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研究会”的新总部

西贡联合工业公司位于平东工业村团结大道28号,占地170多亩。

厂区布局周围企业别无二致,高高的围墙,气派的门脸,一片广场,然后是一栋新建的5层办公楼。办公楼后面的9排钢结构厂房和库房,整整齐齐。每排之间种植着各种花草树木,绿化搞得很好。

最里侧是一排四层建筑,非常普遍的工业村员工宿舍风格,与门脸朝北、面向奋进大道的工投电视台一墙之隔。厂区左边是工业村电报局和电话公司,右边是“兴越汽车运输公司”的转运仓库。

无论占地面积,还是所在地段,在整个工业村中都是首屈一指的。

然而,这家前年注册成立,今年厂房才建成投入使用、汽车进进出出、看上去效益很好的越港合资公司,却从未对外公开招募过员工,而且在里面上班的人极少跟外人打交道。

不过工业村本来就实行封闭式管理,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围墙一堵接着一堵,不仅有工业村保安队,有从保安队独立出来的工业村警察,还有各公司自己的保安。外面那么乱,为确保安全不能乱走动,人们已习以为常。

再说出口和内销订单那么多,上班赚钱还来不及呢,除了外面那些想借招聘机会进来工作的人,谁会关心这家新公司到底怎么回事。

事实上这家公司主要从事什么业务,员工待遇怎么样,上班累不累,不仅在工业村内工作生活的普通人不知道,连绝大多数保安队员和警察都一无所知。

封闭式管理的工业村里,有一家同样封闭式管理的公司。再正常不过。各有各的职责,井水不犯河水,谁也懒得去打听。

前华青会发起人兼副理事长、现“越华文艺研究会”秘书长姜文水。对这个全新的工作环境很满意,因为从今往后可以理直气壮地告诉父母和女友自己在哪儿上班。不会再像之前一样被误认为游手好闲、不务正业。

去美国进修过两年,虽然没拿到什么学位,但也算一个“海归”,至少能说一口英语。

在这个二十多岁能当师长、三十三岁能当联合参谋部副总参谋长兼空军司令的国家,他二十六岁出任一家公司副总经理实在不起眼,哪怕这家公司待遇有点高,居然给管理层全配备轿车。

与往常一样,他早早的驱车来到公司。

保安并没有因为他是副总经理而大开绿灯。停车出示证件,一个保安打开车门,一个保安打开行李箱,一个保安用装有镜子的器械伸到车底检查底盘,确认没有任何问题之后才归还证件放行。

安保措施严密,这只是第一道。

停好车走进大楼,大堂保安不仅检查证件而且搜身。手枪塞进塑料袋,由他们代为保管。公文包同样如此,放到有对应编号的架子上,走的时候才能取回。

通过第二道安检。乘电梯来到二楼,刚推开办公室门,一个二十一二岁的女同事捧着文件夹追了过来。机关枪似地汇报道:“姜总,8点g区开例会。钱先生正在同张先生谈事,实在抽不开身,委托您参加。”

“张先生回来了?”

“昨天下班时回来的,还带来两位朋友。”

“越华文艺研究会”越来越多元,46位理事中有三分之一来自柬埔寨、老挝、泰国、印尼、新加坡、马来、菲律宾和香港,身边这位女孩就是随她父亲从菲律宾移民到越南的。

她提到的张先生,肯定是全权负责印尼、新加坡和马来事务的印尼华人金融家张慕乡先生,姜文水微微点了下头。顺手带上房门:“快8点了,我先过去。”

整个厂区共分为a、b、c、d、e、f、g六个办公区。a区就是这栋办公楼,钱新霖、顾长庚、张英贵和去年刚从法国回来的黄亚生将军。以及为他们提供服务的秘书处,为整个公司提供后勤服务的综合处在楼里办公。

其它区在后面的钢结构厂房,每个区视机构大小、人员多少占用一至两栋,厂房里装有头顿工业村生产的“水空调”,打深井把凉爽的地下水抽上来,通过地面柜机的散热片和风机降低温度,且不断循环,让人感受不到哪怕一点炎热。

b区是人口发展研究中心,专门负责移民规划及鼓励华人生育等事务。掌管名目繁多的二十几个基金会、联谊会、同乡会和宗亲会,经费预算在所有二级机构中是最多的。

ωωω ¸t t k a n ¸C〇

c区是乡村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全权负责鹦鹉角、磅逊、祯沙及南部十三个侬人安置村农业发展。薄寮农业技术学校、西贡农业技术研究所、头顿农业机械研究所全是其下属机构,并且拥有三支由农业专家组成的乡村经济工作队。

d区是文宣中心,相当于越g的宣传部门,不但负责舆论导向,而且拥有自己的电台、报社和杂志社。

e区是职业培训研究中心,类似于“党-校”,专门培训和考察华人干部,但这里只开展人事规划、“洗脑”教材编撰、干部建档等工作,具体培训一般放在外面,并以青年联谊会、同学会或旅游度假团名义进行。

f区是由西堤华人慈善公益基金会、西堤华人资产管理公司、会安华人慈善管理基金会和会安华人资产管理公司合并组建的财务中心。掌管五帮会馆留下的所有帮产,以及南越所有华人寺庙的香火钱。在推动帮产“私-有-化”的同时,负责规划、兴建和修缮各帮庙宇。

值得一提的是,对大多漂泊他乡的华人而言,烧香礼佛不仅仅是迷信,也是满足自身心理归属的一种方式。有庙宇才有归属感,才有凝聚力,才不会感觉孤独。才能把传统延续下去。

所以许多人平时很节俭,但进庙拜佛掏香火钱时却很慷慨。

每到春节,各寺庙收入非常可观。

五帮帮产就是这么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可以说没有那么多寺庙,就没有现在这么多华校。

现在人们有钱了。香火更旺,去年堤岸所有寺庙加起来的香火钱,竟达到惊人的一亿三千多万皮阿斯特,平均每个堤岸华人捐出近两百。

正是有这些收入来源,再加上海外投资收益,“越华文艺研究会”才不用继续向李大老板伸手,不仅能满足各二级机构运转所需的经费,而且有盈余。甚至开办了一家自己的银行。

与工投电视台一墙之隔的g区最神秘,一道铁丝网把自己与其它区隔离开,只留下一道小门。

又通过一道安检,姜文水走进“越华文艺研究会”情报系统的新总部。

第一排钢结构厂房被分割成四个小办公区,与其它大区一样各部门以车间命名,g-1车间负责南越内部情报,设正副两个车间主任,正主任手下有几十个被称之为‘个案负责人’的间谍管理人,参与“左勾拳行动”的蒯台龙就是其中之一。

他们专门负责招募、训练、派遣及管理间谍,为保证整个情报网安全。他们这些‘个案负责人’之间不发生横向联系,只对车间主任负责。

车间副主任手下有三十多个情报分析师,专门负责分析、验证主任转来的情报。与‘个案负责人’一样不发生横向联系。

g-2车间负责北越、老挝及柬埔寨,g-3车间负责美国,g-4车间负责印尼、新加坡、马来、菲律宾、泰国、香港、台湾、日本和韩国等国家及地区,但主要以印尼、新加坡和香港为主。

第二排钢结构厂房同样被分割成四个区,g-5车间是桂青山、贲仁超和杨功“三巨头”的办公的地方。

老板一间大办公室,大办公室外面是秘书的小办公室,办公室对面是一间用钢化玻璃隔空,里面装有百叶窗帘的会议室。g-6区是机要处,整个一大仓库。十几个人负责保存并管理堆积如山的各种秘密档案。

g-7区是电讯处,四十多个工作人员、几十部电台和近百条电话线路。保证总部与外界的联系。为防止有心人看出这里不一般,电台天线全架在一墙之隔的工投电视台后院里。而所谓的工投电视台根本不发射电视信号。

g-8区是行动处,专门负责跟踪、监视、抓人、审讯,不过这里这有一个12人的分队待命,其它几个分队则以警察身份为掩护驻扎在堤岸警察局。

由于交通不太方便,且没建牢房。

抓到人一般关押在各警察局、工业村保安队、第5步兵师军法队或安置村民兵自卫队,并在关押地就近审讯。

姜文水不喜欢这儿,感觉这里阴森森的,事实上办公环境与b区、c区没什么区别,只是现行法律不适用于这里。

落到g-8手里被关进“黑牢”的人,别奢望行动处会给予什么人道主义待遇,各种酷刑层出不穷,整个一“渣滓洞”、“白公馆”,从情报部门组建到现在,不知道有多少落到他们手里的嫌犯“人间蒸发”了。

除了这些总部单位,g区在工业村里还有一个专门监听中心,在各大城市和各工业村设有工作站。

随着各工业村设立专门负责维护日常治安的工业村警察局,工投公司各分公司审计督察部也一分为三。负责打击贪污*和起诉刑事犯罪的人被划入检察官办公室,收集情报、打击南解地下组织的人划入以警察身份掩护的工作站。

原来的审计督察部,只剩下审计督察公司部门财务及投资项目的职能。

可能受军统影响太大,桂青山一直想往第四战术区安插内线。

吴廷瑈不断往国-军安插耳目,搞得国-军官兵怨声载道,前车之鉴摆在那里,陈润威不想搬石头砸自己脚。而且世界上没不透风的墙,阮志仁现在不知道不等于将来不知道。陈润威在这个问题上毫不妥协,以司令部已设有政战、军法及情报部门为由断然拒绝了,让桂青山很是失望。

走进会议室,参加例会的四位车间主任已经到了。姜文水刚在下首坐下,桂青山、贲仁超和杨功面无表情的走了进来。

“阿水,老钱有事?”

“钱先生正在跟张先生谈事,实在抽不开身。”

“哦,那就开始吧。”

“越华文艺研究会”讲究效率,情报部门更要讲究效率,g-1车间主任景震伦翻开文件夹,简明扼要汇报道:“截止今天凌晨,参与‘右勾拳行动’的国-军各部及赫蒙族别动营,仍没搜捕到漏网的阮志清和阮文灵。尽管之前早有准备,但他们的大规模、大范围拉网式搜捕,仍给我们造成了严重损失。至少断掉我们12条线,线上的30多人杳无音讯、生死未卜。”

国-军好不容易逮到一个机会,肯定是宁可错杀一千,不会放过一个。

桂青山早做好“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心理准备,并做好了利用这个机会继续往南解组织渗透的相应准备,托着下巴道:“联系‘芒果’,让‘芒果’去看看那些俘虏里有没有我们的人,如果身份已经暴露就把人捞出来,如果身份没暴露就按老办法。”

作为重点培养的下一代“研究会”领袖,姜文水有权知道一些细节。

考虑到等会要向钱先生汇报,他低声问道:“芒果是谁?”

“平小组的新代号,他们几个攀高枝了,成了李察逊的‘个案负责人’,权限很高,能动用的资源很多,连薪水都跟美国特工看齐。生怕他们担心越g报复,美国佬甚至承诺只要再干三年,三年之后就安排他们移民美国。”

“桂先生,他们不会真……真……”

“不会的。”

桂青山摆了摆手,胸有成竹地说道:“他们非常可靠,个个与北越有着血海深仇。至于美国佬开出的那些条件,简直就是一个笑话。要钱,我们给的更多;要移民,我们一样能安排。”

“这我就放心,不好意思,请继续。”

g-2主任接过话茬,不缓不慢地说:“国-军没搜捕到阮志清和阮文灵,河内方面一样不知道二人下落。如果情报无误,从空袭之后河内就没能再联系到他们。政-治-局已炸开了锅,对外则封锁消息,谁敢议论南方局的事,谁就会以反-革-命论处。”

贲超仁沉吟道:“两个漏网之鱼不重要,重要的是河内接下来会有什么反应。”

“我们的内线虽然已打入关键部门,但高层动向还是很难打探到,不过可以确认,人民军内已经开始动员。从动员的部队番号上看,接下来会南下的部队人数不会低于4万。算上1954年撤到北边的越盟分子,总人数可能超过6万。”(。)

第241章 对策第56章 当官了!第139章 留下比不留下好第201章 “南圻王”第157章 苦尽甘来第113章 胆大包天第229章 持久战第123章 反攻第241章 对策第87章 新职位第42章 有兵的好处第113章 胆大包天第197章 摊牌第111章 “饥饿营销”第26章 表姐秘书第121章 虚张声势第187章 舆论战第128章 工业、军事第49章 救人!第167章 教育的重要性第141章 换一种生活方式第186章 一石二鸟第107章 两大阵营对抗的结果第196章 如何收场?第241章 对策第216章 中情局在行动第87章 新职位第181章 “各取所需”第125章 善后第6章 烧冷灶第20章 归来!第59章 再回堤岸第140章 要拍就拍经典第159章 特殊的安置村第176章 投鼠忌器第73章 “唱大戏”第135章 封闭式管理第74章 “我也是爱国者”第195章 悬崖勒马第113章 胆大包天第217章 尊重第82章 生财有道第57章 不能走太近的人第167章 教育的重要性第224章 攻击!!第184章 举步维艰第1章 此李为民非彼李为民第105章 人心不能丢第38章 危机四伏第169章 访美第230章 男人有钱就变坏第138章 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第166章 需要支持第81章 南撤第45章 安全撤离第232章 装备(二)第36章 潜伏计划第84章 计划不如变化第156章 人才!第96章 招商引资第233章 “研究会”的新总部第99章 麦克纳马拉第181章 “各取所需”第182章 南方民族解放阵线第196章 如何收场?第32章 杯酒释兵权第103章 重点扶持第111章 “饥饿营销”第31章 撤离方案第171章 下六省防卫计划第206章 忠言逆耳第49章 救人!第78章 清理门户第76章 大权在握第56章 当官了!第129章 作死的节奏第116章 不患贫而患不均第136章 法律不外乎人情第212章 军力!第140章 要拍就拍经典第115章 应急预案第104章 积极主动第115章 应急预案第156章 人才!第162章 回国第181章 “各取所需”第172章 要出大事第154章 豪赌第86章 声望第228章 英雄!第172章 要出大事第212章 军力!第118章 共患难第158章 军事观察团第177章 投鼠忌器(二)第148章 几家欢喜几家愁第209章 “国家建设”战略第36章 潜伏计划第222章 黎永亮的考虑第239章 芒村
第241章 对策第56章 当官了!第139章 留下比不留下好第201章 “南圻王”第157章 苦尽甘来第113章 胆大包天第229章 持久战第123章 反攻第241章 对策第87章 新职位第42章 有兵的好处第113章 胆大包天第197章 摊牌第111章 “饥饿营销”第26章 表姐秘书第121章 虚张声势第187章 舆论战第128章 工业、军事第49章 救人!第167章 教育的重要性第141章 换一种生活方式第186章 一石二鸟第107章 两大阵营对抗的结果第196章 如何收场?第241章 对策第216章 中情局在行动第87章 新职位第181章 “各取所需”第125章 善后第6章 烧冷灶第20章 归来!第59章 再回堤岸第140章 要拍就拍经典第159章 特殊的安置村第176章 投鼠忌器第73章 “唱大戏”第135章 封闭式管理第74章 “我也是爱国者”第195章 悬崖勒马第113章 胆大包天第217章 尊重第82章 生财有道第57章 不能走太近的人第167章 教育的重要性第224章 攻击!!第184章 举步维艰第1章 此李为民非彼李为民第105章 人心不能丢第38章 危机四伏第169章 访美第230章 男人有钱就变坏第138章 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第166章 需要支持第81章 南撤第45章 安全撤离第232章 装备(二)第36章 潜伏计划第84章 计划不如变化第156章 人才!第96章 招商引资第233章 “研究会”的新总部第99章 麦克纳马拉第181章 “各取所需”第182章 南方民族解放阵线第196章 如何收场?第32章 杯酒释兵权第103章 重点扶持第111章 “饥饿营销”第31章 撤离方案第171章 下六省防卫计划第206章 忠言逆耳第49章 救人!第78章 清理门户第76章 大权在握第56章 当官了!第129章 作死的节奏第116章 不患贫而患不均第136章 法律不外乎人情第212章 军力!第140章 要拍就拍经典第115章 应急预案第104章 积极主动第115章 应急预案第156章 人才!第162章 回国第181章 “各取所需”第172章 要出大事第154章 豪赌第86章 声望第228章 英雄!第172章 要出大事第212章 军力!第118章 共患难第158章 军事观察团第177章 投鼠忌器(二)第148章 几家欢喜几家愁第209章 “国家建设”战略第36章 潜伏计划第222章 黎永亮的考虑第239章 芒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