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执委与内阁

只要没超过三百万一律都是县,但是除了像台-湾、婆罗省、海-南这样真正面积过万平方公里的存在,又有几个岛的人口能够超过三百万呢!

听到这里,众人也明白,少爷酝酿这次霍家军的行政区划改革,肯定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各种情况都已经预料到,而且已经制定好了切实可行的改革细则。

改革大势已经不可逆转。

“好了,上两件事情说完了,接下来我们将要讨论今天最后一个议题,也是事关我们中国人民军未来政体和国体的大事!”

看着黄胜脸上的郑重之色,联想起这几天他们得到的消息,所有人多对接下来的事情心中有所猜测。

而黄胜接下来的话,也很快便印证了他们的猜测。

“想必这些天大家也都已经有所耳闻,未来掌控中国人民解放军这个政体的人民党将会诞生!”

说道这里黄胜言语中带着一丝感慨,之前霍家军的官员晋升,更像是古代的封建王朝,全凭霍山以及他们这些人的个人意志决定。

现在人民党的组建,将会理顺出一个内部人员晋升、任免和考核的制度,而霍家军政体也将变得更为完善。

虽然这还不算是黄胜最希望看到的君主立宪制,或者美国共和制,这种在他看来先进的政治体制,不过现在有了人民党,代表着霍家军已经在朝着他希望的方向前进。

想到这些,黄胜的心中也变得逐渐振奋起来。

“国体?总理的意思是接下来,我们将会建国?”霍天的话问出了周围众人的心声。

虽然这几天人民党组建的事情在霍家军内部闹得沸沸扬扬,但是真正关于建国的言论却很少,虽然他们大多也猜到了这是霍家军未来一步必走的过程,但是今天无疑正式从黄胜的话中印证了他们先前的猜测。

“是的,今天我们开完会之后。人民党组建的消息将会正式发布,而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之前,我们就要筹划建国之事,具体日期应该会在十月一号!”

当然这个时间是霍山定的。完全是根据他后世的习惯。

听到这里,会议室中立即变得嘈杂起来。

对于建国,所有人的心情都各不相同,但是他们都关心一件事,那就是未来这个在中国人民军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还有它到底是民主,是共和,还是所有霍家嫡系势力共所期望的帝制。

从他们的眼神中黄胜也看出了他们的想法,当下他也没卖关子,直接道:“未来我们的国家将会施行‘一党专政制度’!”

“一党专政?什么是一党专政?”黄胜话音刚落,众人不禁纷纷疑惑起来。

现在各国的政治体制。要么是两党制不如美国,要么是多党制比如法国,还有君主立宪制比如英国,要么干脆就是君主制比如德意志第二帝国和俄罗斯帝国。从来没有听说过什么‘一党专政’!

说实话,之前黄胜也不知道。还是霍山跟他说了之后才明白的。

“一党专政,顾名思义,就是以后国家将有一个政党,那就是我们将要建立的人民党控制!当然一档专政后的国家,我们政务院的大体格局仍然保持不变,不过为了保证民主和决策的正确性,以后将会在政务院中设置内阁。内阁设置内阁总理一位,以及六位内阁执委,七人共同决策以后新生国家内部的一切政务!”

黄胜话音落下,政务院会议室的气氛变得安静起来,众人在消化着这个惊人消息的同时也在想着这九个最高席位的归属。

内阁总理不用说,肯定是黄胜的。那剩下的六个执委,相对于现在二十多个部长来说可是不太多。

在中国,地位权势向来是所有人都看重的,在霍家军内部也不例外。不过因为霍家军初建,再加上上面有霍山压着所以争权夺利的情况并不算严重。毕竟人都是有私心的。

对于这些霍山也清楚。特别是这些年,霍家军内部因为执政理念的不同已经分成了两派,其中之一就是以霍山为领导的霍家嫡系势力,比如交通部部长霍玄,民族事务部部长霍洪,公安部部长霍荒等都是霍家嫡系势力的中坚。他们的所坚持的就是君主制,把霍山送上皇帝的宝座。

还有一派就是以教育部长容闳、外交部长罗丰禄为代表的共和派,甚至逐渐崛起,并走上霍家军政坛的留美幼童们也属于他们这一派。

不过相比霍家嫡系为代表的保守派们的统一,共和派内部却存在分裂,比如容闳坚持的是美国两党制,而罗丰禄则更希望国家为君主立宪制。

所以为了实现各自的政治主张,各自都在尽力的让自己一方的实力变得更加强大。现在六个执委的人选也是双方争斗的焦点。

看着双方火热的眼神,黄胜心中也知道他们心中在想些什么。

“除七位执委之外,还将在人民党内部设置中央委员会,以后七位执委都将有中央委员会选举产生!”

黄胜的话就让众人心中震惊了一下。

“总理,何为中央委员会?入选的条件是什么?”容闳在旁问道。

“中央委员会你们可以理解为议会,不过它并不是西方各国存在的议会,而是我们人民党内的议会,而且它并不是全民普选产生,以后能够加入中央委员会成为委员的必须是各大省份的正副省长,各大直辖市的正副市长,政务院各部门正副部长,以及政务院直属各局的局长。”

“进入中央会员会的都称为中央委员,而七大执委,包括内阁总理在内,都由中央委员会选举产生,根据规定,任何一位执委任期为五年,可以连选连任,但任期一律不得超过两届,也就是中央执委必须十年一换。”

说道这里,黄胜话声一顿,温和的眼神从神色各不相同的众人脸上扫过之后,笑道:“各位,从这一刻起你们都已经自动成为中国人民党中央会员会的委员了!”

“不过,因为时间紧迫,各位中央委员都分散在各地,短时间内无法回马辰,再加上建国之事已经近在眼前,所以第一届的人民党内阁七位执委,将不会由选举产生,而是小山直接指定的!”

“他们分别是……内阁总理黄胜,教育部长容闳……!”

看着老友脸上不敢相信的样子,黄胜笑了笑,继续道:“外交部长罗丰禄!”

当然现在罗丰禄仍然在美洲忙着跟美国人谈判,这次会议并没有参加。

“工商部长霍天,财政部长霍地,国防部长霍雨,农业部长陈季同!”

被念到的人自然满脸惊喜,没有选上执委的人,也不可避免的流露出了失望之色。

不过陈季同倒是没想到,他自己居然真的能够当选人民党七大执委之一,这多少有些出乎他的意料之外。要知道平时在整个霍家军政务院各部当中就属他最为低调,平时除非必要,或者参加每月的政务院例会,他基本上都是在各个省份内来回跑,调查各地农业发展,以及水利兴修的状况。

这些年,原本一片蛮荒的南洋能够发展到现在两千万公顷农业用地,并支撑五千多万人口的生存,以及南洋各个省份工业迅猛的发展,农业部和水利部的贡献功不可没,而作为两部部长陈季同的更是功劳绝大。

再加上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有道是‘无农不稳’,所以这次七大执委的选择上,霍山特意把陈季同加了进去。

而且,相比其他人,陈季同的政治主张更为温和,是一个中间派,既不保守,也不共和,童年的困苦,让他更乐于务实,解决所有人民的吃饭问题才是他所追求的理想。

也正是因为如此,霍山最后才决定把他放进内阁中去,有了这么一个润滑剂的存在,也能够避免保守和共和两派之间的冲突。保证以后国家政局的稳定。

等众人消化了一下刚才的话后,黄胜再次开口了。这次的会议很重要,时间紧迫,还有许多的内容需要讨论。

“好了,接下来我们讨论一下人民党内部的组织形式,还有党章、党纪……”

这次的政务院各部委例会一直开了三天,三天之内所有与会的各大部长们吃喝拉撒基本上全都是在政务院办公楼内解决的。

等三天之内他们出来的时候,一系列震撼消息通过政府喉舌《人民日报》刊载出来,并迅速地传遍了真个南洋、太平洋和远东所有的国家。

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消息有两个,其中之一是《中美芝加哥停战条约》的签订,这意味着跟美国人打了三年的战争终于停下了。而且中国人民军的领地再次大幅扩张,美洲720万平方公里,大概有三个南洋大小的土地成为了人民军的土地。

相比中美停战,第二条消息无疑更加震撼,而且影响力也更大,成立六年,占领了大半个南洋和太平洋,现在又占领了大片美洲土地的中国人民军终于决定建国了。

1885年10月1日,过了这一天,中国人民军这个称呼想成为历史,而一个国土从南洋到美洲,横跨太平洋的新国家将出现在世界的东方。

第203章 中葡马辰条约第428章 加特林机关炮第512章 《1885年华德合作协议》第82章 后勤保障第272章 唐绍仪第249章 杜邦家族第520章 人事任命与婚姻制度第430章 骑战第230章 吞并大岛第286章 中国人的威胁第135章 许寿山第270章 犹豫与坚持第441章 总统办公室的谈话第488章 中美和谈第81章 战争来临第104章 俘虏中的人才第291章 美国第一师第285章 势如破竹第29章 大宝贝第134章 准备中的改革第209章 先进的80式步枪第127章 有争议的夺岛行动第557章 抛、抛、抛!第105章 内部的顽疾第489章 美洲新疆界第387章 大屠杀第407章 少女海伦第29章 大宝贝第482章 超级‘冬瓜’第68章 婆罗省第234章 金门海峡第122章 龙牙第496章 执委与内阁第383章 伊利战役(三)第309章 争执!第275章 讨价还价第458章 我要见这里的县长!第465章 蝴蝶效应第269章 江防舰队第166章 建国的考虑第512章 《1885年华德合作协议》第531章 飞艇第454章 终于离开第520章 人事任命与婚姻制度第250章 豪门巨富第315章 船厂的规模第416章 希望后的失望第183章 被迫辞职第47章 中医和铁路第205章 穆罕默德.阿拉比第81章 战争来临第428章 加特林机关炮第264章 兵多将少第244章 预料之外的美国战局!第28章 战舰和重炮第373章 德国三杰第132章 十二艘战舰第428章 加特林机关炮第26章 疯狂的大工业第52章 军工生产第241章 向东,向东,再向东!第505章 惊讶第186章 德国公使第518章 五权分立第455章 渔船获救第31章 大清海军的精华第513章 盛大的开国阅兵式第189章 捐官第200章 强大的炮兵第430章 骑战第303章 惊人的财政赤字第191章 军队不需要仁慈第99章 土着的问题第165章 战败投降第546章 最后的结局(下)第409章 波旁家族第68章 婆罗省第14章 新式步枪和迫击炮第418章 前线第240章 占领旧金山第446章 第一批大学毕业生第165章 战败投降第580章 未雨绸缪与军事布防第389章 汉密尔顿炮堡第302章 南美洲的土地第546章 最后的结局(下)第49章 环保的必要性第284章 广积粮,缓称王!第462章 期满已久的消息!第526章 异乡异客第353章 鲲鹏级飞艇第323章 詹姆斯计划第156章 绝不后悔第247章 美洲财团第290章 战争爆发第465章 蝴蝶效应第153章 忧愁的思绪第38章 整编第五师第350章 骑兵师
第203章 中葡马辰条约第428章 加特林机关炮第512章 《1885年华德合作协议》第82章 后勤保障第272章 唐绍仪第249章 杜邦家族第520章 人事任命与婚姻制度第430章 骑战第230章 吞并大岛第286章 中国人的威胁第135章 许寿山第270章 犹豫与坚持第441章 总统办公室的谈话第488章 中美和谈第81章 战争来临第104章 俘虏中的人才第291章 美国第一师第285章 势如破竹第29章 大宝贝第134章 准备中的改革第209章 先进的80式步枪第127章 有争议的夺岛行动第557章 抛、抛、抛!第105章 内部的顽疾第489章 美洲新疆界第387章 大屠杀第407章 少女海伦第29章 大宝贝第482章 超级‘冬瓜’第68章 婆罗省第234章 金门海峡第122章 龙牙第496章 执委与内阁第383章 伊利战役(三)第309章 争执!第275章 讨价还价第458章 我要见这里的县长!第465章 蝴蝶效应第269章 江防舰队第166章 建国的考虑第512章 《1885年华德合作协议》第531章 飞艇第454章 终于离开第520章 人事任命与婚姻制度第250章 豪门巨富第315章 船厂的规模第416章 希望后的失望第183章 被迫辞职第47章 中医和铁路第205章 穆罕默德.阿拉比第81章 战争来临第428章 加特林机关炮第264章 兵多将少第244章 预料之外的美国战局!第28章 战舰和重炮第373章 德国三杰第132章 十二艘战舰第428章 加特林机关炮第26章 疯狂的大工业第52章 军工生产第241章 向东,向东,再向东!第505章 惊讶第186章 德国公使第518章 五权分立第455章 渔船获救第31章 大清海军的精华第513章 盛大的开国阅兵式第189章 捐官第200章 强大的炮兵第430章 骑战第303章 惊人的财政赤字第191章 军队不需要仁慈第99章 土着的问题第165章 战败投降第546章 最后的结局(下)第409章 波旁家族第68章 婆罗省第14章 新式步枪和迫击炮第418章 前线第240章 占领旧金山第446章 第一批大学毕业生第165章 战败投降第580章 未雨绸缪与军事布防第389章 汉密尔顿炮堡第302章 南美洲的土地第546章 最后的结局(下)第49章 环保的必要性第284章 广积粮,缓称王!第462章 期满已久的消息!第526章 异乡异客第353章 鲲鹏级飞艇第323章 詹姆斯计划第156章 绝不后悔第247章 美洲财团第290章 战争爆发第465章 蝴蝶效应第153章 忧愁的思绪第38章 整编第五师第350章 骑兵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