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学习

对组建合成营的问题达成了共识后……事实上这个原本就不是问题,达不成共识也要达成共识。

接下来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确定我们训练的主要目标,也就是我之前所说的:把步兵由原来的猛打猛冲转型转为会发现敌人火力点、会报坐标、会利用坦克的火力和防护,以及指挥坦克及炮兵打击目标的军队!

对于这一点那些参谋还是颇有微词的,按他们的话说……这训练的主体不就成了步兵了吗?那他们坦克兵、炮兵、工兵不全都成了陪衬呢?

这看起来的确是,但我是这样跟他们说的……

“同志们!你们先想想……在以往的战斗中坦克兵炮兵是什么样的地位吧,然后再想想按我们这样训练的话……坦克兵、炮兵又是什么地位吧!”

好吧……这么一说参谋们很快就明白问题在什么地方了。

很明显的是,在以往的战斗中步兵毫无疑问的主体中的主体,炮兵就是用来进行火力准备或是压制敌火炮的,坦克则是偶尔用来协助步兵进攻的……那现在让步兵指挥炮兵开火、指挥坦克前出作战,实际上就是降低了步兵在战场上的“表现机会”而提升了炮兵、坦克兵的地位……

参谋们也都是有头脑的,之前没想明白只是下意识的反应……经过我这么提醒一对比,很快就知道这种战术思想对坦克兵、炮兵甚至工兵的利用率都会大幅提升,那哪里还有反对的道理。

接着我做的第二件事,就是把事先装备好的几套教材分发到参谋手中……这些教材是我昨晚跟张司令提起的。有步兵、炮兵的。也有坦克兵的。也就是各兵种的战术基础。每个参谋手中都分到一套除了自己兵种之外的两套战术教材。

对于这一点参谋们倒是没什么意见,因为他们也知道……这要想成为一个合成营的参谋,也就是协助首长指挥好步、坦、炮三个兵种,那如果不对其它兵种的战术一点都不了解那简直就是笑话。

所以参谋长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学习,学习自己兵种之外的另两个兵种的知识。如果有必要的话,我还想搞一套工兵战术基础来……这完全是有必要的,学习这些知识并不是说要参谋能达到会排雷或是会架桥的地步,而是让他们对排雷、架桥、开路这些东西有个基本的慨念。而不会一张嘴就下令:“限你两小时之内把地雷排完”或是“一小时之内建起一座浮桥”之类的。

对于其它兵种的战术基础的学习也是这个道理,并不要求有多精通,只要求在脑袋里有一个慨念,不至于因为一窍不通而犯低级错误。

不过这些对于参谋来说没有多大的困难,首先是因为他们本身就是各军校毕业的,有军事理论基础。其次是他们搞的就是这方面的工作,长期的指挥使他们有战术方面的实践经验。再次就是这里汇集了步、坦、炮的参谋……后来我才知道其实还有两个工兵团的参谋,所以他们在学习战术时马上就可以问相关专业的参谋,不只可以很快得到解答,还会互相引申出许多经验……

当然。作为直接指挥这支部队的营长的我,以及有可能指挥这支部队的副营长张作亮也不能例外。于是我们俩很快也投入到战术的学习中去。

学得最慢的是张作亮……原因是他的文化程度只有初中,而且一直以来他的作战环境大多都是种田、养猪……当兵的几年都没动过脑袋了,初中那点知识都忘得差不多了。但我却觉得这并不是很大的问题,有这么多个参谋在,再加上张作亮本身又好学,时间一久自然就会了。

这些战术对于我来说吧……有点难度的就是炮兵战术,原因是这里面需要测坐标什么的,还要利用三角函数计算距离,再用这段距离算出目标的距离和高程……

但这也仅仅只是有点难度而已,这对我来说都是属于高中的初级知识了,所以当然不在话下很快就理解是怎么回事了……我这学习速度甚至都让那些炮兵参谋感到吃惊。

不过我自己却很清楚……我这要达到炮兵观察员那水准还是有很大的距离的,因为我听炮兵参谋说……炮兵观察员在极端的情况下是在敌人打出的第二发炮弹之前就计算出目标的坐标。

这让我吃惊得下巴都快要掉下来了……这要知道这目标的三角函数值都不是什么30度、45度、60度这样的特殊角的……要用这些非特殊角计算出几段距离,最后才计算出目标的距离……这要在炮弹间隔的几秒内完成?怎么可能做到!就算我们现代的计算机也要时间输入数据吧!

炮兵参谋对我的回答是:“这个……我也说不清楚,等炮兵上来的时候让他们练练就知道了!”

好吧……这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我甚至当场就想把马克思那几个炮兵观察员抓来问上一番了。

不过我的确相信这是有可能的,炮兵要的就是速度,难怕是速度慢上一点点很有可能就会整个炮兵阵地都被人给端了,所以天天算、日日算、拼命算……那心算速度就不是一般人能够想像得了的。

从这一点来说……如果是要让步兵达到这种程度的话,只怕是很难实现的。不过好在步兵并不需要像炮兵那样赶时间,不过也要求越快越好就对了。

之后我才有空翻看了一下参谋的资料,稍稍整理了下后发现来自炮兵的参谋最多……一共有九个,而坦克兵的参谋只有两个,其它的除了一个工兵参谋外就是三个步兵参谋。

这比例看起来像是按照部队人数来分配的……合成营有一个炮兵营,一个坦克连,两个步兵连和一个工兵连,按每个连两到三名参谋的话那就差不多。当然这其中步兵参谋的比例相对比较少,其原因我想是因为我这个营长和副营长都是步兵出身。

这看起来很正常,但其实我知道这是张司令特意安排的。

之前我在提起合成营的时候,跟张司令说的是一个坦克连、一个炮兵连,再加一个工和两个步兵连……可是张司令想也不想就说:“一个炮兵连只有十门炮,太少了吧……上一个炮兵营!”

一个坦克连也只有十辆坦克啊,他为什么就不说太小改为一个坦克营呢?

我想,这其中张司令是有一番考虑的,要知道现在中越边境的战事基本已进入僵持的状态,就像我们在581高地上已经开始躲坑道互相摸洞一样……战斗已经进入了小型化、高地化。很明显的是,这时候坦克就很难发挥作用了。

但是炮兵就不一样了,而且越是在这个时候往往就越需要前线的步兵引导炮兵对越军进行打击……

所以,张司令的用心其实很明显,就是更注重步炮协同。

但我的想法却有些不一样,原因是我想的不仅仅是眼前的战局和危机,更重要的是考虑到今后部队的发展,尤其是希望能够改变这时代指挥员那种“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作战思想……毫无疑问,一旦战术往注重协同、讲究团体的方向发展,这种单兵种的“勇往直前”自然而然的就会慢慢失去市场了。

所以,张司令更多的是从眼前的局势来考虑,而我更多的是从长远的,从整支部队更偏重精神还是更偏重科学理性的战术思想上考虑。

甚至我还在想……如果能够从陆军这各兵种的协同,今后再慢慢影化到海、陆、空三军的协同……当然,在现代时各个国家都在搞这三军协同我国也不例外,也就是说不管我有没有这么做我国将来都会搞。

但是……如果我能让这种协同战术更早的在解放军中出现,那会不会也是一种进步。

想到这里,我觉得自己终于有一个地方胜过张司令了,不过这似乎有些胜之不武……我是个现代人嘛,会想得更广,看得远些也是正常的,张司令做为一个这时代的人当然会有他的时代局限性,他能大胆的让我组建这个合成营已经可以说是相当有远见了。

最后的准备工作就是部队的选择,对于炮兵部队、坦克部队以及工兵部队我是没有选择权的,原因是我对其它部队可以说是一无所知……就算让我选我也不知道选哪支部队好。

我能选择的就只有步兵……

合成营要有两个步兵连,也就是除了二连之外还要有一个步兵连……挑一支作战表现好的老兵部队吗?

我可不是这样想的,因为我很清楚……老兵虽有作战经验但文化程度普遍较低,而且老兵往往就会有老一套的战术思想在其脑袋中扎根了,所以可塑性较低。再说了,二连就是一支有战斗经验的部队,我当然不会再重复选择一个二连的翻版。

所以,同年级的步校新生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未完待续。。

第164章 T62第126章 阿尔法第13章 个体户第218章 整顿第129章 大型迫炮阵地第98章 八字胡第138章 毒刺第8章 难民营(二)第94章 半壁崖(五)第171章 79式狙击枪第12章 试飞第33章 收音机第117章 法卡山战役(二十二)第18章 开泊尔山口第150章 81式第139章 救援(九)第93章 成立大会第7章 直五改第143章 狙击战第49章 30号阵地(三)第77章 战争能第八十八章第183章 老山战役(十七)第六十四章第141章 战前动员第136章 救援(六)第46章 佩素尔第77章 战争能第86章 马岛战争(五)第129章 指挥权第41章 自杀性行动(二)第76章 陷阱第4章 搜索第333章 AK74第108章 误会第171章 老山战役(五)第210章 押送(三)第62章 直升机第196章 特工连第201章 打草惊蛇第六十章第十九章第62章 心理素质第79章 T62(二)第47章 30号阵地第83章 法卡山第8章 战术改革第九十三章第103章 半壁崖(十四)第143章 矛盾第17章 高原训练(五)第27章 摸洞(六)第72章 预备队第152章 坦克战(三)第49章 30号阵地(三)第2章 误会第86章 谈判(二)第41章 禁闭(二)第101章 水田第90章 坦克第58章 战斗第173章 子弹第20章 集结点第167章 照明弹第十章第149章 装甲车(三)第30章 表扬第90章 半壁崖第32章 补给第90章 坦克第84章 班排战术第187章 边防钢7连(二)第110章 空袭第50章 391团团长第175章 老山战役(九)第175章 河水第31章 裁军(二)第52章 者阴山(十七)第101章 半壁崖(十二)第162章 炮战第15章 武警连第122章 补给战第113章 法卡山战役(十八)第46章 者阴山(十一)第16章 杨先进第十九章第335章 训练(二)第102章 会议第85章 以火攻火第3章 捕俘行动第153章 分别第153章 黄连山第147章 装甲车第56章 偷袭第12章 试飞第116章 SAS(三)第8章 炮兵观察员(二)第30章 团结后记第47章 者阴山(十二)
第164章 T62第126章 阿尔法第13章 个体户第218章 整顿第129章 大型迫炮阵地第98章 八字胡第138章 毒刺第8章 难民营(二)第94章 半壁崖(五)第171章 79式狙击枪第12章 试飞第33章 收音机第117章 法卡山战役(二十二)第18章 开泊尔山口第150章 81式第139章 救援(九)第93章 成立大会第7章 直五改第143章 狙击战第49章 30号阵地(三)第77章 战争能第八十八章第183章 老山战役(十七)第六十四章第141章 战前动员第136章 救援(六)第46章 佩素尔第77章 战争能第86章 马岛战争(五)第129章 指挥权第41章 自杀性行动(二)第76章 陷阱第4章 搜索第333章 AK74第108章 误会第171章 老山战役(五)第210章 押送(三)第62章 直升机第196章 特工连第201章 打草惊蛇第六十章第十九章第62章 心理素质第79章 T62(二)第47章 30号阵地第83章 法卡山第8章 战术改革第九十三章第103章 半壁崖(十四)第143章 矛盾第17章 高原训练(五)第27章 摸洞(六)第72章 预备队第152章 坦克战(三)第49章 30号阵地(三)第2章 误会第86章 谈判(二)第41章 禁闭(二)第101章 水田第90章 坦克第58章 战斗第173章 子弹第20章 集结点第167章 照明弹第十章第149章 装甲车(三)第30章 表扬第90章 半壁崖第32章 补给第90章 坦克第84章 班排战术第187章 边防钢7连(二)第110章 空袭第50章 391团团长第175章 老山战役(九)第175章 河水第31章 裁军(二)第52章 者阴山(十七)第101章 半壁崖(十二)第162章 炮战第15章 武警连第122章 补给战第113章 法卡山战役(十八)第46章 者阴山(十一)第16章 杨先进第十九章第335章 训练(二)第102章 会议第85章 以火攻火第3章 捕俘行动第153章 分别第153章 黄连山第147章 装甲车第56章 偷袭第12章 试飞第116章 SAS(三)第8章 炮兵观察员(二)第30章 团结后记第47章 者阴山(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