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下场

1917年2月,一战转折点到来了。

这个月,中国人和协约国最终达成了一致,他们将会派兵到欧洲参战!虽然中国依然很弱小,虽然他们的军队素质还比不过德国人,也比不过英法两国,但是在英国军事专家们的考察之后,认为比起意大利人肯定要强上不少。所以对于协约国来说,数十万的中国军队将是未来欧洲战场上的一股有生力量。

需要付出的,无非就是五十万人的装备而已。

已经破罐子破摔的英法毫不在意,他们扭头就往纽约运了两船黄金,存进了亨特拉尔银行的金库之后,然后用贷出来的巨额美金向亨特拉尔财团订购了五十万中国人需要的武器装备,包括了四十万支步枪,大量的机枪、迫击炮、重炮和坦克等等。而在中国政府的邀请下,英法也派出了多达六百人的顾问团,前往中国帮助培训更多的士兵……

中国决然的参战,顿时让日本一片哗然。

就在日本人埋头于发展自家的陆军,满世界寻求飞机和坦克的技术,准备拼尽国力打造一支可以压过北洋陆军的部队时,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中国人竟然要真的参战了!而在情报人员费尽心机拿到了那份协议之后,日本高层的脸都绿了。

这算什么?

没有经过日本的同意,中国人就打算收回所有的特权和租界了?问过我们日本人没有?英国人这是打算抛弃和日本的传统友好关系了么……

不过回过神来之后,日本人沉默了。

他们是最早向德国宣战的亚洲国家之一,早在1914年8月的时候就开始筹划进攻青岛了。但是他们同样知道的是,日本的目标只是为了趁着欧战的机会占便宜而已。所以时间来到1917年的时候,无论英法如何催促,日本始终没有向欧洲派兵,在他们看来欧洲的战争时间越长对日本越有利,不然战前作为负债国的日本是如何一跃成为债权国的?

但是这一次中国,可是实打实的出兵了。

不但出兵了,而且一出手就是百万大军!哪怕以中国的庞大人口基数,想要凑齐这一百万青壮年也肯定不是容易事儿,更别说日本人了。但是当看完那份协议之后,日本人更加的沉默了——中国只出人,所有的武器装备都由协约国提供,而且战后还可以带回来……

一想到战争结束后中国大军回来的情形,很多日本高层就是一个哆嗦!

一时间,日本国内关于是否派兵前往欧洲参照的争论声不绝入耳。赞成者认为现在中国人已经决定派兵,势必会在战后得到极大的利益,而且还能得到无数精良的装备,到时候日本西进的梦想恐怕就要破灭了。但是反对者也理由十足,毕竟日本比不得人多的中国,现在也不过才三十万军队,派的少不顶用,派的多了国内还怎么过?而且现在欧洲德国人优势也还在,万一损失惨重的话怎么办?

就在一场一场的争吵中,时间就这样过去了……

1917年2月3号,俄国革命爆发了!历史上的二月革命是指俄国历,公历是在三月份,而在这个世界提前了整整一个月!

收到消息的约翰,自然是惊讶不已。

一边惊讶于自己改变历史进程的幅度,约翰一边立刻命令最后扔出了又一代新型坦克和飞机之后,然后主动切断了和德国人的联系——因为他很清楚,美国人就要参战了!

为了利益,美国人必须要亲自下场了。

随着战争的深入,协约国在美国购买的物资越来越庞大,而且贷款数量每日剧增,美国人不可能看着协约国失败,那样他们会血本无归。作为这次战争的最大获益者亨特拉尔财团也同样如此,亨特拉尔银行就是英国和法国最大的债主,没有之一。因此美国国内形势的变化约翰再清楚不过了,甚至就连亨特拉尔财团也是推动美国政府参战的“罪魁祸首”之一!

而且……

德国人2月份重启的无限制潜艇战,亨特拉尔财团也是最大的苦主。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货运公司,亨特拉尔海运没有受到德国人的一丁点照顾,几乎每个月都要损失很多货轮,而随着德国人在海上的劣势越发明显,他们也几乎没有了和亨特拉尔财团交易的机会。因此对于约翰来说,德国人最后的利用价值已经没有了。

于是在断交之后,1917年3月9号,美国撸起袖子下场了。

去年竞选连任时嚷嚷着要让美国远离战争的威尔逊,如今却成为了战争的推动着,他在各种场合的宣讲和在国会的工作,都让美国政府最终下定了决心!

对于约翰来说,这当然是天大的好事儿。

作为美国最大的资本家,约翰和其他财团的利益是一致的。他要保证自己的贷款安全无忧,还想继续和协约国的生意做下去。要知道,越是到战争得后期,协约国对外部资源的需求量就越大,这是约翰绝对不允许错过的。

而且……

既然决定了要参战,美国自然就是要扩军,要大肆购买武器,而在1917年的时候,有哪个武器制造公司能比亨特拉尔武器制造公司的机枪大炮更优秀?有哪个公司的火药能比亨特拉尔化工更强大?有哪个公司能生产出战斗机、轰炸机和坦克?还有哪个公司能造出和德国人、英国人一样强悍的超级战列舰?

想都不要想,只有亨特拉尔!

未来短短两年时间内,美国陆军人数从十几万人增长到将近两百万人,这是何等庞大的一笔生意?要知道除了飞机、坦克、重机枪和子弹之外,英法很少从亨特拉尔财团采购武器,但是美军没有办法,除非他们愿意使用次一级的产品,否则武器装备几乎是被亨特拉尔财团包圆了的!

更何况除了常规武器,还有飞机、坦克和大炮!

财大气粗的美国人既然决定参战,就绝对不会吝啬于金钱,他们很快就向亨特拉尔飞机制造公司提交了三千架各型飞机的订单,还有第一批两千辆坦克和一千五百门火炮。当然,数量庞大无匹的轻重机枪和步枪,已经海量的子弹、军服、帐篷等各类型用品,一下子让亨特拉尔财团吃的撑到了。

幸运的是,这些订单并不是要马上完成的。

征召士兵并培训他们,需要大量的时间,美国军队出征最早也要年底或明年年初,亨特拉尔财团强悍的生产力量足以生产这些武器和物资。因此在悍然拒绝了其他财团试图分一杯羹的要求之后,各大公司火力全开,开始拼命了……

第58章 两个体系第11章 发现第22章 X射线第9章 疫区第三十五章第2章 投资第14章 找见第17章 宴会第43章 莫大的荣幸第27章 赚钱了第25章 高昂的收费第36章 手术与想法第2章 等待第十三章第31章 医学第40章 投资第1章 投产第61章 脱离第1章 1893第15章 来客第51章 画展第32章 干杯第60章 养牛第19章 惨剧第19章 46第33章 觊觎第47章 报价第13章 要求第二十二章第34章 帮忙第42章 名与利第5章 手术刀第2章 期待第54章 让步第20章 有钱了第1章 离开第38章 激励第6章 制成第27章 融合第11章 无线电的消息第32章 干杯第6章 新工厂第15章 第一个病人第13章 迫不及待第11章 发现第24章 法语第66章 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第30章 时代的序幕第33章 访客第34章 学生与实验第33章 重病第47章 解决第57章 我的医院第25章 用药第1章 爱迪生的信第2章 便宜第67章 独一无二的夜景第33章 访客第26章 捞一笔第28章 来自柏林的信第9章 疫区第37章 清创术第49章 再访巴斯德第12章 推荐第四十章第20章 世博会第8章 临时邀请第4章 起航第6章 非难第24章 抵岸第51章 大学联盟第61章 脱离第20章 达成第49章 订单第7章 试驾第二十二章第53章 合作第23章 最后第10章 会议第15章 来客第15章 补液第47章 橡胶第20章 达成第11章 柏林大学第39章 博物馆第44章 炼钢第1章 帮助第20章 噩耗第6章 选科第21章 摊牌第4章 1895第29章 开腹第2章 八篇论文第47章 报价第18章 两位大人物第38章 莫名的邀请第68章 哪一栋?第10章 落幕第6章 美元与电灯
第58章 两个体系第11章 发现第22章 X射线第9章 疫区第三十五章第2章 投资第14章 找见第17章 宴会第43章 莫大的荣幸第27章 赚钱了第25章 高昂的收费第36章 手术与想法第2章 等待第十三章第31章 医学第40章 投资第1章 投产第61章 脱离第1章 1893第15章 来客第51章 画展第32章 干杯第60章 养牛第19章 惨剧第19章 46第33章 觊觎第47章 报价第13章 要求第二十二章第34章 帮忙第42章 名与利第5章 手术刀第2章 期待第54章 让步第20章 有钱了第1章 离开第38章 激励第6章 制成第27章 融合第11章 无线电的消息第32章 干杯第6章 新工厂第15章 第一个病人第13章 迫不及待第11章 发现第24章 法语第66章 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第30章 时代的序幕第33章 访客第34章 学生与实验第33章 重病第47章 解决第57章 我的医院第25章 用药第1章 爱迪生的信第2章 便宜第67章 独一无二的夜景第33章 访客第26章 捞一笔第28章 来自柏林的信第9章 疫区第37章 清创术第49章 再访巴斯德第12章 推荐第四十章第20章 世博会第8章 临时邀请第4章 起航第6章 非难第24章 抵岸第51章 大学联盟第61章 脱离第20章 达成第49章 订单第7章 试驾第二十二章第53章 合作第23章 最后第10章 会议第15章 来客第15章 补液第47章 橡胶第20章 达成第11章 柏林大学第39章 博物馆第44章 炼钢第1章 帮助第20章 噩耗第6章 选科第21章 摊牌第4章 1895第29章 开腹第2章 八篇论文第47章 报价第18章 两位大人物第38章 莫名的邀请第68章 哪一栋?第10章 落幕第6章 美元与电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