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节 黄石矶·王失机

高良很不理解老人的话,桃花还能有什么灵气呀,岂不是哄孩子么!但并不愿意扫他说话的兴致,反而还表示理解赞同的称是附和着。可不知怎么的,当明欣老人说到被砍伐的桃树时,脸色便忽然阴沉下来,情绪明显低落了许多。为了活跃一下气氛,高良和张志高站起来共同敬酒,老人见二人同时敬酒,明白是因为自己变化的脸色之故,自觉失态,便极爽快地端起酒杯,仰头一饮而尽。

这时,陈芸老夫人又端着一碗炒鸡蛋,笑吟吟的从厨房里走出来,对着她老头子说:“这是桃花刚炒好的。我看你好长时间没有像今天这么高兴了。不过,酒也不要太过量哦。”又转身对着两个年轻人说:

“你们不仅是我家的贵客,还是九死一生之后的重逢,酒、菜虽然不好,还请两位一定要尽兴呀。你们年轻,多喝点没事。别急,时间还早,慢吃、慢喝,也别辜负了我们母女在锅台后边的一片心意。”

高良和张志高自然明白,她话的意思,是怕老头子一高兴喝多了。高良心里算了算,还真有点惊诧不已了。一个年过古稀的老人,今晚已经喝下三、四两了,居然没一点醉意,可见他的身体和酒量功力了。高良在钦佩之余,当听到陈芸老人的双关隐语后,便碰了碰张志高一起站起来,诚挚地说道:

“伯母您受累了!我们在您家里住了这么长时间,一直都是您照顾着。今晚我们想借这个机会敬您一杯,以表达我们的谢意”说着,高、张二人便同时端起酒杯,对着陈芸一饮而尽。高良亮了一下杯,又补充道:“伯母要是不能喝,那就随意一下吧。”

陈芸见两人都一口喝干了,.心里显然很高兴,脸上随即笑起一朵花似地,右手在围裙上象征性地揩了揩,端起他男人面前的酒杯,竟然极豪爽地也一口干了。明欣老人见他老婆子今天如此爽快,喜出望外,嗬嗬嗬笑了几声,打诨道:

“老婆子今天怎这么高兴呀?平时.最多喝半杯的。这以后啊,我喝酒就有作陪的咯。哈哈哈。”

陈芸老人见自己男人笑话自.己,觉得有点不好意思起来,便拍了他肩膀一下道:“今天不是看你们三个都高兴嘛。给你长了面子,你还卖乖。惹火了我,你以后就别想下酒菜了!注意别喝醉了哦”

“不知道酒逢知己千杯少哇。放心吧,我心里有数的。”.明欣老人笑答道。

这边陈芸老人刚离开,他们三个人就又推杯换盏.起来。两个年轻人虽然多礼多陪,但却尽量让老人少喝点,一是为了他的身体,二也是为了他肚子里的“宝货”。喝酒闲聊了一会,高良见老人兴致又起,便似随意地问:“您老刚说朱元璋后人在这里怎么啦?”

“接着讲?”老人孩子似地歪着头笑问。

“接着讲,接着讲。我们洗耳恭听啊”张志高一听有.门,立即站着欢声道。

“看过《方舆纪要》吗?”老人问两个年轻人。

“《方舆纪要》?什么.书哦?”张志高好像很不明白地问着老人,又转身向高良眨眨眼问:“高良你看过么?”高良见张志高做着鬼脸,立即明白了他的意思,便顺着他的话说:

“没有,没有。我哪里知道什么‘方鱼纪要’、‘圆鱼纪要’的呀!”

“《方舆纪要》里有这样一段话”老人顿了一下接着说道:“哦。清嘉庆23年本《东流县志》上,也同样记载有这么一句话:‘黄石峡在县东北五十里,亦濒大江,明正德十四年,宸濠犯安庆泊舟如此,问矶石名,左右曰‘王失矶’也。濠大恶之,未几果败。’黄石峡就是现在黄石矶东北边的十八岔湖。这句话指的是明正德十四年,也就是公元1519年的历史故事。

话说宁王朱宸濠久怀异志、早就阴谋作乱;经过多年准备以后,终于明正德十四年农历六月十四日,杀死朝廷命官,借口正德皇帝没有子嗣,不能血祭祖先,便悍然率众起兵造他本家的反。经与朝廷军队几番厮杀,一时难以奏效。他属下的李士实与刘养正两人就天天奏请,要宁王不要旁顾,早日自水路攻取南京,待夺了皇位再号令天下,方是上策。

而宁王朱宸濠却犹豫不决,可当他已经心动的时候,却又中了王守仁的反间计,因此延迟耽搁了十多天,就使兵情战势越加不利于他。于裹足不前、无计可施之际,朱宸濠这才接受李士实与刘养正二人的计策。朱宸濠便令刘吉为监军、王纶为参赞、葛江为都督,他携带所有美妃、世子、侍从、宝玩等,亲督中军,率李士实、刘养正、闵廿四、吴十三等共六万主力人马,号称十万,共分五路出南昌、下鄱阳湖。阴历七月十二日,大军出湖口,乘着长江主汛期的滚滚江水,顺流而下。沿岸守军听得宁王亲率大军而来,或开门献降、或望风而逃,致使朱宸濠叛军一路势如破竹,如入无人之境,于七月十四日太阳偏西时,舰船行至吉阳矶下游的天星洲。

宁王宸濠听说距安庆城已只一帆之遥,又天色将晚,自己与左右均不识附近地形水情,见洲东有一片大大的水湾,正可驻泊大军舟舰,便传令道:

“今日就此扎住,明晨五鼓直发安庆城。大舰驻洲头,小船泊湾内,各司其职。”

待各营安顿,天色尚明。宁王宸濠立于楼船之上,见此洲横江而立、山岛耸峙,地势险要非常,尤且苍松翠柏、鸟语花香,风光旖旎动人,便又动了游玩乐赏的兴致。遂不顾李士实等相劝,竟然手挽妙龄宠妃,带着李士实、刘养正等一班随侍文武,下楼船、上轻舟。不一刻,轻舟便停泊在洲南边山窝子里。

待侍从将他扶下了小舟,朱宸濠左右一看,见西面不远处有一横江石矶,便肉手一指,在文武随侍的前呼后拥之中,便踏着细碎软步看过去。这个昏了头的宁王像他的老祖宗朱元璋一样,在军旅战阵之际也忘不了登临览胜。所不同的,乃祖是为了排忧解闷、找对敌灵感,而他却纯粹是军情紧急之时的寻开心。二者相较,便高低立判了。

此时正是七月半长江大水季节,江边的大石矶只lou出江水表面两米多。但见十余里宽的江面汪洋恣肆,江水如疯狂的野马般咆哮、奔腾而来。随着呼呼呼的汹涌之声,激流到此突然被横江而立的大石矶强硬挡住,便轰隆一声激起丈多高的飞天雪瀑;再哗啦啦纷降下来,猛地一个回涌,连同周围的空气都被回吸进沉沉江底。

由于顺逆两股激流在此互相冲撞,大大小小的漩涡便相继而起,一个个大张着吃人巨口,呜呜高速旋转着由远而近,待吞噬进岸边的断木枯草以后,又由近而远、渐远渐消。

宸濠站在江边,竟不敢像他老祖宗朱元璋一样,登上滔滔江水中的大石矶,而只是目不转睛怔怔地注视着,心底里感到无比震撼和敬畏。凭心而论,朱宸濠也并不是个胆小怕事的人,其胆量和孤注一掷的豪情并不亚于乃祖朱元璋。但不知怎的,朱元璋到此会因石矶的无比气势增添豪情,而他朱宸濠到了这里,却被这一撕天裂地的震撼场景给弄得有些胆寒了。

朱宸濠拍拍吓得缩到他怀里的爱妃,脸lou心疼与尴尬之色,正要反身回转,见身边随侍将佐多有颓丧之气,且明显有退返的意思,忽然心中一震。他猛然醒悟到,自己受万众瞩目,倘若被这么个激流涌浪所吓住,恶战将临,那还如何使人鼓足信心、奋勇争先呀。必须给将士们提起百倍信心,以顽强不屈、勇往直前的精神,夺关斩将,才可取得大明皇权。想到这里,他立刻收敛心神,强提精气,目光凛然一扫道:

“此石矶乃天赐瑞兆!天意告诉我们,要像大石矶一样,经得起任何狂风巨浪,斗得过各种艰难险阻,风变、水变、长江波涛变,我们的坚强意志不可更变!明日扬帆,必一鼓拿下安庆城!”

“紧跟宁王,直捣南京,宁死不辞!”左右一齐高声喊道。

宁王朱宸濠见颓势扭转,即刻欣然道:“大军驻泊此洲,实为天意昭然。要记住这个让我们鼓足勇气的地方。去打听一下,这里叫什么名字,再问问水情、水势。”

历史往往有着惊人的相似,如同冥冥之中有什么神力在左右着一切。就在宁王随从想找个人来问问时,恰好有个放牛的孩子,横骑一头老青牛,戴着一顶破旧的遮阳、遮眼斗笠,口中哼着山歌水曲,陶陶然从西边转角处晃荡过来。宁王随从紧跑几步,拦住牛道大喊:

“下来,下来!”

牛背上的孩子正眯着双眼自娱自乐呢,突然见有人拦路大喊,睁眼一瞧见是个身穿战袍的兵士,便心里大喊倒霉。兵荒马乱之际,被当兵的逮住了,除了麻烦就没好事。

天星洲这地方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历代朝廷都驻兵于此,你来我往,大人小孩见过的兵多了去了,何况并不知道他是宁王的叛军。小牧童并没把这人放在眼里,稍楞了一下,见他这么不礼貌,心里早有了几分胀气,眼都懒得抬的问道:

“找我做么呀?我还是个孩子呢。”

宁王随从见这孩子如此轻慢,腾地一股火起。正要发作,又想到自己的使命,便强压怒火,手指着石矶方向问道:

“嗐!小鬼,这里叫什么名字呀?”

小牧童见他手指石矶,不用想,当然是告诉他石矶的名称了。随即答道:

“黄石矶”

“是哪几个字呀?”

“我又不是先生,哪里晓得嘛。”

“平时水情有什么变化吗?”那随从又问。

“一日一变。”

“哦——。江水还要多长时间才退落呀?”

“十日以后。”牧童答过以后,见宁王随从没有接着再问,便一扬手中竹鞭,两腿一夹,老青牛咚咚咚就跑了个一溜子青烟。

随从打听到确切名称、详细水情后,便急忙回石矶禀告朱宸濠。其实他也就听到三句话:黄石矶、一日一变、十日以后。事情就是这么凑巧,原来宁王的这个随从是江西饶州人,赣地方言,“黄”和“王”都是同音的,所以在向宁王朱宸濠禀告时,就说成是:

“回禀王爷,小牧童说此处名叫‘王失机’”

宸濠听后先是“哦”了一声,猛地浑身一震就突然回过味来,立即大怒:“王失机?你竟敢讥笑我!”话未说完,就已拔出佩剑。刘养正大惊失色,慌忙谏阻道:“大王且慢,何故要杀无罪之人呀?”朱宸濠怒气冲天道:

“他说‘王失机’,这不是讥笑我不听你二人之言,而失去了攻打南京的有利时机吗?不杀何以泄恨!”

李士实赶忙解释道:“他只是转告牧童之言,绝无讥笑之意。万望大王息怒。”朱宸濠这才想起,这话本是牧童之言,随即怒气渐熄,收剑入鞘。转而又想,牧童所言“王失机”难道是上天对我的警示吗?想我堂堂宁王,舍得一身剐,举兵造反,如今兵盛将勇、气势如虹,待明日攻下安庆城,就可直下南京。怎会失去机会呢?不对。起兵之前就有神人预测过,我一旦举兵就定会扭转乾坤。而且先前的种种应验和迹象都说明,神人预测是极其准确的。难道天意也会反复无常?不可能嘛!

宁王正在犹疑,李士实转问那个随从道:“你打听得此地水情如何呀?”

“一日一变。”随从感激地躬身答道。

“江水何时可落?”

“十日后。”

“哦——。此处水情无常态,为地势险恶之故!十日后即将到八月,俗语说‘八月汛减’。大王,这是个好兆头啊!”刘养正殷勤奏道。

“此话怎讲?”朱宸濠听说是好兆头,霎时来了兴致,便急问道。

“那牧童口中所言,乃‘王识机也’!王识机,说的就是大王您识知机宜、机变。‘一日一变’,是说形势每天都在变得对我们有利;‘十日后’,意即十天之后,大王您就可攻下南京,登上大宝了!哈哈哈。”刘养正手舞足蹈的解说道。

宸濠听了刘养正的话,即刻大喜。心里说,到底他妈的是有学问的人,这一解释就和神人预测相符了。还有什么可顾虑的!他一转身,手指汹涌江水,豪情满怀道:

“明早五更开船,午时攻打安庆!”

王命赫赫,岂可有违?七月十五日晨,宁王舰队开离天星洲的黄石矶,顺流飞向安庆。当日午后,宁王大军三面围住安庆城,果然按时发动了围攻。一时间炮声隆隆,杀声震天;江面上战船驰骋,城墙边残尸枕藉。酉时过后,只见满江满城火光掩月,直照得江面和城头如同白昼。十六日又战了一整天,双方直杀到戌时末,宁王军虽仍未攻进城内,但也数次爬上了城头。可见安庆守军已是强弩之末了。

朱宸濠站在中军楼船上,看着他的兵士在奋力冲突,不觉意荡神飞、豪情激扬。此时,他忽然很想也同那些勇士一样,冲锋陷阵、挥剑杀敌。平时他总认为,只有宝剑血刃才可平添英色,否则只是个异想天开的书生罢了。正在思绪飞扬之际,忽有急檄传到,李士实慌慌张张冲进来急奏:

“大王,贼将王守仁率兵攻打南昌,宁王府十万火急!”

宸濠闻报大惊。南昌是他的命根子,所储钱粮兵器无数,一旦落入敌手他就回天乏力了。宸濠稍加思虑,也不与众谋士商议,便断然传命速派两万精兵回援南昌。李士实见宁王又有反复,慌忙谏阻道:

“启禀大王,南昌虽急,但只要我大军攻下南京,其余将不战自降。如今这安庆城指日可破,只要攻下安庆城,再顺流而下就再无抵挡之处了。现正值汛期,江水湍急,数日即可抵达南京。箭在弦上,收回不得,千万不可分兵”。

宁王朱宸濠心里,现在记挂的就是钱粮财宝,哪里肯听属下谏言。吩咐两万精兵,天亮即刻回援,他自率大队人马继续围攻安庆。可话虽如此说,待两万精兵于十七日晨才刚开拔,宁王大军便也偃旗息鼓,紧随着回撤了。天道昭昭,这果然暗合了‘一日一变’的童稚之语。

当时天候还算顺遂,宸濠大军回撤时正好刮起西北风。只见先锋舰队顺风扬帆,联舟直上,一路顺畅的越过樵舍,进逼黄家渡。朱宸濠正在得意,哪知早有多路官兵突然夹击过来。宁王惶急异常,不敢恋战,便慌忙下令撤退。又被官兵追杀了数十里,俘虏、斩杀数千,好不容易才从官兵阵中冲开一条血路,向南昌方向落荒奔逃。

七月二十四日,宁王朱宸濠与王守仁大战于鄱阳湖,结果大败亏虚。七月二十六日,也就是小牧童说的‘十日后’,正当宁王朱宸濠召集群臣商议对策时,王守仁兵马突然杀到。可怜的朱宸濠,日夜作着皇帝美梦,到头来自己以及世子、郡王、爱妃等统统被生擒活捉。

“这也太神奇了!”张志高难以置信地说。

“宸濠不继续攻打安庆,而去回救南昌,这就是他的‘失机’之处啊!十四日黄昏在黄石矶,十五日围攻安庆城,十六日闻知凶讯,到十七日回救南昌,恰是一日一变。从十五日丙午围攻安庆城,到二十六日丁巳宁王于鄱阳湖被捉,又正好是十日之后。天意如此,只不过借牧童之口说出来而已。”明欣老人感慨地说。

“朱宸濠在黄石矶的经历和他的祖宗朱元璋如此相似,可是两人的结果却大相径庭。一是时移、势易,二也是因两人的资质大相迥异吧。”高良感慨着说。

“虽然如此,但是到了黄石矶,不拜五显大帝庙,不拜龙盘虎踞山,岂有不败之理!别人不拜犹有可说,唯他朱明皇族,不拜则有违天理!”

关于这段历史,近几十年来著书立说者,多有混淆。最为典型的,就是照搬蔡东藩老先生的《明史演义》。殊不知老先生在写作该书时,像这些细枝末节哪会探究得仔细明白!比如,将宁王在出鄱阳湖进攻安庆之前驻泊黄石矶,说成是进攻安庆受阻后,回援南昌途中驻泊黄石矶。次说大为谬误。其实这件事的始末,并不难考据。其一,《方舆纪要》上说得明白:“黄石峡在县东北五十里,亦濒大江,明正德十四年,宸濠犯安庆泊舟如此,问矶石名,左右曰‘王失矶’也。濠大恶之,未几果败”。清.嘉庆23年本《东流县志》也记载:“宁王宸濠反攻安庆,屯兵黄石矶”。两处都说得清清楚楚,朱宸濠驻泊黄石矶是去攻犯安庆时,而不是攻犯安庆之后回援南昌时。其二,《明史演义》及很多文章中将“樵舍”、“黄家渡”和“八字脑”三地,都设定在安庆与黄石矶之间,亦即宁王朱宸濠在经历樵舍、黄家渡之败后,驻泊八字脑时才看到对面的黄石矶。此说更加无稽。经查询黄石矶附近前后左右,自古未有樵舍、黄家渡之所在,且四周“对面”地域更无八字脑名称!经百度搜索,今南昌东北的鄱阳县等地,倒确实有樵舍、黄家渡、八字脑等地名。如细加思索不难得知,原来,蔡东藩老先生的《明史演义》是当做半历史半小说来写的,并不是真正严谨的历史书。他之所以将发生在鄱阳湖的故事,拿到黄石矶来,也只是为了在黄石矶的神秘性之外,增加故事的可读性。殊不知如此一来,倒被严谨的考据者误认为,黄石矶、皇失基和王失机的历史故事变得不那么可信了。好在有《方舆纪要》和《清.嘉庆东流县志》记得明白,又有《明史.本纪第十六》的“秋七月…丙午,宸濠犯安庆…丁巳,守仁败宸濠于樵舍,擒之”为托底,本书就斗胆将这段历史还以原貌,以飨读者。

【……第三十二节??黄石矶·王失机 文字更新最快……】@!!(下载本书请进入或者搜索“书名+哈十八”)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遗恨六百年 哈十八”查找本书最新更新!

第63节 抄家第24节 虫蛀的烧饼歌第124节 斗柄直指历山第80节 叫火的女老人第88节 善恶交锋困痴人第104节 白玉大和尚的坐缸第3节 大年初二吃粆饭第20节 龙肉鲜神灯亮第10节 又现山洞白毛人第35节 老水嘴迎亲第11节 明代窑龙第123节 长河来客第8节 仙寓山飞地第94节 意外的决堤第104节 白玉大和尚的坐缸第120节 地穴2第3节 油皮图纸第11节 明代窑龙第84节 粉面两桃花第101节 名正则言顺第23节 虫蛀的烧饼歌第79节 捕虾夜续定三生缘第126节 还是迷哟第26节 瑶池温泉第17节 求生第95节 月夜魅影第5节 一饭永铭第25节 地下河消失第78节 袁家第61节 蓝光下的生死劫第91节 历山水库的黑蚂蚁第13节 远古奇树出江底第16节 千古地下河第109节 别有洞天第47节 碧波夜遁第121节 未来的能源第51节 湖水去了这里第58节 绝境生机第23节 独脚夔第121节 未来的能源第32节 黄石矶·王失机第124节 斗柄直指历山第91节 历山水库的黑蚂蚁第93节 教我如何不想她第6节 跩三江第1节 一位老人的请求第二节油皮图纸第48节 文攻武卫第33节 五显大帝第114节 又一个诅咒第123节 长河来客第22节 僵尸魅人第81节 敬老面第60节 闪光的蓝蚂蚁第87节 是遐想吗第120节 地穴2第26节 洞出历山第48节 文攻武卫第2节 油皮图纸第16节 千古地下河第113节 聚宝盆第63节 抄家第104节 白玉大和尚的坐缸第35节 老水嘴迎亲第123节 长河来客第128节 花开花谢第105节 地宫1第26节 瑶池温泉第79节 捕虾夜续定三生缘第82节 月光下的消失第68节 银纸图4望图兴叹第77节 老屋第22节 独脚夔银纸图1在那遥远的地方第35节 老水嘴迎亲第19节 水鬼第85节 天子亡命天火催第111节 远古的高山流水第1节 苦守一生的秘密第25节 温泉水暖第74节 天下全舆总第75节 夜访老学究第7节 黄石形胜第24节 虫蛀的烧饼歌第95节 月夜魅影第93节 教我如何不想她第119节 地穴1第87节 地宫3第3节 油皮图纸第31节 百窑火起灵瑞消第25节 温泉水暖第25节 地下河消失第104节 白玉大和尚的坐缸第92节 前兆第23节 独脚夔第38节 无星无船的星船会第80节 叫火的女老人第70节 老虎背秘闻第54节 摘下了金属盒第10节 又现山洞白毛人第44节 鱼龙腾江
第63节 抄家第24节 虫蛀的烧饼歌第124节 斗柄直指历山第80节 叫火的女老人第88节 善恶交锋困痴人第104节 白玉大和尚的坐缸第3节 大年初二吃粆饭第20节 龙肉鲜神灯亮第10节 又现山洞白毛人第35节 老水嘴迎亲第11节 明代窑龙第123节 长河来客第8节 仙寓山飞地第94节 意外的决堤第104节 白玉大和尚的坐缸第120节 地穴2第3节 油皮图纸第11节 明代窑龙第84节 粉面两桃花第101节 名正则言顺第23节 虫蛀的烧饼歌第79节 捕虾夜续定三生缘第126节 还是迷哟第26节 瑶池温泉第17节 求生第95节 月夜魅影第5节 一饭永铭第25节 地下河消失第78节 袁家第61节 蓝光下的生死劫第91节 历山水库的黑蚂蚁第13节 远古奇树出江底第16节 千古地下河第109节 别有洞天第47节 碧波夜遁第121节 未来的能源第51节 湖水去了这里第58节 绝境生机第23节 独脚夔第121节 未来的能源第32节 黄石矶·王失机第124节 斗柄直指历山第91节 历山水库的黑蚂蚁第93节 教我如何不想她第6节 跩三江第1节 一位老人的请求第二节油皮图纸第48节 文攻武卫第33节 五显大帝第114节 又一个诅咒第123节 长河来客第22节 僵尸魅人第81节 敬老面第60节 闪光的蓝蚂蚁第87节 是遐想吗第120节 地穴2第26节 洞出历山第48节 文攻武卫第2节 油皮图纸第16节 千古地下河第113节 聚宝盆第63节 抄家第104节 白玉大和尚的坐缸第35节 老水嘴迎亲第123节 长河来客第128节 花开花谢第105节 地宫1第26节 瑶池温泉第79节 捕虾夜续定三生缘第82节 月光下的消失第68节 银纸图4望图兴叹第77节 老屋第22节 独脚夔银纸图1在那遥远的地方第35节 老水嘴迎亲第19节 水鬼第85节 天子亡命天火催第111节 远古的高山流水第1节 苦守一生的秘密第25节 温泉水暖第74节 天下全舆总第75节 夜访老学究第7节 黄石形胜第24节 虫蛀的烧饼歌第95节 月夜魅影第93节 教我如何不想她第119节 地穴1第87节 地宫3第3节 油皮图纸第31节 百窑火起灵瑞消第25节 温泉水暖第25节 地下河消失第104节 白玉大和尚的坐缸第92节 前兆第23节 独脚夔第38节 无星无船的星船会第80节 叫火的女老人第70节 老虎背秘闻第54节 摘下了金属盒第10节 又现山洞白毛人第44节 鱼龙腾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