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救国之法

今年七月的纽约,天气十分的宜人。

只不过当亨特拉尔家族的老宅灯火辉煌,举办一次盛大的宴会时,天空却淅淅沥沥的下起了小雨,让人感觉到了一丝压抑。

低低的中国话,在老宅的各个角落里窃窃私语着。

每年的七月,对于大学来说都是收获的季节,今年当然也不例外。随着约翰资助的中国留学生逐渐成长起来,如今终于有了第一批的毕业生——这其中有年龄最大的一批留**童,也有几年前他资助前来美国留学的大学生。

事实上,这应该算是第二批。

颜福庆才是真正的第一批毕业生,去年就已经拿到了亨特拉尔大学的学位证书。只不过他只有一个人,而且在约翰有意无意的引导下,再加上历史的惯性,颜福庆又一次选择了医学,成为了亨特拉尔医学院第一位东方学生……

今天的宴会,是约翰特意为这些毕业生们准备的。

凡是今年大学毕业的中国学生们,都收到了约翰的邀请,也无一例外的接受了邀请。由约翰提供车票、住宿等各项开支,这些学生们从剑桥、波士顿、巴尔的摩、费城乃至纽约纷纷赶到了亨特拉尔家的老宅,参加这次为期三天的聚会。

整整三十四名学生,把整栋老宅挤得满满当当。

为了迎接这次留学生们的聚会,约翰也算是花了不小的心思。比如说负责这次聚会的所有厨师,都是从纽约搜罗到的中国厨师,然后亨特拉尔家的苏力担任领头;再比如说所有的仆人们也都是中国人,甚至就连屋内的装饰都是纯粹的中国风,让学生们进来之后就感觉到了浓浓的乡情……

学生们到齐之后,气氛自然就热烈了起来。

虽说大家并不是都认识,很多人之间甚至都没有见过面,但是在异国他乡见到了本国人,那基本上就不存在任何的隔阂了。所以很快,大家就扎成了一小堆一小堆的,有些活跃分子更是在各个小团体之间窜来窜去,认识着新朋友们。

“小林,你是亨特拉尔大学毕业的,见过亨特拉尔先生吗?”

一边喝着专门给他们准备的龙井茶,冯思平一边悄声的问着刚刚认识的新朋友:“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样的大人物,一定很难相处吧?”

“哈哈,你想多了!”

拍了拍冯思平的肩膀,林城哈哈笑道:“过会儿你见了就知道了,亨特拉尔先生虽然身家巨万,而且名气极大,但是对待别人可是很客气的……”

“来了!”

就在冯思平有些不相信的眨了眨眼睛,打算开口细问的时候,旁边有人突然叫了一声。

屋子里立刻便安静了下来,所有人都站起身,目光向着门口的方向看了过去。冯思平当然也不例外,只不过看到了来人之后,他心头忍不住为之一震——天啊,好高!

冯思平个子不算矮,但是来人比他高了一个头!

“抱歉,抱歉!”

一边往屋子里走,这个高个子的美国人一边拱着手笑道:“诸位,因为有些事情耽搁,我来晚了,还请各位海涵啊!”

“咝!……”

纵然早就知道这位亨特拉尔先生的来历,但是从一个“鬼佬”的口中听到熟悉的乡音,而且动作表情都那么的“中国”,冯思平还是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冷气!

“上午好,亨特拉尔先生。”

“先生,见到您很荣幸!”

在林城等人的带领下,留学生们一一上前和约翰?亨特拉尔先生见礼。不过让人发噱的是,亨特拉尔先生进来的时候是行抱拳礼,说话也满是中国味儿,但是这些留学生们上前招呼的时候大多用的是英文,而且礼节也都是西式的……

“果然!”

对于这种情况约翰心中了然,眼中不由得泛起一抹黯然之色。

虽然资助了这些年轻人来美国留学,而且约翰的风评也十分之好,但是对于这些留学生们而言,自己终究是外人,是洋鬼子,内心深处还是不太接受的。唯一让约翰比较欣慰的是,像林城这样就读于亨特拉尔大学的留学生,态度就亲热多了,开口说的也是中国话,听起来亲切无比……

……

正主到来,宴会就开始了。

约翰没有什么摆架子的意思,随意说了两句祝贺大家毕业,就和几个相熟的留学生坐一起聊了起来。他知道想要让所有人立刻接受他很难,所以也不强求,和熟人先聊聊拉近关系,慢慢地其他人因为好奇心就会融入进来了。

事实证明,约翰的想法是正确的。

到了中午吃饭的时候,几乎所有的留学生至少和约翰聊过了一小会儿,对这位中国画熟溜无比的大富豪也都心生好感,场面也就慢慢热闹了起来。而约翰特意准备的四张大圆桌,气氛也就再次热闹了起来。

只不过……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旁边的餐桌上突然安静了下来,气氛变得凝重、沉默,许多学生脸上的笑容都慢慢消失掉了。

“嗯?怎么回事?”

约翰的眉头一皱,忍不住给身边的林城使了一个眼色。

林城立刻会意,起身过去问了两句,然后回来低声的回复道:“先生,他们刚刚谈及了正在进行的日俄战争,所以心情有些不好……”

听林城这么一说,约翰顿时明白了。

遥远的东方,正在进行着一场战争,一场争夺地方霸权的战争。只不过虽然战争的双方是俄罗斯和日本,但是战争的场地却是在中国的东北,这对任何一个中国人,尤其是已经开眼看过世界的中国人来说,恐怕都是一件无法容忍的事情。所以当远东的战争愈演愈烈的时候,留学生们的愤怒和失落也就可想而知了。

沉默片刻之后,约翰苦笑着摇了摇头。

在他看来,让留学生们深切感受一下祖国的孱弱,其实并没有什么不好的。而且他们最少的也在美国待了好几年,能够更直观的感受到美国的强大,再看看远在中国土地上进行的战争,对比也就越发的强烈了……

“所以说,这就是国家弱小的后果。”

看着林城同样阴沉下来的脸色,约翰淡淡的笑道:“俄国人是传统的欧洲强国,日本虽然地处亚洲,但是经过明治维新的冲刷之后,这些年励精图治,学习西方,八年前战胜了大清,如今更是向欧洲强国发起了挑战!相比较而言,大清……呵呵,抱歉,我更喜欢称呼为中国,如今却是处在最为疲弱的时代!甲午战争、庚子战争接连失利,已经耗干了这个国家最后一丝元气……”

“先生,那我们中国就没有办法了吗?”

听到这里的时候顾不上礼貌不礼貌,林城有些激动的大声问道。

心情激荡之下,赵家营根本就没注意到大清和中国的区别,或许即使注意到了,他也根本就不会在意……

林城的问题立刻就吸引了不少人的关注,同一张桌子上的学生更是杂七杂八的焦急问着,试图从约翰这里获得自己想要的答案。

“果然,年轻的热血沸腾了。”

心中对这些学生的反应极为满意,约翰脸上却一片淡然,压了压双手沉声道:“好了,诸位,请先安静下来!”

几秒种后桌上彻底安静了下来,其他桌上的学生发现后也都围了上来。

满意的点了点头,约翰才点头道:“先生们!你们应该知道,我是一名医师,或者还可以加上一个商人……或者科学家的身份,所以如果你们想问我,应该如何去拯救那个国家的话……说句实话,我真的不知道。这不是谦虚,也不是在故意的推脱,而是事实!”

几十个人的屋子里,呼吸可闻。

“不过你们应该知道,我并没有什么都不做。”

稍等片刻之后,约翰接着朗声道:“虽然我的长相和你们不太一样,但是你们都知道,我在那个过度生活了十几年,而且还是人生最初的十几年,所以我愿意资助你们来到美国读书,我也愿意在江浙等地创建许多学校……”

说这些话的时候,周围的中国学生脸上都浮现了感激之色。

如果说在出国之前他们对亨特拉尔这个姓氏只是一个概念的话,那么在美国的这些年之后,他们每个人都已经明白了约翰为中国做了什么。不光是资助他们本人来美国留学,同时还包括在国内办的那些学校,还有那些翻译的图书等等。所以没有人怀疑约翰?亨特拉尔先生对中国的好感,也没有人怀疑他的出发点——如此庞大的投入,可不是别的理由能够解释的。

不过这些话,可解答不了他们心中的疑惑。

所以在稍稍停顿了一下之后,约翰接着笑道:“诸位,我相信在美国的这些年,你们应该也或多或少懂得了一些让国家强大的道理,比如说想要让人们吃饱,首先是农业的进步,比如说要想国家强大,需要的工业的发展和交通的便利、再比如说这些进步的前提,更重要的是教育,有足够的人才……”

“没错!”

不等约翰把话说完,旁边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突然拍案而起:“亨特拉尔先生说的一点都没错,虽然我个人的力量都非常微薄,但是至少可以为中国做上一些事情!我决定了,回国之后就加入先生所办的学校,为中国培养更多的人才!”

“然也,我打算去从事电报事业……”

“我,还有我,我准备办纺织厂……”

在这个年轻人的带动下,其他人也都兴奋了起来,纷纷说出了自己的打算。

在这些年,约翰可没少给留学生们灌注自己的思想,希望他们成为中国的有用之才。而且在这个时代,中国的留学生几乎也没有不回国的,一方面当然是传统思想的影响,学成之后回去是一种必然;另外一方面的话,无论欧美还是日本等国,现在可没有什么反种族歧视的说法,美国更是赤裸裸的发布了排华法案,所以正常的中国人也不可能选择留下。

不过说实话,他不希望这些学生们投入到所谓的革命或者军阀混战中,哪怕其中不少人都非常优秀,学习的也是政治等科目。他更希望这些学生就像是火种一样,投身到教育、工业和科研等领域……

所以最后总结的时候,约翰朗声道:“诸位,我很清楚你们的决心,不过别忘了,你们可是刚刚从大学毕业,缺乏足够的经验!所以我的建议是,如果你们有心从事教育,可以在亨特拉尔学校中当上两三年教师,积累足够的经验;如果想要从事研究或者实业的话,也可以在我旗下的研究所或者工厂中干上三年,那样我不但会给你们提供丰厚的薪水,还将会在你们回国的时候提供一笔资金——足够你们在国内开办一家实业工厂的资金,并且让亨特拉尔银行提供一定的帮助……“(。)

第37章 任务第27章 病案中心第46章 孩子和信第30章 血小板第10章 发展第7章 愿意第20章 统一第65章 干吧第37章 伙伴第四十章第21章 要结婚了刚发现少了一章第3章 发展第28章 觊觎者第46章 兴奋第6章 又一位汤姆逊第四十章第1章 留学欧洲第18章 卡内基第13章 考虑第11章 房子和礼物第27章 黄金时代第30章 外科医师的禁区第11章 柏林大学第4章 枪手第51章 逼迫第8章 危机第33章 重病第47章 轰动第9章 重启留美第18章 计划第28章 切口第57章 同归于尽第13章 考虑第21章 做手术吧!第16章 里程碑第十八章第23章 作用第38章 好久不见第四十六章第11章 怀疑第30章 出版第36章 新柏林大学第15章 抢先第20章 课堂第37章 加入第7章 血管吻合术第12章 贷款第9章 一百美元第68章 哪一栋?第31章 亨特拉尔大学第18章 卡内基第49章 合作第14章 政客与金主第三章第2章 1894第11章 发酵第33章 好东西第30章 美好的东西第8章 危机第7章 征服蓝天第五十二章第26章 捞一笔第5章 第一个目标第50章 即将到来的改变第37章 同船第7章 愿意第2章 期待第34章 帮忙第4章 枪手第14章 期待第29章 检查第54章 20万马克第32章 退休第20章 更好的药物第31章 商人第16章 又见卡内基第29章 大萧条第9章 一百美元第1章 离开第9章 流感第26章 转让第18章 无线广播第10章 基础培训第22章 越开越好第46章 孩子和信第4章 不锈钢第43章 血库第47章 轰动第28章 觊觎者第二十七章第39章 危机第50章 校际体育第21章 做手术吧!第16章 吸食第40章 巴斯德的研究第24章 否定第38章 成交第3章 征兆第24章 医师协会
第37章 任务第27章 病案中心第46章 孩子和信第30章 血小板第10章 发展第7章 愿意第20章 统一第65章 干吧第37章 伙伴第四十章第21章 要结婚了刚发现少了一章第3章 发展第28章 觊觎者第46章 兴奋第6章 又一位汤姆逊第四十章第1章 留学欧洲第18章 卡内基第13章 考虑第11章 房子和礼物第27章 黄金时代第30章 外科医师的禁区第11章 柏林大学第4章 枪手第51章 逼迫第8章 危机第33章 重病第47章 轰动第9章 重启留美第18章 计划第28章 切口第57章 同归于尽第13章 考虑第21章 做手术吧!第16章 里程碑第十八章第23章 作用第38章 好久不见第四十六章第11章 怀疑第30章 出版第36章 新柏林大学第15章 抢先第20章 课堂第37章 加入第7章 血管吻合术第12章 贷款第9章 一百美元第68章 哪一栋?第31章 亨特拉尔大学第18章 卡内基第49章 合作第14章 政客与金主第三章第2章 1894第11章 发酵第33章 好东西第30章 美好的东西第8章 危机第7章 征服蓝天第五十二章第26章 捞一笔第5章 第一个目标第50章 即将到来的改变第37章 同船第7章 愿意第2章 期待第34章 帮忙第4章 枪手第14章 期待第29章 检查第54章 20万马克第32章 退休第20章 更好的药物第31章 商人第16章 又见卡内基第29章 大萧条第9章 一百美元第1章 离开第9章 流感第26章 转让第18章 无线广播第10章 基础培训第22章 越开越好第46章 孩子和信第4章 不锈钢第43章 血库第47章 轰动第28章 觊觎者第二十七章第39章 危机第50章 校际体育第21章 做手术吧!第16章 吸食第40章 巴斯德的研究第24章 否定第38章 成交第3章 征兆第24章 医师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