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中坚力量

吃完晚饭,马素丹盯着小丫头温习了一会儿功课,又给书房送去一盘水果,才像往常一样拿起芭蕉扇,坐到院子里一边陪丈夫纳凉,一边帮他赶蚊子。

西堤女人出嫁早,进吴家门时她才十七岁。

续弦不是做小,不管在宅门里还是宅门外都吴太太,养尊处优,人本来就漂亮,女儿已经十六了,她依然容光焕发,看上去顶多二十六七岁。母女俩出去逛街,很多人误认为她们是姐妹。

李冠云侧头看了看娇妻,拉着她手好奇地问:“笑什么,这么高兴。”

马素丹笑盈盈地凑到他耳边,不无得意地说:“冠云,知道为民刚才叫我什么吗?没叫姨娘,他叫我妈,像青青一样叫我妈!”

六岁的孩子懂许多事,她进门后儿子从来不称呼她“妈妈”,刚开始甚至有些排斥,很长一段时间都不怎么说话,直到十几岁时才喊她“姨娘”。

李冠云流露出一脸不可思议的神情,将信将疑地问:“真的?”

“真叫了,出来时还提醒我小心点,生怕我绊到门槛。”

儿子既出息又懂事,女儿既可爱又聪明,妻子既漂亮又贤惠,真正的家和万事兴,李冠云很欣慰,拍着她手笑道:“素丹,为民长大了!”

女儿始终是要嫁人的,将来不仅指望儿子养老送终,还指望儿子把牌位放进李家祠堂,把名字写进李家族谱,能被儿子真正接受,马素丹从未像今天这么高兴过,依偎在丈夫肩上感叹道:“是啊,像换了一个人。”

“女大十八变,男大同样会变。要是一点变化没有,仍像个不懂事的孩子,我怎么放心把家业交给他?”

“这倒是。”

两口子正聊着,老佣人陈妈快步走了过来,提起开水瓶笑道:“老爷,太太,外面来了一帮学生,就是在中国河戏水的那些孩子,说是要当面感谢。刘先生让家昌带他们过去了,也不知道书房能不能坐下。”

做生意靠得是信誉,像李家这样的富商想在西堤立足,不但要有信誉,而且要有声望。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李冠云赫然发现儿子前些天那个亏没白吃,既吸取到一个教训,又无意中闯出有魄力、有担当的名头,不禁笑道:“吴妈,孩子也是客,去准备些夜宵。再跟阿成说一声,让他从运输队叫一辆大车,这么晚了,外面那么乱,不能让孩子们走着回去。”

“老爷您心真好,我这就去。”

书房里,挤满了十六七岁的孩子,刘家昌忙活了半天才给他们一人找来一把椅子。他们带来的水果、罐头之类的礼物,实在放不下只能搁外面。

他们中有曾一起“并肩战斗”过的“战友”,有趁这个机会来认识一下“大英雄”的非战友。你一言我一语,争先恐后感谢,义愤填膺声讨“七远”,气氛非常之热烈。

“李先生,七远心狠手辣、作恶多端,保大政府视而不见,甚至纵然,这还有王法吗?”

“保大就是个傀儡,要怪只能怪法国人。”

一个学生咬牙切齿地说:“越盟围攻奠边府,据说打得很惨烈,伤兵一飞机一飞机往西贡运,他们的好日子到头了。用老话说不是不报,是时辰未到。”

孩子是未来,学生是搞各种运动的重要力量。

他们敢想、敢做、敢拼,不像那些棱角已被磨平,精神甚至已经麻木的人,只知道明哲保身。

在计划中他们全是需要争取的对象,而包括“父亲”李冠云在内的五帮富商,只能用利益去团结、去拉拢。因为他们把家族利益、经济利益看得比什么都重,指望他们去浴血沙场无异于痴人说梦。

李为民一边招呼学生们吃水果,一边问刚发言的孩子:“你叫什么,在哪个中学念书?”

“我叫阿水,在知用中学念初三。”

一个孩子忍不住补充道:“李先生,他家开西簿厂(写字本)的,您在义安中学念书时或许也用过。”

“用过用过,西堤好像只有一家,没竞争,生意应该不错。”

阿水不无尴尬的笑道:“西簿利薄,让李先生见笑了。”

“阿水,不要妄自菲薄,在我看来你家非常有眼光,生意做得非常成功,否则绝不会占领西堤九成以上的西簿市场,并且做出自己的品牌,做成了有口皆碑的老字号。”

一个胆大的学生打趣道:“是啊,现在想不照顾他家生意都不行,不然没法给老师交作业。”

众人顿时哄笑起来,把阿水搞得很不好意思。

李为民微微点了下头,意味深长地说:“同学们,就像阿水刚才说得一样,法国人在印支的殖民统治快完蛋了,法越政府很可能会垮台。但这对我们这些中国人而言,却不一定是什么好事。

因为我们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很大程度上与法国人采取的经济保护国和垄断印度支那自然资源开采的政策有关。在越盟,在大多越南人心目中,我们窃取了他们的经济利益,我们是奸商。”

在法越当局统治下,只有一小部分越南人、华人以及一些城市居民从中受益。不患贫而患不均,大多越南人对中国人的看法确实不好。

阿水愣住了,其他孩子们则面面相窥。

看着他们那一张张稚气的脸,李为民凝重地说:“同学们,前些天的遭遇,让我想起许多事。1740年10月9日,因为印尼华侨太能干,人口增长速度太快,危及到荷兰人的经济利益,危及到荷兰在印尼的殖民统治,荷兰东印度公司以搜查军火为名,命令城内华侨交出一切利器,荷军挨户搜捕华侨,不论男女老幼,捉到便杀,对华侨进行血腥洗劫。

屠杀持续了整整7天,城内华侨被杀近万人,侥幸逃出者仅150人,被焚毁和劫掠的华侨房屋达六、七百家,财产损失无法估计。城外华侨在一位侨领指挥下与荷军激战,伤亡一千多人,后转战中爪哇,斗争一直持续到1743年……史称‘红溪惨案’!”

红溪惨案、美国西雅图排华骚乱事件、澳大利亚排华事件、墨西哥托雷翁城屠杀华商事件,一件件一桩桩,李为民一直说到朝韩万宝山事件,说到连他这样的富商之子都无法保证生命安全,把学生们说的毛骨悚然。

“为什么我们有钱没地位?”

他反问了一句,接着道:“当一个族群长期被歧视,首先要做的不应该去抱怨,而应该三省自身。我以为一个国家一个人群的政治地位,是与承担的社会责任成正比的。而我们这些人自身确实存在严重的政治品格缺失,通俗的讲是不愿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做公共领域大事的主动性太弱,不愿‘管闲事’、不敢主动出头‘挑大梁’,是长期‘明哲保身’,不愿参与军事到政治领域,只乐衷于自己的大宅门。本土人并会不因为你不愿‘管闲事’而高看你,反倒会轻视你胆小自私。当他们认为你只是窃取了他们的经济利益的奸商,那么悲剧就很可能会发生。”

他说得是南洋华人的通病,一个高年级学生深以为然,禁不住起身道:“各位,李先生所言极是,同样富甲天下的犹太人,就值得我们照镜子。他们之所以在世界上能赢得比较高的地位,不仅是因为他们能赚钱,更重要的是他们有思想、有行动、有责任心,在各国积极参与各项政治活动、承担各项责任,所以他们就有了各项权利和尊严。”

一个学生小心翼翼的提醒道:“可我们是华侨,不是越南人。”

“是什么人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在什么地方。我认为李先生说得有道理,应该团结,应该承担一些责任,应该做一些事情,因为我们的处境太危险。”

一个矮个子学生一脸疑惑地问:“危险?”

“阿俊,知道那些越南人是怎么宣传的吗,他们说中国人统治越南一千多年,法国人统治越南七十年,现在是他们独立自主的时候,要是独立了,他们能对我们好吗?”

学生们的思想很活跃,只要开个头,他们自然而然地会往那方面去想。

高年级学生的思想最激进,他忧心忡忡地说:“只想享受权利而不愿承担责任的想法是短视的,甚至是愚蠢的,因为这样的人再有钱也掌握不了自己命运。”

一个学生附和道:“对责任的逃避,也就是对权利的默认放弃。我们想彻底站起来,想争取到应有的权利,就必须改掉明哲保身的旧传统。”

引导要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

时间不早了,李为民起身一边招呼学生们去吃夜宵,一边总结道:“同学们,正如阿明所说,一群把自己封闭在社会、政治、军事之外的有钱人,只能重复历史长河上的浮萍命运。今天太晚,就不多说了,只想跟大家共勉梁启超先生《少年中国说》中的一段话: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事实证明西堤各中学的传统教育非常成功。

他尚未说完,学生们便慷慨激昂地一起念道:“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第227章 战果辉煌(二)第220章 计划不如变化第163章 孰轻孰重第219章 营救行动(二)第94章 首映式(二)第199章 富豪政治(二)第221章 特种部队的打法第153章 乡村经济第71章 雪中送炭第159章 特殊的安置村第6章 烧冷灶第156章 人才!第198章 富豪政治第223章 不靠谱的空军第162章 回国第37章 安全归来第211章 搂草打兔子第214章 军力(三)第65章 “众人划桨开大船”第101章 满载而归第94章 首映式(二)第154章 豪赌第165章 南越有资源第31章 撤离方案第13章 知己知彼第199章 富豪政治(二)第202章 “南圻王”(二)第129章 作死的节奏第97章 “真不怕死”第193章 “以退为进”第97章 “真不怕死”第119章 交火第180章 “忠言逆耳”第101章 满载而归第130章 挖墙脚第30章 被抛弃了!第82章 生财有道第225章 攻击(二)第13章 知己知彼第198章 富豪政治第153章 乡村经济第215章 “我们的人”第106章 大势所趋第44章 工业村计划第26章 表姐秘书第144章 “脚踏两只船”第180章 “忠言逆耳”第206章 忠言逆耳第232章 装备(二)第196章 如何收场?第88章 第五步兵师防区第37章 安全归来第67章 保安队第204章 空袭(二)第230章 男人有钱就变坏第203章 空袭!第91章 “乞丐团”第192章 做什么都赚!第27章 抱团取暖第136章 法律不外乎人情第195章 悬崖勒马第151章 新的一年第175章 有分歧没矛盾第45章 安全撤离第191章 李家投资第121章 虚张声势第55章 分工第5章 富国岛老兵第63章 被掩盖的矛盾第140章 要拍就拍经典第148章 几家欢喜几家愁第84章 计划不如变化第92章 本世纪最杰出的音乐家第3章 西堤华侨第109章 “母老虎”第26章 表姐秘书第233章 “研究会”的新总部第50章 吴廷琰归来(一)第196章 如何收场?第80章 总领馆要配合第210章 情报第91章 “乞丐团”第160章 出访第226章 战果辉煌第128章 工业、军事第61章 “光宗耀祖”第63章 被掩盖的矛盾第144章 “脚踏两只船”第133章 掷地有声第226章 战果辉煌第173章 抉择第113章 胆大包天第33章 秉烛夜谈第163章 孰轻孰重第226章 战果辉煌第35章 兰斯代尔来了!第238章 特殊的家庭第12章 启程第59章 再回堤岸第18章 共患难、同进退
第227章 战果辉煌(二)第220章 计划不如变化第163章 孰轻孰重第219章 营救行动(二)第94章 首映式(二)第199章 富豪政治(二)第221章 特种部队的打法第153章 乡村经济第71章 雪中送炭第159章 特殊的安置村第6章 烧冷灶第156章 人才!第198章 富豪政治第223章 不靠谱的空军第162章 回国第37章 安全归来第211章 搂草打兔子第214章 军力(三)第65章 “众人划桨开大船”第101章 满载而归第94章 首映式(二)第154章 豪赌第165章 南越有资源第31章 撤离方案第13章 知己知彼第199章 富豪政治(二)第202章 “南圻王”(二)第129章 作死的节奏第97章 “真不怕死”第193章 “以退为进”第97章 “真不怕死”第119章 交火第180章 “忠言逆耳”第101章 满载而归第130章 挖墙脚第30章 被抛弃了!第82章 生财有道第225章 攻击(二)第13章 知己知彼第198章 富豪政治第153章 乡村经济第215章 “我们的人”第106章 大势所趋第44章 工业村计划第26章 表姐秘书第144章 “脚踏两只船”第180章 “忠言逆耳”第206章 忠言逆耳第232章 装备(二)第196章 如何收场?第88章 第五步兵师防区第37章 安全归来第67章 保安队第204章 空袭(二)第230章 男人有钱就变坏第203章 空袭!第91章 “乞丐团”第192章 做什么都赚!第27章 抱团取暖第136章 法律不外乎人情第195章 悬崖勒马第151章 新的一年第175章 有分歧没矛盾第45章 安全撤离第191章 李家投资第121章 虚张声势第55章 分工第5章 富国岛老兵第63章 被掩盖的矛盾第140章 要拍就拍经典第148章 几家欢喜几家愁第84章 计划不如变化第92章 本世纪最杰出的音乐家第3章 西堤华侨第109章 “母老虎”第26章 表姐秘书第233章 “研究会”的新总部第50章 吴廷琰归来(一)第196章 如何收场?第80章 总领馆要配合第210章 情报第91章 “乞丐团”第160章 出访第226章 战果辉煌第128章 工业、军事第61章 “光宗耀祖”第63章 被掩盖的矛盾第144章 “脚踏两只船”第133章 掷地有声第226章 战果辉煌第173章 抉择第113章 胆大包天第33章 秉烛夜谈第163章 孰轻孰重第226章 战果辉煌第35章 兰斯代尔来了!第238章 特殊的家庭第12章 启程第59章 再回堤岸第18章 共患难、同进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