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节 陆伯言‘火树’破乐进

夜深了,亲兵们寻好了鲁山城中一所比较好的宅院供我安息。略略打扫以后,虽然条件仍是比较简陋,但在行军征战途中哪顾得上这许多,早已疲惫的我很快地就进入了梦乡。

而城内外,激战了一天一夜的吴军们却并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兵士们轮流守夜、时刻警惕着任何的风吹草动,他们可不想曹兵昨夜的悲剧在自己身上重演。

清冷的秋风中,微风拂在兵士们的脸上显得已有一丝丝的寒意,空气中仍然残留着的淡淡血腥气息让吴军们仍然皱了皱眉头、低低地骂了声:“该死,真难闻!”

天色渐渐亮了,今天是晴天,秋日残留的夏日余威立即将前两日阴天所丢失的失地立即收复了回来,高达三十多度的高温不得由让吴军们热汗直流、蝉儿们也开始了他们为时不多的最后鸣唱。

早在清晨,我在床上迷迷糊糊的时候就被这恼人的蝉鸣声吵醒。由于心念战局,当下便再也睡不着觉,便翻身起床,略略梳洗、用过简单的早膳以后,便命亲兵们去传甘宁、张绣、徐盛三人来见。

床边右侧的土黄墙壁上挂着一副硕大的军用地图,在清晨炽热的阳光照耀下一时显得有些刺眼,我不禁眯了眯眼睛,过了一会,方才看清了地图的脉络。我看着地图,在甘宁等人到来之前调整着思绪,考虑着我军近日的进军计划。

时间没有多远,便听到屋外的一名解烦军轻声地道:“主公。甘将军他们到了!”我没有回头,只是轻声道:“噢,兴霸你们都进来吧!”众人应了一声。便迈步进帐而来。走路的同时,盔甲间互相摩擦的“嚓嚓”声不时的有节奏似的响起。

我转头看了看三人,都是一般的甲胄整齐的模样,我心中十分满意:“我军中军纪森严,主要将领都要以身作则,绝不敢盔歪甲斜、衣衫不整的。倒是自己未上战阵时一般都穿的是便装,因为自己就算再勇再猛再全装贯束。甘宁这些忠心耿耿的臣子也死活都不会让我亲自上阵、唯恐我有所闪失。”想到此我心中苦笑了一下:“好久没有亲自上阵了,胳膊腿都快生锈了,真怀念刚开始时那种纵马摧戟纵横于万军丛中的酣畅感觉!”

想归想。却是知道恐怕很难再有这一天啦,不由得略带些遗憾地对甘兴等人道:“你们都来了!现在我军已经攻占鲁山,豫州西门洞开,下一步该如何进军。诸将可有计划?”

甘宁看了看地图道:“主公。目前既然鲁山已经被我夺占,那么我军目前首当其冲的曹军据点就是东北的叶城和襄城,这是我军进军许都的必由之路。另外还有东边的古城,这是豫州州治汝南的西方门户。所以未将建议,我军要想进攻许都城,必先拨下襄城和叶城。但是古城和汝南居于我军北上大军的后方,若不将其先行拨除,恐怕我军即使北上。后路粮道也难保万全。要知道汝南守将乐进乐文谦智勇双全,绝非等闲之辈!”徐盛点头道:“兴霸所言甚是。曹军最善袭人粮道,不拨下古城和汝南,我军粮道必有倾覆之险!”

我点了点头道:“兴霸、文向所言甚是,逊也正有此意。不知张公意下如何?”张绣想了想道:“不知主公打算先取古城和汝南,还是让大军兵分两路,一取古城和汝南,一取襄城和叶城?”我想了想道:“依逊之意,当兵分两路分取之!”张绣闻言面有忧色道:“主公,暗影所报:曹军在许都屯集大军二十万,动向不明。但据为臣判断,很有可能最先向对许都威胁最大的我军这路率先发起攻击,以求先解除心腹之患,再对他路各个击破。主公若两路分兵,要想攻破古城和汝南就不得少于五万兵马,这样北上兵马就只有十二万,和曹军二十万大军比较起来,是否有些势单力孤!?还请主公详加考虑!”

我闻言赞道:“张公所言确是老成谋国之言,虽然古城和汝南有曹兵不下三万余人,但要想取这两城对于逊来说也不过是举手之劳,何须五万大军,三万足矣。而且逊可以保证,半月之内连取古城和汝南,不知诸公信也不信?”张绣等人闻言吓了一跳,因为据探马报:古城有五千曹兵据守,汝南更是有乐谦亲率三万大军镇守,以三万吴兵进攻兵力占有优势且有坚城为凭的曹军,半月就想连拨两城谈何容易。何况光在路上跋涉就最少得花五日行时间呢!想到此,张绣不由得硬着头皮道:“主公这样分兵,有多大把握?”我笑笑道:“行军打仗没有十足十的把握,有七八成就可以干了。不过此次的行动逊最少有九成把握!”众将闻言一时愕然,显然是将信将疑!

我笑笑道:“从路程来看,今天下午伯符等率大队援兵就会赶到,到时候便由逊来调派兵马,你等只须整顿兵马,做好准备便是!”张绣等人看了看,只好领命而退。

果然下午,孙策、诸葛亮、庞统等率大队兵马从宛城过育水开拔而至。鲁山城太小,大队兵马只好在城外露天扎营。一时间连营十余里,巍为壮观。晚间灯火点点,犹如星空灿烂、绚丽异常。

当下,我等一众主要将领至城内设宴相聚。众将见首战得胜,士气十分高昂,席间吆五喝六地划拳猜枚,好不热闹。由于是在军内,却不敢过多饮酒,众人也只是浅尝辄止,尽兴便是。

半个多时辰以后,酒席撤下,众文武齐聚帐内,开始议事。我于是面色平静地将我分兵之事说出。众人一听吃了一惊,感觉我有些行险。便要相劝,我摇摇手道:“诸公无须再劝,逊已有计谋在胸。你等遵令行军便是!”当下便命调徐盛所部五千轻骑、太史慈部一万重步兵,再就是后勤辎重部队五千,合一万解烦军共计三万兵马兵发古城,诸葛亮为谋。其余文武将官随孙策次日兵发襄城和叶城,限时夺取。

诸文武见我成竹在胸,计议已定,也就只好遵令行事。次日。大军便兵分两路,一路在孙策率领下北上襄、叶,一路在我率领下直扑古城而来。

庞大的军阵以每日百余里的速度迅速向古城扑进。时间就是金钱。只有赶在古城守军没有做好完善的守御准备之前发起攻城,我军才能避免旷日持久的攻城消耗战。三百余里的路程中间没有停歇,至第三日下午大军已经开到古城之下。

由于古城守军昨日就已经得到鲁山失守和我率大军前来攻伐的消息,所以古城城头上是严阵以待、刀枪剑戟在阳光下耀眼生辉、寒气森森。我见状并未急着攻城。当下便命大军在古城以西十里扎下营寨。稍稍休整,准备明日发动攻击。

清晨的太阳终于又懒懒散散的升了起来,温暖的阳光迅速地驱走了黑暗,带给大地万道霞光。天气也终于稍稍降了温,气温比前几日清爽了许多,我估计了一下应该不会超过三十度,这种气温下攻城正是得心应手。于是稍稍分派以后,只留二千轻骑把守营寨。其余大军尽数开往古城之下。

为了立威和显示我军久练精兵的强悍战力,我并没有打算再次采取‘围三缺一’的战法。便命令解烦兵和重步兵们将古城四面围定,解烦军负责东、北两面,重步兵负责西南两面,辎重兵们在阵后用抛石机、弩机支援,我自率三千轻骑压阵,严防曹军轻骑突击偷袭。

军阵布署好了以后,我一点也没有打算浪费时间,当即下令吹响了进攻的号角。隆隆的战鼓声轰然响起,严阵以阵的吴军们奋力大呼:“大风!大风!大风!”抬着各式攻城器械迅速向古城扑来。巨大的黑色铁甲人流齐声呐喊、如同蚁群般迅速扑进的场面巍为壮观、曹兵们的耳鼓都几乎被震破,一时被那浩翰的气势惊得有些手足无措。

古城的守将宋宪乃吕布旧将,自降曹操以后并不得什么重用,只是负责守卫一个小小的古城,心中虽然对曹操暗自不满,但此时也只得奋力守城。看看吴军扑进,宋宪一声令下:“放箭!”顿时扑天的箭矢如同飞动的蝗群一般嘶叫着袭向吴军而来。一千多支箭矢组成的箭阵命中率还是蛮高的,最起码有一半以上的箭矢都正中目标,曹兵们不由兴奋得发出了欢呼之声。

但是紧接着令人目瞪口呆的事情出现了,那些一般弓弩射出的箭矢碰到吴军重步兵和解烦军身上的甲胄时,竟然纷纷弹开。稍稍强力些的箭矢便是盯在了吴军们的身上,吴军竟然只是稍稍停顿了一下脚步就奋力再度扑了上来。只有城头上的大型弩机和强弓射出的巨箭方才将少数的吴军杀伤于城下。宋宪和众曹兵一时不由得有些毛骨悚然的感觉:“天,这些吴兵竟然刀枪不入,到底是些什么怪物!!!”

实际上这很简单,现在江东的治炼技术独步天下,所制作出来的盔甲强度都要明显优于其它诸侯军的装备。再加上优良的外形设计以及重步兵们双层配置,一般的箭矢要想穿这些重步兵的铠甲简直比登天还难。当年满清的‘铁头子’重兵步攻城拨寨所向披靡靠的也就是这一套。至于解烦军的甲胄,是用金子堆出来的最好装备,比重步兵还要精良,要是不灵,也就没有天理了。

于是几乎是几个呼吸之间的功夫,在阵后漫天飞石和箭矢的掩护下,大队吴军们就迅速突到了古城之下,进入了曹军大型弓弩的射击死角。紧接着无数的云梯、云车纷纷架了起来,沉重的冲车也在十余名吴军们的推动下奋力向着古城脆弱的黄土城墙发动着猛烈的冲击,那纯铁的强硬冲角对着城墙几乎是一撞一个凹洞。曹军们怎敢怠慢,乱箭如雨、灰瓶、炮子也是砸落如蝗,一时间城墙下“叮叮咚咚”的响成一团。犹如开音乐会一般的热闹。

可惜的是,灰瓶可能还好些,毕竟那些瓶子里装的什么乱七八糟的石灰、草灰等物还能对武装到牙齿的吴军们**在外的眼睛造成些许的伤害、遮蔽一下他们的视线。而炮子和箭矢几乎是毫无用处,只能给吴兵们挠挠痒而已。吴军们见曹兵一时不能奈何自己,愈加的兴奋起来,一些身高力大的吴军们推动着撞车猛烈的撞击着城墙,只有五米多高的城墙一时有些摇晃起来。云车和云梯上的吴军们也步履沉重地向城头攀爬而去,迅速地接近了城头。

曹军们见箭矢等没有什么效果,心中有些惊慌起来。还是宋宪久经战阵有些经验。当下便大呼道:“快,用滚油和沸水!”曹兵们顿时醒悟,身后早已烧得沸腾不已的滚油、铅汁和沸水一勺勺的兜头浇了下来。一时间吴军们被烫得哇哇大叫。不时的有人浑身冒火似的从云车上一头栽倒下来;便是躲在坚硬冲车里的吴军,也被曹军推落的重型擂石或且是滚木砸得骨断筋折,一时间吴军原本顺利的攻势陡然间受挫。

好在吴军们都是全身甲胄,损失并不大。当下稍稍退却、重旗旗鼓以后。便如同恶狼一般再次扑了上来。又有几辆冲车的找到上次撞击得最狠的地方。互相交替掩护着再次发动了猛烈的冲击。这一次已经有所准备的吴军们迅速地躲过了曹军们的滚油阵、纷纷攀上了城头,古城之上一时间烟火四处,惨烈的肉搏战开始了。登上了城头的吴军解烦兵和重步兵们陡然间便将自己装备和战力的优势发挥起来,往往以一敌三兀自还不落下风,凶悍异常地奋力狙击着向登城地点扑来的曹兵,掩护着后面的兄弟安全登城。

古城这座名正言顺的‘古’城再次受到了惨烈的战火洗礼,城内城外到处都是一处火光,烟雾缭烧中。两军兵士们的身影时隐时现的出现在我的眼帘中。城头上不时的闪现出道道剑光和垂死挣扎的惨呼声。我的脸色不由得有些苍白:天地不仁,以万众为刍狗!这纷乱的乱世。何时才是一个头啊!

正在思虑间,忽然间惊天动地的一阵“哄”然巨响,正在攻城的吴军们欢呼一声:“弟兄们,城墙倒了,快冲啊!”我兴奋地睁眼望去,果然,在漫天扬起的烟尘背后,一个足有七八米宽的世大大缺口猛然呈现在我军的面前。我不禁长出了一口气,古城算是取定了!

果然,士气如虹的吴军们顺着这道缺口如同奔腾而下的洪水一般迅速地卷入了古城之中,攻势犹如水银泄地一般向城内挺进。失去了城墙依托的曹军面临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吴军精锐,抵抗的势头显得是那么的孱弱和无助,很多曹兵将将只来得及举起身中的刀枪、未及砍下,便被汹涌扑来的吴军们剑光火石般的砍倒在地,踏为肉泥。

我咬了咬牙,有道是‘慈不掌兵’,当下一声令下道:“诸军,随我突击!”一摧战马,也不管身后的‘金眼’在旁边大叫:“主公,你不能去,让我去吧!”只是大笑道:“‘金眼’,你就留下来保护诸葛军师吧!我去耍耍!”率领着三千轻骑头也不回的如同一阵狂风一般窜了出去。

‘金眼’无奈地和诸葛亮二人相视苦笑,只好率领百余人的贴身亲卫留在城外。好在现在大队吴军早已扑入城中,曹兵们的有序抵抗已经瓦解,所以也不担心我出什么事,便自安心等待。

当我率军摧马杀进古城时,整个城池里已经到处都是喊杀声,曹军早已被我军从各段城头赶入街道之内。士气高昂的吴军们迅速扑入街道之内将曹军分割包围,果断歼灭!在狭小的街道中重步兵们只有起到层层推进、正面攻袭的正兵作用,毕竟背着那么重的甲骨穿墙越户是要累死人的。而解烦军们就没有那么多顾虑了,他们身轻如燕,穿墙越户,常不按常理出现在还在抵抗的曹军身后,像一支诡异的奇兵一样给曹兵们致命的一击。

面如如此强大的对手,曹军们绝望了,士气愈加的低落,根本不可能再组织起任何的集群反攻了。尤其是当我率三千轻骑投入战斗时,曹军的最后一道防线如同纸糊般的迅速崩溃了。残存的数百曹兵干静利落的抛下兵器、举手投降,以留残生。宋宪却还率领百余部曲占据着一所宅院拼命顽抗着。几次吴军们的猛力冲锋,都被宋宪率部下杀退。伤亡了数十人。甘宁有些恼怒道:“娘的,事到如此,还敢顽抗,弟兄们随我来!”便手执双铁戟欲待冲杀上去。

我急忙止住甘宁道:“兴霸,休要逞强,宋宪也是吕布麾下八健将之一,部属也都是亡命之徒。若强攻之,伤亡必大。不若以火攻之,可收奇效!”当下甘宁大悟。便命部下去取柴火。徐盛想了想,在我身边道:“主公为何不招降宋宪?”我笑了笑道:“宋宪为主不能尽忠,在白门楼卖主求荣,实属卑鄙无耻之辈。留之何益?何况文远、鸣雷、宣高等对宋宪、魏续都是切齿痛恨。我若留他,岂非自寻烦恼!”徐盛大悟,钦佩道:“主公考虑周详,未将不及也!”

正说间,甘宁、太史慈指挥吴军们迅速地备齐了柴火,借助着街道和房屋的掩护迅速地将点燃的柴捆掷入了宋宪残部据守的宅院之中。一时间熊熊的大火猛烈的燃烧起来,烧得宅内的曹军哇哇直叫、惨嘶翻滚。宋宪的这些部曲都是随吕布时就收的老部下了,精悍忠勇。唯宋宪之命是从,当下见形势危急。一咬牙便护着宋宪逃了出来。只可刚一出门,便迅速地落入了甘宁、太史慈等人的包围圈中。密密麻麻的吴军对不到一百的曹军残部,胜负根本没有悬念,只是一瞅眼的工夫,吴军们乱刀齐下,顿时将残存的曹军尽皆剿杀,宋宪也被乱刀砍死。

等到午饭时分,城内曹兵已经全部被肃清,攻陷整个古城前后用时不到三个时辰。经过两年强悍训练的吴兵们在此战中爆发而出的实际战力不禁让诸葛亮等人也不禁有些愕然!虽然三万精锐欺负五千曹军步卒大有以强凌弱之嫌,但如此迅速的解决全部曹兵出乎包括我在内的众人意料之外!一时间众人不由得信心爆棚,兵士们的士气也高涨起来。原本有些担心以此兵力久攻汝南不下的诸葛亮等人现在也有了信心,面色也渐渐高兴起来。

我心中暗笑道:“我还有‘杀手锏’未用呢,汝南虽坚,对我来说也只是举手之劳!”当下也不说破,只是令大军休息一日,留徐盛率所部五千兵马拒守古城,自领两万五千兵马兵发汝南城而来。

汝南城位于淮河以北,颖水以南,不仅地理位置重要,而且土地肥活、人口众多,作为豫州的州治真是实至名归。现今汝南等地虽饱经黄巾及战乱摧残,但仍然是曹操重要的粮食产地。我军一但攻占汝南,不但解除了北上许都的后顾之忧,而且也等于给曹操并不丰厚的粮袋上又捅了狠狠的一刀。所以汝南我是志在必得。

古城离汝南很近,大军不过两日就迅速地抵达了汝南城下。现今汝南由曹营名将乐进率军三万镇守,由于治理有方,倒也颇得名心。当我和甘宁、太史慈率两万兵马仗得胜之气前来汝南城下搦战时,乐进见我军人数并不占优势,便也不惧。当下便率大军两万出城来战。

由于我军与曹兵除了汉中大战以外,就没有怎么交手,所以乐进除了对甘宁、赵云、张辽等人稍有忌惮以后,对此次引兵前来的太史慈、徐盛并不在意。当下乐进便单搦甘宁出战。甘宁见状,两军阵前怎能示弱,当下一摧战马,跨下战马一声长嘶,奋跑如飞,来战乐进。

乐进怒目圆睁,一声大喝,有若雷霆,手中大刀呼啸而下,直扑甘宁而来。甘宁也自不甘示弱,手中两只重戟奋力一架,“当”的一声,震得乐进两膀发麻不已。乐进大骇道:“使双戟者原来典韦最强,现在恐怕就轮到这甘兴霸了!”当下斗志奋起,呼喝连连,甜斗甘宁。二人激战三十余合,甘宁渐渐占了上风,双戟呼呼挂风,招招招呼乐进死穴,那架势真似恨不得将乐进一砍两截。

乐进见战况不利,心中着慌,虚易一招,回马便走。甘宁如何肯舍。便来紧追。乐进见甘宁追来,心下大喜,左肩微微一晃。我心下大骇道:“兴霸。小心!”甘宁一惊之下,便见一道金光如同一道电闪一般,急速即到眼前。甘宁措不及防,也是急中生智,两只大戟急速往面门前交叉一封,只听得“当”的一声巨响,一枚金镫镫的流星锤便被双戟砸飞出去。却兀自吓得甘宁一身冷汗。

乐进见偷袭也未成功,心中着急,当下大刀一挥。大呼道:“诸军向前!”两万曹军得令,战鼓擂动,向前便闯,鼓噪着杀向我方而来。我在阵前看着曹军杀来。大喜道:“很好。要与我军打野战,那自是再好不过!”帅旗挥动之下,两翼的解烦军骑兵迅速地如做好了准备,中央的重步兵方阵也长枪急举、准备接战。

转眼间曹军扑近,我帅旗再挥之下,两翼的解烦军呼啸而出,如同两只螃蟹的坚硬的铁钳一般狠狠地夹向曹军左右两翼。而中央的重步兵方阵也排成整齐的阵型,长枪如林地步步冲向曹军而来。耳笼中只听得“扑、扑、扑”的一阵锐器破体之声。收不住马步的曹军骑兵们一头撞上了密密麻麻的枪林,连人带马被刺成了糖葫芦。后面的曹军见到前面兄弟的惨样。如何还肯向前,不由得急忙停住了脚步。

可是两翼的解烦军刀枪挥洒,三十六般兵器各显神通,一时杀得曹军鬼器狼嚎。汝南等地曹军并不是曹氏精锐,如何抵抗我军。须臾工夫,前进不得的曹军们又左右无路,原本齐整的军阵而已被我军搅得一团混乱,当下抵抗不得,只好敲响了鸣金锣,狼狈地向回逃命而去。乐进虽然是一脸不甘,但形势比人强,也只得撤军逃了回去。我军随后追击,小有斩获而还。

回到城中,乐进检点兵马,发现战死战伤人数足有七八千人,不禁心中暗惊吴军的惊人战力。当下便老实许多,只是据守城池,再不肯出战。想凭借汝南坚城和充足的军粮与我对耗。

而我军初战乐进,伤亡还不到五百众,自是大获全胜。一时间三军上下欢声雷动,战意昂扬,对攻取汝南显得信心十足。但当次日甘宁率部再次到汝南城下搦战的时刻,乐进却再也不肯出战了。甘宁骂阵半日,见乐进只是不出,也是无可奈何,只好气鼓鼓的返回大寨。

诸葛亮见乐进不出,面有忧色道:“主公,汝南城坚,又有乐进重兵把守,极难急下。现主公所许半月期限已过七日,还有八日就要破汝南坚城,难矣!”众人也是面有忧色,显是怕我到时候攻不下汝南城,面上下不来台。我只是笑笑道:“诸公何必惊慌,听逊调遣便是!”

当下便传令道:“兴霸、子义你等待率所部在汝南城四周各设营寨一座,严防曹兵突出!不得有误!”甘宁、太史慈领命。我接着道:“汝南城护城河水源来自颖水,不得不断。‘金眼’,你率辎重兵先将颖水截断。然在汝南城东低洼处开出一道壕沟。此壕沟照此形状开挖!”当下我取出笔墨在一份写帛上划出了一个‘v’字型,说与‘金眼’深浅宽窄。

‘金眼’虽有些莫名其妙,但仍然是恭身领命道:“遵令!”诸葛亮有些疑惑道:“主公截断护城河是想断汝南水源,可是在城东挖沟又是何意?”我哈哈大笑道:“孔明军师深通机关巧技、奇门遁甲之术,到时一看便知!”诸葛亮虽然聪明,毕竟还是古人,对于产生于现代的这招断人水源的方法自是不知,当下面色疑惑不定,只是想不明白。

次日,‘金眼’便率数千工兵、辎兵们等一起上阵,率先将城北的颖水支流堵死,断了护城河的水源,使之渐渐干涸。城头上乐进虽然看见,但是见四周吴军早已严阵以待,又考虑到即使水源被断,护城河也不会在半月之内干涸,所以也并未出城攻击,坐看‘金眼’率军截断了颖水。

只用一日截断了颖水后,‘金眼’并不敢怠慢,催动数千兵士立即到城东开始开挖‘v’形壕沟。诸葛亮心中疑惑,便随着我到城东全程陪同,看看到底是怎么是一回事!

当忙到下午时,已经开挖好一条长数百丈的壕沟和城东的一条小河相连起来。深度也有两丈深。我看看差不多了,便下令停工,然后便悠然自得的站在一边看着效果。果然不多一会儿。在黄昏的阳光下,壕沟的壁上开始大量的渗出水来,汇集成一小小的溪流顺着壕沟源源不断的向着小河流去。诸葛亮等人目瞪口呆的看着这一切,半晌无言。

良久,诸葛亮忽地大笑道:“原来如此,汝南城靠近颖水,左近地表一两丈内土质疏松。常常掘地一丈便可出水。主公在此洼处挖此巨大壕沟,汝南城左近水源必然顺此壕沟流向城东小河。而且颖水又被主公截断,故料如此不过五七日。汝南城内水井必然干涸大半。曹兵无水,守城难矣!”一行人至此方才明晓此中奥妙,纷纷称赞不已。

我笑道:“诸公既已明白,从明日起继续开挖壕沟。加快汝南城断水时间。等到城内基本无水时。就是我军破城之时!”一时间众人见破城有望,不由得欢声雷动,干劲十足。

由于壕沟是在黄昏挖好的,所以曹军一时也并未注意到护城河里的河水正在飞快的消失着。等到第二天早晨曹军起来一看时,不禁大吃一惊,陡然间护城河水下降了老大一截。乐进看了心中惊疑不定,不知是怎么一回事,只道是巧合。并未意识到是吴军的计谋。

慢慢的,‘金眼’率军在城东以每天一条大壕沟的速度一口气挖了五天。汝南城护城河里的水和城中的井水就如同泄了气的皮球一速飞速的干涸下去。乐进心慌不定,虽然知道必是吴军计谋,却不知计从何来,只是无计可施。

当下为免水源极速枯竭,便命城中军民取出家中所有盛水器具,全部用来贮水,以防不测。一时间汝南城内热闹非常,还有余水的井旁顿时围满了民众。为了争抢着宝贵的水源,经常有人大打出手,死伤无数。乐进无奈,只得派出曹军维持秩序,方才渐渐将形势稳定下来。

原本如果我再派出解烦兵偷偷潜入城里在水井中投毒的话,那么城中仅剩的一点水源也会被污染,但是我考虑到这样会对民众造成巨大伤亡,想了想还是放弃了。毕竟自己来自现代,可不是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屠夫。万一留下个‘暴君’‘毒夫’什么的骂名可就太不值得了!

早晨的太阳重又在东方的天际升起,挥洒下万道毫光。今天天气不错,晴空万里,湛蓝湛蓝的,几乎看不到一朵云彩。我算了算,今天已经是第十四天了,该是攻破汝南城的时候了。当下,便召集诸文武准备攻城。

聚将鼓声未到三卯,便全部聚齐,我满意地点了下头,对诸人道:“诸公,攻破汝南城便在今日,届时还请诸将用命,后退者立斩!”众人面有难色,虽然汝南城中缺水,但最少还可坚持十天八天的,要一天之内攻克汝南城谈何容易!我看着众文武表情,自是明白,当下也不说明,便命各军列阵准备攻城。众文武无奈,只好各自归营,催动三军准备攻城。

隆隆的战鼓声在清晨的阳光中擂起,迅速地驱走了清晨的宁静与安详。闲了多日的吴军们士气昂扬的列好战阵,虎视耽耽的目视着汝南城。曹军听到城外的战鼓声,知道吴军即将攻城,也急忙调动三军,上城守护。

我骑着战马缓缓来到城西军阵之前,唤过负责后勤的将领黄权,密语几声。黄权面有异色,低头领命而去。须臾,百余后勤辎重兵推动着十余辆大车,来到阵前。大车上用毡布包裹得严严实实,也不知里面是什么东西。但众人看这形状,长最码有三四丈,粗最起码也要有两抱之约,真是庞然大物了。

我看了看太阳,眯了眯眼睛,笑笑道:“三军听令,开始攻城!”吴军得令,解烦兵们或持刀枪、或执盾牌、或持弓弩率先开始冲锋,重步兵们随后推动着巨大的各式攻城器械也向汝南城扑来。汝南城曹军众多,如何肯让吴军们近前,乐进一声令下,数千支箭矢如同飞动的蝗群一般“嗡嗡”的扑向吴军而来。

虽然吴军盾坚甲厚,可挡一般箭矢。但是巨型弩机发出的强力弩箭却不是任何甲胄可以抵挡的。长达一人多长的巨箭毫不留情的撕裂着吴军的人体,带起一片血雨腥风。吴军们都是老兵了,立时呈蛇形前进。躲避着曹军的弩箭,迅速地扑到了城下。进入了强弓硬弩的射击死角。解烦军们互相掩护,仰天射出无数箭矢,顿时将露头的曹军射倒一片,曹军们的反击势头顿时被削弱了。

紧接着,重步兵们推动着各式巨大的攻城器械杀至城下,其中十余具井阑立即展现出巨大的威力。井阑箭楼上数百名吴军弓弩手居高临下的对着汝南城头射去一片死亡之雨。不少曹军干静利落的便被爆头而亡。一时间汝南城头曹军的伤亡直线上升,很难再组织起强大的反击势头。

但是令乐进奇怪的是吴军并没有摧动重步兵们开始攻城,重步兵们只是在城下列成一个个方阵。保护着各式攻城器械。解烦军们也只是群放弩箭,压制曹军的进攻。这不禁让乐进有些纳闷:“这光射箭虽然可以给我军造成很大伤亡,但是吴军不会认为这样我军就会自动投降、不用派兵攻城吧?那可真是异想天开了!”

正当乐进还在纳闷时,我一示意。我军阵后百余辎重兵们迅速推动着十余辆大车。冒着零零落落的曹军箭矢来到城下。毡布迅速被揭开,以为有什么秘密武器的吴军顿时傻了眼,原来是十几颗大树。由于主干上的树叶并未砍干静,还有不少枯萎的叶子在上面随风飘动着。一时间众吴军脑袋不禁有些短路,攻城时弄些大树来做什么?

黄权一声令下,众辎重兵们在身旁一些解烦军的帮助下迅速地将十余颗大树靠在了汝南城墙之上,便是城门处也会塞了一棵。正当众吴军仍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时,忽地阵后传令兵纵马急驰而来。大呼道:“三军听令,吴侯有命。退后两百步!”吴军们令行禁止,大军迅速脱离战斗,向后退却而去。当吴军兵们退到二百步开外、脱离城头曹军弓弩的射程时,便听阵后“吱吱嘎嘎”一阵声响,推出十余具强弩机,吴军们一阵忙落,迅速地装在在弩机上装上火箭,目标城下大树,怒射而去。呼啸的巨箭支支正中目标,几乎是眨眼之间的工夫,中箭的巨树忽地燃起冲天的大火。那火势猛得有点让人目瞪口呆,炽热的火苗四处翻卷,滚滚的热浪直逼十余丈外,烤得近处的曹军们嘶声惨叫,逃之夭夭。

吴军们目瞪口呆地看着这一切,心中震惊不已。诸葛亮也是瞠目结舌半天,方才出言道:“主公,此是何树?为何火势如此猛烈,胜过一般树木十余倍之多?”我笑笑道:“这就是逊夸口半月之内攻破汝南的奇计。此树名为‘火树’,产于会稽以南深山秘林之内,数目极为稀少,大约只有数百株之多。由于藏于深山,世人少有人知,军师不知也不足为奇。此树内藏油脂,极易燃烧,火热极为凶猛,可融化铁汁,用其攻城,可收奇效。这也是逊前年游历江南时,路遇山民,偶然得之!前日出军前,逊秘密派人前往会稽山中,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方才运出三十四株,以备奇用!”

闻听此言,诸文武方才恍然大悟。怪不得我敢夸这么大的海口呢。但见此时汝南西城,烈焰涛天,火蛇乱窜,烤得城墙上热如蒸笼。曹军们汗如雨下,实在忍耐不处,纷纷逃下城去。乐进心慌,便命曹军取水灭火。曹军们为保性命,只得咬牙取出可怜的一些藏水,裹着淋湿的毡布,奋力上前救火。

谁知道水一泼到火树之上,那原本就炽热无比的火势“哄”的一声更加猛烈了,火苗窜起老高,顿时将近前的数十名曹军烧成火人,倒地惨叫翻滚。众曹军们见此惨景,无不吓得魂飞魄散,狼狈异常的逃了城去。

我在城上大笑道:“‘火树’为油性树种,一旦燃起,越浇水越是烧得厉害!曹军真是自讨苦吃!”众吴军当下便静静地看着曹军们被烈火烧得抱头鼠窜的惨样,心中幸灾乐祸不已。

尤其是城门洞里那棵‘火树’,由于城门的狭小范围限制,那火势更是出奇的猛烈,烤得汝南西门的精铁蒙皮半刻钟就通红通红的啦。紧接着没有多久,铁皮就融化了,内里的木芯立即开始熊熊燃烧起来。乐进得报,惊慌不已,怕吴军趁势抢进,急令曹军和民夫冒烟突火、搬土运石要将西门堵死。众曹兵们冒着上千度的高温,死伤了数十人,方才将城门洞用土石垒死,暂时阻住了火势。

‘火树’极为耐烧,从早晨一直烧到中午,火势仍未停歇。我无奈,只好先命军马原地休息,吃点干粮,准备下午攻城。好在现在天气已经凉爽多了,否则在空地里站一天,不中署才怪。

炽势的火势,一直烧到下午约两三点钟的样子方才渐渐停歇。我稍稍等了等,估计烧得赤红的城墙和大地温度稍稍冷却,便大戟一挥,怒喝道:“三军听令,攻城!进者赏,退者斩!”众吴军见胜利在望,无不踊跃,推动各式器械如同一阵旋风般再次扑向汝南城而去。曹军们见吴军再次攻城,不得不硬着头皮再度冲上城来。由于大火刚刚停歇,城头上仍是炽热无比,烫得曹军哇哇直跳,只是站立不稳。

吴军重步兵在解烦兵弓弩手和井阑的掩护下推动着冲车开始对着被‘火树’蹂躏了大半天的汝南城墙一阵猛碰。早已被烧得酥掉的城墙一撞之下便是一个大洞,碎石纷飞的如同碎落的饼干屑一般。不过一刻钟的功夫,便听得轰隆一声,靠近西门北边的一断城墙耐不住几辆冲车的猛烈撞轰然倒塌,激起漫天的尘雾。

吴军们一声欢呼,顺着缺口便向城内扑去,只是脚步也并不平稳,照样也被炽热的土石烫得“哇哇”直跳。乐进见城墙被破,心中着慌,急忙自率一军前来堵截。一时间缺口处刀光飞舞,杀作一团,惨叫之声不绝于耳。曹军人多,吴军精锐,谁也无法寸进,便僵持在缺口左近。

正当乐进率军还在咬牙苦战时,便又听得两声轰然巨响,西城南、北又有各有一处城墙倒塌。这下子吴军们又多了两条通路,大军汹涌如潮的杀进了汝南城内。乐进心中一沉,顿时绝望了:知道汝南城今天无论如何也守不住了。当下目露凶光、立志死战,怒吼声中,手中大刀连挥,威猛的刀势顿时将近前的数名吴军斩为两断。

正在此时,便听得有人大叫道:“乐文谦休得猖狂,待我太史慈前来会你!”乐进回过头来,便见一员黑甲战将手持一支巨大的黑戟杀气腾腾的盯着乐进,乐进倒也听说过太史慈的威名,不过此时心存拼命之念,倒是谁也不惧,也不答话,只是怒吼一声,挥动大刀兜头便来斩太史慈。太史慈武艺高过乐进,如何怕他,挥动大戟与乐进便战在一处。

吴军和曹军人数虽然差不多,但是战力相差甚远,再加上现在士气的差异,一时间吴军四面登城、眨眼间便将曹军从城头上赶下,驱赶进了街道之内。乐进见已方败势已定,斗志渐弱,太史慈则越将越勇,大戟呼呼挂风、寒光四射,将乐进杀得步步后退。战到五十余合时,太史慈挥戟当头猛砍,乐进手托大刀猛力招架,只听得“当”的一声巨响,乐进膀臂酸麻之下站立不满,“登登登”连退几步,一个屁墩坐倒在地。太史慈紧赶两步,大戟挂风,“嗖”的一声戟尖便停在了乐进喉头不到一尺之地,随即喝声:“绑了!”身后吴军们向前一闯,便把乐进五花大绑起来。

众曹军一见主将都已被擒,更是士气皆无,略略抵抗一下,便纷纷投降。未及午夜,城内曹军便已被肃清,我军顺利进占汝南城。

战后一边贴榜安民,一边检点三军。此役我军伤亡不过两千余众,而斩杀曹军万余、俘获也有万余,当真是大获全胜。

次日,全军大庆,汝南城内欢声雷动,三军皆醉!

(今天过瘾了吧,连同早上更新的,再加上现在的,足有一万八千字。看完了别忘记投上一票,呵呵!)

第31节 遇行刺死里逃生六1第59节 平叛乱陆伯言称王一第32节 战司隶司马建功三1第29节 西凉军勇夺雍州地四1第31节 遇行刺死里逃生二2第17章 凯旋第33节 曹孟德大败袁本初二第14节 改革东吴兴教育一第6节 神于吉千里收徒二第32节 战司隶司马懿建功三2第35节 陆伯言微服巡江南二第3节 小小孩童奇事多第28节 战汉中曹刘联手一4第30节 周郎卧龙逞雄威二1第23节 智陆逊敲诈曹孟德四第12章 血战第15章 登陆第15节 得良将各统精兵三第32节 战司隶司马建功四2第37节 陆伯言联军成天网第29节 西凉军勇夺雍州地七1第10节 大战曲阿败刘繇二第30节 周郎卧龙逞雄威二2第24节 陆伯言襄阳访庞统二第32节 战司隶司马建功五1第45节 宜将剩勇追穷寇一第29节 西凉军勇夺雍州地五3第24节 陆伯言襄阳访庞统五第28节 战汉中曹刘联手三2第36节 陆伯言首创驱兽兵第28节 战汉中曹刘联手五1第34章 陆伯方江南大革新一1第34节 陆伯言江南大革新二2第30节 周郎卧龙逞雄威二2第31节 遇行刺死里逃生四2第44节 吴军血战灵壁城第23节 智陆逊敲诈曹孟德二第28节 战汉中曹刘联手七2第26节 诸葛亮平定交州地三第28节 战汉中曹刘联手三1第29节 西凉军勇夺雍州地五3第58节 平西凉血战惊天地四第29节 西凉军勇夺雍州地二1第28节 战汉中曹刘联手七1第55节 韩穆死西凉惊天变一第1节 聪明爱美俊少年第28节 战汉中曹刘联手六1第28节 战汉中曹刘联手二2第28节 战汉中曹刘联手八3第29节 西凉军勇夺雍州地五3第32节 战司隶司马建功三1第59节 平叛乱陆伯言称王二第31节 遇行刺死里逃生六3第11节 战吴郡孙策逞威第31节 遇行刺死里逃生三2第24节 陆伯言襄阳访庞统二第7章 劫营第28节 战汉中曹刘联手一3第28节 战汉中曹刘联手四1第18节 孙伯符扫平武陵郡第22节 曹孟德设下鸿门宴二第43节 吴军越险袭千里第61节 陆伯言分兵平袁绍一第29节 西凉军勇夺雍州地八1第29节 西凉军勇夺雍州地六2第40节 周公瑾称霸淮河水第12章 血战第22节 曹孟德设下鸿门宴二第59节 平叛乱陆伯言称王二第27节 战汉中吴军竟全功三第31节 遇行刺死里逃生二3第23节 智陆逊敲诈曹孟德二第2章 整军第20章 国仇第20章 国仇第61节 陆伯言分兵平袁绍四第23节 智陆逊敲诈曹孟德二第23节 智陆逊敲诈曹孟德一第28节 战汉中曹刘联手六1第32节 战司隶司马建功一1第48节 陆伯言谈笑得奇计第28节 战汉中曹刘联手四2第34节 陆伯言江南大革新一3第54节 陆伯言二破马孟起一第45节 宜将剩勇追穷寇二第28节 战汉中曹刘联手三1第28节 战汉中曹刘联手七1第28节 战汉中曹刘联手七2第31节 遇行刺死里逃生三2第2章 整军第52节 赵子龙长社显神威第29节 西凉军勇夺雍州地一2第30节 周郎卧龙逞雄威七3第31节 遇行刺死里逃生二3特别解释篇第23节 智陆逊敲诈曹孟德二第28节 战汉中曹刘联手三2第12节 东吴革新贤才聚一第28节 战汉中曹刘联手七1第31节 遇行刺死里逃生四1
第31节 遇行刺死里逃生六1第59节 平叛乱陆伯言称王一第32节 战司隶司马建功三1第29节 西凉军勇夺雍州地四1第31节 遇行刺死里逃生二2第17章 凯旋第33节 曹孟德大败袁本初二第14节 改革东吴兴教育一第6节 神于吉千里收徒二第32节 战司隶司马懿建功三2第35节 陆伯言微服巡江南二第3节 小小孩童奇事多第28节 战汉中曹刘联手一4第30节 周郎卧龙逞雄威二1第23节 智陆逊敲诈曹孟德四第12章 血战第15章 登陆第15节 得良将各统精兵三第32节 战司隶司马建功四2第37节 陆伯言联军成天网第29节 西凉军勇夺雍州地七1第10节 大战曲阿败刘繇二第30节 周郎卧龙逞雄威二2第24节 陆伯言襄阳访庞统二第32节 战司隶司马建功五1第45节 宜将剩勇追穷寇一第29节 西凉军勇夺雍州地五3第24节 陆伯言襄阳访庞统五第28节 战汉中曹刘联手三2第36节 陆伯言首创驱兽兵第28节 战汉中曹刘联手五1第34章 陆伯方江南大革新一1第34节 陆伯言江南大革新二2第30节 周郎卧龙逞雄威二2第31节 遇行刺死里逃生四2第44节 吴军血战灵壁城第23节 智陆逊敲诈曹孟德二第28节 战汉中曹刘联手七2第26节 诸葛亮平定交州地三第28节 战汉中曹刘联手三1第29节 西凉军勇夺雍州地五3第58节 平西凉血战惊天地四第29节 西凉军勇夺雍州地二1第28节 战汉中曹刘联手七1第55节 韩穆死西凉惊天变一第1节 聪明爱美俊少年第28节 战汉中曹刘联手六1第28节 战汉中曹刘联手二2第28节 战汉中曹刘联手八3第29节 西凉军勇夺雍州地五3第32节 战司隶司马建功三1第59节 平叛乱陆伯言称王二第31节 遇行刺死里逃生六3第11节 战吴郡孙策逞威第31节 遇行刺死里逃生三2第24节 陆伯言襄阳访庞统二第7章 劫营第28节 战汉中曹刘联手一3第28节 战汉中曹刘联手四1第18节 孙伯符扫平武陵郡第22节 曹孟德设下鸿门宴二第43节 吴军越险袭千里第61节 陆伯言分兵平袁绍一第29节 西凉军勇夺雍州地八1第29节 西凉军勇夺雍州地六2第40节 周公瑾称霸淮河水第12章 血战第22节 曹孟德设下鸿门宴二第59节 平叛乱陆伯言称王二第27节 战汉中吴军竟全功三第31节 遇行刺死里逃生二3第23节 智陆逊敲诈曹孟德二第2章 整军第20章 国仇第20章 国仇第61节 陆伯言分兵平袁绍四第23节 智陆逊敲诈曹孟德二第23节 智陆逊敲诈曹孟德一第28节 战汉中曹刘联手六1第32节 战司隶司马建功一1第48节 陆伯言谈笑得奇计第28节 战汉中曹刘联手四2第34节 陆伯言江南大革新一3第54节 陆伯言二破马孟起一第45节 宜将剩勇追穷寇二第28节 战汉中曹刘联手三1第28节 战汉中曹刘联手七1第28节 战汉中曹刘联手七2第31节 遇行刺死里逃生三2第2章 整军第52节 赵子龙长社显神威第29节 西凉军勇夺雍州地一2第30节 周郎卧龙逞雄威七3第31节 遇行刺死里逃生二3特别解释篇第23节 智陆逊敲诈曹孟德二第28节 战汉中曹刘联手三2第12节 东吴革新贤才聚一第28节 战汉中曹刘联手七1第31节 遇行刺死里逃生四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