方向的李道宗部,令李道宗率部截击颉利的残部,只不过李靖也知道,要在如此恶劣的天气下,将命令传达到李道宗手上,难度是非常大的。

李靖只祈望,李道宗能按战前布置,及时包抄过去,将突厥人截住。

李道宗手下有近三万人,大部都是精锐的边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远比李靖所领以临时征召的府兵为主的人马来的强,已经成惊弓之鸟的颉利残部,无论如何都是不能抵挡李道宗部的截击的。

李靖在与李世勣部会合后,也准备经短暂休整,继续撵着突厥人屁股追击过去。

但就在李靖准备率部继续追击之时,却接到了从长安送来的六百里加急军令。

那是皇帝李世民的手诏。李世民在诏令中告诉李靖,颉利在战败后,已经派出使者前往长安,请求内附,颉利愿率手下的主要头领入长安谢罪,朝会上诸臣朝议时候已经同意颉利内附的请求,并派出了以鸿胪寺卿唐俭为使者,率使团前往颉利部慰抚,李世民在手令中命令李靖,派出人马接应唐俭,保证唐俭的安全,并在颉利部投诚后,押送颉利及其手下的头领前往长安。

李靖在接到长安传来的紧急命令后,马上就召集手下主要的将领,李世勣、张公谨、、尉迟恭、高甑生等人商议对策。

在巨大的胜利鼓舞下,原本都是喜笑颜开的一众将领,在听到李靖宣布朝廷的最新命令后,无不惊讶。对于这些大半辈子驰骋沙场的将军们来说,战打到一半,最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接下来差不多是痛打落水狗的时候,此时要让他们停下来,还真的不是一般的难受。

但朝廷的命令,他们却不得不遵守,在李靖宣布皇帝的手诏后,心有不甘的诸将都等着李靖宣布停止追击的命令。

但李靖却并没有如他们所想,宣布停止追击的命令。

“诸位,本帅考虑再三,觉得如今停止追击颉利残部,必将功亏一篑,给颉利苟延残存的机会,因此,本帅命令,大军继续追击颉利所领突厥残部,必须将其尽歼,不得有任何迟疑!”李靖威严的命令,让帐内的诸将非常惊讶。

“大帅,陛下已经下诏,令我大军停止追歼突厥人,准备接受颉利的请降,我们再率军追杀,似不妥当吧?少字”脸色黑黑的定襄道行军副总管尉迟恭率先提出疑虑。

继续率军追击,是帐内每个将领的心愿,但皇帝的命令又不能不尊,再加上天气恶劣,颉利不战而降,将士们少一些征战的辛苦,从大局考虑,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尉迟敬德快人快语,在李靖宣布完命令后,马上就说出了自己的疑虑。

尉迟敬德的疑问,李靖一点都没意外,他皱着眉头说道:“颉利虽败,但其手下还有近二十万人马,可以上马打仗的还有六七万,比大部草原上的部落实力还强大,若颉利此只是缓兵之计,想趁我大军停止追歼之际,绕道度过大漠,进入漠北,依靠突厥九姓人马,再与我大唐为敌,那样突厥人实力将再次大增,而且我大军已经连续征战,将成强弩之末,要度过大漠与其作战,实是不可能之举。如果真如本帅所料那般,再过几年,颉利势必再次做大,会成为我大唐的新患,甚至比现在更甚。如今陛下允其内附的诏令已经由唐俭带至颉利,颉利得知陛下同意了他内附的请求,一定会放松警惕,不加以防备,我们可趁此机会,一击将其残部尽歼!因此本帅命令,继续追歼颉利残部!诸将不得有误!有什么责任,都由本帅承担!”

李靖说完,李世勣马上站出来表示赞同:“大帅说的在理,末将觉得,此时万不能停止追击,不然我数路大军,最终将不能尽全功而还!”

“大帅,本将还有一虑!”脸有迟疑神色的张公谨站了起来,向李靖作礼说道。

“尽管道来!”李靖微皱了眉头。

“大帅,据传如今唐俭已经前往颉利军中,若我们此时率军攻击突厥人,那唐俭等人性命必将不保,到时陛下责怪,如何是好?”

李靖大手一挥,似毫不在意在说道:“本帅早就想到此事了,此是韩信破齐之道,只要能全歼颉利的残部,区区一个唐俭,何足惜也!唐俭等人抵达颉利地,颉利不加防备,若在此时选一万精骑,带足二十天口粮,很轻松就可以将颉利残部全部歼灭,本帅断不能放过如此机会!各将不得有任何违令,不然休坚本帅不讲情面!”

秦末楚汉争霸时候,刘邦手下的顶级说客郦食其请命,前往在楚汉间摇摆不定的诸候国——齐国,说服齐国主政的田横、田广等人向汉军投降,刘邦同意之。郦食其不辱使命,凭三寸不烂之舌,成功将田横等人说服,向汉军请降,但此时大将军韩信却领大军攻齐,在齐国没有防备间,一举将其消灭掉,李靖所说韩信破齐之道,即是如此。

听李靖如此说,张公谨等人面面相觑,想不到李靖手段狠辣至此。但他们也不得不佩服李靖行事的果断,不惜违抗皇帝的命令,也不惜牺牲鸿胪卿唐俭及使团其他人的性命,也要将突厥人全歼。

历史上的郦食其是被田横、田广投入大油锅给烹了,诸将在听了李靖此话后,也暗暗地为唐俭祈愿,希望这位朝廷的三品大员不至于落个与郦食其同样的命运。

李靖如此说,诸将没人再敢提出反对,齐齐抱拳向李靖作礼应道:“谨遵大帅令!”

诸将没有人再起来反对,李靖很是满意,在扫了几眼全都绷着脸的诸将后,李靖再次威严地喝令:“下面宣布各部具体命令:由本帅亲领一万精骑,连夜急进,正面进攻颉利的牙帐所在地,李世勣将军部也连夜跟进,策应本帅的攻击,张公谨将军部、尉迟恭将军部随后跟进,策应本帅及李将军所部的追击,不得有误,必求行动迅速,违者军法从事!”

“是,大帅!”诸将齐声应诺后,各自散去,快步回营去做准备。

很快,大营内马嘶人喊等诸般喧闹声四面八方响起来。

李靖在诸将离去后,独自对着帐上挂着的敌我形势图沉思了一会,再对候在帐外的亲卫喝令:“速传帐下前锋苏烈进帐!”

“是,大帅!”

第28章 老朽只是在报恩第6章 苦口婆心第31章 除夕感怀第15章 怎么是你第15章 七个典故第41章 谁是猎物第85章 精彩即将到来第36章 人生得意需尽欢第1章 大灾的贞观七年第66章 惊震朝堂(下)第138章 要下手了第101章 坐收渔翁之利第58章 就这么偶然间第25章 天柱王被杀第114章 四处征伐第48章 你不觉得奇怪吗第37章 两个意外的猎手第127章 英雄所见略同第38章 陛下,小心第49章 比试第35章 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第44章 让皇帝处置吧第46章 长安来使第3章 五年的辛苦没有白费第9章 等着我的好消息第52章 这是对你们的命令第142章 朕一定会让你满意的第146章 争抢女婿第3章 花开时节动京城第50章 春游第3章 杀鸡骇猴第122章 许婚第8章 不经意间的相逢第4章 什么地方不对劲第114章 四处征伐第61章 第一次亲密接触第112章 登门道歉第19章 面圣第53章 占城稻种第98章 直趋平壤第13章 操了回旧业第30章 小民算术不太好第104章 舌战群臣第113章 马蹄踏处,即为我大唐国土第25章 这一刻,已经等的太久了第105章 诸王回京第59章 又是天灾之年第20章 没想到的问题第111章 立何人为太子第88章 陛下所用,真是对人也第110章 这让人如何接受第10章 姑娘未嫁第18章 这些事竟然都知道第110章 这让人如何接受第11章 梦里长安第107章 多谢陛下信任第五三十章 长乐公主的宽容第157章 坚决不同意第89章 这对强人所难的兄妹第56章 皆大欢喜第104章 称病休养第57章 又一位名家第102章 不和谐的争论第146章 争抢女婿第84章 此战最最关键的因素第17章 逛青楼第98章 直趋平壤第68章 初步成就第47章 世事太神奇第50章 李世民的“内疚”第124章 会不会是这个原因第99章 愿世代做大唐子民第115章 好像太残酷了些第84章 真是惭愧第30章 过年了第29章 面对面的交锋第五三十章 长乐公主的宽容第105章 朕受益匪浅第42章 身世之迷(中)第1章 八月初三第142章 朕一定会让你满意的第77章 有需要,你们可以随时进宫第49章 蜀王李恪第60章 走马上任第55章 让人啼笑皆非第30章 小民算术不太好第5章 男儿有泪不轻弹第25章 天柱王被杀第40章 长安来使第9章 所料没错第11章 作战计划第51章 王昙新的老师第143章 你是我的女人第57章 又一位名家第61章 第一次亲密接触第34章 无法想象了第100章 安东大都护府第51章 小别胜新婚第146章 争抢女婿第5章 这是什么意思
第28章 老朽只是在报恩第6章 苦口婆心第31章 除夕感怀第15章 怎么是你第15章 七个典故第41章 谁是猎物第85章 精彩即将到来第36章 人生得意需尽欢第1章 大灾的贞观七年第66章 惊震朝堂(下)第138章 要下手了第101章 坐收渔翁之利第58章 就这么偶然间第25章 天柱王被杀第114章 四处征伐第48章 你不觉得奇怪吗第37章 两个意外的猎手第127章 英雄所见略同第38章 陛下,小心第49章 比试第35章 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第44章 让皇帝处置吧第46章 长安来使第3章 五年的辛苦没有白费第9章 等着我的好消息第52章 这是对你们的命令第142章 朕一定会让你满意的第146章 争抢女婿第3章 花开时节动京城第50章 春游第3章 杀鸡骇猴第122章 许婚第8章 不经意间的相逢第4章 什么地方不对劲第114章 四处征伐第61章 第一次亲密接触第112章 登门道歉第19章 面圣第53章 占城稻种第98章 直趋平壤第13章 操了回旧业第30章 小民算术不太好第104章 舌战群臣第113章 马蹄踏处,即为我大唐国土第25章 这一刻,已经等的太久了第105章 诸王回京第59章 又是天灾之年第20章 没想到的问题第111章 立何人为太子第88章 陛下所用,真是对人也第110章 这让人如何接受第10章 姑娘未嫁第18章 这些事竟然都知道第110章 这让人如何接受第11章 梦里长安第107章 多谢陛下信任第五三十章 长乐公主的宽容第157章 坚决不同意第89章 这对强人所难的兄妹第56章 皆大欢喜第104章 称病休养第57章 又一位名家第102章 不和谐的争论第146章 争抢女婿第84章 此战最最关键的因素第17章 逛青楼第98章 直趋平壤第68章 初步成就第47章 世事太神奇第50章 李世民的“内疚”第124章 会不会是这个原因第99章 愿世代做大唐子民第115章 好像太残酷了些第84章 真是惭愧第30章 过年了第29章 面对面的交锋第五三十章 长乐公主的宽容第105章 朕受益匪浅第42章 身世之迷(中)第1章 八月初三第142章 朕一定会让你满意的第77章 有需要,你们可以随时进宫第49章 蜀王李恪第60章 走马上任第55章 让人啼笑皆非第30章 小民算术不太好第5章 男儿有泪不轻弹第25章 天柱王被杀第40章 长安来使第9章 所料没错第11章 作战计划第51章 王昙新的老师第143章 你是我的女人第57章 又一位名家第61章 第一次亲密接触第34章 无法想象了第100章 安东大都护府第51章 小别胜新婚第146章 争抢女婿第5章 这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