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174章 今夜别出宫了

bookmark

“什么时候会反?徐平,你能不能明确地讲,党项到底在什么时候会反?”

赵祯紧紧看着徐平,这是他最关心的,他也相信徐平能给他一个答案。在邕州只以一州之地,面对交趾并没有任何优势,徐平还是赢了,不可能是靠侥幸。

徐平看着赵祯,心里仔细地一再斟酌,他知道赵祯相信自己,所以这句话不能随便说。这次一出口,很可能就会被赵祯记在心里,在以后的日子里,时时影响对党项的国策。国策一变,牵扯太多。

“回陛下,判断党项什么时候反,有两点。第一,赵元昊对外开战的方向,特别是对河西和吐蕃,被封住。也就说,只要党项对吐蕃吃一次大的败仗,就可以数着日子等党项反了。赵元昊别无选择,他想保住自己的位子,必须对本朝开战。第二,吃一次大败仗,党项就没有能力立即进攻我朝。就是豺狼,受伤了也要找地方舔自己的伤口。等到党项军力恢复,还要对国内进行动员,这瞒不过人。只要那个时候党项有了再次开战的迹象,就是赵元昊要造反,要对本朝开战了!”

赵祯不住点头,把这些话记在心里。党项对吐蕃吃败仗,开始计时,并在西北进行战争准备。党项一准备打仗,大宋也要开始进行战争布署,倒也不复杂。

惟一的问题,就是枢密院和三衙,能够适应这种节奏吗?

赵祯的心里没有底,满朝文武,只怕没有一个人心里有底。数十年兵备松弛,怎么可能一下子就调头?越是大国,这种时候反应越是迟钝。

站起身来,赵祯走到窗前,看着夜色。吹了一会风,转身对徐平道:“你也到窗前来,吹一吹晚风。这些日子,天气是越来越热了。”

徐平起身,到了窗前,站在赵祯身后不远的地方,与他一起看着窗外的夜色,看着如水的月华洒到大地上,不花草竹木上勾勒出梦幻一般的色彩。

就这么静静地站了一会,赵祯突然笑了出来:“其实,现在的朝政也没有那么糟糕,被几个跳梁小丑,闹得一天不快。若是让人说起来,朕岂不是太过没有担当!好了,不说党项的事情了。自你休假,这些日子在家里干了些什么?”

赵祯把事情放下,徐平的心情也一下子轻松起来,道:“也没有干什么,这些日子倒是闲散了不少。闲来无事,我跟天章阁燕待制和司天监的几个人,办了一个刻漏社,要制新的好用的刻漏出来。费了不少功夫,总算是没白费心血。”

“我也有耳闻,听说新的刻漏已经制出来了?”

“是的,已经制好了,而且试了好多日子了。我还想着,等再过几天,确认新的刻漏真地好用,计时又准,要办个庆祝会,想请陛下去看呢。”

“那是自然。到时你提前禀告一声,我必然会去!”

“谢陛下!有陛下到,我们这些人的辛苦,也足够值得了!”

钟表行业不仅仅是促进消费品发展,而且对机械工业有重大的推动作用。钟表机构复杂,精确度要求高,真地成为商品了,最少可以推动机构学向前大跨步。而且一旦计时精准,可以提高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对几乎所有学科都有推动作用。

也正是因为如此,徐平才愿意下那么大的功夫。

机构学的发展,必然又会要求数学、力学、运动学一起向前发展,而只有这些学科发展起来,才能带到各种机器的不断发明和改进。没有理论的指导,单靠工匠们慢慢摸索,积累经验,不独是发展得慢,还很容易被社会的保守力量所扼杀。

一个钟表工业,一个纺织工业,都是带领机械理论前进的重要力量。而这些轻工业的发展,又必然带动重工业的发展,甚至慢慢带来工业革命。

人类社会的前进,有自己必然要跨过的脚步,徐平可以让这步伐迈得快一点,却不好拔苗助长,跳着向前跑。不然根基不稳,后来必然就会有反复。如果选择从重工业开始,则投入巨大,又一时难以看到效益,怎么会有积极性?而没有轻工业的水来浇灌,重工业也难发展起来,最终成为空中楼阁。

轻工业的产品最容易成为商品,商品交换的繁荣会带来商品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起来人们才会有越来越强的交流渴望。对交流的需求,才会带来交通的变革,带来信息交流技术和制度的变革,整个社会才会慢慢向前迈进。

有需求才会有变革的动力,而不是变革带来需求,唯物主义的结论不容违背。

当年徐平为什么在邕州能够修起路来?不单单是有人力物力,更重要的是有蔗糖这种重要的商品。蔗糖生产和销售的需求,带动了交通的发展,交通的发展,又推动了蔗糖产业的发展。两者相辅相成,最终形成了发达的交通网络。

就是在徐平的前世,很多边远地区,哪怕就是免费给他们修上路,也没有人去维护,时间一长,再好的路也会慢慢废弃。原因无他,当地没有对外的交流需求,或者这种需求不够强劲,那些路是多余的东西,最终会被时间抹去。

始皇帝也曾经修了发达的秦直道,但一旦军事需求弱化,小农自然经济发展起来之后,便就失去了对发达交通的需求,秦直道也最终只能埋在荒草中。

徐平要做的,就是不断推动发展起来一些典型的商品行业,再形成社会对商品的需求,商品经济自然就会慢慢发展起来。等到了某一个时机,就像水库打开了阀门一样,整个社会就会按着商品经济的规律运转,自然前进,徐平也就可以休息了。

看着窗外的夜色,赵祯道:“想当年,在崇政殿里,你唱名的时候天现瑞光,张知白相公恭喜我从此得人,必将开创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说起来,当时我还是半信半疑,提你为一等进士,不过是顺势而为而已。到今天,才发现张相公所言不虚,这不到十年功夫,朕对外有灭交趾的武功,对内府库充盈,百姓安乐,本朝立国六十余年,如今才能算得上是盛世之治。这一切,都是你带来的。——可惜啊,张相公故去得早,没有看到这一切。过些日子,候良辰吉日,当再褒奖。”

徐平恭身捧笏:“陛下如此说,微臣如何敢当?”

“你敢不敢,都要当下来。大丈夫临危不避,也当临难不避,朕不管你是谦虚还是畏难,都不容退避。你我君臣携手,一起开创一个太平盛世出来!朝廷到现在,有些积弊已经深入膏肓,再不动手去改,朕也不敢想象。”

说到这里,赵祯转过头来,看着徐平,缓缓地道:“你在三司,一年的时间把人都换了,把条例也改了,到如今还是步步艰难,我知道。但你明不明白,你只是面对一个三司,便已经如此之难,朕要面对中书,要面对枢密院,要面对朝廷里的文武百安,要改起来难如登天!而且,你可以把三司的人换掉,我又如何能够把全天下的官吏都换掉?到哪里去找人来做事?”

“治大国如烹小鲜,慢慢来就是。急也不能急,一个不好,心急反而办坏事。”

赵祯点头:“不错,我自然也是明白,朝政如何能够急?不过,你今天说枢密院的一句话说得极好。稳住党项,徐徐图之,他们却只知道稳住党项,徐徐图之这四个字却忘得一干二净。朕可以不急,但却不能像枢密院一样,只记得一个慢慢来,把改革积弊忘掉了。我来问你,若是改革朝政要徐徐图之,当从哪里开始?”

听了这话,徐平不由一时愣住。自己一个三司副使,只管三司已经忙得不可开交了,哪里还有余力去想这些?

见徐平不说话,赵祯道:“这里是天章阁,祖宗御容俱在。朕每每到这里,观御容瑞物,暗自思量朝政得失,不负祖宗所传大宝。今天在这里,朕想让你给出一个方略,改革朝政从哪里开始。我不想过了多年以后,像你今天问枢密院一样,徐徐图之的图之两字哪里去了?一切还是成为空谈!”

徐平想了想,小心地道:“陛下,如此大事,微臣必须斟酌再三,急切间又能说出什么?不如且待一两天,容臣仔细清楚了,再回奏如何?”

“明日复明日,一天又一天,拖拖也就过去了。今天错过,不知又要等到什么时候去?你尽管在这里慢慢想,宫里自有茶饭。若是说不出来,今夜也就不必出宫了。”

徐平不由愣住,前世记忆里对历史上的庆历新政,那些具体政策徐平忘得一干二净,但是一个细节却记得清楚。当时赵祯把范仲淹,韩琦等人叫进天章阁,每人面前给纸笔,写改革方略,写不出就不许出去。

敢情这是赵祯的老习惯,今天用在自己身上了。

(备注:庆历之前,实际上宋仁宗召见大臣多在龙图阁,书里略去此节。)

第61章 按户配炭第64章 三路出击第115章 奇观第254章 此一时彼一时第134章 乱局第282章 父子相残第155章 解套第22章 三司集议第183章 我做三件事第20章 西行第33章 我有秘法第196章 三角城第287章 祖宗有深意第104章 丧家之犬第102章 帮一把第168章 大新闻第20章 西行第79章 一剑平乱第44章 细盐第23章 这就是侠客?第81章 准备迎驾第171章 陇右都护府第236章 堵截第57章 两只大肥羊第180章 转机第65章 要将功赎罪第114章 大战将起第7章 第一权臣第158章 机器作业第321章 丈人看女婿第78章 河南府来人第190章 东还是西?第85章 闲适日子第208章 使气第301章 抑制清流第208章 如果你是元昊怎么办?第18章 娱乐与学习第84章 南线北线第8章 老朽别无所求第72章 夜袭第9章 变夷为夏第10章 除害第93章 猛虎入狼群第46章 外戚第144章 阿申归来第166章 时机正好第32章 小县第22章 忠州来人第234章 独自撤退第181章 天章阁夜对(中)第73章 童大官人第20章 早朝第36章 酿酒第53章 万民云集第71章 战场第191章 反击第45章 安抚第72章 三个关节第41章 串香第17章 卿非别人可比第9章 变夷为夏第162章 你的尴尬我的机会第37章 一不做二不休第97章 流年第102章 首告第84章 重夺甘谷城第185章 路上要小心第71章 废后风波(上)第165章 政令分掌第209章 截断后路第307章 来了就要打仗第29章 生活不易第182章 天章阁夜对(下)第158章 渌州战事第142章 配合第129章 重贬第233章 想不明白第49章 现场演示会(下)第190章 谷口初战第51章 各有去处第210章 我为什么跟个阉人谈?第145章 彩棉的用途第91章 大势第12章 权在手,跟我走第242章 节制三路第94章 早晚要刷牙第108章 茶法之辨第99章 前奏第128章 我的耐心是有限度的第171章 吕夷简的忧虑第196章 机遇第31章 造纸第29章 孙沔的麻烦第10章 野味第72章 三个关节第194章 此一策,可安天下(下)第95章 迁隆峒第69章 国子监第27章 辨司马光第9章 咏梅
第61章 按户配炭第64章 三路出击第115章 奇观第254章 此一时彼一时第134章 乱局第282章 父子相残第155章 解套第22章 三司集议第183章 我做三件事第20章 西行第33章 我有秘法第196章 三角城第287章 祖宗有深意第104章 丧家之犬第102章 帮一把第168章 大新闻第20章 西行第79章 一剑平乱第44章 细盐第23章 这就是侠客?第81章 准备迎驾第171章 陇右都护府第236章 堵截第57章 两只大肥羊第180章 转机第65章 要将功赎罪第114章 大战将起第7章 第一权臣第158章 机器作业第321章 丈人看女婿第78章 河南府来人第190章 东还是西?第85章 闲适日子第208章 使气第301章 抑制清流第208章 如果你是元昊怎么办?第18章 娱乐与学习第84章 南线北线第8章 老朽别无所求第72章 夜袭第9章 变夷为夏第10章 除害第93章 猛虎入狼群第46章 外戚第144章 阿申归来第166章 时机正好第32章 小县第22章 忠州来人第234章 独自撤退第181章 天章阁夜对(中)第73章 童大官人第20章 早朝第36章 酿酒第53章 万民云集第71章 战场第191章 反击第45章 安抚第72章 三个关节第41章 串香第17章 卿非别人可比第9章 变夷为夏第162章 你的尴尬我的机会第37章 一不做二不休第97章 流年第102章 首告第84章 重夺甘谷城第185章 路上要小心第71章 废后风波(上)第165章 政令分掌第209章 截断后路第307章 来了就要打仗第29章 生活不易第182章 天章阁夜对(下)第158章 渌州战事第142章 配合第129章 重贬第233章 想不明白第49章 现场演示会(下)第190章 谷口初战第51章 各有去处第210章 我为什么跟个阉人谈?第145章 彩棉的用途第91章 大势第12章 权在手,跟我走第242章 节制三路第94章 早晚要刷牙第108章 茶法之辨第99章 前奏第128章 我的耐心是有限度的第171章 吕夷简的忧虑第196章 机遇第31章 造纸第29章 孙沔的麻烦第10章 野味第72章 三个关节第194章 此一策,可安天下(下)第95章 迁隆峒第69章 国子监第27章 辨司马光第9章 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