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危机

美国人和中国人的参战,并没有让协约国马上获得优势。

和早就已经转变为战时体制的英法等国不同,虽然美国人和中国人都决心和德国人开仗,但是他们距离战场实在是太远了。中国人还好,因为要应对日本人的巨大威胁,同时要应对国内的反对势力,所以约翰早就支持北洋建立了一支强大的陆军,而且数量还相当可观。但是在大洋彼岸,美国人十几万的陆军能做什么?

召集、训练,都需要时间。

所以1917年这一整年,无论中国人还是美国人,能起到的作用都非常小,主要还是要依靠英法自己。这一点他们也非常的清楚,所以除了选派数千名军官前往亚洲和北美,帮两国训练士兵,并且出钱给中国人购买武器装备之外,英法今年必须要靠自己了。

至于说,俄国人……

1917年9月,俄国又一次爆发了革命。

比历史上的十月革命提前了一个多月时间,布尔什维克人推翻了临时政府,建立了苏维埃政权。第二天,苏维埃就宣布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了协约国重重一击!

英法对于中美的后续军队,催促的越发迫切了。

相较而言,美国人比较谨慎,他们派遣军队的速度和数量都不能让英法满意。而中国政府对此则态度积极,虽然不至于把自家的军队一股脑的派往欧洲,但是在英法保证将会认真履行协议的内容,并且额外提供一笔数额高达三千万英镑的无偿援助之后,到1918年年初的时候,七十万大军已经站在了欧洲的前线,并且伤亡超过了十五万人!

除了军队之外,赴欧劳工的数量也超出预料之外。

欧洲的消息渐渐传回国内,劳工们除了吃饱穿暖之外,每个月实打实拿到十块大洋让不少年轻人怦然心动。而随着一些优秀的转为熟练工人,月薪拿到三十块大洋甚至更多,国内报纸大肆宣传之下,受到刺激的人就更多了。

1917年年底,赴欧劳工数量突破了百万!

不过就像约翰?亨特拉尔说的那样,中国在这次欧战中发挥的作用越大,战后得到的利益就越多。欧洲虽然远,但是中国一样可以在亚洲获得足够的回报,甚至只要为自己争取一个最佳的环境也足够了。所以为了能让中国放心的参战,除了英法这笔高达三千万英镑的无偿援助之外,亨特拉尔财团和袁大头又签订了一纸协议,提供一笔为期十年,数目多达五千万美元的无息贷款,用于支持向伤亡士兵提供抚恤金……

除了士兵和劳工,中国也收获了大量的物资订单。

在战争中大发横财的亨特拉尔财团开始了疯狂的投资,无数的机器设备从北美或者江浙的机器工厂送出,然后运到陕西、东北、河南等地,开采亨特拉尔财团已经勘探明白的煤矿和铁矿。而江浙等地的工厂也全面开工,生产协约国需要的一切。至于说和战争有关的汉冶萍、武汉兵工厂等等,在亨特拉尔财团不遗余力的支持下,短短三年时间生产规模就暴增了四倍!

所有的一切,都让海那边的日本人嫉妒的双眼发红!

作为英国人的传统盟友,日本当然要提出抗议,并且要求英国人减少交给中国人的订单。可惜的是为了议价或者供货方面的考虑,中国的订单主要来自于亨特拉尔财团,而且对于英法来说,愿意在战争中投入人力的中国才是值得拉拢的对象,而只愿意卖东西不愿意出兵的日本人已经没有了利用价值,所以大多数的订单都飘到了中国大陆,日本在一战中得到的好处缩水了至少六成以上!

在约翰的影响下,历史不知不觉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而到了1918年之后,战场的形势发生了彻底的转变。德国人在东线和俄国人达成了和平,而西线则依然在法国国境内。但是在经历三年半战争的摧残之后,德国国内的经济已经不堪重负了。提前出现并完善的飞机和坦克并没有能够挽救德国,一切都向着约翰记忆中的方向继续前进。如果没有中国人的参与,或许德国失败的时间还会往后拖一拖,但是当中国军队的数量在1918年4月突破了一百万人的时候,德国人的失败已经为时不远了……

不过对于这些事情,约翰已经不再关心了。

随着战争的持续进行,无论亨特拉尔财团在北美还是中国的布置,都已经彻底走上了正轨。在不停推出更新的飞机、大炮、坦克和无线电等高端产品,并且超大规模的供应服装、橡胶和各类矿产等资源之下,源源不断的黄金从世界各地运到了纽约,存入亨特拉尔银行的地下金库中。

如今的亨特拉尔财团,已经庞大的让人心惊了。

在泰勒、福特等亨特拉尔财团顶层高管的管理下,这个庞大如同一个国家的财团高效的运转着,而作为拥有者的约翰却把注意力投向了一个普通的美国军营!

为了训练士兵,美国人建造了无数庞大的军营。

这些用两三个月时间就建造起来的庞大军营,充分体现了美国无与伦比的经济和工业实力,上百万任走进这些军营,在美国本土以及英法军官的训练下,为欧洲的战壕做起了准备。

热闹非凡的同时,危机也悄悄萌芽了。

1918年的美国,你不能指望这些参军的年轻人们有什么好的卫生习惯。要知道,美国人在20世纪初的时候花费了多少代价,才制止了黑心的商人们往香肠里填塞病死的猪肉,而纽约和黑心牛奶的斗争史,更是可以写上一本厚厚的小说。

所以理所当然的,庞大的军营就是一个庞大的传染场!

当然,现代医学毕竟已经发展了几十年,像鼠疫、霍乱之类的疾病在美国已经没有了根基,所以一般的情况约翰也不会在意。不过当时间来到三月份,军营中发生了感冒流行的消息传到纽约约翰的办公室之后,一直密切关注着类似消息的他心头一震,顿时长长的吸了一口气……

第三十五章第三十七章第14章 进入病房第43章 分级第57章 霍夫曼第5章 协议第十八章第75章 认真考虑第15章 第一个病人第27章 耐心第10章 大事第四十二章第15章 惊人的门诊量第11章 有意思第34章 裂口第33章 这正是我想要的第17章 研究生院第10章 解聘第26章 夸张的手术室第4章 起航第36章 准备第27章 艺术爱好第44章 现代医学和它的未来第2章 首富第29章 愤怒第43章 规矩第16章 好机会第14章 找见第3章 共舞第1章 成了第4章 起航第43章 摆出来第31章 亨特拉尔大学第35章 1897第26章 捞一笔第7章 机会第25章 新模式第39章 袭击第59章 半边天第58章 两个体系第12章 具备第9章 慢慢来吧第21章 翻脸第15章 抢先第二十章第39章 计划第五十五章第52章 霍普金斯第28章 切口第九章第21章 实验第39章 失望第4章 准备与等待第25章 爆发第49章 等待第21章 实验第44章 访客第24章 战争第28章 布里斯特夫人第十二章第43章 1901第27章 艺术爱好第28章 投资第46章 又有意外?第13章 股份第66章 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第29章 百日皇帝第64章 奥斯勒和凯利第9章 一百美元第59章 半边天第38章 现代医学教育体系第32章 新外科时代第十二章第41章 免疫学第7章 试驾第5章 竞争对手第十二章第16章 为难第2章 招生第十八章第四十二章第23章 作用第3章 对抗第13章 讲述第3章 随后第4章 大胆的想法第35章 捐赠第50章 发表第48章 海姆里克腹部冲击法第42章 信任第12章 古怪的问题第48章 收网第39章 危机第20章 转让股份第11章 无线电的消息第28章 决定第15章 不容易的目标第15章 交易第44章 兴趣第2章 等待
第三十五章第三十七章第14章 进入病房第43章 分级第57章 霍夫曼第5章 协议第十八章第75章 认真考虑第15章 第一个病人第27章 耐心第10章 大事第四十二章第15章 惊人的门诊量第11章 有意思第34章 裂口第33章 这正是我想要的第17章 研究生院第10章 解聘第26章 夸张的手术室第4章 起航第36章 准备第27章 艺术爱好第44章 现代医学和它的未来第2章 首富第29章 愤怒第43章 规矩第16章 好机会第14章 找见第3章 共舞第1章 成了第4章 起航第43章 摆出来第31章 亨特拉尔大学第35章 1897第26章 捞一笔第7章 机会第25章 新模式第39章 袭击第59章 半边天第58章 两个体系第12章 具备第9章 慢慢来吧第21章 翻脸第15章 抢先第二十章第39章 计划第五十五章第52章 霍普金斯第28章 切口第九章第21章 实验第39章 失望第4章 准备与等待第25章 爆发第49章 等待第21章 实验第44章 访客第24章 战争第28章 布里斯特夫人第十二章第43章 1901第27章 艺术爱好第28章 投资第46章 又有意外?第13章 股份第66章 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第29章 百日皇帝第64章 奥斯勒和凯利第9章 一百美元第59章 半边天第38章 现代医学教育体系第32章 新外科时代第十二章第41章 免疫学第7章 试驾第5章 竞争对手第十二章第16章 为难第2章 招生第十八章第四十二章第23章 作用第3章 对抗第13章 讲述第3章 随后第4章 大胆的想法第35章 捐赠第50章 发表第48章 海姆里克腹部冲击法第42章 信任第12章 古怪的问题第48章 收网第39章 危机第20章 转让股份第11章 无线电的消息第28章 决定第15章 不容易的目标第15章 交易第44章 兴趣第2章 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