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左宗棠的抉择

“王爷,现下我们大明第一要务当是强军,强军首先要做的便是建兵工厂,大造枪炮。现下王爷将大笔的资金投入教育,恕臣直言,臣觉得是有点本末倒置了。”曾纪泽手下洋务第一干将向他提出了质疑。

“那么你认为,这教育不该作为首要振兴之事吗?”曾纪泽饶有兴致的听他的意见。

“王爷振兴教育是没错的,但王爷这教育改革计划是投入太大,回报期太长,臣以为完全不必搞如此大的规模。不错,我大明现下是需要人才,但也不至于苛求每一名臣民都有文化,咱们只需设一定规模的学校,培养所需的人才便是了,全民普及教育,未免有些浪费资源。”丁日昌道出了他的看法,与大多数人的臣僚眼光相同。

曾纪泽与这些人的看法恰恰相反,全民普及教育固然是一个很大的投入,在一定程度上来说,甚至会是国家财政的“负担”,而且一名孩童从小学到中学,再从中学到大学,培养周期往往耗费十几年的时间,这就是丁日昌所说的“回报期长”。

但一个真正有远见的政治家一定会明白,尽管全民教育投入大,回报期长,但其回报却是巨大的,无可比拟的。在曾纪泽看来,中国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的失败,内在的最大原因便是未能普及全民教育,当数亿人民尚处于愚昧之中时,又怎么能期待他们不踏上狂热虚无主义的贼船呢。

而日本崛起了,就是因为明治维新把振兴教育作为重中之重。当一个国家大多数民智被开启时,那种对富强、民主、文明、自由的追求是任何暴力机器都阻挡不住地,而这种执着的追求,正是一个国家强大的动力所在。

曾纪泽并没有责怪他,只是笑了笑,道:“这就好比你有一个渔塘,还有十两银子,你把其中三两买鱼苗。七两盖你家的大瓦房。接下来卖鱼挣的钱,你再拿三成买鱼苗,七成置家具,慢慢的。你房子也有了,鱼也有了,看起来你很宽绰。”

“但你也可以换一个思路,咱先不住瓦房,忍一忍住草屋。把十两银子全去买鱼苗,挣来的钱再去买更多的鱼苗,然后,当若干年过去后,你突然发现,自己不仅仅有钱盖房子了,甚至可以进城里买豪宅。还可以娶好几房小妾。而你家周围那些急着盖瓦房地人,现在有的依然只是瓦房而已。”

曾纪泽先给他编了一个故事。然后才扯向正题:“教育固然有你所说的那些姑且认为是缺点的东西,但依本王看。教育正如后者地养鱼方式,那才是使一个国家富强的根本。正如平地起高楼。教育就是最下面的地基,教育不兴。咱们就算建再多的工厂,造再多的枪炮,总有一天,这座高楼大厦也会轰然倒塌。”

“王爷,你地解释固然有理,但臣还是想不太通。”丁日昌仍是心怀疑惑。

曾纪泽道:“革新之业,本就非你等深通,就算是本王,许多事也只有踏着石头过河,所以既然想不通,寻就不必多想,就用将来来证明本王今日的决策吧。”

曾纪泽目光深远。算无遗策。这是东系上下都熟知地。这也是他实行了诸多举措。虽然众人多有质疑与反对。但最后都还是采取了积极支持地态度。因为他们深信着他们地吴王。深信他无论做出怎样地决策。都将是英明正确地。他们之所以暂时不理解。是因为他们乃凡夫俗眼。无法如吴王那样洞察深远罢了。

“臣明白了。臣虽然现在无法领悟王爷地用心。但臣终有一日会领悟。只要是王爷地决定。臣必全力执行。”丁日昌表明了他地态度。

对于其他人地质疑。曾纪泽自然没有功夫去一一解释。但他手中现在有了报纸这个绝佳地宣传工具。自然要充分地利用。于是曾纪泽又先后在《明报》发表了数篇关于教改地文章。回应政府民间地各种质疑。

在教改方案公布不久。曾纪泽即与冯桂芬容闳等人议定了在江苏政府控制区域兴建五所大学。这五所大学分别是:

徐州。徐州矿冶学堂。苏州。苏州商业学堂。苏州兵工学堂。上海。上海船舶技术学堂。上海水师军官学堂。

这五所新建学堂分别涉及了矿、商、军、船等多个重点行业。兴办地区也是因地置宜。便于与当地工商业相结合。加上原先创办地复旦公学堂和同济医学堂。江苏省将拥有七所高等学府。

这其中,曾纪泽对复旦公学堂的期望与投入是最大的,该校成立数年来,政府对该校的投资也在连年追加,师资力量和学校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

美国有哈佛大学,号称美国的智慧与精神所在,曾纪泽希望复旦公学堂能够成为大明的哈佛,为将来大明乃至中国的发展与振兴,担负起智慧头脑的重任。

复旦公学堂的第一届毕业生的毕业之期马上临近,而这些人也早就成了江苏省从政府到民间争抢的人才,全部两百名毕业生的就业方向早在半年前就已确定,而这些人除了部分进入省政府以及下属的工商企业工作外,大部分人都志愿加入即将实施的各项革新之中,而曾纪泽在《明报》中关于教育的几篇文章,则是驱使不少毕业生投入到教育事业中来。

浙江,杭州外围,楚军大营。

啪!左宗棠将那份大明皇帝的“圣旨”狠狠的摔在了案上,腾的站了起来,在悬挂的那张大地图前来回踱步。

案下众幕僚吃不准他们的大帅到底是愤怒还是焦虑,均是鸦雀无声,没人敢先发表意见。

“真没想到,真是没想到,这个曾国藩往日里道貌岸然,一副忠君爱国的嘴脸,竟会做出这种大逆不道之举,哼哼,天下人的眼光都被这老头给蒙痹了!”左宗棠不停的在数落着曾国藩。

案下金华道台刘松开口道:“大人,事到如今,再怎么瞧不起曾公也无济于事,这圣旨,咱们到底该怎么应对?”

“狗屁曾公!狗屁圣旨!”这两个字似乎是犯了左宗棠的忌讳,忍不住又是破口大骂。

“是是,是狗屁!”刘松唯唯是诺,接着小声道:“不过这狗屁可响得很,若是不小心应付,只怕会被吹翻也说不定。”

刘松素以言辞巧令著称,他这几句顿时惹得众人暗笑,就连左宗棠嘴边也忍不住抹过一丝笑意,但随即他便骂道:“笑个屁,都什么时候了还笑得出口,本帅该如何做,你们倒说说看。”

刘松见左宗棠情绪缓和了几分,便道:“依末将之见,大人现在有上中下三策。”

左宗棠神情一振,忙问是哪三策。

“如今曾公既已反,太平军主力已灭,八旗绿营早已溃不能战,中国又将陷入到割据分裂的大混乱时代。大人坐拥雄兵数万,据浙江富庶之地,便可趁机脱离清廷,退可割据称王,进可肆机问鼎天下,此乃上天所受大人之天赐良机也,是为上策。”

“明廷毫无疑问是当今天下最强的势力,大人若无与之抗衡之必胜决心,便可顺势归之,以大人之威望,以及与曾公师生情谊,亦不失为封侯封公,此乃中策。”

“这下策嘛,自然是仍忠于满清,与明廷抗衡。不过明廷必以先南后北为统一天下之策,介时必集中全力先攻我楚军,胜负之数,实在难以预料。况且就算是最后奇迹般的平了明廷,到时清廷必吸取教训,断容不得大人,这结果嘛,就不用末将再多说了。”

刘松的上中下三策可谓分析得通透,众人顿时议论纷纷,大部分人支持楚军割据自立,一部分支持归顺大明,只有极个别人依然愿为满清卖命。

根据众人的意见,似乎左宗棠应该选上策为佳,但左宗棠沉吟半晌,却道:“你分析的不错,但本帅觉得偿漏了一策。那就是本帅名义上归顺明廷,却不入朝面圣,暗中行割据自立之举,待天下大势明了之时,再做决断。”

左宗棠说白了是想做骑墙派,但刘松却不赞同,他道:“大人的第四策原本是最佳的选择,但大人忘记考虑明廷要大人事实归附的决心,据末将所知,曾国荃的数万大军已经南下,不日即将逼近湖州,这般态势,分明就是要以武力威胁大人去南京,所以说大人这第四策根本就行不通。”

左宗棠哼了一声,不屑道:“那本帅就正好打垮曾国荃,给明廷一个下马威,为本帅的割据再加重一个筹码。”

刘松苦笑道:“对付湘军固然可以,但大帅忘记近在咫尺的淮军了吗,若是咱们抽调人马去湖州,只怕淮军立即会在背后给咱们一刀,到时两面夹击,咱们哪还有胜的希望。”

左宗棠哈哈大笑,道:“这你就看不透了,他叔侄二人是同姓不同心,他曾纪泽若是真相与本帅为敌,早就动手了,根本不会容曾国荃来插一手。本帅就是要给他们来个各个击破,叫他们曾家的人见识见识我左宗棠的厉害。”对电脑,郁闷。

第189章 世界的转折点第112章 野心 铁血 柔情第95章 招降纳叛第171章 修好第100章 耕者有其田第225章 实验室第155章 骄军必败第8章 胡林翼第11章 洋枪营第234章 父子同心第125章 黎明前的黑暗第306章 让步第74章 纪泽式第55章 私人武装第71章 兵工厂第241章 狂欢第189章 世界的转折点第200章 关门打狗第145章 血流成河第4章 英国医生第287章 扬眉吐气第191章 四川第254章 先手第281章 烽烟再起第217章 暧昧第257章 谁入地狱第174章 起点号第57章 英雄末路第239章 懦夫第56章 军校第120章 对峙第267章 傀儡第160章 殖产兴业第298章 猎鹰第151章 办报第308章 征地风波第253章 龙颜大怒第47章 容闳第116章 绝对控制第194章 人,狗第167章 列强的矛盾第16章 出征第281章 烽烟再起第242章 肉第148章 各怀鬼胎第111章 “狼狈为奸”第184章 誓师第287章 扬眉吐气第290章 三国进献第195章 伺候营第30章 假老爸第一百二十六章第101章 知府,船厂第11章 洋枪营第99章 土地之重第79章 夫人第271章 水下蛟龙第46章 淮军初战第125章 黎明前的黑暗第99章 土地之重第188章 四面开花第292章 德意志第297章 攻其不备第137章 国号第272章 强硬第269章 强硬第21章 谈判第10章 大刀手第249章 宝刀不老第68章 同济第285章 天鹰第102章 技术方向第216章 不同的骑兵第129章 黄梁一梦第224章 技术难题第35章 再度交手第209章 校长姐姐第169章 被开明第17章 坚守黄州第106章 背信第191章 四川第71章 兵工厂第291章 双飞第206章 特色弟妹第13章 打砸抢烧第122章 献策第174章 起点号第281章 烽烟再起第221章 第一人第213章 立场第154章 左宗棠的抉择第161章 曾胡会第63章 常熟第73章 刘铭传第237章 宿命第101章 知府,船厂第147章 笼络人心第252章 自作聪明第76章 留学计划第172章 海权
第189章 世界的转折点第112章 野心 铁血 柔情第95章 招降纳叛第171章 修好第100章 耕者有其田第225章 实验室第155章 骄军必败第8章 胡林翼第11章 洋枪营第234章 父子同心第125章 黎明前的黑暗第306章 让步第74章 纪泽式第55章 私人武装第71章 兵工厂第241章 狂欢第189章 世界的转折点第200章 关门打狗第145章 血流成河第4章 英国医生第287章 扬眉吐气第191章 四川第254章 先手第281章 烽烟再起第217章 暧昧第257章 谁入地狱第174章 起点号第57章 英雄末路第239章 懦夫第56章 军校第120章 对峙第267章 傀儡第160章 殖产兴业第298章 猎鹰第151章 办报第308章 征地风波第253章 龙颜大怒第47章 容闳第116章 绝对控制第194章 人,狗第167章 列强的矛盾第16章 出征第281章 烽烟再起第242章 肉第148章 各怀鬼胎第111章 “狼狈为奸”第184章 誓师第287章 扬眉吐气第290章 三国进献第195章 伺候营第30章 假老爸第一百二十六章第101章 知府,船厂第11章 洋枪营第99章 土地之重第79章 夫人第271章 水下蛟龙第46章 淮军初战第125章 黎明前的黑暗第99章 土地之重第188章 四面开花第292章 德意志第297章 攻其不备第137章 国号第272章 强硬第269章 强硬第21章 谈判第10章 大刀手第249章 宝刀不老第68章 同济第285章 天鹰第102章 技术方向第216章 不同的骑兵第129章 黄梁一梦第224章 技术难题第35章 再度交手第209章 校长姐姐第169章 被开明第17章 坚守黄州第106章 背信第191章 四川第71章 兵工厂第291章 双飞第206章 特色弟妹第13章 打砸抢烧第122章 献策第174章 起点号第281章 烽烟再起第221章 第一人第213章 立场第154章 左宗棠的抉择第161章 曾胡会第63章 常熟第73章 刘铭传第237章 宿命第101章 知府,船厂第147章 笼络人心第252章 自作聪明第76章 留学计划第172章 海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