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新模式

“……所以我认为,把它命名为伦琴射线才是最合适的。”

在伦琴教授的办公室里,约翰一本正经的说道。

“不,不!这并不合适。”

坐在对面的伦琴教授用力挥舞着右手,申请激动的大声反驳道:“我的工作只是再现了你的发现,直到现在还搞不明白它的本质,有什么资格以我的名字来命名?我坚决不同意!不过……”

说到这里的时候伦琴稍稍顿了一顿,这才接着说道:“如果您同意的话,倒是可以把它命名为亨特拉尔射线!”

亨特拉尔射线?

听到这个名字之后约翰的脸色先是一黑,然后迅速的翻红了。

前后拍了几张手骨的照片之后,在把这种不知名的射线展示给世人之前,一位物理学家和一位医学家为了它的命名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射线的命名,其实是个大问题。

在西方的科学史上,大家都很喜欢用某人的名字来命名某种单位、现象或者某种方法,比如说力学的单位牛顿,比如说爱迪生效应,再比如说毕式手术等等,这对于一个科学家来说是至高的荣誉。因此在伦琴教授写完了论文,准备送去发表的时候,他和约翰因为给射线命名的问题争执了起来。

约翰的想法很简单,真正的历史上就是伦琴发现了这种射线,而且后世很多人也习惯性的称它为伦琴射线,这个世界里用他的名字来命名自然是再合适不过了。但是伦琴教授却有着不同的意见,理由也很简单,因为这种现象是约翰发现的,他只不过是参照着对方的建议重现了而已,所以命名为亨特拉尔射线才更为合适。

为了这个问题,两人争执不下。

伦琴是个非常正直的科学家,否则后世也不会把专利公开,因此他坚持约翰才是真正的发现者。而约翰则更清楚这是对方应得的荣誉,自己如果真是接受了才是厚颜无耻……

“如果这样的话……”

暗暗叹了一口气。约翰无奈的说道:“教授,我看不如把它命名为x射线,代表着它是未知的,您看如何?”

“x射线?”

伦琴的眉头一挑。凝眉细思了起来。

考虑了大约十几秒钟的时间,伦琴的眉头终于渐渐的舒展开了,一拍大腿笑道:“好,就叫x射线好了,正好也可以激烈大家继续去探究这种射线的奥秘!”

争来争去。最终还是回到了最终的原点上,约翰提议之后伦琴很快就同意了下来,最终把论文上所有空着的地方填上了x射线这个名字。

不过……

摇了摇头,约翰苦笑道:“教授,这论文是可以发表了,但是以现在的成像质量而言,想要直接应用在医学领域的话还是有些勉强啊!”

“哦?”

眨了眨眼睛,伦琴略微有些不太理解。还是那句话,他是一个物理学家,不是医学家。对于约翰的纠结根本就无法理解。而且说实话,这位未来的第一届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根本就不在意什么医学中的应用,对他来说没有任何意义。

约翰当然也知道这一点,不过这小子在眼珠子一转之后,很快就笑了起来:“教授,咱们虽然发现了x线,但是对它的认识还太少,不知道您有没有兴趣继续研究下去呢?别的我不敢说,但是在资金上面我还是可以给一些帮助的……”

……

在维尔茨堡,约翰待了将近一周的时间。

在这一周的时间内。约翰和伦琴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穷搜自己脑海中的那些记忆,约翰把未来x线机的改进方案一点点的放了出来。当然不会那么直接,约翰利用和伦琴讨论的机会,用“灵光一闪”“突发奇想”等手段。把钨丝灯x射线管、滤线栅和钨酸镉荧光屏等提了出来。这些想法最初都让抡起你有些半信半疑,不过当约翰表明是钨丝灯泡的发明者身份之后,物理学教授立刻就同意尝试一下了。

与此同时,在这一周的时间里面约翰还和威廉?伦琴教授达成了一系列的合作协议,比如说他会在未来的半年时间里提供五万马克的研究资金,供伦琴教授研究x射线使用。但是必须首先研究如何让成像更加的方便、清晰;比如说约翰将会在近期选派最多五个人前来维尔茨堡,跟随伦琴教授学习并协助研究;再比如说未来的x线机专利将会归于约翰名下,而伦琴教授则会得到每年五万马克,总计五年的研究经费支持。

这一笔巨大的投资,约翰没有丝毫的犹豫。

早在出发来欧洲之前,约翰就已经通过书信通知了亨氏医疗器械公司,让他们开始招聘实验物理学家。德国的物理学或许没有化学那么强势,但是在这个时代同样也是少数的强国之一,所以等约翰到了柏林之后,亨氏医疗器械公司已经有了五人的小型实验物理团队。当然,这些人大多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其中还有两个是柏林大学的,因为亨氏医疗器械公司的优厚报酬而加入了。

这个决定,一度让很多人无法理解。

研究物理学和一个医疗器械公司,两者怎么看似乎都无法直接联系起来。要知道,这个时代的所谓医疗器械公司可不像未来,能够生产大型的ct、核磁共振之类的设备,就现在而言,亨氏医疗器械公司的产品无非就是听诊器、温度计、手术器械和血压计而已。这些东西虽然都是利用物理学原理制作出来的,但是本质上讲都是医师们长时间琢磨后的偶然所得,很少有企业专门投入精力去研究他们。

但是约翰想做的,就是建立一个新模式。

就像制药公司现在研发新的磺胺药一样,约翰希望用现代化的研发模式,提供充裕的资金支持,建立一个专业的研究团队,去和伦琴一起研究更先进的x线机!

因为对于现代医学来说,x射线是如此的重要!

它不但是开启诊断的新时代,同时也是把病人从家中拉到医院里的主力军。而且从另外一方面来说,x线机的出现,也掀起了医学诊疗设备的新纪元,成为第一种现代化的大型医学设备,无论投入多少都是绝对值得的……(。)

第十三章第40章 疯狂第15章 help!第21章 百万马克第2章 投资第22章 诞生第5章 婚期第21章 百万马克第30章 时代的序幕第6章 非难第5章 早餐第7章 评价第2章 三轮车和玩具第3章 助教第十八章第25章 高昂的收费第26章 那就是挑衅!第30章 血小板第19章 恫吓第12章 恐惧第36章 准备第22章 庞大工程第6章 李斯特第3章 共舞第41章 1886第28章 日常第2章 八篇论文第7章 血统第43章 布置第27章 宴会山的邀请第8章 共识第八章第11章 未雨绸缪第18章 条件第四十五章第67章 独一无二的夜景第35章 无畏第26章 半价第38章 莫名的邀请第四十六章第6章 选科第29章 大萧条第56章 招揽第2章 首富第8章 一百三十年前的手术第37章 抵押第20章 离去第二十七章第46章 来到巴黎的汽车第31章 医学第30章 出版第37章 在意与不在意第20章 形势第10章 隐患第13章 1913第42章 名与利第32章 输血第76章 决定第32章 二战第42章 1900第8章 临时邀请第20章 回信第3章 准备第三十八章第二十一章第48章 投资的对象第21章 百万马克第25章 皇室请柬第48章 收网第9章 大楼第3章 改道第57章 我的医院第51章 画展第27章 融合第9章 慢慢来吧第36章 转让第39章 突如其来的信第3章 共舞第24章 旁观第15章 help!第30章 疫苗第32章 干杯第35章 筹备第30章 目标第36章 手术与想法第1章 冠军第43章 编辑的争论第16章 好机会第7章 制药公司第34章 学生与实验第8章 一百三十年前的手术第1章 黄金时代第14章 邀请第35章 中国的亨特拉尔财团第49章 第二篇论文第十八章第39章 失望第34章 阿司匹林第76章 决定第35章 无畏
第十三章第40章 疯狂第15章 help!第21章 百万马克第2章 投资第22章 诞生第5章 婚期第21章 百万马克第30章 时代的序幕第6章 非难第5章 早餐第7章 评价第2章 三轮车和玩具第3章 助教第十八章第25章 高昂的收费第26章 那就是挑衅!第30章 血小板第19章 恫吓第12章 恐惧第36章 准备第22章 庞大工程第6章 李斯特第3章 共舞第41章 1886第28章 日常第2章 八篇论文第7章 血统第43章 布置第27章 宴会山的邀请第8章 共识第八章第11章 未雨绸缪第18章 条件第四十五章第67章 独一无二的夜景第35章 无畏第26章 半价第38章 莫名的邀请第四十六章第6章 选科第29章 大萧条第56章 招揽第2章 首富第8章 一百三十年前的手术第37章 抵押第20章 离去第二十七章第46章 来到巴黎的汽车第31章 医学第30章 出版第37章 在意与不在意第20章 形势第10章 隐患第13章 1913第42章 名与利第32章 输血第76章 决定第32章 二战第42章 1900第8章 临时邀请第20章 回信第3章 准备第三十八章第二十一章第48章 投资的对象第21章 百万马克第25章 皇室请柬第48章 收网第9章 大楼第3章 改道第57章 我的医院第51章 画展第27章 融合第9章 慢慢来吧第36章 转让第39章 突如其来的信第3章 共舞第24章 旁观第15章 help!第30章 疫苗第32章 干杯第35章 筹备第30章 目标第36章 手术与想法第1章 冠军第43章 编辑的争论第16章 好机会第7章 制药公司第34章 学生与实验第8章 一百三十年前的手术第1章 黄金时代第14章 邀请第35章 中国的亨特拉尔财团第49章 第二篇论文第十八章第39章 失望第34章 阿司匹林第76章 决定第35章 无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