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疫区

鼠疫,人类历史上最可怕的疾病之一。

哪怕到了一百多年后,鼠疫也是和霍乱并列的两种甲类传染病之一,让人闻之色变,更别说在这个医学还不发达的时代了。事实上,鼠疫在历史上有过三次大爆发,第二次就是中世界欧洲的黑死病,死亡率高达百分之三十,数千万欧洲人死于这种疾病。

第三次,就是中国和印度的大爆发。

当欧洲人开始大建下水管道,开始从肮脏的环境中解放出来之后,鼠疫的发病率开始急速下降。但是在遥远的东方,卫生条件极差的中国和印度就开始遭殃了,上千万人被鼠疫夺去了生命……

1910年底东北的这场大恐慌,就是一次鼠疫的大爆发。

虽然刚刚抵达哈尔滨的伍连德还没有确定,还没有从死者身上检查出鼠疫杆菌,但是他很清楚,这场被东北各大报纸称为“百斯笃”的传染病,就是日语中鼠疫的意思……

好一阵喧闹,一行人才算是安顿了下来。

搬运行李和研究器具的苦力们都休息去了,不过伍连德却不顾浑身的疲惫,把两个学生叫到了身前:“先生们,我知道你们从天津到这里已经很辛苦了,但是大家都看到了,情况非常紧急,我们没有太多的时间可以浪费……”

听了老师的这番话,两名学生默然点了点头。

傅家甸,原本是哈尔滨最繁华的区域之一。1903年中东铁路正式通车,松花江镇改名为哈尔滨市,作为中东铁路附属地的近邻,无数的中外商贾跑来傅家甸做买卖,寻求发迹之道。很快在傅家店周围形成了一个华人劳工居住区,各色商业店铺应运而生。下午四五点钟,应该正是一天中最热闹的时候,但是他们刚才一路走来,这里却如同一片死地一般!

不过短短两公里的路程,一路上所见却让人触目惊心!

清冷,压抑,城市上空就像是被堆满了乌云一样,黑沉沉的闷气十足。极少的人们在街头行色匆匆的来来去去,不时一辆铺着白布的人力车走过,拉车的人也都如行尸走肉一般,让人望之生畏!

所有的一切,都因为不停死去的人们。

按照刚才接站官员的说法,今天是12月24号,而昨天傅家甸染病的人数已经超过了两百人——这个数字,可真真吓了他们一跳……

“老师,要我们做些什么?”

默然片刻之后,其中一个学生开口问道。

“你们两个,一个去找房子!”

略一沉吟之后,伍连德沉声道:“我们必须尽快确定这次瘟疫是否是鼠疫,所以需要一个实验室,把带来的设备准备好……子虚,这件事情由你来办,找刚才那位官员帮忙!”

“是,先生!”

叫子虚的学生点了点头,立刻便出门去了。

等门关上了之后,伍连德稍一犹豫后低声道:“陈烨,找人打听一下,从奉天来的姚医生和孙医生在那里,请他们过来一趟!”

疫情刚爆发的时候,当局从奉天派来了两名西医,毕业于盛宣怀创办的天津北洋医学堂,是当时中国为数不多的接受西方现代医学训练的人。伍连德听说过这家学校,知道北洋医学堂是一个英式医学院,专门从香港、广东和福建以及天津招收会英语的学生,用英语授课……

“好的,先生。”

咬了咬牙,这个叫陈烨的学生也出门去了。

“唉……”

看着第二个学生也离开之后,伍连德忍不住叹了口气,一股浓浓的疲惫感忍不住浮上心头。

这次东北之行,他算是代人而来的。

其实后来伍连德才知道,原本最合适的人选应该是美国丹佛大学医学博士、海军总医官的谢天宝,可是谢天宝却以北京到哈尔滨路途遥远为由拒绝——至少这位大人的表面理由是这样的。无奈之下,施肇基终于想起了伍连德来。

毫不犹豫的答应接任东三省防疫总医官的职位之后,伍连德立刻便赶回了天津。他一个人自然是不成事的,而且他也知道东北极度缺少懂得卫生防疫知识的现代医师,必须要给自己找几个帮手!不过可惜的是,当伍连德紧急召集毕业班学生,征求自愿和他一起去东北的人时,教室里一片沉寂。

几分钟后,两名学生站了出来。

令伍连德意外且伤感的是,站起来的两人都是广东人,远在中国最南端的广东人,而家乡在北方甚至东北的学生们,却没有一个人愿意站出来,和他一起赶赴东北……

……

1910年12月24日,伍连德与两名学生一起,带着各种必要的设备赶到了哈尔滨。

此时的傅家甸,已经乱成了一团。

每天数百人患病,数十人死去,而且每一天这个数字都会比昨天暴涨一大截。恐惧让各国领事和商人们关闭了自己所在的区域,并且把所有的中国人都赶了出去。而在肮脏、拥挤、胡乱的中国人聚集区,更多的人开始被传染上,一切都向最坏的方向滑了过去……

最危机的关头,伍连德赶到了。

他首先会见了从奉天来的姚医生和孙医生,了解了一下大致的情况以及手中掌握的资源,然后第二天去见了负责傅家甸检疫、防疫的地方官——一位典型的传统文人。此人拥有举人头衔,操一口带有浓厚吴地口音的官话,既不通英文,也不通俄文,根本无法与俄国人直接交谈。而就在伍连德火急火燎取见他的时候,这家伙竟然还让他等了半个多小时,然后才慢悠悠的晃了过来……

无知,愚蠢,这是举人老爷给伍连德留下的唯一印象。

于是伍连德知道,这一次他只能是靠自己了,而且必须要用最快的速度控制住这场鼠疫。因为不仅仅关系到数以万计的生命,同时还关系到国家的利益。俄国人和日本人都虎视眈眈,试图抢过检疫、防疫的权力,而在这背后隐藏着国家主权的损失!

所以来到哈尔滨的第三天,伍连德决定秘密解剖一具刚刚死去的尸体。

在1910年的中国,这无疑将是一个冒大不韪的事情。绝大多数中国人对现代医学完全一无所知,而在中国人的观念中,解剖尸体无疑是对死者的大不敬,不但面临着社会风俗的压力,从法律层面来讲也是不被允许的。不过为了能彻底搞清楚这场瘟疫的原因,伍连德只能咬着牙关选择秘密进行。

这是近代中国第一例有记载的病理解剖,后来推动了人体解剖的合法化。

当然,法律上的合法化并不意味着现实就可以存在,北洋政府颁布的《解剖规则施行细则》给了医师们一个权力,但是这种权力却受到公众和社会的制约。因此一直到二十年后,几大名校每年能够解剖的尸体也不过一两具而已……

好吧,又扯远了。

伍连德解剖的这个尸体,是一个日本女人,嫁给了本地的中国人。或许正是因为对方的身份,伍连德才得到了某些的默许,从而完成了他的实验。在当地总商的一个房间内,伍连德给尸体进行了血液化验,将样本固定后进行组织切片检验。

然后……

让伍连德兴奋的事情的发生了:在贝克显微镜下,他清楚地看到了一种椭圆形的疫菌!

毫无疑问,流行在傅家甸的正是鼠疫。

确定了鼠疫的存在滞后,伍连德立即向北京外务部发去电文,向施肇基报告此事。而且伍连德第一时间提出了初步的防疫措施:控制铁路、公路交通,防瘟疫蔓延;隔离疫区傅家甸,禁止任何人进出;公开招聘医师,征求更多的人前来协助等等。

按照伍连德的理解,这是处理这场危机最好的办法。

只不过,伍连德明显还不知道,在这片还没有接受现代医学的土地上,在这片外国人根本看不上中国医师的土地上,他的这条路走得将会多么的艰难!

幸运的是,在这个世界他并不孤单……(。)

第4章 枪手第35章 无畏第44章 疯狂第2章 1910第46章 彩蛋第5章 协议第60章 养牛第18章 引导第23章 伯格曼第67章 外科医师的新形象第10章 计划第29章 各方反应第19章 提前的一幕第34章 项链第12章 说服第26章 夸张的手术室第10章 落幕第32章 洛厄尔第41章 1886第14章 协议第55章 无题第10章 席勒家族第13章 股份第20章 压痛第五十三章第十九章第22章 X射线第16章 辛亥革命第三十五章第29章 各方反应第5章 协议第12章 意外的电报第20章 更好的药物第47章 救人第16章 又见卡内基第13章 第一第45章 心肺复苏第30章 扭转第18章 计划第6章 下场第1章 冠军第60章 声名鹊起第67章 外科医师的新形象第8章 失落第9章 邀请第20章 离去第23章 作用第39章 政治资本第5章 利物浦和伦敦第68章 哪一栋?第41章 日薪第49章 再访巴斯德第11章 病人第16章 医学院第18章 开始第三十八章第53章 离去第17章 办法第24章 孤独第17章 破伤风第28章 觊觎者第9章 伦琴第26章 学校第8章 两个牛人第31章 现代法医鼻祖?第21章 三大发现第23章 重要决定第8章 临时邀请第45章 收获第18章 满意第三十四章第38章 启动第50章 发表第11章 怀疑第27章 耐心第42章 名与利第11章 商品名第7章 血战第20章 世博会第49章 订单第51章 画展第48章 重磅交易第25章 谈判第3章 随后第30章 规范化第66章 手套、帽子和口罩第49章 订单第28章 决定第34章 发展第三十九章第2章 投资第39章 突如其来的信第22章 授权第1章 改变世界第14章 中央公园第23章 重回外科第24章 三大难题第58章 两个体系第三十五章第22章 越开越好
第4章 枪手第35章 无畏第44章 疯狂第2章 1910第46章 彩蛋第5章 协议第60章 养牛第18章 引导第23章 伯格曼第67章 外科医师的新形象第10章 计划第29章 各方反应第19章 提前的一幕第34章 项链第12章 说服第26章 夸张的手术室第10章 落幕第32章 洛厄尔第41章 1886第14章 协议第55章 无题第10章 席勒家族第13章 股份第20章 压痛第五十三章第十九章第22章 X射线第16章 辛亥革命第三十五章第29章 各方反应第5章 协议第12章 意外的电报第20章 更好的药物第47章 救人第16章 又见卡内基第13章 第一第45章 心肺复苏第30章 扭转第18章 计划第6章 下场第1章 冠军第60章 声名鹊起第67章 外科医师的新形象第8章 失落第9章 邀请第20章 离去第23章 作用第39章 政治资本第5章 利物浦和伦敦第68章 哪一栋?第41章 日薪第49章 再访巴斯德第11章 病人第16章 医学院第18章 开始第三十八章第53章 离去第17章 办法第24章 孤独第17章 破伤风第28章 觊觎者第9章 伦琴第26章 学校第8章 两个牛人第31章 现代法医鼻祖?第21章 三大发现第23章 重要决定第8章 临时邀请第45章 收获第18章 满意第三十四章第38章 启动第50章 发表第11章 怀疑第27章 耐心第42章 名与利第11章 商品名第7章 血战第20章 世博会第49章 订单第51章 画展第48章 重磅交易第25章 谈判第3章 随后第30章 规范化第66章 手套、帽子和口罩第49章 订单第28章 决定第34章 发展第三十九章第2章 投资第39章 突如其来的信第22章 授权第1章 改变世界第14章 中央公园第23章 重回外科第24章 三大难题第58章 两个体系第三十五章第22章 越开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