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恩出公门

日子就这么一天一天过去,不知不觉就到了二月中旬。

这段时间徐平基本没有回城外的府第,只是歇在城内的小院里。天天在编修所里忙得不可开交,他也没有精力城内城外两头跑。

林素娘隔几天会带着盼盼到城内住一天,看看徐平,顺便给徐平调理一下身子。

李觏过了省试,天天窝在小院里准备殿试。按照徐平的建议,剩下的日子他不再看诗书,而是集中精力研究从唐以来科举的真题,再加上几本公认高质量的拟科举的本子。对传下的诗赋进行评点,好在哪里,差在哪里,详细地写下来。偶尔徐平有空闲也会帮着他看一下,他自己也时常请教来徐平家里聚餐的编修所人员。编修所的人大部分都是进士高第,状元榜眼之类的都有好几位,他们的意见往往能切中要害。

最悠闲的是徐正,年后徐平在京城的地位稳固下来,爵位也到了郡侯,徐正交往的圈子比以前上了一个大台阶。再加上李用和一家本就是最炙手可热的外戚,他本人由于前些日子破了三司公吏的案子,落了遥郡,成了正任刺史,老朋友徐正跟着水涨船高。

一进入二月,徐正便开始经营自己的小圈子,笼络了一批像他一样的京城闲职权贵官员,说要办个诗社。这个年代的诗社跟徐平前世的俱乐部有些像,就是一群身份地位差不多的人,闲着没事了凑到一起吃喝玩乐。真正诗社的诗文能够流传于后世的,那是少之又少,大多只是应景的游戏之作,无论文学性和思想性都比较差。

徐家现在有钱,徐正也到了年纪,徐平是支持父亲享受生活的。京城里最不缺的就是富贵闲人,徐正融入到那个圈子里,总比起早贪黑地上朝找存在感强。徐家有京城里面最好的酒,有使不完的闲钱,城外有游玩的地方,尽可以由着徐正去疯玩。

二月十九,徐平终于审完了新条例的初稿,身心一下子放松下来。

初稿只是包括三司的初步条例,后续还要加上数据统计分析的表格,还有能够向上级和其他衙门报告的文件,分三部走,全部完成要到年中了。

有了新条例的初稿,公吏培训的教材就有了,解了燃眉之急。后续的内容,本来也不要求所有的公吏掌握,只要高级公吏和官员能够使用就可以了。

窗外的阳光明媚,暖洋洋地又不会热得让人难受。杨柳已经变得葱翠,五彩缤纷的花朵已经绽放,正是一年中最好的时光。其他衙门的官员正忙着呼朋引伴,赏花踏青,只有编修所里忙得昏天黑地,徐平也觉得过意不去,想着要好好补偿他们。

正在徐平坐在位子上胡思乱想的时候,刘沆从外面进来,向徐平行礼:“副使,现在有没有空?属下有话要跟您讲。”

徐平见刘沆态度认真,忙让他坐下:“有话尽管直讲,恰巧我现在也没有事。”

刘沆在下首坐下,沉默了一会,才道:“副使,属下最近没有禀告你,就擅自做了些事情,万莫要往心里去。”

刘沆这个人,与韩综是有极大不同的。简单说,单论做事的能力,他比韩综强。但是刘沆有更强的独立性,往往自己拿主意做一些超出徐平意愿的事情。这样也很难说是好是坏,到底他只是徐平的下属,而不是奴才,本就应该有自己的主意。不过有的事情往往会有出人意料的后果,让徐平措手不及。

见徐平不说话,刘沆又道:“最近编修所里从下边州县调来的公吏,再加上京城里新招募的,有数百人之众。下官怕他们惹出事情,便找了几个靠得住的做眼线,把这数百人的动向及时报给我知道——”

“于是你就探听到,他们这些人又要出事了?”

徐平有些无奈,刘沆用探子刺探属下和身边官员的事情几乎已经成了一种本能,现在他手里又管着兵案,更加方便。徐平不是不知道情报的重要性,但这个时候的官场,缺乏情报处理的机制,一旦使用探子刺探下情,就很容易造成人人自危的局面。

一是用的探子良莠不齐,你很难知道得到的情报多少是真多少是假,这些探子会不会挟人的隐私勒索。然后情报搜集了之后无法分析验证,也无法保密,实际上完全失去了收集情报的正面意义。

徐平宁愿用明面上的制度去达到目的,也不用暗探,就是这个道理。情报工作,尤其是对内的情报工作,是需要整个系统配套的,一旦系统失灵,刺探情报就成了整个机制的毒瘤。不过徐平并没有禁止刘沆这样做,而只是小心防着他的作为起负面作用。

见徐平的脸色不好,刘沆硬着头皮道:“不错,下官发现了一些不好的事情。”

“说吧,都有哪些。”

“自公吏开始听各司官员讲三司规制,就有官员有意笼络这些公吏。当然,大多数官员只是想着过段时间能够挑能干的进本司,但有一些动机不是如此单纯。”

见徐平脸上没有什么表情,刘沆接着道:“尤其是开拆司吕公绰,他是第一个给公吏们宣讲的,当时课后提问题没人回答很是尴尬。有一个唐州来的孔目,名叫陈正平,主动站起来回答,圆了场面。”

“这不是很好吗?”徐平面无表情地道。

“唉,本来这是好事。可从这件事后,陈正平曾经主动去找过吕公绰,此后两人来往就很密切,完全超出了正常的官员和小吏的交往程度。还有,那个陈正平突然手头就活络起来,经常请身边的公吏吃喝游玩,现在已经很得小吏们的人心。”

听到这里,徐平哪里还不知道刘沆的意思?身体向后靠在椅子上,好久没说话。

刘沆有些着急,身子向前道:“副使,那个刘太师之祸的前车之鉴未远!”

徐平点点头:“我明白,你的意思我明白。可你想让我怎么做?把那个陈正平退回到唐州去?还是直接除名勒停?”

说到这里,徐平摇了摇头:“这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走了一个陈正平,只要他们有心,自然会再找个李正平,有什么用?想找总能找到人的!”

“难道,我们就这样坐视不理?那何必费这许多功夫!”

“当然不是,我们这些人起早贪黑,做了这么多事,如果一切还都跟原来一样,你们即使不埋怨我,我自己也心里过意不去。——冲之啊,你们要让这些小吏安心规规矩矩地做事,最应该做的是什么?”

“自然是应当赏罚分明,尤其对那些害群之马,绝不能姑息养奸,一定要即时清理出去!所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苟且一时,日后必有大祸!”

徐平点点头:“不错,处理溃烂脓疮,心思要果决,手段要严厉,确实是对的。但是,所谓赏罚分明,第一重要的是赏,罚就等而下之。赏一次顶得上罚十次,如果赏一次只要一贯钱,那么就不舍得这一贯钱,那么造成的损失就会远超一百贯。”

见刘沆有些不以为然,徐平又道:“人呢,尤其是居上位者,总是觉得雷霆手段才能显出自己的威严,而往往会偏向刻薄寡恩。滥赏固然不可取,但当赏不赏危害更大。就像你说的这个陈正平,我猜得不错的话,抛开他攀附权贵不谈,各方面在同时的公吏中应该都是不错的,我说得对也不对?”

刘沆点头:“副使说得不错,他学得快,记得牢,确实比其他人强。”

“攀附权贵也得自己有一身本事,哪个有本事的人喜欢让个笨蛋跟在身边。话又说回来,不怕他攀附权贵,只要我们这里坚持有功必赏,恩出公门,还怕他作乱吗?”

刘沆还是不明白,听了徐平的话,坐在那里有些泄气。

徐平又道:“这些公吏,再有个把月就该分到各衙门了。你让兵案出个条例,对于学得好的人如何奖赏,名文条列出来,张榜公布。记住了,其中最重要的,是对那些特别突出的公吏,可以破例提前转官。拟出来之后,报中书,中书同意就下敕。”

刘沆终于有些明白徐平的意思,小声问道:“副使的意思是——”

“恩出公门,不要被有心人用国事市私恩。他做得好,三司就按条例提拔奖赏,用不着别人来求情。提拔了之后自然会重要,人尽其才!”

徐平把重要两安说得特别重,刘沆这才心领神会。

笼络了人,自然是要安排到对自己有好处的位子上。但从根子上来说,用人权还是在相关衙门手里,把人从那些位子上调开就好了。让双方的关系冷落上几年,自然也就淡了,难道宰相府还会和一个小吏好一辈子?

吕夷简能够控制很多衙门,那是有众多的官员巴结他,一旦不理会了,他的权势自然就很快低落下去。他还真有天大的本事,能够一手遮天哪。

第335章 钱粮准备第27章 西南边事第158章 高丽商路第83章 以打促和第171章 万事操之在我第20章 绣花枕头第272章 换将第250章 露布报捷第167章 准备做大事第185章 初稿已成第69章 财帛动人心第25章 官身第198章 意料之外的结局第193章 此一策,可安天下(中)第214章 蜡丸第12章 私下商量第23章 探望的日子第101章 不能治家,焉能治国?第212章 争功心切第43章 必先利其器第326章 要交给你了第212章 薅鼓田漏第28章 出使归来第81章 臭味相投第220章 星空(下)第201章 陛辞第156章 破城第52章 酒鬼亭第132章 疯狂时代(三)第211章 王素田庄第235章 天机第78章 要知耻第61章 山歌好似春江水第126章 时机到了第126章 你在骗我们?第91章 大势第82章 牙痛不是病第46章 意料之外第84章 沿边入中的弊端第115章 开战第10章 生财之道第43章 盼盼要定亲了第175章 农事八字第332章 建节第190章 新的机遇第148章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第218章 钱是什么第76章 增兵第236章 新的算学第54章 官与民第161章 有样学样第48章 私盐贩子第68章 交易第34章 期集第68章 示恩不招怨第95章 西瓜种子第69章 光耀门楣第18章 春忙第209章 送礼第25章 追捕逃亡第37章 逼迫第245章 亡周室者秦第147章 此事极易为第27章 小隐君第6章 买书第49章 现场演示会(下)第175章 李觏的作用第133章 疯狂时代(四)第91章 猛虎入狼群(九)第141章 大头在后面第270章 以仁为本第246章 轩然大波第23章 秋意第155章 五彩棉花第243章 存利去弊第23章 秋意第109章 怪兽蔗糖务第17章 新的产业第216章 新的货币第322章 齐鲁豪杰第16章 活在洛阳第288章 分岐第39章 黄师宓第57章 原则第103章 官兵要分明第27章 历史的轮回第48章 叛国的附马第98章 三人成虎第27章 不羁的黄河第224章 刘璠堡被围第87章 我们投降第260章 宜将剩退穷寇第88章 纸醉金迷第147章 此事极易为第151章 席卷谅州(下)第46章 慎选西平王第150章 各怀心思第142章 配合第82章 水淹三军
第335章 钱粮准备第27章 西南边事第158章 高丽商路第83章 以打促和第171章 万事操之在我第20章 绣花枕头第272章 换将第250章 露布报捷第167章 准备做大事第185章 初稿已成第69章 财帛动人心第25章 官身第198章 意料之外的结局第193章 此一策,可安天下(中)第214章 蜡丸第12章 私下商量第23章 探望的日子第101章 不能治家,焉能治国?第212章 争功心切第43章 必先利其器第326章 要交给你了第212章 薅鼓田漏第28章 出使归来第81章 臭味相投第220章 星空(下)第201章 陛辞第156章 破城第52章 酒鬼亭第132章 疯狂时代(三)第211章 王素田庄第235章 天机第78章 要知耻第61章 山歌好似春江水第126章 时机到了第126章 你在骗我们?第91章 大势第82章 牙痛不是病第46章 意料之外第84章 沿边入中的弊端第115章 开战第10章 生财之道第43章 盼盼要定亲了第175章 农事八字第332章 建节第190章 新的机遇第148章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第218章 钱是什么第76章 增兵第236章 新的算学第54章 官与民第161章 有样学样第48章 私盐贩子第68章 交易第34章 期集第68章 示恩不招怨第95章 西瓜种子第69章 光耀门楣第18章 春忙第209章 送礼第25章 追捕逃亡第37章 逼迫第245章 亡周室者秦第147章 此事极易为第27章 小隐君第6章 买书第49章 现场演示会(下)第175章 李觏的作用第133章 疯狂时代(四)第91章 猛虎入狼群(九)第141章 大头在后面第270章 以仁为本第246章 轩然大波第23章 秋意第155章 五彩棉花第243章 存利去弊第23章 秋意第109章 怪兽蔗糖务第17章 新的产业第216章 新的货币第322章 齐鲁豪杰第16章 活在洛阳第288章 分岐第39章 黄师宓第57章 原则第103章 官兵要分明第27章 历史的轮回第48章 叛国的附马第98章 三人成虎第27章 不羁的黄河第224章 刘璠堡被围第87章 我们投降第260章 宜将剩退穷寇第88章 纸醉金迷第147章 此事极易为第151章 席卷谅州(下)第46章 慎选西平王第150章 各怀心思第142章 配合第82章 水淹三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