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第五十八章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车里面是好一阵的沉静。

尤其是张辅,心思沉重。

张辅(1375年-1449年9月1日 ),字文弼。河南祥符(今河南省开封市)人。明朝初年重臣、名将,河间王张玉长子。

张辅早年随父参加靖难之役,累封新城侯。永乐四年(1406年),以右副将军随成国公朱能南征安南,旋即接任主帅,屡战告捷,于次年灭亡胡朝,改安南为交趾,设交趾布政司。战后因功受封英国公,予世券。自永乐七年(1409年)至永乐十三年(1415年),三次以总兵官讨平交趾叛乱。先后四至交趾,史称他"凡三擒伪王,威镇西南" ,世人多以张辅不得世守交趾为恨。

张辅有的时候也是为之心动。但是,伴君如伴虎啊!孟歆这个臭小子已经把勋贵、世家大族、地方豪强、士绅集团与中央政府的皇权对立、矛盾说的明明白白、而且尖锐对立。自己不就是现在,大明里面最大的勋贵吗?

陈懋也是忐忑不安。

陈懋(1379年2月25日 -1463年7月31日 ),字舜卿。南直隶凤阳府寿州(今安徽省寿县)人。明朝将领、勋臣,泾国公陈亨之子。

陈懋早年随父参与靖难之役,以功封宁阳伯。永乐六年(1408年)佩征西将军印镇守宁夏。次年进封宁阳侯。自永乐八年(1410年)开始,参与明成祖朱棣的三次次北征了。在现在的大明朝廷里无出其右的资历了。平日里,难免是眼高于顶。此时,几乎是两股战栗--孟歆这个臭小子这是要刨坟掘墓啊!

孟歆一不做,二不休。索性把话说开来:“其实,核心的问题就是--利益。对大明皇家来说,什么是最大的利益?不是钱,不是财富。是万岁江山,是民心。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中国的老百姓是最好的民众了。只要是满足了他们最基本的衣、食、住、行的要求,他们就会守家在地、披星戴月地辛勤劳作。而且,他们的出行就是前后左右的乡里乡亲--就是求得一个安安全全的生活环境,他们的衣也就是仅仅求得一个蔽体保暖。大明的责任就是仅仅一个让他们有田种,有地方住。明初,由于连年战乱,加上疫病流行、河水连连泛滥,中原人口锐减,而山西却未经大战,人口稠密。河南、河北、山东三省人口相加,还不及山西人口的一半。中原大地赤野千里,人迹罕见。为此,太祖朱元障下决心从山西大规模移民整修河堤、恢复盐场、发展生产。

洪武移民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历史最久的一次有组织有计划的迁移行动,涉及人数达百万之众。其声势之大,范围之广,旷古绝今。洪武移民不仅合理地分布了人口生存空间,而且移民与当地土著在文化上、心理上、习俗上经过长期的交融交换,地域文明必然会相互照应,为大明帝国成为当时世界最强盛的国家奠定了基础,为汉民族文化发展做出了贡献。

可见,中国老百姓的容忍、宽厚、淳朴。

至于有长远眼光的勋贵、世家大族、地方豪强和士绅集团无非就是求得一个所谓的耕读传家。其实,范仲淹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前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后有置办千亩良田的范氏义庄。据说陶渊明身后给子孙留了三百亩桃园,说是--子孙自是有本事,自然可以发扬光大;子孙若是无本事也是传承无望。空遗诺大的家业,徒增子孙的灾祸。

其实,我们也不能截断他们的上升渠道。摒弃宋朝的重文抑武,仿效秦朝的奖励军功。南面还有澳大利亚,东面还有美洲大陆。我们有强大的大明军队,我们有强大的大明舰队,我们有枪杆子、我们有先进的农业技术、工业技术,资源可以有,财富也可以有。天下任我行。

对待世家大族、地方豪强和士绅集团,我们用工业化改造他们的资产结构,把他们从地主改造成为资本家。但是,我们要用国家资本--就是大明国家资本--占据各个国有企业的主导地位,成为中国经济社会的主导力量。进而创造出一个收入富裕的劳工阶级--工人阶层。打破二八定律(20%的阶层占据社会80%的阶层掌握着20%的社会财富),创造庞大的中产阶级。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同时,千方百计地创造各反面的条件,保证社会各个阶层的流动性。让每个家庭、每个人在经济生活中和社会地位上都有上升的机会。这就要求--打破世家大族和士绅集团对文化的垄断--普及教育--这就是大明皇家集团4%收益的去处。长春,请你说服万岁陛下,天下通行可好?。”

朱瞻基笑了笑,说道:“理当如此。”

第三章 仇颖第六十九章 靖康之耻(五)第三十四章 萝卜和大棒(一)第八十一章 斩首行动第七十九章 未雨绸缪第115章 拨云见日第八十二章 人杰地灵第128章 逼上梁山第四章 万事开头难第四十五章 群策群力第108章 尽忠报国(二)第112章 润物无声第121章 走出第一步第九十一章 喜出望外第七十一章 坑蒙拐骗第五十八章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第七十八章 危机四伏(四)第112章 润物无声第127章 宏图初现第八十一章 斩首行动第三十七章 指点江山(二)第七十七章 危机四伏(三)第100章 车到山前必有路第九十六章 千古一帝(三)第三十七章 指点江山(二)第九十四章 千古一帝(一)第五十四章 文明之光第四十八章 柳暗花明第134章 近水解渴第109章 尽忠报国(三)第四十三章 痛彻心扉第二十章 万丈高楼平地起第135章 兄弟阋墙第109章 尽忠报国(三)第八十四章 势在必得(二)第101章 各得其所第六十五章 靖康之耻(一)第四十六章 走一步第三十七章 指点江山(二)第六十章 战略战术(二)第五十七章 管中窥豹第117章 替天行道第七十九章 未雨绸缪第八十三章 势在必得(一)第135章 兄弟阋墙第九十七章 小心试探第十八章 初战告捷(八)第四十七 抱大腿第八十四章 势在必得(二)第七十八章 危机四伏(四)第124章 变生肘腋第109章 尽忠报国(三)第123章 勉为其难第120章 秀美泉城第108章 尽忠报国(二)第七十四章 天下熙熙第128章 逼上梁山第114章 盖棺未定论第115章 拨云见日第九十六章 千古一帝(三)第七十八章 危机四伏(四)第135章 兄弟阋墙第十三章 初战告捷(三)第三十二章 专业......第八十二章 人杰地灵第六章 第一桶金第102章 欲说还休第十九章 初战告捷(九)第二十五章 各有盘算第115章 拨云见日第九十一章 喜出望外第八十二章 人杰地灵第111章 尽忠报国(五)第三十三章 分工和流水线第121章 走出第一步第二十章 万丈高楼平地起第125章 胆大包天第二十七章 法不传六耳(二)第131章 雄心勃勃第三十七章 指点江山(二)第四十章 千头万绪(三)第七十章 120度射击第102章 欲说还休第116章 欺人太甚第九十六章 千古一帝(三)第100章 车到山前必有路第八十六章 不对称作战第八十五章 势在必得(三)第三十五章 萝卜和大棒(二)第116章 欺人太甚第126章 针锋相对第四十八章 柳暗花明第八十三章 势在必得(一)第二十五章 各有盘算第九十八章 置之死地而后生第六十六章 靖康之耻(二)第120章 秀美泉城第二十五章 各有盘算第八十一章 斩首行动
第三章 仇颖第六十九章 靖康之耻(五)第三十四章 萝卜和大棒(一)第八十一章 斩首行动第七十九章 未雨绸缪第115章 拨云见日第八十二章 人杰地灵第128章 逼上梁山第四章 万事开头难第四十五章 群策群力第108章 尽忠报国(二)第112章 润物无声第121章 走出第一步第九十一章 喜出望外第七十一章 坑蒙拐骗第五十八章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第七十八章 危机四伏(四)第112章 润物无声第127章 宏图初现第八十一章 斩首行动第三十七章 指点江山(二)第七十七章 危机四伏(三)第100章 车到山前必有路第九十六章 千古一帝(三)第三十七章 指点江山(二)第九十四章 千古一帝(一)第五十四章 文明之光第四十八章 柳暗花明第134章 近水解渴第109章 尽忠报国(三)第四十三章 痛彻心扉第二十章 万丈高楼平地起第135章 兄弟阋墙第109章 尽忠报国(三)第八十四章 势在必得(二)第101章 各得其所第六十五章 靖康之耻(一)第四十六章 走一步第三十七章 指点江山(二)第六十章 战略战术(二)第五十七章 管中窥豹第117章 替天行道第七十九章 未雨绸缪第八十三章 势在必得(一)第135章 兄弟阋墙第九十七章 小心试探第十八章 初战告捷(八)第四十七 抱大腿第八十四章 势在必得(二)第七十八章 危机四伏(四)第124章 变生肘腋第109章 尽忠报国(三)第123章 勉为其难第120章 秀美泉城第108章 尽忠报国(二)第七十四章 天下熙熙第128章 逼上梁山第114章 盖棺未定论第115章 拨云见日第九十六章 千古一帝(三)第七十八章 危机四伏(四)第135章 兄弟阋墙第十三章 初战告捷(三)第三十二章 专业......第八十二章 人杰地灵第六章 第一桶金第102章 欲说还休第十九章 初战告捷(九)第二十五章 各有盘算第115章 拨云见日第九十一章 喜出望外第八十二章 人杰地灵第111章 尽忠报国(五)第三十三章 分工和流水线第121章 走出第一步第二十章 万丈高楼平地起第125章 胆大包天第二十七章 法不传六耳(二)第131章 雄心勃勃第三十七章 指点江山(二)第四十章 千头万绪(三)第七十章 120度射击第102章 欲说还休第116章 欺人太甚第九十六章 千古一帝(三)第100章 车到山前必有路第八十六章 不对称作战第八十五章 势在必得(三)第三十五章 萝卜和大棒(二)第116章 欺人太甚第126章 针锋相对第四十八章 柳暗花明第八十三章 势在必得(一)第二十五章 各有盘算第九十八章 置之死地而后生第六十六章 靖康之耻(二)第120章 秀美泉城第二十五章 各有盘算第八十一章 斩首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