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血战

1917年4月初,第一批中国劳工抵达了伦敦。

总数高达五万人的中国劳工抵达之后,大量的英国华人被政府雇佣,担任翻译工作。这些劳工立刻被分配到了伦敦郊外数十个军工厂之中。在英国人的调配之下,他们开始负担一些技术要求不高,但是需要耗费大量人力、体力的工作。当然也有少部分稍稍有些文化的年轻人,经过筛选后开始跟着英国工人们进行学习——英国对于数量技术工人的渴望,可是比苦力们更加迫切。

异国他乡的打工生涯,艰难的开始了。

中国政府组织这些劳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毕竟愿意跋山涉水去打工的人数并不多。好在英国政府除了包吃包住之外,还开出了每个月一英镑的薪水,差不多十块大洋!

这个数字,对中国年轻人来说是极具吸引力的。

别看现在亨特拉尔财团的工人们日薪涨到了四五美元,也就是一英镑,一个月能拿二十多英镑,但是那是世界强国美国,而且还是亨特拉尔财团的正式员工。要知道清华的外教1918年曾在北京城里做的调查显示,市郊一家五口最低生活水平的话,一年也不过一百大洋而已。而到了1929年的时候,有人调查了上海几百户工人家庭,男工一个月的薪水也才22大洋左右。

包吃包住一个月还能净落十块大洋,对于1917年的中国来说绝对算得上不错了。

此外,为了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报名参加,中国政府宣布所有的薪水都归劳工们自己,政府分文不取,这让报名的人数骤然暴增!短短一个月时间,光是北方地区就组织了超过三十万年轻人,而亨特拉尔财团也组织了上千名熟练工人和教师,开始对他们进行简单的培训。

于是到了1917年8月,抵达英国的劳工数量超过了五十万人!

和一百年后那些背井离乡的农民工们一样,中国人对于更好生活的追求是距离无法阻挡的。而且当他们发现,英国政府给那些学会了技术的中国人开出了两英镑甚至三英榜的报酬之后,年轻的劳工们掀起了学习的高氵朝。不需要政府去推动,也无需讲什么大道理,金钱的刺激让他们不顾工作的辛劳,用仅有的休息时间拼命的学习着,掌握着20世纪初那并不算特别高深的技术知识……

……

1917年8月初,第一支中国军队抵达了法国。

这个时间点,是精密计算过的。

因为就在一个月以前,美国参战的第一支部队抵达了法国。美国人虽然土豪,人口也不少,但是因为天然的地理优势,他们的陆军实力一直都非常的弱小。威尔逊宣战之前,美国陆军只有寥寥十几万人,因此这支部队的人数也很少。按照英法的意思,这支美国军队应该立刻走上前线的,但是带队的潘兴明显却没有这种想法,他坚持要先完成训练再上战场。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人来了。

这支三万人的部队在法国完成了上战场前的最后修整,期间接收了亨特拉尔财团早就运到的武器装备,包括两万七千支步枪,二十万枚手榴弹,四百万发子弹,六十门火炮和无数的军装、军靴、铁铲等用品。因为国内坦克驾驶员数量不足,他们并没有配备。

刚刚武装完毕,法国人就又迫不及待的下达了命令。

此时正值德国又一次大规模进攻的中段,庞大的压力压得英法联军几乎喘不过气来,而三万人的数量虽然不多,但是已经起到一定的作用了。只不过鉴于对中国军队素质的不信任,法国人只敢给他们安排了一小片区域的防守任务,而且德国人对那片区域的冲击并不算很强烈。

简单来说,其实就是对中国军队战斗力的一个试探。

和谨慎的美国人完全不同,中国人爽快的答应了这个要求,并且以最快的速度进驻了阵地。而就在完成阵地部署后的第五天,德国人来了!

一直到这场战役结束德国人退去,中国人都在阵地上。

三千六百人阵亡,七千余人受伤甚至残疾,一场战斗下来,中国军队彻底认识到了德国人的强大,也认识到了欧洲这场战争的残酷——仅仅十几天时间,按照法国人的标准,他们就失去了战斗力!

惨重的损失传到国内后,惊呆了一片。

在真正的参加战斗之前的时候,中国军人也是相当骄傲的,因为这三万军人已经接受了长达两年的严格训练,教官全部是从德国和美国留学归来的精英。而作为武器装备的提供者,亨特拉尔财团也给予了详细的指导。再加上强大的前所未有的武器装备,政府有十足的信心能够与同等数量的德国人进行正面对抗!

但是战斗的结果,却让那些骄傲的军人们失声了。

按照法国人提供的情报,正面进攻的德国人不过一个师,不到两万人,但是正是这两万人,短短十几天时间就打残了人数超过三万的中国军队!而且据法国人所说,德国人损失要少得多,阵亡的更是只有一千出头,这悬殊的伤亡比例立刻让那些军官们感受到了欧战的残酷……

相对于中国军人的失落,法国人却是大喜过望。

虽然相比德国人来说还要差上许多,但是对于战斗的结果法国人已经非常满意了,因为他们看到了中国军队的庞大潜力——战斗勇敢,纪律严明,而且更关键的是训练有素!即便是在德国人的冲击下伤亡惨重,但是经验丰富的法国人看的很明白,中国士兵乃至指挥官们的综合素质并不弱,至少不比那些法国军队弱,唯一缺少的是战斗的经验,缺少的是欧洲战场上枪林弹雨的考验。他们相信最多几次战斗之后,这些士兵就能浴火重生,成为和法国人不相上下的精锐了。

因此观察完整个过程之后,军官们立刻把情况报了上去。

接到军部报告的法国政府也大喜过望,马上就和英国人联系,然后一起向中国政府发了一封电报:他们希望中国能尽快派出第二批部队,而且希望这个数量越多越好!

中国政府的反应暂时不必说,美国人身上的压力瞬间大了起来。

同样是被欧洲列强们瞧不起的军队,又几乎同时来到欧洲,中国军队和美国军队的表现却是冰火两重天。美国人到现在还没有完成战前的训练,但是中国人却已经和德国人正面硬抗过,而且得到了英法这两家老牌列强的极大赞誉,甚至在报纸上大肆宣扬……

哪怕老成持重如潘兴,脸上也有些不好看了。

如果论起对战争的贡献来说,中国肯定是没法和美国人比的,毕竟人家除了百万军队之外,还有贷款、工业品什么的,但是中国人同样答应了百万大军,还有数量更加庞大的劳工,这对于协约国来说一样的重要。

所以在同样看到了中国军队的出色表现之后,美国总统威尔逊一连给潘兴发了几封电报,也让美军比历史上提前一个月走上了战场……

第28章 一触即发第50章 入股第7章 教材和仪器第四十五章第三十九章第2章 欢迎回家第39章 袭击第59章 欢迎加入第50章 入股第四十章第3章 同意第2章 新俱乐部第34章 裂口第21章 免除第39章 袭击第27章 改良破宫产术第20章 噩耗第15章 瑟琳娜第23章 重回外科第33章 这正是我想要的第二十二章第23章 南丁格尔第41章 内容第20章 聘请第72章 亨特拉尔外科学第7章 机会第19章 未来第25章 高昂的收费第26章 拒绝第34章 学生与实验第58章 打算第四十章第30章 规范化第38章 亨利?福特第49章 合作第16章 里程碑第19章 提前的一幕第13章 电池第16章 医学院第13章 考虑第二十五章第2章 八篇论文第16章 救人第17章 奇迹第三十七章第44章 准备完毕第1章 投产第33章 重病第33章 输血与放血第47章 救人第55章 占便宜第44章 准备完毕第5章 手术刀第32章 合作第2章 首富第20章 噩耗第37章 抵押第51章 开幕第11章 无线电的消息第36章 发展第14章 真正的手术第30章 美好的东西第21章 无线电和阴极射线第24章 划时代的发现第13章 看得到未来第27章 改良破宫产术第40章 终章第28章 决定第22章 脑膜炎第10章 会议第3章 1916年年底第五十三章第36章 勃朗宁第40章 噩耗第四十五章第8章 恶魔随着北风来第29章 开腹第54章 拜耳第24章 战争第31章 上海第34章 伤寒玛丽第3章 汉堡的坏消息第1章 投产第51章 无题第7章 征服蓝天第8章 恶魔随着北风来第18章 东方第二十一章第3章 对抗第二十六章第33章 篮球第52章 投资未来第二十章第49章 股份第10章 席勒家族第29章 另一份报告刚发现少了一章第19章 访客第5章 传奇之路第47章 解决
第28章 一触即发第50章 入股第7章 教材和仪器第四十五章第三十九章第2章 欢迎回家第39章 袭击第59章 欢迎加入第50章 入股第四十章第3章 同意第2章 新俱乐部第34章 裂口第21章 免除第39章 袭击第27章 改良破宫产术第20章 噩耗第15章 瑟琳娜第23章 重回外科第33章 这正是我想要的第二十二章第23章 南丁格尔第41章 内容第20章 聘请第72章 亨特拉尔外科学第7章 机会第19章 未来第25章 高昂的收费第26章 拒绝第34章 学生与实验第58章 打算第四十章第30章 规范化第38章 亨利?福特第49章 合作第16章 里程碑第19章 提前的一幕第13章 电池第16章 医学院第13章 考虑第二十五章第2章 八篇论文第16章 救人第17章 奇迹第三十七章第44章 准备完毕第1章 投产第33章 重病第33章 输血与放血第47章 救人第55章 占便宜第44章 准备完毕第5章 手术刀第32章 合作第2章 首富第20章 噩耗第37章 抵押第51章 开幕第11章 无线电的消息第36章 发展第14章 真正的手术第30章 美好的东西第21章 无线电和阴极射线第24章 划时代的发现第13章 看得到未来第27章 改良破宫产术第40章 终章第28章 决定第22章 脑膜炎第10章 会议第3章 1916年年底第五十三章第36章 勃朗宁第40章 噩耗第四十五章第8章 恶魔随着北风来第29章 开腹第54章 拜耳第24章 战争第31章 上海第34章 伤寒玛丽第3章 汉堡的坏消息第1章 投产第51章 无题第7章 征服蓝天第8章 恶魔随着北风来第18章 东方第二十一章第3章 对抗第二十六章第33章 篮球第52章 投资未来第二十章第49章 股份第10章 席勒家族第29章 另一份报告刚发现少了一章第19章 访客第5章 传奇之路第47章 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