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交易

这一纸协议,实际上是个债券交易。

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参战国,中国在巴黎和会收获的赔款并不多。虽然他们派出了上百万的大军,伤亡了几十万人,但是一来军费全部由英法等国支援,二来就连美国人都没有占到什么便宜,中国就更别想了。

所以总数高达两千多万马克的赔款,中国得到的还没有百分之一!

二十一亿马克的赔款,就是中国参加一战的最终收获。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因为要承担干涉俄国革命的重任,英法同意在1920年年底德国支付第一笔赔款的时候,先给中国结清这二十一亿马克。而除了这些钱之外,英法美答应的五千万英镑干涉军费,也会同时交给中国。

总计一亿多英镑,着实是一笔巨款!

但是已经开始向苏维埃发动进攻的中国,明显已经撑不到赔款到账的时候了。庞大的伤残士兵抚恤需要用钱,在俄国的军队需要用钱,建设防御工事需要用钱,移民也需要用钱,而因为一战结束而出口量暴跌的中国政府,不可能等到这笔巨款到账了。事实上如果没有约翰?亨特拉尔那一笔一亿美元的无息贷款到账,中国政府已经要破产了。

就在这个时候,中国和亨特拉尔财团签订了这份协议!

按照协议的内容,亨特拉尔财团将以原价收购中国的这二十一亿马克和五千万英镑赔款,也就是说亨特拉尔财团直接把这笔钱交给中国人,而德国人欠的这笔钱则会直接交给亨特拉尔财团……

协议一公布,就轰动了全世界!

在无数人震惊的目光中,亨特拉尔财团又做了一件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没有人能够理解,为什么有人愿意用现金收购一份债权,而且还是原价收购!就连得到了巨大好处的中国人,很多也无法理解,他们只知道有了这笔钱入账之后,自家的危机暂时算是过去了。

不过……

“总统先生,这只是暂时而已!”

在签订协议的时候,亨特拉尔财团的负责人马克先生摇头道:“您必须考虑到一件事情,那就是随着欧洲战争的结束,我们将不会再大规模收购中国的商品,而以贵国现在的情况,也不可能有市场容纳如此庞大数量的工业品,所以……”

听了马克先生的这番话之后,段祺瑞的笑容顿时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这个世界的中国,已经不是另外一个世界的中国了。在亨特拉尔财团的全力支持和一战的刺激下,中国工业在最近几年飞速发展,可以说超过了历史同期好几倍!比如说中国的钢铁工业,短短五年时间钢铁产量翻了几番,1919年突破了一百五十万吨!这个数字和美国相比不值一提,但是相比较于近邻日本来说就非常可观了。

但是这些产品,大部分是用来出口的。

中国人口非常庞大,但是大多数还非常贫穷,根本就无力消费这些价格昂贵的工业品。比如说钢铁,一百多万吨对未来是一个小数字,但是对于这个时代的中国就是个大数字,各方面的需求实在是没有那么多……

这几年学了不少经济知识的段祺瑞,自然知道其中隐藏的危机。

如果中国走上了和另外一个世界同样的道路,这方面的危机自然就没有那么大,但是这个世界他们走上了完全不同的路,工业规模翻了好几番,一战结束后的日子恐怕就不好过了。

“所以……”

稍稍顿了顿之后,马克先生淡然道:“亨特拉尔先生早就预料到了这种情况,也很早以前就为贵国制定了一个计划,总统先生,您有兴趣听一听么……”

……

北美,纽约。

看完了远东发来的电报之后,约翰又一次站在书房的窗户前,陷入了最近习惯性的沉思之中。

“中国的事情,有些难办啊!”

微微眯起了一双眼睛,约翰暗暗的摇了摇头。

按照电报中所说,段祺瑞和政府虽然对那份计划很感兴趣,但是却一直在犹豫,因为需要耗费的资金实在是太过于庞大了。如果决定实施的话,意味着不但从亨特拉尔财团得到的这笔钱要全部投进去,而且政府每年还要继续产生大量的赤字,这对于借钱已经借怕了的他们来说实在是有点儿难以接受!

不过……

“无论如何,必须抓住这次机会!”

深吸了一口气之后,约翰用力的攥紧了自己的拳头。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发生,不但让数千万人死去,同时也让之后的世界经济出现极不平衡的繁荣。几个主要的国家,在战后却面临了不同的命运。得益最多的当然是美国,他们靠对德国贷款和国内信贷消费,迎来了自己的黄金时代;法国人也不错,靠德国人的巨额赔款和贸易保护也取得经济增长;就连战败的德国人,虽然国内动荡不安,但是凭借着巨额外债更新了工业设备,重新成为了世界第二强国;几个大国中只有英国比较惨,经济在国际竞争中衰落,1921年开始大量工人失业,而他的小盟友日本脆弱而缺乏竞争力,接二连三的发生经济震荡……

如今这些国家里面,必须要加上一个中国。

战争催生出的工业和金融发展,在战后失去了最大市场的情况下,势必会迎来了一个急速的下跌。事实上从1919年下半年开始,这种急速下跌已经开始了,只不过在亨特拉尔财团的强力干涉之下,还不至于影响到中国的发展,毕竟相对来说中国的工业规模还是小了点儿。

但是这种事情,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

所以约翰必须要为今后几年中国的发展找一条路,而作为一个不太懂经济的穿越者,约翰唯一能想到的就是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资,进而推动经济的发展。反正对于现在的中国而言,根本也谈不上基础设施,正好是大规模投资的时候。

买下德国债权的那笔钱,恰好可以用上了。

当然对于整个中国来说这笔钱就太少了,因为政府还要解决各种各样烦心事儿,所以在书房里沉思了许久之后,约翰叫来了自己财务团队的负责人:“赖福利先生,三天之内,我要知道我现在有多少资金可以动用!请注意,我的意思是所有可以动用的资金……”

第3章 随后第19章 新药上市第十三章第54章 拜耳第3章 征兆第61章 脱离第51章 年龄第30章 血小板第5章 付出与收获第31章 医学第1章 帮助第十五章第24章 转移第50章 大方第6章 新工厂第29章 愤怒第5章 毕业第23章 重回外科第49章 专业第13章 第一第39章 vitamin第四十六章第46章 来到巴黎的汽车第21章 做手术吧!第4章 麻烦第22章 进修医师第12章 图书第二十五章第5章 副主任第18章 想做的,能做的第39章 脱离第21章 摊牌第23章 世界最早的检验室第二十七章第27章 黄金时代第64章 奥斯勒和凯利第26章 不可思议第26章 施瓦茨第11章 汉堡第20章 噩耗第25章 谈判第31章 交权第36章 发展第25章 皇室请柬第1章 冠军第6章 非难第17章 科赫第13章 变革第39章 失望第15章 抢先第27章 改良破宫产术第1章 改变世界第10章 危急第八章第17章 资助第23章 论文和杂志第28章 另一个想法第1章 冠军第40章 疯狂第10章 解聘第13章 建议第27章 艺术爱好第62章 尸体第14章 中央公园第18章 想做的,能做的第1章 交易第25章 高昂的收费第16章 临床边第12章 干涉第59章 半边天第58章 一言为定第9章 大楼第22章 越开越好第9章 邀请第7章 空院第5章 确定第43章 编辑的争论第17章 噩梦第33章 完善第1章 离去第32章 我来做第8章 一千马克的惊喜第60章 声名鹊起第2章 新俱乐部第47章 期待第17章 检查第69章 真正的医院第十四章第9章 流感第19章 惨剧第48章 收网第35章 中国的亨特拉尔财团第42章 信任第8章 辞呈第13章 要求第20章 世博会第15章 第一个病人第9章 外科学的革命?第39章 焦点
第3章 随后第19章 新药上市第十三章第54章 拜耳第3章 征兆第61章 脱离第51章 年龄第30章 血小板第5章 付出与收获第31章 医学第1章 帮助第十五章第24章 转移第50章 大方第6章 新工厂第29章 愤怒第5章 毕业第23章 重回外科第49章 专业第13章 第一第39章 vitamin第四十六章第46章 来到巴黎的汽车第21章 做手术吧!第4章 麻烦第22章 进修医师第12章 图书第二十五章第5章 副主任第18章 想做的,能做的第39章 脱离第21章 摊牌第23章 世界最早的检验室第二十七章第27章 黄金时代第64章 奥斯勒和凯利第26章 不可思议第26章 施瓦茨第11章 汉堡第20章 噩耗第25章 谈判第31章 交权第36章 发展第25章 皇室请柬第1章 冠军第6章 非难第17章 科赫第13章 变革第39章 失望第15章 抢先第27章 改良破宫产术第1章 改变世界第10章 危急第八章第17章 资助第23章 论文和杂志第28章 另一个想法第1章 冠军第40章 疯狂第10章 解聘第13章 建议第27章 艺术爱好第62章 尸体第14章 中央公园第18章 想做的,能做的第1章 交易第25章 高昂的收费第16章 临床边第12章 干涉第59章 半边天第58章 一言为定第9章 大楼第22章 越开越好第9章 邀请第7章 空院第5章 确定第43章 编辑的争论第17章 噩梦第33章 完善第1章 离去第32章 我来做第8章 一千马克的惊喜第60章 声名鹊起第2章 新俱乐部第47章 期待第17章 检查第69章 真正的医院第十四章第9章 流感第19章 惨剧第48章 收网第35章 中国的亨特拉尔财团第42章 信任第8章 辞呈第13章 要求第20章 世博会第15章 第一个病人第9章 外科学的革命?第39章 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