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亨特拉尔外科学

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士去做,这是约翰一贯的原则。

买地这种事情自然是要交给史蒂夫,这小子虽说因为乐高玩具公司蒸蒸日上,最近几年已经不关注家族产业了,但是既然家里还做着房地产的生意,依然最适合帮约翰买地。因此给出了一个三十万美元以下尽量往大了买的口头标准之后,约翰就把这件事情全扔给他了。

至于说学校的设计工作,这次约翰可就不敢给他干了。

说白了,现在的亨氏综合医院规模虽然不小,已经是纽约城中数得着的大医院,但是约翰自己心里很清楚,未来纽约城发展的速度将会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这种规模最多也就是坚持二三十年而已。再加上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高层建筑早晚是要占主导地位,所以医院大多数建筑早晚会因为满足不了需要而推倒重建。

但是医学院的话,就完全不一样了。

对于一所顶尖的大学来说,厚重的历史往往是最被人津津乐道的地方,君不见那些历时超过百年的名校,往往都有着标志性的建筑或者景致?外人参观或者新生入学的时候,看到那些历史超过百年,但是依然在正常使用的建筑物时会有什么样的感觉?

在这方面,虚荣的亨特拉尔先生可是很舍得花钱的。

所以像这种重要的工作自然不能轻易决定,约翰最后把事情托付给了自己的外公,希望人脉广博的老亨特拉尔可以多找一些优秀的设计师。任何一个时代的建筑都有着自己的特点,约翰希望百年后依然可以从医学院的建筑商看到这个时代独有的味道。

同时给老亨特拉尔留下的,还有一叠关于医学院的规划资料。

这份资料里面,是约翰所能想到的。医学院需要具备的建筑物和必须拥有的功能,至于说如何设计、建造就是设计师们的事情了。当然,设计师们有半年的时间来进行规划,当约翰从欧洲回来的时候,也就是最终选择方案的时候……

忙忙碌碌中,日子一天天的过去了。

因为这一次前往欧洲也要好几个月的时间。所以在离开之前约翰有很多事情要做。比如说稳步发展的几家商业公司,比如说产销量不断增长的亨氏制药公司和亨氏医疗器械公司,比如说已经成为明星企业的纽约电力公司,比如说一直由史蒂夫掌控的乐高玩具公司,再比如说虽然成立但是只有极少订单的电梯公司等等。虽然这些公司约翰只是拥有大量的股份,并不进行直接的管理,但是在老亨特拉尔的要求之下,每过一段时间他都必须要亲自去一趟,一方面必须显示自己的存在。另外一方面的话,老亨特拉尔也要求他必须掌握这些公司的准确情况……

几家公司的情况都非常良好,让约翰极为满意。

发展速度最为迅猛的无疑是纽约电力公司,这个在摩根一手掌控之下的电力公司已经开始隐隐展现出了电力巨头的风采。在过去的几年中,特斯拉的技术和亨特拉尔家族的资金让交流电技术比历史同期前进了好几年,成功摘了桃子的摩根极为舒心的发现,比起主要竞争对手西屋电气和爱迪生电灯来说,纽约电力公司的技术几乎呈现出压倒性的优势!尤其是在发电设备、输电技术和钨丝灯泡这三方面。很快就打得两家公司抬不起头来了。

乐高玩具和两家亨氏医疗的发展比较平稳,前者是稳步开拓市场。后两者则是逐步的提高产量,前景可以说是一片光明。

唯一让约翰有些不爽的,只有成立没多久的电梯公司了。

虽说有亨氏综合医院的演示效应,但是这年头的高层建筑实在是太少了,而且电力供应也太少、昂贵,所以成立以来只卖出了三部。这让约翰稍稍有些遗憾。如果不是考虑公司规模小,一年下来也就是亏损个几千美元,而电梯这玩意儿最多十几年就会迅速发展起来,约翰说不定早就让它关门大吉了。

不过……

当约翰再一次见到特斯拉的时候,这些许的遗憾立刻便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无线电的研究进展十分的顺利。特斯拉甚至已经制造出了第三台原型机,只不过可惜的是不知道哪一点有问题,无线电的信号实在是太差了,差到连向公众演示并且抢占专利的价值都没有。好在约翰也不着急,耐心的安抚了一下略略有些着急的特斯拉,然后留下一大笔研究经费后就离开了。

以后非必要的时候,约翰不打算亲自出手了。

只要特斯拉不和亨特拉尔家族闹翻,约翰就想和这位大科学家一直合作下去。他出点子、出思路,特斯拉负责具体的研发,然后适当的时候再引入合作者负责资金的补充和企业的管理。毕竟约翰没心思去管理具体的产业,特斯拉作为科学家在这方面也没有天赋,这样做是最有效率的方法……

就像现在的无线电一样,约翰从未想过和特斯拉两人独占。

马可尼现在还是十四五岁的小屁孩儿,根本就不可能抢在特斯拉前面发明无线电,而有了亨特拉尔家族的支持之后,再有人想要剥夺特斯拉的专利可没那么容易。但是在这个时代无线电技术实在是太敏感了,牵涉到政治、军事等各个方面,所以约翰一直都在认真的考虑,将来的专利是要留在手上还是干脆卖出去来着……

剩下的更多时间,约翰都留给了亨氏综合医院。

考虑到很快就要出发前往欧洲,所以约翰并没有坚持继续出门诊或者做手术,只不过会经常的关注一下医院收治的病例报告。多数时间,他都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了几项研究上面,最后的一个月频频出现在埃尔利希的实验室和几个医师的办公室。

埃尔利希在抗毒素血清方面的研究,已经渐入佳境。

被感染了白喉杆菌的小白鼠们一只只的被救活,如果不是约翰出于安全性的考虑。而且更关键抗毒素血清提纯技术还没有眉目,因此耐心的说服埃尔利希再等一等,恐怕对方早就迫不及待的把论文发表出来了。当然,因为提出这项研究并且给出具体方案的是约翰,所以埃尔利希虽然有些不解,最终还是答应了老板的请求:反正在约翰充足资金的支持下。他估计最多半年就可以解决血清的提纯问题,半年的时间他觉得可以等一等。

此外,两名内科医师和实验室合作的维生素研究,也慢慢的铺开了。

在免费诊治的大旗竖起来之后,亨氏综合医院收治的佝偻病、夜盲症等病人渐渐多了起来,给他们提供了相对充裕的病源。而在经历了最初的懵懂期之后,两人对这个领域的治疗了解的越多,尤其是当他们发现动物实验的效果非常显著,而且随访的病人中有很多情况开始改善的时候。最初的新奇和不解慢慢就转化成了兴趣,让他们对自己的工作越发的投入了起来。

因为技术的限制,这个时代提纯维生素确实很难,但是临床研究已经走在了前面。

最后……

当时间接近六月底,距离约翰出发只剩下一周多的时候,在一个天气炎热的星期一,他把托马斯、保罗和罗伯特三人一起叫到了自己的办公室里。

在奥斯勒和凯利两人还没有到岗的前提下,这三个人现在就是约翰最为看重的下属。

托马斯现在是医院的副院长。兼着外科的主任,未来更是将要接过约翰的位置。成为亨氏综合医院的院长。保罗和罗伯特两人目前虽然职位上只是普通的外科医师,不过约翰对他们的未来也早就有了相应的安排:保罗当然是主攻麻醉,将来很可能就是世界上第一个专职麻醉师和亨氏综合医院的麻醉科主任,而罗伯特的话,约翰也渐渐发现他在医学上的天赋着实不高,但是比较适合事务性的管理。所以尝试着去培养他成为托马斯的助手……

“先生们!”

等大家都坐定了之后,约翰开门见山的说道:“大家应该都知道了,下周我将会启程前往欧洲,时间很可能将会长达四个月,甚至半年……因此在我离开的这段时间里。医院的事情就交给托马斯来管理,你们两个要好好的做好辅助工作。”

“嗯,放心吧。”

闻言先是微微一愣,三人几乎同时点了点头。

三人此时都不由得有些疑惑,因为这件事情他们早就已经知道了,所以不太明白约翰这次叫他们来是什么意思。难道说,有什么事情还要专门交代一下不成?

没有让他们疑惑太久,约翰很快就从桌上拿起了一个厚厚的文件袋,给托马斯递了过去:“先生们,在我离开的这段时间里面,我希望你们认真的看看这一份资料。”

“哦?这是什么资料?”

托马斯连忙把文件袋接了过来,随口问了一句。

对于约翰时不时的给大家一些资料,他们早已经习惯了,只不过今天这个文件袋在接过来的时候,托马斯的手中瞬间一沉,文件的厚度和重量都让他有些暗暗惊讶。

“准确的来说,这应该是一本书!”

微微一笑,约翰开口解释道:“我花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写成的一本书,名字的话……唔,你们暂时可以叫他亨特拉尔外科学。”

“一本书?亨特拉尔外科学?”

听到这句话之后三人心中同时一惊,保罗的一双眼睛更是瞬间瞪的滚圆!

从很早以前开始,三人就知道约翰会写一本书,把他对外科的理解和认知一一记述下来,而在他们看来,约翰确实也有这个资格——至少他在消毒、麻醉和腹部手术等领域的成就非常耀眼,足以支撑起这样的一本书。保罗和罗伯特他们在私下里讨论的时候,甚至把这个时间定位到了医学院成立的那一天,约翰写的书将会成为学生的教材。

但是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一天竟然来的如此之早!

倒是以亨特拉尔这个姓氏命名这本书,三个人都没有太过在意。别说现在只是一个称呼,不是最后的命名,就算是约翰用他的姓氏来命名这本书的话,似乎也没有什么值得质疑的地方,反正这年头好像很多人都是这么干的。

“是的,一本书。”

深吸了一口气之后,约翰正色道:“里面记录了我对外科的所有认识和理解,包括了无菌术、麻醉、手术前后的处理、外科感染的预防,以及阑尾炎等疾病的外科治疗等。另外还有一些东西,是我长久以来总结出来的一些基本技术,比如手术体位、手术切口、组织的切开与分离、术中止血、最后的缝合等等。我希望在我离开的这半年时间里面,你们把这份资料分发给医院所有的外科医师,并且全力支持他们去实践这里面的东西……”

……

1888年6月,亨特拉尔外科学第一次出现在世人的面前。

这一天看到这本书的只有三个人,美国纽约亨氏综合医院的托马斯、保罗和罗伯特,三个最早追随约翰?亨特拉尔先生的外科医师。出现在他们面前的,是一本“仅仅”只有两百多页的原始资料,纯粹的手写而成,书中的所有插图都是约翰自己一个一个的绘成。在这本外科学著作之中,内容还极为“原始”,没有移植,没有颅脑疾病,没有肺部、心胸等疾病的外科学描述,没有外科病人的代谢与营养,没有休克与围手术期的概念,甚至没有提及约翰本人已经发表过论文的外科输血。

毫无疑问,第一版的亨特拉尔外科学极为简陋。

书中内容上大多是19世纪末外科学的水平,超出的部分基本全都是亨特拉尔先生本人的研究,而且仅仅只有两百多页的篇幅,比起上百年后经典的《克氏外科学》超过两千页的篇幅来,也是不值一提。

但是此时甚至连约翰?亨特拉尔先生自己都不会想到,这本书的出现对外科学的发展到底意味着什么,对这门学科未来的发展到底产生了多么深远的影响……

第16章 合约第37章 新方法第27章 亨特拉尔庄园与东方厨师第21章 做手术吧!第58章 两个体系第四十六章第52章 车与房第5章 传奇之路第65章 干吧第31章 亨特拉尔大学第45章 朱尔典第12章 阿德里安教授第22章 诞生第26章 拒绝第30章 时代的序幕第9章 确认第6章 李斯特第1章 荷兰人的殖民地第65章 干吧第22章 庞大的数量第16章 吸食第32章 退休第19章 新药上市第53章 离去第38章 莫名的邀请第17章 宴会第21章 实验第23章 两位大佬第1章 留学欧洲第42章 1888年的幻灯第19章 特斯拉第53章 买画第73章 说服第25章 显微镜第1章 留学欧洲第52章 算计第19章 交易第9章 重启留美第56章 提前的计划第4章 枪手第32章 出诊第22章 诞生第10章 办学第二十二章第4章 过去和未来第51章 年龄第13章 第一第5章 婚期第20章 无人的小船第29章 不爽第15章 补液第45章 两边第12章 摩托罗拉第26章 转让第23章 离去第6章 李斯特第12章 冲突第74章 依据第二十九章第3章 准备第52章 投资未来第51章 逼迫第1章 交易第26章 不可思议第20章 达成第3章 死亡第5章 付出与收获第46章 彩蛋第21章 救国之法第三十九章第19章 抉择第15章 最好的时代第29章 办法第15章 不容易的目标第19章 特斯拉第45章 汉冶萍第24章 旁观第7章 无题第10章 干了那杯霍乱的权威第29章 愤怒第20章 达成第十八章第46章 兴奋第19章 恫吓第9章 亨特拉尔财团第41章 内容第二十九章第十八章第12章 贷款第29章 开腹第23章 王子第38章 机会第二十一章第28章 堕胎者第9章 邀请第33章 访客第34章 ABO血型第21章 实验第15章 瑟琳娜第36章 代价
第16章 合约第37章 新方法第27章 亨特拉尔庄园与东方厨师第21章 做手术吧!第58章 两个体系第四十六章第52章 车与房第5章 传奇之路第65章 干吧第31章 亨特拉尔大学第45章 朱尔典第12章 阿德里安教授第22章 诞生第26章 拒绝第30章 时代的序幕第9章 确认第6章 李斯特第1章 荷兰人的殖民地第65章 干吧第22章 庞大的数量第16章 吸食第32章 退休第19章 新药上市第53章 离去第38章 莫名的邀请第17章 宴会第21章 实验第23章 两位大佬第1章 留学欧洲第42章 1888年的幻灯第19章 特斯拉第53章 买画第73章 说服第25章 显微镜第1章 留学欧洲第52章 算计第19章 交易第9章 重启留美第56章 提前的计划第4章 枪手第32章 出诊第22章 诞生第10章 办学第二十二章第4章 过去和未来第51章 年龄第13章 第一第5章 婚期第20章 无人的小船第29章 不爽第15章 补液第45章 两边第12章 摩托罗拉第26章 转让第23章 离去第6章 李斯特第12章 冲突第74章 依据第二十九章第3章 准备第52章 投资未来第51章 逼迫第1章 交易第26章 不可思议第20章 达成第3章 死亡第5章 付出与收获第46章 彩蛋第21章 救国之法第三十九章第19章 抉择第15章 最好的时代第29章 办法第15章 不容易的目标第19章 特斯拉第45章 汉冶萍第24章 旁观第7章 无题第10章 干了那杯霍乱的权威第29章 愤怒第20章 达成第十八章第46章 兴奋第19章 恫吓第9章 亨特拉尔财团第41章 内容第二十九章第十八章第12章 贷款第29章 开腹第23章 王子第38章 机会第二十一章第28章 堕胎者第9章 邀请第33章 访客第34章 ABO血型第21章 实验第15章 瑟琳娜第36章 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