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暗网即收
从醒心殿出来,老王爷淡然遥望天上的太阳。太阳躲在云后,却依旧能够刺痛人的眼睛,可路仍在脚下。
他回府之后,便立刻上书明帝,称自己耄耋之年,力不从心,愿交出镇西军兵权,留在京中安度晚年。
明帝也当即下诏,为体恤老臣,先收编十万兵力,调任樊离为主帅,禁军统领一职由御前近卫首领肖广担任,剩余十五万镇西军依旧如初,由老王爷的老部下统领。
…………
自怡贵妃的手书重现之后,秦王府就一直很安静,外人看来秦王失了君心,被禁足并收了军令,但实际上明帝在收了启帧平齐军的军令之后,又暗中授予了他赤金龟符。
先帝在位之时,一改虎符旧制,将东启地方军队共设置四枚蛇符,他们各不相同,一分为二,两两相配。
四国会盟之前,边境战事不断,为地方军灵活机动的调配军队,以应外敌,先帝将三枚完整的蛇符赐予镇西王、东定王、南昌王,自己手持一符统领禁军及北境。
除此之外,还特制了一枚赤金龟符,设为东启最高的军权凭证。
赤金龟符虽与蛇符型差千里,却可以与每个在外统军手中半枚蛇符合二为一,形成玄武之状,凭此可调动东启任何一支军队,以彰显皇权的至高无上,防止地方军队各位为政。
明帝给了启帧这枚赤金龟符,就是为了防止京中挟制老王爷及皇后之时,镇西军有所行动,引发动乱。
这个局,启帧和明帝心照不宣,配合默契,也算是他们父子二人关系的第一次破冰。
启帧拿到赤金龟符之后,就秘密出府,前往启都附近最近的两个军营,调配十五万军队埋伏在启都城外,与此同时,樊离也在城内做好接应准备。若镇西军有所异动,他们便即刻镇压。
万险之中的万幸,镇西老王是个明白人,懂得取舍和进退,明帝既然能够开门见山的与他讨论那庄旧案,必然是做了万全的准备,齐胜的下场他比谁都清楚,他实在不必拿二十五万镇西军将士的性命拼个鱼死网破。
就此,一触即发的内乱就此平息,他也得以保全家人及颜面。
然而,老王爷不会傻到全然相信明帝的承诺,所以他主动上书全权交出兵权,并提出留京养老,就是昭示朝野自己及皇后对东启的忠诚,再押上自己往日的功德及名望,挟制明帝善待镇西军,更阻止他一意孤行废后,否则明帝势必会被群臣及天下人诟病及诽议,这也是明帝最为在意的。
明帝深知镇西老王的用意,虽默认,却也没有放弃寻求常欣怡自杀真相。
宫中,皇后启安然被禁足已有三日,她的贴身侍女拂香也被严刑拷问三日。
要知道,即便是悬案,一旦线索被牵出分毫,那离真相便也越来越近。
林子贤趁机将团扇陷害张梦依一事一股脑全部推给皇后,蓝妃也兑现承诺,帮了她做了人证。同时,蓝妃还揭露皇后继林子贤之后逼迫自己对二次有孕的张梦依动手。
从拂香及其他福临宫仕女及内监的口供中还深挖出十五年前皇后陷害的怡贵妃的始末。
当年,皇后同娴贵妃、敬妃达成联盟,早早埋下共同除去常欣怡的伏笔。
之后,借着给太后娘娘操办寿诞的机会,皇后故意将差事交给敬妃筹办,因为她知道常欣怡与赵敬阁关系很好,此等宫中大事常欣怡定会帮着出谋划策。
她也知道,太后娘娘也极其喜爱红梅,那宸园的红梅林便是她出嫁那年先帝命人栽下的。
为了讨太后欢心,她授意敬妃“巧思妙想”,将宸圆满园红梅花枝挂满信笺,上面誊写描写红梅传世的诗句。
因红梅花枝数不胜数,信笺的诗文抄录则是个巨大的工程,为彰显后妃对太后生辰的看重和诚意,敬妃打算亲自誊写,并顺理成章的请求好友常欣怡的帮助。
生辰过后,敬妃收集好常欣怡的手书,暗自悄悄临摹了整整一年之久,以备不时之需。为防她人怀疑,皇后命人特意送给敬妃常心怡独有的梅花信笺,若来日临摹的抄本被人意外翻出,也可以说借了常欣怡抄录的诗词来赏析。 齐胜事发后,敬妃便应娴贵妃的指示,临摹常欣怡的笔迹伪造了那些往来的书信,偷偷放置在常欣怡的芳华殿中。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况且人证物证俱在,常欣怡百口莫辩。
也就在常欣怡跳井自杀的当日,敬妃还没来得及清理掉她殿中那些临摹笔迹的书稿,皇后却早已捷足先登,命人将陷害怡贵妃的罪证偷走藏匿,这让本就如惊弓之鸟的敬妃日日担惊受怕、忧心忡忡,最后抑郁而终。
除此之外,就连借平剿北齐连带除掉尉迟一族也是皇后撺掇的娴贵妃向明帝献计。
尉迟一族两朝外戚,在朝堂之上的势力盘根错节,甚至想要左右明帝推行削藩国策,明帝对此非常不满,欲除之而后快。皇后便告诉娴贵妃若她可为圣上分忧,除了他的心腹大患,必得恩宠和器重。
不得不说,皇后的手段真的是高明,捕鱼从来不自己撒网,把责任摘的干干净净,并且而且很有耐心及远见。
她给敬妃的信笺封面虽然乍一看与芳华宫无二,其实另有玄机,那花蕊的绣法若仔细辨别同芳华宫的就大为不同,且赝品之上的刺绣是敬妃最为拿手的抽纱秀,若被查到,她有口难辩。
特别是在风头过去之后多年,皇后仍旧将此书稿藏匿,以防不时之需。
事实上,这个书稿竟也在十五年之后发挥了作用。
启嵚珏陷害樊离的幕后第二黑手便是皇后。
启安然早知宁王启嵚珏想要借着刺杀东瀛遣使以陷害韩王、樊离及秦王,于是,她暗中让人假扮流匪夜劫官贾府邸,劫烧粮车,将启都匪患做的更加逼真,但是,她万万没想到的是启嵚珏如此不知图报,竟然反咬一口拖荣王下水。
好在,启帧以琉璃金塔赝品为诱饵,埋下线索,自证清白的同时也揪出了陷害之人,洗脱了荣王的嫌疑。
但更让她始料不及、惊恐万分的是明帝寿诞之上常欣怡手书的重现天日。
启安然无法确定这是何人所为,但她猜测明帝第一个会怀疑是宁王启嵚珏,毕竟他与东瀛遣使当街刺杀案以及琉璃金塔被盗案牵连最大。
于是,她突然想起那本被她雪藏的书稿,便命人悄悄放在宁王的府邸敬妃的遗物之中,待明帝下令抄家之时,若发现端倪,彻查怡贵妃死因,便可将罪责转嫁给敬妃母子。
只可惜,她千算万算,竟然没算到启帧与明帝父子二人早已放下芥蒂,联合起来做了这么一个大局,逼她作茧自缚,自寻死路。
皇帝得了这些口供,气的砸烂了醒心殿里好些个奇珍异宝。
但因有镇西老王的警醒和谋划,他碍于东启当下内忧外患的局势以及他明君的一世英名,所以并没有废后,更没有取了她的性命。
当然,当下全部只是权宜之计。明帝爱怡贵妃之心,必然不会永远固守对镇西老王的承诺。
他将宁王刺杀东瀛使者陷害樊离一事以及自己设计的醒心殿中毒,自然的归于皇后的手笔,当即下令,永远囚禁皇后于福临殿,任何人不得探视。
除了残害皇嗣,启安然还意图谋杀明帝,实乃大逆不道,明帝如此处置已然是顾念旧情,仁至义尽,朝野上下无人敢驳斥,对此,镇西老王也无可奈何。
为了将这出大戏做足,他同时褫夺被皇后利用的蓝妃之妃位,降其为侍女,罚俸禁足三年。
但令人意外的是,同样是欺君罔上的宁王,虽被囚禁,但罪名却迟迟未向外昭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