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编辑的争论

为了迎接老亨特拉尔的到来,约翰特意找伯格曼请了一周的假期。

伯格曼很痛快的答应了。

随着新消毒方式的逐渐应用,夏洛特医院外科终于不再充满刺鼻的石碳酸味道,而且无论从病人术后的客观情况还是从医师们的主管反应来看,伯格曼都可以肯定约翰提出的这些新方法已经成功,只要再积累一些病例之后那篇论文就可以发出去了!

在这种情况下,约翰请假一周只是小事儿一桩而已。

利用这难得的放松时间,约翰陪着老亨特拉尔好好的在柏林转了一转。老爷子离开柏林已经有二十年时间了,对于这个高速发展的城市已经非常陌生,很多地方甚至不如约翰熟悉,而约翰平时也少无目的的闲逛,因此天天跑来跑去的倒也不会觉得无聊。

两人都很默契的没有谈及学业和未来的事情。

约翰是在等一个合适的时机,盼着署有自己名字的那两篇文章能够尽快的发表出来,到时候和外公聊得时候也能大声一些,而老亨特拉尔则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除了第一天在马车上说了那几句话之后,就像是忘了这件事情一样不再提了。

总之一句话,爷孙俩之间的气氛异常的和谐。

就在约翰心情轻松的在家陪着外公的时候,他的那封厚厚的信件从柏林出发,经过汉堡上船,然后被送到了大英帝国的首都——伦敦……

……

在未来21世纪的地球上,有一个科学出版界的庞然大物叫爱思唯尔,它拥有着超过两千种杂志,是真正的世界级出版巨头。而在这个庞然大物的众多杂志之中,最具有影响力的两本是《cell》和《the

lancet》,也就是《细胞》和《柳叶刀》。

在约翰穿越之前所在的时代,《细胞》和《科学》、《自然》一起并称为cns,是自然科学领域最为顶级的期刊之一,而创刊于1823年的《柳叶刀》则和《英国医学杂志》、《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和《美国医学杂志》一起,成为最著名的四大权威综合医学杂志。

对于大多数科学家们来说,能在这些期刊上发表文章都是值得骄傲的事情。

中国就是对此最为看重的国家之一,约翰至今还清晰的记得一条自己曾经听到的消息,那就是一位师姐因为在读博的时候在《细胞》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毕业后被某所医科大学聘为教授和博导的事情,可以说一篇文章抵得上诸多同行们十几年甚至二十几年的努力!

而在这个时代,《柳叶刀》也是相当出色的学术杂志。

当初李斯特在四处碰壁的时候,就是《柳叶刀》冒着被攻击的风险第一个发表了他的无菌消毒技术,让这位英国医师正式走上了历史的舞台。只不过在这个时代,因为世界医学的中心已经从巴黎转移到了德国,德语期刊才是最引人瞩目的存在,《柳叶刀》相对而言就要暗淡不少了。

一百多年前的《柳叶刀》,整个编辑部不过三个人而已。

当然,虽然这个时代有能力进行医学研究的人数极少,每年写出的论文数量不多,但是三个人也是不可能撑起一本杂志的,哪怕是一百多年前的医学杂志。事实上,这三个人只是杂志的常驻编辑而已,除此之外还有杂志的主编、副主编等职位,还会有一些专业人士作为杂志的顾问经常给予一定的帮助和指导……

一百多年前的学术期刊,其运行的模式其实已经相当的成熟了。

而且作为一本已经创刊超过六十年的杂志,《柳叶刀》编辑的素质也是相当高的,基本上都从事过临床医师的职业,甚至还进行过解剖学、生理学等方面的研究,因此大多数论文不需要外来力量的帮助就能完成审稿工作,可以说是游刃有余。

但是今天,《柳叶刀》的编辑约瑟夫?格拉汉姆先生却被难住了。

难住他的是一篇来自德国的医学论文,内容与血液和外科手术有关,当格拉汉姆先生第一眼看到论文的标题时就愣住了。

《人类血型和临床输血常见死亡原因的推断》。

这个标题着实有些怪异!

临床输血格拉汉姆当然明白是什么意思,毕竟《柳叶刀》杂志本身就是由一位外科医师创办,作为编辑格兰汉姆对于这种不常见的技术还是有所了解的。另外,《柳叶刀》杂志以前也收到过相应的文章,格拉汉姆隐隐的有些印象,知道这种技术虽然可能救活了一些人,但是死掉的却更多……

但是“人类血型”是什么意思?

活了三十多年的格拉汉姆十分的肯定,自己应该是没有听说过这个概念!

于是在好奇心的驱动之下,格拉汉姆先生立刻认真的阅读了这篇篇幅不短的论文,试图去发现作者所说的血型到底是一个什么东西。现在正是医学渐渐成为一门科学,每天都有新奇观点产生的时代,而非常明显的是,编辑格拉汉姆先生很享受那种被新发现震撼的感觉。

果然,在看完了整篇论文之后格拉汉姆被惊住了!

这个叫约翰?亨特拉尔的德国佬实在是很有趣,他竟然认为人类的血液是存在巨大差异的,而且还在论文中言之凿凿的把它们分成了四种类型:a型,b型,o型和ab型,最后在进行了长篇大论之后认为输血只所以有的成功有的失败,就是因为血型相同或者不同的缘故!

这个论点,实在是太奇妙了!

搜遍了自己的大脑,格拉汉姆似乎没有找到与之相类似的记忆,而且单从自己以前接受的教育和曾经作为医师的经验来看,论文中的内容现在已经超出了他的理解能力之外!

不过……

看到论文中的叙述和列出的实验记录之后,偏偏格拉汉姆又觉得作者似乎有着充足的证据,从血液凝集的现象分析开始着手,到对可能原因的猜测,再到数以百计的交叉实验,最后得出相应的结果和推断,读来给人一种可以信服的感觉!

这种似乎有些矛盾的两个方面,让格拉汉姆拼命的皱着自己的眉头。

“嗨,约瑟夫,你发什么呆呢?”

就在格拉汉姆先生脑海中不停的转动着论文中那些观点的时候,身后传来了同事大卫好奇的声音。两人的办公桌挨在一起,大卫发现自己同事在看了一篇来稿之后一直在发呆,不由得有些好奇了。

被同事的声音惊醒过来,格拉汉姆先生就像是找到了一个宣泄口一样,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后急声道:“大卫,这篇论文观点实在是太新奇了……你一定要马上看一看!”

“哦?”

听到了格拉汉姆先生的话之后,大卫的好奇心顿时也被引了起来,连忙站起身走到格拉汉姆的桌子旁边,拿起那篇论文仔细的看了起来。

片刻之后,大卫的脸上也露出了愕然之色,好一会儿才哑然失笑道:“约瑟夫,这篇论文的观点却是有点儿意思……啧啧,这应该是一种臆想吧?人的血液还能分成几种?哈哈,这个作者也太有意思了!”

很明显,大卫并不认可论文中的观点,无论表情还是语气都带着一丝嘲讽的味道。

相较于只做过医师的格拉汉姆而言,曾经是大学副教授的大卫年龄要大一些,见识也要广一些,但是他也从未听说过有类似的观点,因此性格比较守旧的他看完这篇论文之后第一印象就是荒谬,然后是好笑,开口讥讽的同时也是连连摇头,认为这篇文章又是一个外科医师的突发奇想而已。

“是吗?”

格拉汉姆却不太认同同事的意见,他皱了皱眉头认真的说道:“但是我认为他的观点和论据虽然新奇,实验的数据却非常的有说服力!而且如果这套理论成立的话,那么就可以解释不同人血液相遇之后为什么会凝集,而手术输血失败的原因也就可以解释了……”

“哈哈哈……”

听到格拉汉姆的这番话之后大卫忍不住笑了起来,连连摇头道:“约瑟夫,手术失败一定是输血的原因吗?半个世纪之前很多国家为什么会禁止做手术?那是因为手术的成功率太低了的缘故!而且即使是现在的话,很多手术的成功率难道很高吗?”

“这……”

对于大卫的回答,约瑟夫一时间倒是无言以对了。

确实,可以造成外科手术失败的原因太多太多了,谁也不敢肯定就一定是输血造成的,这一点格拉汉姆根本就无法反对。事实上,如果不是近二十年麻醉、消毒和一些外科技术的发现和进步,许多外科手术恐怕依然是医师们的禁区,而即便如此,稍稍大一些的手术病人死亡率依然还是相当高的。

确实很难说病人的死亡就一定和什么血型有关。

“我就说嘛!”

眼见格拉汉姆脸上露出了疑虑和犹豫之色,大卫心中颇为得意,放下论文后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这些年咱们见到的猎奇论文还少吗?很多医师拍拍脑袋就能捏造出一篇出来,如果每一篇都去详细的追根究底的话这个工作也太累了!而且这个作者叫什么来着?”

低头看了一眼论文的封面,大卫呵呵一笑道:“柏林大学,约翰?亨特拉尔……你听说过这个名字吗?”

“没有!”

下意识的,格拉汉姆点了点头。

作为杂志的编辑,除了自己的工作之外还要关注同行们的成就,因此他们对全欧洲优秀的医师自然都是有所耳闻的,尤其像柏林大学这样的地方更是如此,但是这个约翰?亨特拉尔他确实没有一点印象。

大卫得意的点了点头笑道:“哼,我也没有听说过这么一位亨特拉尔先生,所以作者如果真是柏林大学的,那也很可能是一个年轻的小家伙……瞎胡闹罢了!”

听完这番话之后,格拉汉姆顿时默然。

咋一听起来大卫的话似乎不无道理,但是或许是出于个人的直觉,格拉汉姆总觉得这篇论文不像大卫说的那么简单,而且他认为这位约翰?亨特拉尔先生表述的观点真的很有道理,一旦成立的话可以解释很多问题,并将会对临床医学尤其是外科学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好了,

表述完自己的观点之后,大卫再次拍了拍格拉汉姆的肩膀,笑着点点头之后就回到了自己的办公桌前忙碌去了。

但是在他的身后,格拉汉姆却没有按照他的建议执行,而是重新把目光放在了那篇论文的封面上,目光中充满了犹豫,脸上的纠结之色久久不去……(

第19章 交易第6章 很久很久以前第1章 代表第57章 同归于尽第九章第47章 期待第47章 橡胶第29章 开腹第8章 临时邀请第34章 阿司匹林第24章 刺激征第19章 惨剧第24章 医师协会第23章 伯格曼第4章 大胆的想法第25章 电话第五十三章第14章 找见第1章 改变世界第27章 融合第35章 无畏第20章 达成第45章 收获第35章 开膛手第2章 是时候了第49章 再访巴斯德第60章 养牛第12章 留下第3章 助教第29章 百日皇帝第24章 宫保鸡丁第35章 1897第25章 用药第17章 破伤风第49章 股份第37章 新方法第2章 1910第16章 又见卡内基第13章 建议第45章 收获第41章 爆发第11章 柏林大学第61章 最难办的事情第30章 扭转第20章 噩耗第28章 远东的教育体系第3章 征兆第24章 护士学校第32章 新外科时代第34章 怀疑第1章 荷兰人的殖民地第19章 抉择第30章 出版第29章 讲座第42章 信任第22章 越开越好第27章 耐心第41章 第一篇论文第5章 手术刀第8章 一百三十年前的手术第13章 看得到未来第5章 婚期第6章 下场第28章 完毕第19章 惨剧第10章 会议第四十一章第8章 临时邀请第32章 退休第74章 依据第32章 新外科时代第16章 无题第24章 划时代的发现第20章 离去第19章 交易第18章 条件第40章 终章第二十六章第54章 安排第26章 学校第11章 病人第十五章第10章 会议第49章 专业第22章 脑膜炎第33章 完善第39章 突如其来的信第41章 第一篇论文第53章 卡尔?本茨第34章 怀疑第27章 黄金时代第29章 百日皇帝第9章 确认第76章 决定第19章 交易第5章 传奇之路第37章 加入第17章 达成合作第55章 占便宜第37章 伙伴
第19章 交易第6章 很久很久以前第1章 代表第57章 同归于尽第九章第47章 期待第47章 橡胶第29章 开腹第8章 临时邀请第34章 阿司匹林第24章 刺激征第19章 惨剧第24章 医师协会第23章 伯格曼第4章 大胆的想法第25章 电话第五十三章第14章 找见第1章 改变世界第27章 融合第35章 无畏第20章 达成第45章 收获第35章 开膛手第2章 是时候了第49章 再访巴斯德第60章 养牛第12章 留下第3章 助教第29章 百日皇帝第24章 宫保鸡丁第35章 1897第25章 用药第17章 破伤风第49章 股份第37章 新方法第2章 1910第16章 又见卡内基第13章 建议第45章 收获第41章 爆发第11章 柏林大学第61章 最难办的事情第30章 扭转第20章 噩耗第28章 远东的教育体系第3章 征兆第24章 护士学校第32章 新外科时代第34章 怀疑第1章 荷兰人的殖民地第19章 抉择第30章 出版第29章 讲座第42章 信任第22章 越开越好第27章 耐心第41章 第一篇论文第5章 手术刀第8章 一百三十年前的手术第13章 看得到未来第5章 婚期第6章 下场第28章 完毕第19章 惨剧第10章 会议第四十一章第8章 临时邀请第32章 退休第74章 依据第32章 新外科时代第16章 无题第24章 划时代的发现第20章 离去第19章 交易第18章 条件第40章 终章第二十六章第54章 安排第26章 学校第11章 病人第十五章第10章 会议第49章 专业第22章 脑膜炎第33章 完善第39章 突如其来的信第41章 第一篇论文第53章 卡尔?本茨第34章 怀疑第27章 黄金时代第29章 百日皇帝第9章 确认第76章 决定第19章 交易第5章 传奇之路第37章 加入第17章 达成合作第55章 占便宜第37章 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