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三三战术

“快快,跟上!”在重炮轰鸣,硝烟弥漫,气氛浓烈的战场上,闫志超的语气中满是火热和执着。两年的等待终于换来今天的一战,闫志超这个参加过霍家军成立以来几乎所有战争的老兵,却是有理由兴奋。

而且,作为101团的团长,不仅手下有着近四千名黑人士兵,另外身为霍家军高级军官的他也明白,作为第一支登陆的部队,他除了要接应后续的兄弟部队登陆进攻之外,还要在要塞炮的配合下,在美国南线军团的防御兵团反应过来之前,尽可能的在防线上取得突破,为下一步霍家军的大规模进攻打下基础。

“弯下腰,跑之字,注意规避机枪和炮弹!”随着距离美国陆军在孟菲斯外围的第一道防线越来越近,黑人仆从军内部的班排级军官开始大声呼喊起来。两年多的训练虽然已经把曾经不知战争为何物的黑人奴隶,训练成了合格的士兵,但是第一次踏上炮火连天,生死搏杀战场的他们还是会本能的感觉到慌乱和无所是从,这时候就需要有经验的士官和老兵,来带领这些雏鸟走向成熟,避免他们的大量伤亡。这也是为什么在战争中有经验的老兵会使部队战斗力更为强大的原因。

“看来我们两年的功夫也没白费,最起码这些家伙已经能够听懂汉话,而且这打起仗来也有模有样了!”跟在闫志超身边的曹亮神色有些欣慰的说道。

作为101团的政委,曹亮主抓部队的思想政治教育。军法军纪,后勤补给和部队文化教育,两年来正是他的努力工作。才让原本大字不识的黑人们学会了使用汉字书写,并用汉语来交流,为后期的军事训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听着老搭档的话,闫志超回忆着当初语言不通,不得不靠手势来指引部队训练的痛苦经历,一时之间心中也满是感慨,不过作为101团的军事主管。他自然希望自己指挥的部队能够更为精锐。

“要是他们也能打‘三三战术’那就好了!”

“哪有那么容易,就算是我们自己的部队没经过一年以上的训练,也无法在战争中打出三三战术。更何况是他们!”曹亮笑道。

‘三三战术’是霍山偷师后世那支号称世界最强军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最经典的‘六大战术原则’之一,三三制战术组织形式,是一个班内由三至四人划分三或四组。正副班长为当然小组长。另在班内挑选政治较好、战斗勇敢,或有经验的战士充当组长。在战斗时各组以班长为核心。在班长领导下。率领本小组根据敌情地形,散开距离间隔进行作战,不超过班长口令指挥范围以外,在平时使三三制编制要与日常生活管理教育公差勤务等一切活动相结合,在战斗中求得灵活动用发挥其效能。

三三战术的施行,要求士兵必须具有良好的军事素质和执行力,班组之间要有足够的默契,而这些的实现。就需要长时间的训练和磨合。而黑人仆从军从组建开始,第一步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语言问题。两年的时间能够拿来进行战术训练的时间还不到半年,因此这些黑人仆从军还不足以在战争中排出三三战术的菱形站位。

“不过好在这些黑人士兵还有把子力气,训练也刻苦,基本战术动作也不错。否则,这场战争我们根本就不用打了!”闫志超看着前方正大步向前奔跑的士兵凝声说道。

这时候,冲在最前面的霍家军士兵已经距离美国南部军团的第一道防线不足四百米,原本整齐有序,由碉堡、坑道、铁丝网构成的防线,现在已经在霍家军后方要塞炮的打几下,变得支离破碎,一个个深两三米,宽十几米的弹坑让这片密西西比河东岸的平原彻底的变了模样,黝黑色的泥土里已经染成了血红色,大量的残肢断臂让初次上战场的黑人仆从军一个个脸色苍白,胃里不住的翻滚!如果不是有着军纪的约束,恐怕他们早就在这浓郁的血腥气下,停下来大吐特吐了!

“哒哒……!”清脆的机枪声,陡然从一座仍然残存下来的碉堡中响了起来,跳出枪口近一米长的红色火舌,带着密如骤雨般的弹幕,像死神镰刀一样朝着正在冲锋的霍家军扫来,粗大的重机枪弹,把两三个黑人士兵打的骨断筋折。

“卧倒!”郭成林陡然大喝道。

听到他的话,三班的十六个士兵用最快的速度迅速趴在地上,让正在扫射的重机枪一下子失去了目标。

趴在弹坑边缘,看着从碉堡工事和坑道当中窜出的一道道火舌,郭成林不由皱了皱眉头,让他没想到是经过了刚才大规模的炮火打击之后,美国人居然还有那么多兵力投入第一道防线的防守当中。

作为一名霍家军老兵,郭成林对于美国这种照搬霍家军防御工事战壕非常了解,他明白如果不能打掉碉堡中的重机枪,那么恐怕他们要在这里付出惨重的伤亡!其实对于这种战壕战,霍家军内部有一套专门的战术,那就是迫击炮,特别是82mm口径的中型迫击炮,在没有坦克,没有无后坐力炮和火箭筒,而60mm口径迫击炮又难以对付这种钢筋混凝土工事的时候,82mm口径的中型迫击炮就是最好的攻坚武器!当然也可以用炸药包和爆破筒,不过这样一来付出的牺牲就太大了。

看着把自己班士兵压在地上无法前进的重机枪,郭成林的眼中不由闪过一丝懊恼之色,因为他带领的部队是黑人仆从军的原因,像82mm口径迫击炮这种武器,只是装备到了师一级,而已经在霍家军主力部队当中配备到班排级的轻重机枪,在黑人仆从军中也只有在营一级才配备,所以想要突破眼前的机枪火力封锁非常困难。

不过,好在先前的要塞重炮已经摧毁了孟菲斯外围的第一道防线,虽然仍然还有许多碉堡和坑道闪烁着耀眼的火光阻挡着霍家军前进的方向,但是被重炮炸开的防线,已经无法形成一条严整的防御体系,所以在遇到美国人重火力的狙击之后,而又没有足够的火炮消灭这些火力点的情况下,霍家军迅速绕开,从防线的漏洞上迅速向前推进!而霍家军各个班排部队的爆破组则是从美国人碉堡工事防御相对薄弱的后方,用炸药包迅速摧毁这些拦路虎。

随着一个个碉堡被清除,美国南线军团孟菲斯外围第一道防线迅速被突破了!

“二营长?”闫志超无视横尸处处,遍布残肢断臂的战场,在见到部队跨过第一道防线之后立即喊道。

“到,到,团长,我在这里呢!”随着有些怪异的声音响起,一个身穿黄色军装,皮肤黝黑,身材高大的战士,连蹦带跳迅捷的越过一道道,因激烈战斗而构成的障碍,迅速跑了过来。

101团2营营长米尔纳,当然这是他以前的名字了,跟所有加入霍家军,并学会汉字、汉语之后,改为汉姓的黑人军官一样,米尔纳在加入霍家军之后也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闫飞,跟当初教导他的101团长闫志超一个姓氏。

当然,能以黑人的身份成为霍家军,哪怕是仆从军当中的正营级军官,可不是靠着裙带关系得来的,米尔纳,也就是闫飞,担任101团2营营长,并且指挥全营800多人,那是靠着过硬的军事素质和出色的语言能力,自己一点一滴挣来的。

虽然黑人因为没经受过教育,普遍给人的感觉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但就像矮个子里总是存在巨人一样,头脑简单的黑人当中也有着聪明之辈,而闫飞就是其中之一,这个曾经混迹于新奥尔良街头,只靠着坑蒙拐骗勉强过日子的家伙,当初为了霍家军招兵告示当中的一口饱饭,而义无反顾的加入军队之后,很快便展现出了自己出色的军事才华,也成为黑人仆从军中为数不多的能够独立指挥部队作战的黑人军官之一!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脸上已经沾染上了战争的硝烟,闫飞觉得这个自己一手挖掘出来的出色黑人军官的肤色更黑了!

“团长,您找我?”闫飞的军礼非常标准,从中可以看出他经受过严格的军事训练。

“嗯,现在我们已经突破了美国孟菲斯外围第一道防线,我想让你们二营留下来,守住这个突破口,为后续部队的进攻打开通路!”闫志超的语速非常快,不过已经学了两年多汉语的闫飞已经能够听得非常明白了。

“是,团长!二营保证完成任务!哪怕战至最后一兵一卒也决不后退半步!”闫飞神色严肃的保证道。

“好,要的就是这股决心和勇气。另外,阵地上这些美国人留下的武器装备你可以看一下,把能用的都用上,一定要挡住美国人的反攻!”(未完待续。。)

第217章 石泉镇惨案第89章 攻击!!第251章 经济危机的原因所在第535章 清法战争(上)第509章 五年后的南洋第80章 留美幼童第515章 非洲布局第6章 立军第198章 中央大街第453章 危险礁石带第143章 摧毁奥兰奇号第118章 南洋大学第33章 震动人心的演讲第171章 马都拉人第422章 万炮轰鸣第154章 好消息!第271章 洛基山为界第26章 疯狂的大工业第279章 五大兵工厂第236章 海狮特种部队第249章 杜邦家族第238章 旧金山之战第102章 不成功的和谈第282章 新的中美国境线第488章 中美和谈第518章 五权分立第392章 第二个五年铁路修建规划第19章 打土豪,分田地第279章 五大兵工厂第199章 歌声嘹亮第239章 反步兵地雷第486章 撤退第329章 余光第463章 海伦怀孕第262章 组建美洲战区第379章 伊利市第420章 大约翰臼炮第336章 北方战局第49章 环保的必要性第299章 一溃千里第397章 法国远东舰队第88章 联合舰队第507章 退役和整编第444章 刺杀和谈话第325章 发展中的大市场第227章 夏威夷群岛第18章 占领三沙镇第412章 军部的行动第415章 解决事物问题第455章 渔船获救第175章 缴获颇丰第22章 科学家第363章 研究人员第338章 强大的美国炮兵团第471章 不倒翁和补锅匠第349章 箭在弦上的大战第24章 定亲第234章 金门海峡第86章 南洋战区成立第261章 再次增兵!第20章 部队扩招第460章 家主令牌第156章 绝不后悔第379章 伊利市第281章 来自马辰的电报第254章 人才抢劫第197章 失望的马特普拉克第235章 防守策略第二百一十九 掌排华法案通过第9章 用工新标准第264章 兵多将少第305章 开省建市第376章 南线收缩第164章 杨用霖第333章 奴隶劳工第273章 三个月六十万移民!第269章 江防舰队第419章 焦灼的战场第359章 孟菲斯之战第200章 强大的炮兵第115章 罐头第52章 军工生产第203章 中葡马辰条约第181章 难以置信的消息第470章 战略调整第281章 来自马辰的电报第11章 机械厂第446章 命贱的印-度仆从军第4章 重工业第344章 农业机械化第513章 盛大的开国阅兵式第130章 海鹰级护卫舰第28章 战舰和重炮第174章 安全局第18章 占领三沙镇第292章 无用的三段射第280章 82式半自动步枪第73章 清扫行动第351章 霍山的美国战略
第217章 石泉镇惨案第89章 攻击!!第251章 经济危机的原因所在第535章 清法战争(上)第509章 五年后的南洋第80章 留美幼童第515章 非洲布局第6章 立军第198章 中央大街第453章 危险礁石带第143章 摧毁奥兰奇号第118章 南洋大学第33章 震动人心的演讲第171章 马都拉人第422章 万炮轰鸣第154章 好消息!第271章 洛基山为界第26章 疯狂的大工业第279章 五大兵工厂第236章 海狮特种部队第249章 杜邦家族第238章 旧金山之战第102章 不成功的和谈第282章 新的中美国境线第488章 中美和谈第518章 五权分立第392章 第二个五年铁路修建规划第19章 打土豪,分田地第279章 五大兵工厂第199章 歌声嘹亮第239章 反步兵地雷第486章 撤退第329章 余光第463章 海伦怀孕第262章 组建美洲战区第379章 伊利市第420章 大约翰臼炮第336章 北方战局第49章 环保的必要性第299章 一溃千里第397章 法国远东舰队第88章 联合舰队第507章 退役和整编第444章 刺杀和谈话第325章 发展中的大市场第227章 夏威夷群岛第18章 占领三沙镇第412章 军部的行动第415章 解决事物问题第455章 渔船获救第175章 缴获颇丰第22章 科学家第363章 研究人员第338章 强大的美国炮兵团第471章 不倒翁和补锅匠第349章 箭在弦上的大战第24章 定亲第234章 金门海峡第86章 南洋战区成立第261章 再次增兵!第20章 部队扩招第460章 家主令牌第156章 绝不后悔第379章 伊利市第281章 来自马辰的电报第254章 人才抢劫第197章 失望的马特普拉克第235章 防守策略第二百一十九 掌排华法案通过第9章 用工新标准第264章 兵多将少第305章 开省建市第376章 南线收缩第164章 杨用霖第333章 奴隶劳工第273章 三个月六十万移民!第269章 江防舰队第419章 焦灼的战场第359章 孟菲斯之战第200章 强大的炮兵第115章 罐头第52章 军工生产第203章 中葡马辰条约第181章 难以置信的消息第470章 战略调整第281章 来自马辰的电报第11章 机械厂第446章 命贱的印-度仆从军第4章 重工业第344章 农业机械化第513章 盛大的开国阅兵式第130章 海鹰级护卫舰第28章 战舰和重炮第174章 安全局第18章 占领三沙镇第292章 无用的三段射第280章 82式半自动步枪第73章 清扫行动第351章 霍山的美国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