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殿试

天圣五年三月十八日,诏旨三月二十在崇政殿举行殿试,省试正奏名进士必须按时参加,过时不候。

到了三月二十这一天,不等天亮秀秀就把徐平叫了起来,小声说道:“官人,今天是个大日子,万万不可耽误了。快些起来,我伺候你洗脸。”

徐平迷迷糊糊爬起来,洗漱罢了才清醒,想起今天是殿试的日子。

看外面黑漆漆一片,徐平对秀秀道:“动静小些,别搅了爹娘休息。”

秀秀笑道:“官人说哪里话?员外夫人早在外面等着了,全家都早早就起来了,就是怕打搅你休息才没有动静。”

原来家里人比自己都紧张,徐平只好默不作声。

出了自己小院,到了正厅,徐正和张三娘早早就坐在那里等着。徐正特意穿上了自己那京官绿袍,在厅里正襟危坐。张三娘也特意收拾过了,整个人都显得精神抖擞。

见到徐平,张三娘急忙问道:“大郎,昨夜睡得可好?”

徐平点头:“一觉就睡到天亮,现在正是精神的时候。”

豆儿把早饭端上来,张三娘一个劲劝徐平多吃点:“大郎,今天不同于一般日子,皇上面前考试,一天都没吃的,千万多吃一点,莫要饿了肚子。”

徐正咳嗽一声,沉声道:“妇道人家,没点见识!吃多了容易犯困,还怎么答题?只管吃个半饱,等出去的时候多带几个包子,等到饿了充饥!”

张三娘不服:“你是上了年纪,才会吃了犯困!大郎才多大?哪会有这些毛病!就是带着饭食,冷冰冰地怎么吃?”

徐正不屑地道:“皇上赐的有热茶,我早已向亲家问过了,怎么不明白?你少说两句,大郎只管听我安排!”

徐平只是诺诺连声,随便两个老人折腾。

吃罢了早饭,刘小乙牵过马来,伺候徐平上马。

张三娘上来,一把拉住马上的徐平,还没说话眼泪就流了下来,口中道:“大郎,你这次科考一切顺利,今天也要争气些,挣个进士出身回来,为我们家里光耀门楣。我和你阿爹就你一个孩儿,什么都指望你,千万争气!就是到了皇上面前,万事也不要慌张!”

徐平在马上连连称好。

又闹了好大一会,张三娘才被徐正逼着回过房里。徐正穿着绿袍,重重拍了拍马上徐平的身子,说了一句:“行百里者半九十,不可马虎了!”

徐平对殿试本来也紧张,结果没想到父母比自己紧张多了,这么一折腾他自己反而平静下心神,变得从容起来。

到了东华门外,黑压压的一大片全是来参加殿试的举子和随从的仆人。人声鼎沸,穿插着卖各种吃食的小贩,晚开成了一个热闹的市场。

刘小乙牵着马,找个人少的空阔地方停下。

徐平下了马,左右看看,就看到不远处包拯和文彦博两个站在一起,低声说着什么。

自从省试放榜,榜上有名的人就成了京城八卦的中心,很多小道消息传了出来。徐平也明白那天包拯为什么要急匆匆地回旅店。主考官刘筠前些年曾经任庐州知州,很赏识包拯,算是有师生之谊,包拯要避嫌疑。这个时候省试还是有公卷的,跟主考官扯上关系,可是了不得的事,包拯必须低调。

文彦博的父亲跟包拯的父亲一起在京城做官的时候私交不错,两个人算是世交,自然而然就走到了一起。

站不多久,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带着两个仆人来到徐平身边,口中道:“云行来得好早!用过早饭没有?”

徐平回个礼道:“家中已经用过了。”

来人正是程浚,这些日子两个人走得近,算是新榜进士里徐平惟一能说上话的。其实两人性格相差很远,程浚家里有钱,好吃好喝好色,每天大多都是流连于青楼妓馆,徐平就沉闷得多。但没有办法,几百个新科进士里本就没有几个出身商家的子弟,官宦人家出身的难免看不上他们,也没有什么共同语言,两人只好勉强凑到一块。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很自然的事。徐平也想跟韩琦文彦博这些人交往一下,奈何这时候人家看不上他,他也懒得去巴结。

本次省试共取了四百九十八人,徐平位例三十五名,程浚一百一十九名,第一名省元是吴育。此时的殿试还会继续黜落,过了殿试的才真正是进士。不过殿试的录取率基本在七成以上,徐平和程浚都算是希望极大的。

桑怿果然没有通过省试,早早就回去了,此时正是春忙的时候,落第了还得老老实实回去种地。好在虽然没有中第,但也没有什么惩罚。

令徐平吃了一惊的是欧阳修竟然在省试中落第了,百思不得其解。他可是两宋文坛领袖,据说发解试就已经被刷下过一次,好不容易过了发解试,省试又被刷一次,与他在后世的名声实在对应不起来。与程浚讨论过几次,最后想来原因还是在那个穷字上,没钱便准备不充分,科举终究不是穷人玩的。

程浚对欧阳修落第不以为然,尤其是发解试竟以出韵不过,让他很是鄙视了一番。徐平忍着没说出来,竟敢鄙视欧阳修,要不是他,程浚那个大文豪的外甥苏轼考进士也不知道要折腾几次。苏轼省试时的主考官正是欧阳修,赶上欧阳修要借科举改革文风,以论把苏轼取为第二,一举成名。要知道那时候苏轼的赋还没练好,殿试被排到二甲去,不是欧阳修,省试都未必能过。

在省试中落第的还有徐平一个熟人,就是赏金明池上遇到过的善长作诗词的张先,早早陪着柳三变作词去了。张先与柳三变在词界算是齐名,两人风花雪月哥俩好要等到下一届才能上榜。

又等了一会,便有官方指定的书铺的人前来,指挥着一众举子排队,先领标有座号的文牒。宋朝的书铺有公证的功能,这些事情要由他们来做。文牒上有姓名籍贯等内容,实际上就是此时的准考证。进宫考试的时候,书铺会与守门的把文牒收回,文牒丢失的直接丧失考试资格,相当重要。等到放榜,书榜按照榜单在文牒上盖上红印,引见的时候依然要用,马虎不得。

领罢文牒,才开宫门众举子依次而进。

皇上在崇政殿亲自考试,过程极为繁琐。熙熙攘攘几百个人,徐平挤在人群里,只是随着大家行各种礼仪,连皇帝长什么样都没看到,便被引到写有自己名字的座位上。

考题发下,诗赋论各一首。

徐平先看诗题,《南风之熏诗》,心中一喜。这是唐朝曾用过的一道赋题,徐平背得烂熟。诗赋大致相通,肯定能过了。这就是钻研真题的好处,什么模拟都比不上。

赋是《圣有谟训赋》,出自《尚书》。经书里徐平最不熟的就是《尚书》和《周易》,不由怔了一下。

不光是徐平发蒙,殿里很多举子根本不知道这句话出自哪里。帖经和墨义都不考《尚书》,很多读书人都不会在这上面下太大功夫。

省元吴育率先出列,要求考官解释试题的意思。这个年代这是常事,题目不一定出自经典,不解释根本就做不下去。

吴育之后,又有好多举子要求解题,纷纷攘攘,崇政殿快成菜市场了。高高在上的小皇帝不胜其烦,干脆张个大榜,把这题目出自哪里,是什么意思高高张榜公布出来,不许再问。

受了这样刺激,后来仁宗皇便就规定出题只能从固定经典,取消了举子要求考官解题的权利。谁要是连题都看不懂,只能自认倒霉了。

见到如此多的人与自己一般,徐平便放下心来,只管安心答题。

殿试时的赋是最重要的,基本决定了名次。赋要想得高第,最高级的是有讽谏之意,讽谏中把皇上高高捧起来。如果能达到这个水平,考官都不敢压下来,必得高第,没有任何悬念。次一等的是歌功颂德,但必须有技巧,不能让皇帝一看就是拍马屁,心生反感。再差的就是四平八稳,依题而作,内容都放在题目上,只要不出错误,也能得个不错的名次。

徐平这两年都在研究这个,尤其是讽谏之作尤其用心。讽谏不是骂人,分寸必须拿捏好,不然会适得其反。比如满招损谦受益,劝谏要谦虚是讽谏,说人主刚愎自用就是骂人。

圣训徐平自然要拿宋太祖的一句话出来,让谁也不敢把他的卷子扣了。然后意思再转上一转,以时代发展变化,此时应该怎么看。虽然对朝政了解不多,谈不上什么真知灼见,也算中规中矩了。

论为《执政如金石论》,这便类似于反世的申论了,格式比较自由,徐平答来轻松许多。

此时不许燃灯夜试,封弥誊录也杜绝了以交卷次序定名次的旧习,徐平诗赋论写完,便一遍遍仔细检查,生怕有一点疏忽。这是前世考试养成的好习惯,比旁边许多考生写得激情澎湃靠谱多了。

考前有发下来的韵书,徐平对着看了一遍又一遍,生怕有一处出韵或是犯了忌讳。这种错误叫作杂犯,阅卷的第一关就是让专人把这种卷子挑出来,扔到一边去,不但丧失评定资格,还要惩罚。哪怕等到几十年后殿试不黜落人,杂犯也只是放在后面凑数。

直到已经有不少人交卷,殿里的光线变得昏暗,徐平才交卷出来。

三月暮春,风吹在脸上懒洋洋的。

出了东华门,徐平低头慢慢走着,仔劝回忆试卷内容,确认没有犯错的地方。从他前几场的名次来看,只要没有杂犯,此次应该是中了。

第126章 时机到了第53章 炭价风波第117章 意外之喜第109章 怪兽蔗糖务第8章 大道佐君王第96章 移风易俗第50章 抓捕第78章 提携第54章 买马第200章 前方升龙府第277章 狼狈为奸第8章 通判厅第16章 如和县第186章 小人大恶第88章 弃杖不杀第146章 柳暗花明第3章 洞房第165章 政令分掌第102章 何以道理最大?第209章 杨文广第269章 推开一扇门第102章 人情世故第102章 人情世故第107章 无奈和稀泥第53章 查税第166章 前线指挥第235章 陇右军来了第149章 伏閤夜对第204章 焦虑的林素娘第72章 夜袭第133章 无妄之灾第47章 应对第31章 能否铸钱?第65章 离开河阴第207章 交钱保平安第186章 刻摆错了第257章 快慢二策第85章 孙七郎的差事第285章 军制大改第103章 必要严惩第154章 结硬寨,打呆仗第31章 牛官司第107章 以伪收假第195章 冲突第15章 闲事第62章 政坛动荡第51章 各有去处第165章 试探第49章 战后忠州第195章 简在帝心第123章 打翻垃圾筒第69章 做做样子第141章 甲峒低头第67章 找盟友第232章 李觏出仕第117章 意外之喜第12章 烟花第205章 夫妻对话第20章 早朝第172章 夜战第72章 鱼水第134章 救星第25章 官场浮沉第27章 西南边事第167章 有虚有实上架感言第167章 情报第80章 小人难缠第103章 官兵要分明第20章 送行第5章 和尚契嵩第288章 分岐第318章 解甲第312章 邮寄司第153章 尘埃落定第168章 不平静的夜晚第166章 前线指挥第108章 故伎重演第114章 盛宴第185章 恶人自有恶人磨第112章 似曾相识燕归来第254章 出路第16章 难处第186章 刻摆错了第81章 祭奠第12章 私下商量第289章 唐龙镇第186章 刻摆错了第26章 男儿何不带吴钩第72章 鱼水第318章 解甲第120章 风高放火天(上)第96章 贵客盈门第162章 风波骤起第246章 生命在于运动第196章 神针第309章 征募结合第117章刀锋下的小山村第205章 夫妻对话第146章 印钱吧
第126章 时机到了第53章 炭价风波第117章 意外之喜第109章 怪兽蔗糖务第8章 大道佐君王第96章 移风易俗第50章 抓捕第78章 提携第54章 买马第200章 前方升龙府第277章 狼狈为奸第8章 通判厅第16章 如和县第186章 小人大恶第88章 弃杖不杀第146章 柳暗花明第3章 洞房第165章 政令分掌第102章 何以道理最大?第209章 杨文广第269章 推开一扇门第102章 人情世故第102章 人情世故第107章 无奈和稀泥第53章 查税第166章 前线指挥第235章 陇右军来了第149章 伏閤夜对第204章 焦虑的林素娘第72章 夜袭第133章 无妄之灾第47章 应对第31章 能否铸钱?第65章 离开河阴第207章 交钱保平安第186章 刻摆错了第257章 快慢二策第85章 孙七郎的差事第285章 军制大改第103章 必要严惩第154章 结硬寨,打呆仗第31章 牛官司第107章 以伪收假第195章 冲突第15章 闲事第62章 政坛动荡第51章 各有去处第165章 试探第49章 战后忠州第195章 简在帝心第123章 打翻垃圾筒第69章 做做样子第141章 甲峒低头第67章 找盟友第232章 李觏出仕第117章 意外之喜第12章 烟花第205章 夫妻对话第20章 早朝第172章 夜战第72章 鱼水第134章 救星第25章 官场浮沉第27章 西南边事第167章 有虚有实上架感言第167章 情报第80章 小人难缠第103章 官兵要分明第20章 送行第5章 和尚契嵩第288章 分岐第318章 解甲第312章 邮寄司第153章 尘埃落定第168章 不平静的夜晚第166章 前线指挥第108章 故伎重演第114章 盛宴第185章 恶人自有恶人磨第112章 似曾相识燕归来第254章 出路第16章 难处第186章 刻摆错了第81章 祭奠第12章 私下商量第289章 唐龙镇第186章 刻摆错了第26章 男儿何不带吴钩第72章 鱼水第318章 解甲第120章 风高放火天(上)第96章 贵客盈门第162章 风波骤起第246章 生命在于运动第196章 神针第309章 征募结合第117章刀锋下的小山村第205章 夫妻对话第146章 印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