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搀沙子?

回到咸宜道78号,院子和客厅里全是人。

吴莉君坐在花园里陪陈丽春说话,吴廷瑈像主人一样坐在客厅沙发上,同一个国军军官以及几个戴眼镜的中年人说话。烟缸里堆的像小山,好好的一个家被他们搞得乌烟瘴气。

“为民,七远没为难你吧?”

“没有,就像您前天说的,他们现在是坐山观虎斗,就等着看我们笑话。”

陈丽春没再问什么,朝客厅指了指,示意他快进去。安德森教授把这真当家,非常不喜欢他们这种做事方式,连招呼都没打就转身去了大使馆。

吴廷瑈比他哥都忙,没时间在此久留,一见面便起身道:“为民,我介绍一下,这位是阮志仁上尉,昨天刚从顺化赶过来的;这位是陈世国教授,这位是武安东先生。国教授是经济学家,一直在印度支那大学任教。东先生是法律专家,在法国留过学。”

原来是送人过来的,李为民表现出一副热情无比的样子,伸出右手道:“李为民,认识三位很高兴。”

“李先生好。”

阮志仁是军人,先敬了个一法式军礼然后才跟他握手,陈世国教授则兴奋不已地说:“李先生,工业村计划不仅庞大而且伟大,我非常荣幸能够协助李先生工作,能够参与这么伟大的工业发展计划。”

武安东同样很激动,看了看他身后和院子里的二十多个知识分子,兴奋地说:“李先生,我们真有些迫不及待,真想现在就开始工作。”

民族主义催生了一大批爱国者,他们显然是其中一部分,只是立场偏右,没选择越盟,而是选择支持吴廷琰。

当然,现在支持不等于永远支持。

客厅人太多,说话不方便,李为民微笑着提议道:“瑈先生,要不我们上楼说?”

有些事确实要当着他面交代,吴廷瑈一口答应,走上楼梯,来到二楼客厅,吴廷琰侧身笑道:“为民,你是工投公司总裁,是工业村计划的制定人和执行人,你先说。”

“好的。”

李为民从书房里拿出一张与在堤岸融资时完全不同的规划草图,摊在茶几上介绍道:“各位,工业村计划不仅是一个庞大的工业发展计划,也是一个庞大的国防计划。一个工业村就是一个军事基地,在秘密发展国防工业的同时,秘密训练预备役部队。我们的任务非常重,要保证工业发展,要考虑到国防需求,要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

阮志仁是二哥介绍过来的,陈世国是中学同学,武安东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他们是现在能找到的最可靠的人。

吴廷瑈接过话茬,一脸严肃地说:“三位,国军中有太多亲法派,有越盟秘密发展的组织,有军阀分子,有一大批腐败军官。军队国家化困难重重,并且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在此期间,政府不能不有所准备。”

规划草图上的主干道其实是飞机跑道,主干道南侧预留的土地其实是停机坪,加油站是战略油库,工投公司大楼事实上是指挥部兼飞行指挥塔台……而这样的工业村居然从北至南规划了十几个。

陈世国惊呆了,愣了好一会儿才低声问:“瑈先生,光发展工业就需要一大笔资金,搞这么多军事设施,训练那么多影子军队,资金从哪儿来?”

吴廷瑈与李为民对视了一眼,不无得意地笑道:“军事设施建设暂时由工投公司垫付,等工业村里的工厂全部发展起来,再以与共投公司分成的方式从工厂缴纳的经营所得税中支出。至于武器装备,我会想其它办法。”

搞得再好也是预备役,既然是预备役就没那么容易拉上战场。

更重要的是,工投公司只是一个相当于“开发区管委会”的平台,真正能对预备役官兵发挥影响的终究是工厂老板,终究是实实在在的利益。

你现在搞得越好,本少爷将来能够继承到的“遗产”就会越多,除非你们吴家几兄弟不打算独裁,不会搞得天怒人怨。但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因为这个计划其实是在发展越南工业、振兴越南经济的同时,秘密发展属于你们吴家的私人军队,与军队国家化没任何关系。

至于找一帮知识分子来搀沙子,这个如意算盘不知道是怎么打的!

比武装力量华人真比不过,但比接受过系统教育的知识青年。别说南越一千多万人,就算把北越那一千多万加上,在校中学生都没潮州帮和福建帮的华校多。

法国人把印度支那作为开发型殖民地,其重心在于原材料及农产品生产和出口,如大米、橡胶、茶叶、咖啡、胡椒、煤炭等。

在印度支那的法国人,最高峰时(1940年)也不过3.4万。同为法国殖民地的阿尔及利亚,光今年移民就超过100万,而当地穆S林人口才900万。

法国人不多,又没想过把印度支那殖民地工业化,所以对教育不是很热衷。

1939年至1940年,是殖民地教育发展最好的时期,当时小学生只有300万,中学生只有5000人,大学生仅有700人。

二战结束重返越南,为缓和与越南人的关系,同时为培养更多亲法知识分子,巩固法国在越南的殖民统治,位于河内的印度支那大学开始扩大招生规模。

然而,抗法运动愈演愈烈,小学和中学教育受到严重影响。

大学生多了,小学生和中学生却比之前更少了,并且他们中很大一部分受民族主义思潮影响,全跑到越盟那边去了。

在五帮会馆的努力下,堤岸像个世外桃源,小学和中学教育几乎没受影响。光义安中学在校生就高达6000多,包括小学在内的堤岸华校学生不低于10万!只要是广府人、潮州人、客家人、福建人和海南人,不管家境有多困难,只要孩子愿意念书,基本上个个都有学上。

如果把其它各省华校算上,在校学生更多。以至于堤岸文学氛围越来越浓厚,十几家华文报社每天不知道要收到多少投稿,不是新体诗就是旧体诗,搞得像个个都是诗人。

虽然华人没有高等院校,但只要有能力的家庭都会送孩子去香港、法国或新加坡念大学,并且职业教育搞得很不错。比如亚洲专业学校,老师给学生们讲授柴油机原理,十几台各型柴油机拆得七零八散,学生们一边听一边动手,李家车队的司机全在那培训过。

工业村计划需要华人资本,会涌现一大批华人老板,会接受大量华人知识青年。

利益死死捆绑在一起,又有华人青年联合会引导,再对越南工人好一点,营造出华越一家亲的氛围。别说塞二三十个人,就算塞两三百、两三千,哪怕对工投公司来个大换血,都不会影响到华人实际控制工业村的大局。

不过你们既然来了,并且那么热血澎拜、那么爱国,就先帮着干点正事。

李为民干咳了两声,异常严肃地说:“三位,实不相瞒,资金方面确实有很大缺口。我和安德森教授刚从堤岸回来,为了让堤岸华侨放心大胆投资,我抛砖引玉立了个军令状,保证年底前在海外融资1000万美元。他们深受鼓舞,相继承诺包销一部分工投债券。

难民救济和安置问题迫在眉睫,为了让计划尽快付诸实施,我打算等公司人员到位之后,把销售工投债券作为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到时候开个会,研究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债券销售方案,责任到每一个人,有奖有罚。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债券销售任务的奖励,超额完成任务的重奖,没完成任务的减薪,任务没完成工作态度又有问题的全部辞退。总之,工投公司不养碌碌无为的人,更不会养闲人。也只有这样,工业村计划才能顺利付诸实施并取得成功。”

吴廷瑈这些年一直在组织社会运动,认识人多,老婆家又有钱,不知道这对普通人尤其刚从北边过来,在西贡人生地不熟的人有多难,竟兴高采烈地说:“有奖有罚,这个主意好。为民,我也立个军令状,包销50万!”

第160章 出访第131章 蛀虫!第8章 李家没省油的灯第229章 持久战第85章 居安思危第228章 英雄!第138章 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第58章 慷慨大方的山姆大叔第44章 工业村计划第108章 “国家利益”第202章 “南圻王”(二)第86章 声望第182章 南方民族解放阵线第228章 英雄!第1章 此李为民非彼李为民第228章 英雄!第22章 转型第108章 “国家利益”第141章 换一种生活方式第215章 “我们的人”第136章 法律不外乎人情第236章 “忍无可忍”第66章 现代化、国际化第22章 转型第95章 “越南的肖邦”第46章 省事了!第33章 秉烛夜谈第221章 特种部队的打法第151章 新的一年第185章 工投系的底限第77章 害群之马第45章 安全撤离第39章 “夫人路线”第173章 抉择第124章 驱虎吞狼第26章 表姐秘书第106章 大势所趋第116章 不患贫而患不均第44章 工业村计划第178章 政变流产第178章 政变流产第15章 初见吴廷琰第200章 将星云集第144章 “脚踏两只船”第223章 不靠谱的空军第187章 舆论战第133章 掷地有声第91章 “乞丐团”第28章 坦诚布公第62章 工投债券第158章 军事观察团第141章 换一种生活方式第75章 主持大局!第13章 知己知彼第19章 急流勇退第141章 换一种生活方式第92章 本世纪最杰出的音乐家第129章 作死的节奏第39章 “夫人路线”第76章 大权在握第172章 要出大事第113章 胆大包天第198章 富豪政治第233章 “研究会”的新总部第14章 乱局第212章 军力!第5章 富国岛老兵第122章 乱命第24章 我们,只能靠自己!第183章 “落井下石”第34章 遭遇战第42章 有兵的好处第223章 不靠谱的空军第85章 居安思危第168章 天怒人怨第13章 知己知彼第168章 天怒人怨第80章 总领馆要配合第28章 坦诚布公第25章 瑈夫人第6章 烧冷灶第29章 侬人第38章 危机四伏第125章 善后第207章 代价!第185章 工投系的底限第149章 公平机会委员会第57章 不能走太近的人第208章 前所未有的会议第37章 安全归来第38章 危机四伏第124章 驱虎吞狼第152章 奇葩第216章 中情局在行动第76章 大权在握第121章 虚张声势第144章 “脚踏两只船”第127章 两难问题第89章 阶段性胜利第205章 自由高棉
第160章 出访第131章 蛀虫!第8章 李家没省油的灯第229章 持久战第85章 居安思危第228章 英雄!第138章 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第58章 慷慨大方的山姆大叔第44章 工业村计划第108章 “国家利益”第202章 “南圻王”(二)第86章 声望第182章 南方民族解放阵线第228章 英雄!第1章 此李为民非彼李为民第228章 英雄!第22章 转型第108章 “国家利益”第141章 换一种生活方式第215章 “我们的人”第136章 法律不外乎人情第236章 “忍无可忍”第66章 现代化、国际化第22章 转型第95章 “越南的肖邦”第46章 省事了!第33章 秉烛夜谈第221章 特种部队的打法第151章 新的一年第185章 工投系的底限第77章 害群之马第45章 安全撤离第39章 “夫人路线”第173章 抉择第124章 驱虎吞狼第26章 表姐秘书第106章 大势所趋第116章 不患贫而患不均第44章 工业村计划第178章 政变流产第178章 政变流产第15章 初见吴廷琰第200章 将星云集第144章 “脚踏两只船”第223章 不靠谱的空军第187章 舆论战第133章 掷地有声第91章 “乞丐团”第28章 坦诚布公第62章 工投债券第158章 军事观察团第141章 换一种生活方式第75章 主持大局!第13章 知己知彼第19章 急流勇退第141章 换一种生活方式第92章 本世纪最杰出的音乐家第129章 作死的节奏第39章 “夫人路线”第76章 大权在握第172章 要出大事第113章 胆大包天第198章 富豪政治第233章 “研究会”的新总部第14章 乱局第212章 军力!第5章 富国岛老兵第122章 乱命第24章 我们,只能靠自己!第183章 “落井下石”第34章 遭遇战第42章 有兵的好处第223章 不靠谱的空军第85章 居安思危第168章 天怒人怨第13章 知己知彼第168章 天怒人怨第80章 总领馆要配合第28章 坦诚布公第25章 瑈夫人第6章 烧冷灶第29章 侬人第38章 危机四伏第125章 善后第207章 代价!第185章 工投系的底限第149章 公平机会委员会第57章 不能走太近的人第208章 前所未有的会议第37章 安全归来第38章 危机四伏第124章 驱虎吞狼第152章 奇葩第216章 中情局在行动第76章 大权在握第121章 虚张声势第144章 “脚踏两只船”第127章 两难问题第89章 阶段性胜利第205章 自由高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