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大胆的想法

“托马斯,我准备在上海建一座工厂,制药工厂!”

话题一转,约翰心潮澎湃的接着说道:“这些年我已经让他们培养了不少工人,足以负担一个小型药厂的运行。所以有一艘船里面装的就是工厂的机器设备,还有随行的技术人员……”

“呃……”

听了约翰的话之后,托马斯顿时无语了。

他知道自己老板对那个东方古国很有感情,但是在那里建一座制药工厂?天啊,难道约翰就不知道生产这些药物需要多高的技术水平?直到现在,欧洲的各大制药公司依然在拼命的追赶者亨特拉尔制药公司,哪怕专利过期他们已经可以随便仿制,但是产品的质量和成本上却始终无法匹敌,难道那个落后的国度能强的过欧洲去不成?

不过想想约翰的固执,托马斯也只能是苦笑着点点头道:“好吧,建药厂什么的……只要你开心就好了……”

……

1910年9月,奥斯勒与埃尔利希离开了纽约。

从当年在柏林留学时遇到托马斯开始,到后来1887年亨特拉尔综合医院落成,并且约翰开始筹建医学院,再到如今奥斯勒和埃尔利希的离开,将近三十年就这么过去了。老一辈的创业者或者退休,或者离开,或者像托马斯那样还在坚守,但是无论如何,自然的新陈代谢是不可阻挡的。

以哈维?库欣为代表,亨特拉尔医疗体系的新人们走上了历史舞台。

从开始一直到现在,亨特拉尔医学院走的都是精英路线。1891年,亨特拉尔医学院招生10人,最终入学9人;1910年,亨特拉尔医学院招生160人,最终入学160人。在未来非常长的一段时间内,160人都将是亨特拉尔医学院的最高招生人数。因为按照他们的教学计划,每一名学生到毕业时都将耗费庞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保证他们培养出来的都是医学界真正的精英!

培养一名合格的医师,从来都不是容易的事情。

比如说在最初的两年,他们将会受到严格的实验室培训,用人类的尸体来了解人类的身体构造,用兔子、老鼠和狗等来了解各种生理的和病理的变化,来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而到了后面两年,他们又要到医院去了解书写病历,了解各种疾病的症状,了解各种检查和治疗方式的发展……

尸体、实验动物、临床药物等等,都需要用金钱来支持!

所以一百年后的美国医学院校,招生人数往往都非常少,因为他们需要耗费大量的资源。而与此同时,医学生们的学费也极为昂贵,少则十几万美金,多则三四十万!而大多数医学院的学生们,读书都只能依靠银行贷款,而对这些未来收入至少十几万美金的优质客户们,银行业从不吝于提供自己的帮助……

所以在1910年的时候,亨特拉尔医学院的学费已经上涨到每年一千美元!

这个价格很高,高到了曾经让舆论界一片哗然的地步。但是当亨特拉尔银行宣布为所有亨特拉尔医学院的学生提供低息贷款服务,当亨特拉尔综合医院宣布将住院医师们的薪金上涨到每年最低一千二百美元,主治医师们上涨到最低三千四百美元之后,所有的质疑声全部消失掉了。

一千二百美元的年薪,至少相当于日薪四美元!

这个水平,已经和亨特拉尔财团一线工人的水平保持一致了,而三千四百美元在1910年的纽约而言,更是绝对的金领一族!在这个水平线上,一千美元的学费又算得了什么?只要将来能够成为一名主治医师,四年的学费一年就挣回来了……

先不管这对其他的医学院有何冲击,但是有一点是很现实的,那就是1910年亨特拉尔医学院招生160人,但是报考人数第一次突破了四千人,录取比例高达25:1!

要知道,敢报考的可都是真正的精英!

因为约翰?亨特拉尔的出现,美国未来医学院的精英培养模式,似乎已经有了提前开启的征兆……

……

新生入学,代表着老生毕业。

1910年7月,134名学生拿到了亨特拉尔医学院的博士学位证书。和过去的几年一样,几个月之前他们每个人就已经收到了无数份邀请,包括美国各大医学院和他们的附属医院。开出的薪水并不比亨特拉尔综合医院低,而且往往有着更为诱人的条件:比如说不用经过住院医师培训,直接就可以独立接诊,再比如说跳过讲师和副教授的职位过渡,直接晋级医学院的教授等等。

20世纪初的美国医学界,就是这么的乱!

不过这也从侧方面表达了一个意思,那就是1910年的亨特拉尔医学院正如日中天!因为过去的二十年,奥斯勒们用毕业生的质量告诉了美国人一件事情,那就是亨特拉尔医学院培养的医师是全美乃至全世界最优秀的医师,同时也是医学院最好的教授!

这其中的伟大,用一个数字最容易证明。

过去的十五年中,亨特拉尔医学院毕业了1455名学生,其中已经拿到亨特拉尔综合医院颁发的“执照”的有1101名,这些学生发表了超过三万篇论文,有近两百人已经成为了各个医学院的教授级人物!

20世纪初的美国,医学教授并不是很值钱。

在那些私营的小医学院里面,二十多岁的年轻教授们多得是,更别说亨特拉尔医学院培养的精英们了。只不过相对于那些烂学校而言,这些精英们除了本校之外,更喜欢哈佛、普林斯顿和哥伦比亚之类的名校,尤其是同属常春藤的东北十校,这些年荣升教授的毕业生多达六十余人,几乎占了各校教授人数的一半之多……

所以几年前的时候,约翰就必须要接受人才流失的苦恼了。

亨特拉尔医疗系统的容纳能力毕竟有限,哪怕这几年不停的扩建新医院,也不可能一口气容纳每年一百多名毕业生,更何况其他地方的吸引力也一点都不弱。这几年,几乎每年都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外流,而且这个比例越来越大。

但是……

当一名1897级和一名1903级的毕业生来到约翰的办公室,向他求助的时候,他还是被对方的大胆想法给惊住了!(。)

第13章 两个大人物第17章 破伤风第56章 温暖第16章 无题第66章 手套、帽子和口罩第19章 恫吓第29章 愤怒第53章 买画第28章 日常第34章 怀疑第20章 更好的药物第63章 巴尔的摩第24章 宫保鸡丁第43章 分工第21章 摊牌第29章 各方反应第39章 政治资本第19章 三封来信第二十五章第7章 试驾第54章 拜耳第58章 一言为定第32章 洛厄尔第72章 亨特拉尔外科学第48章 离开第1章 投产第51章 年龄第17章 电报第12章 留下第28章 另一个想法第十五章第19章 海军部第46章 兴奋第24章 旁观第42章 信任第22章 授权第49章 先看这一章,再看前一章第69章 真正的医院第46章 翻脸第2章 便宜第17章 资金准备第6章 选科第46章 兴奋第3章 1916年年底第45章 收获第11章 病人第23章 重要决定第11章 无线电的消息第42章 拜托第3章 同意第2章 1894第4章 起航第16章 吸食第13章 两个大人物第10章 解聘第27章 消毒与麻醉第18章 集齐第13章 建议第2章 典礼第38章 议定第十八章第24章 宫保鸡丁第9章 流感第43章 1901第15章 节点第1章 帮助第34章 ABO血型第30章 时代的序幕第27章 安娜·:布里斯特第29章 庚子退款第56章 超级订单第54章 安排第10章 老友第十六章第31章 亨特拉尔大学第二十一章第54章 拜耳第35章 筹备第74章 依据第35章 筹备第7章 无题第60章 声名鹊起第20章 压痛第57章 我的医院第15章 抢先第19章 提前的一幕第71章 放手去干吧第8章 一千马克的惊喜第26章 不可思议第十六章第13章 股份第32章 干杯第3章 发展第21章 无线电和阴极射线第18章 集齐第48章 收网第22章 庞大工程第3章 战争第46章 眼光第48章 收网
第13章 两个大人物第17章 破伤风第56章 温暖第16章 无题第66章 手套、帽子和口罩第19章 恫吓第29章 愤怒第53章 买画第28章 日常第34章 怀疑第20章 更好的药物第63章 巴尔的摩第24章 宫保鸡丁第43章 分工第21章 摊牌第29章 各方反应第39章 政治资本第19章 三封来信第二十五章第7章 试驾第54章 拜耳第58章 一言为定第32章 洛厄尔第72章 亨特拉尔外科学第48章 离开第1章 投产第51章 年龄第17章 电报第12章 留下第28章 另一个想法第十五章第19章 海军部第46章 兴奋第24章 旁观第42章 信任第22章 授权第49章 先看这一章,再看前一章第69章 真正的医院第46章 翻脸第2章 便宜第17章 资金准备第6章 选科第46章 兴奋第3章 1916年年底第45章 收获第11章 病人第23章 重要决定第11章 无线电的消息第42章 拜托第3章 同意第2章 1894第4章 起航第16章 吸食第13章 两个大人物第10章 解聘第27章 消毒与麻醉第18章 集齐第13章 建议第2章 典礼第38章 议定第十八章第24章 宫保鸡丁第9章 流感第43章 1901第15章 节点第1章 帮助第34章 ABO血型第30章 时代的序幕第27章 安娜·:布里斯特第29章 庚子退款第56章 超级订单第54章 安排第10章 老友第十六章第31章 亨特拉尔大学第二十一章第54章 拜耳第35章 筹备第74章 依据第35章 筹备第7章 无题第60章 声名鹊起第20章 压痛第57章 我的医院第15章 抢先第19章 提前的一幕第71章 放手去干吧第8章 一千马克的惊喜第26章 不可思议第十六章第13章 股份第32章 干杯第3章 发展第21章 无线电和阴极射线第18章 集齐第48章 收网第22章 庞大工程第3章 战争第46章 眼光第48章 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