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胡修与吕常

第288章 胡修与吕常

宜城的一鼓而下,确实是张溪没有想到的。

事后张溪才知道,吕常这个人,只带了三千人的援军来驻守宜城,而且也只比张溪早到了三天有一说一啊,张溪真的不懂,吕常这个人是怎么做到的。

区区三千人的队伍啊,从襄阳到宜城不过一百多里路,他是怎么做到要走上二十天的?!

吕常也觉得自己输的很冤枉。

一个月前,襄阳接到战报,说是南郡太守张溪率兵攻占临沮,那时候吕常就判断,可能是刘备集团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攻击。

不然张溪这个南郡太守在江陵城安分的呆了好几年了,怎么突然的就出现在了临沮。

而且,南郡军事一向是关羽掌管的,张溪这个南郡太守怎么会突然领兵出征?!

很明显嘛,这肯定是关羽策动的一次军事行动。

而且,连南郡太守都亲自领兵出征了,关羽却不见踪影这次军事行动还能跟以前的小打小闹一样么?!

因此,吕常赶紧的请求荆州刺史胡修出兵,不说征讨南郡吧,起码得把襄阳附近的几个县,比如说宜城县,给守住了。

可胡修却认为,这些年关羽没事儿就打一下临沮,本来就是放弃的地方,就算刘备军占据了,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那地方啊,胡修连个治理的地方官都懒得派去了,早就已经放弃治理了。

今年不过是换了个人进攻而已,吕常却说是什么大规模军事行动,未免有些危言耸听了。

胡修终究是荆州刺史嘛,官比吕常要大,他说不要紧,那吕常真不好继续坚持。

再然后,就得到了张溪已经进兵当阳,往北进攻而来了。

这下,胡修是相信,这次是关羽发动的大规模军事行动了。

毕竟张溪都已经到了当阳县,并且在往北进军了,胡修也探明了张溪率领的兵马数量,足足有一万多人,那肯定不可能是小打小闹。

谁没事儿小打小闹就拿出一万多士卒啊,整个襄阳也就只有三万多士卒,还得算上汉水北岸樊城的防守力量。

因此,胡修这次是相信,关羽要对襄樊发动大规模进攻了。

但这里,胡修又跟吕常的意见不合了。

吕常的意思,是加强各县防务,层层抵抗,拖延关羽军进军的速度,消耗关羽军的锐气,同时赶紧的向魏王求援。

但胡修却认为,关羽是天下名将,靠咱们几个肯定不是关羽的对手,与其层层布防浪费兵力,不如把兵力都集中到襄阳城内死守,然后赶紧上报魏王,让魏王派遣大将前来坐镇。

吕常心说这人怎么能熊成这样呢,打都不打就说不是对手.为此又跟胡修争吵起来,一吵就是七八天。

后来吧,胡修被吕常吵的烦了,丢给吕常三千人,说是既然吕常认为可以层层抵抗,那就给你三千人,前往宜城驻守,阻挡一下关羽,争取时间也是好的。

然后吕常就带着三千人,前往宜城了。

但这里面还有个问题——吕常也是文官出身,他没带过兵。

虽然比胡修要好一点,他读过一些兵书,懂一些韬略,但带兵这种事儿,不是读书能读出来的。

别的不说,三千人的吃喝拉撒,就够吕常头疼很久的。

更别说一路行军走多久,怎么安营扎寨,什么时候休整,什么时候赶路.一堆的事儿。

吕常带着三千人出城了,但这个时候,才是吕常噩梦的真正开始。

吕常带着三千人,一路拖拖拉拉的行军,花了十来天的功夫才赶到宜城,结果还没来得及布防呢,张溪就率领至少一万人,出现在了宜城郊外。

好了,现在吕常第一时间应该考虑守城了.但吕常发现,自己根本不会守城。

守城的措施有哪些,怎么安定城中士族百姓的心,怎么安排士卒防守,要常用什么手段,准备哪些守城器械这些事儿还没等吕常考虑周全呢,张溪那个不讲武德的,居然就已经派了先锋攻城了。

然后吧,吕常就进退失据,指挥无能了。

刘备军先锋张嶷,花了不到半天的功夫,就带领士卒攻上了城墙,并且打开了城门,而吕常一看这个情况,也不管什么士卒了,直接一溜烟的跑回襄阳。

三千士卒,全都丢给了张溪,回去后还遭到了胡修的一阵怒骂。

早说了收拢兵力等待援军就好,非要出战,现在好了,白白损失了三千人说完这话,胡修回头就一直表章,弹劾吕常去了。

吕常呢,也觉得这个事儿不能赖他,但凡胡修稍微早点相信自己的话,早点做出防备,自己怎么可能在宜城这么容易的失败呢.也写信给魏王,弹劾胡修。

而张溪呢,也觉得这个事儿有点太顺利了。

当初自己在鄂县城下对阵周瑜,也是拖时间,兵力还不如这个宜城守将多呢.怎么差距那么大的?!

一天都没有守住?!

张溪也有点不敢相信,这年头的曹军,真的这么好打么?!

张溪迅速的往襄阳方向和当阳县方向派出探马,看看是不是人家故意把城池丢了,然后去抄自己的后路,打算把自己困死在宜都。

虽然知道这不太可能,宜都临近汉水,只要有水军,张溪随时可以退走.但,以防万一嘛。

结果不管是襄阳方向,还是当阳方向,都没有发现任何曹军的迹象,反倒是探马回报,现在襄阳城四周的士卒,全都在往襄阳县收拢,看来守将是打算据城死守了。

确实,有汉水北岸的樊城作为后盾,襄阳可以通过樊城运送粮草补给和兵源,确实有坚守城池的资本。

只是张溪实在很怀疑,就宜都城下曹军守将表现出来的水准,真的能守住襄阳城么?!

嘛,这个暂时先不去说他,反正张溪也没指望,就靠自己的这一万多人,就能攻破襄阳这样的坚城。

所以嘛,张溪一面扫除宜城附近的曹军据点,一面等待关羽从汉水北上,前来宜城会面。

大概等了十几天吧,六月下旬的时候,关羽到了。

关羽到达宜城的时候也是很意外。

本来关羽还以为,张溪这一路就算进兵再快,在宜城的时候总会遇到阻碍的,他还打算让水军上岸,帮张溪一起攻城呢。

二爷训练的水军,跟江东那些偏科严重的水军是不同的,二爷的水军,真的是水陆通用的。

虽然在水战上,荆州水军可能还不是江东水军的对手,但上了陆地,二爷对自己一手训练的荆州水军有着绝对的信心。

本来二爷还以为张溪需要自己帮忙才能拿下宜城,却发现张溪早就在宜城内安坐了。

而等到张溪讲述完自己的攻城经历后,二爷严重怀疑,早些年自己是不是想多了。

早知道胡修和吕常是这种水平的蠢货,那二爷就该在乐进被调去合肥的时候就出兵进攻襄阳,说不定现在自己要考虑的不是进攻襄樊,而是进攻许都了。

嘛,再想那么多已经没啥用了,既然汇合了,就商量一下,这个襄樊怎么打吧。

“宜城已破,只需遣一将,领兵数千固守宜城,使襄阳守军不敢擅离既可。老夫以为,胡修,吕常二人无胆无谋,必不敢轻出,此地当无忧矣。”关羽对着张溪,说道,“待我水军修筑水寨,水战中击溃曹军水师,全据汉江,切断襄,樊联系,再登陆北岸,速围樊城,如此,曹操必不愿樊城有失,定会派人驰援,恐亦无心西进汉中矣。”

嗯,战略是没啥问题,跟在江陵时讨论的差不多,二爷到了这个时候,依然也只是把关注点放在策应,而不是攻取襄樊上。

这事儿倒是挺让张溪欣慰的。

但这里面有些细节问题还需要讨论。

“君侯之谋甚好,只是溪略有疑虑。”张溪对关羽,提出了自己的质疑,“水师全据汉水不难,只是,樊城中尚有万余守军,如何使其求援,曹军来援又如何应对,甚至,若曹操亲临宛城督战,我等又当如何应对?!”

关羽的水军欺负曹操水军,那是一点悬念都没有,所以水军切断襄阳和樊城的联系,张溪是不怀疑的。

这么多年了,曹操愣是没有在襄樊组建出一支靠谱的水军来。

当然,这也可能跟曹操已经死了组建水军的心有关。

毕竟啊,当年赤壁战败后,曹操也曾经苦心操练了一支水军,准备再度南下跟江东争锋.然后就在第一次濡须之战时,被周瑜再次击破,他本人更是被孙权指挥的水军给打的只能缩在水寨里不出来。

孙权甚至让人驾驶楼船,装成迎亲队伍,亲自出马窥探曹操水寨虚实,而曹操愣是不敢派战船出战,而是命人放箭驱赶,如期上演了“历史版”的草船借箭。

闹得曹操后来知道了,给气的半死。

上次被诸葛村夫耍,大不了当成是十万支箭打发乞丐了。

这次居然连孙权小儿都来欺负我,最要命的是我还在同一个坑里摔倒了两次这个什么水军,果然跟我八字不合。

曹操可能是出于以上的心理吧,打那以后,曹操就再也没有组建过水军了,连襄樊的水军都是半吊子水准,这么多年连条走轲都没多造,半死不活的维持着。

而关羽这次,可是把他这些年攒的水军家底全都带出来了,连上走轲在内,大小船只两百多艘呢。

所以,关羽要切断樊城和襄阳之间的联系,张溪是一点都不怀疑,毕竟曹军就没有像样的水军部队。

可问题是,如果要进攻樊城,那就得上岸陆战在汉水以北的开阔地带,面对曹军的进攻,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就像吕蒙担心的那样,曹操有骑兵,而且他不缺骑兵,在中原和河北等地,曹操是占据骑兵兵种优势的。

其次,曹军人多。

现在曹操虽然已经平定了许都的叛乱,移师洛阳了,但离的樊城也不算远,只要他下定决心,亲临南阳督战都是有可能的。

曹操这次可是带了十五万大军,准备前往汉中支援夏侯渊的。

关羽一旦进攻樊城,把樊城打急了,那么曹操的援军可能随时会来,到那个时候,关羽反而会陷入敌军的包围之下。

而樊城,其实也不是那么好打的。

先不说樊城中有一万多曹军守卫,就说樊城的守将,是汝南太守满宠。

嗯.天知道为什么汝南郡的太守会在樊城内充当一方守将,但这位,可不只是一个仗势欺人的酷吏。

能拿孙十万当经验包的人,自身也得有点能力才行的。

(本章完)

第5章 上任第507章 开战第322章 疑兵计第1213章第699章 诸葛亮的态度第1246章 大杀四方的文鸯第430章 任免第393章 曹魏的反应第1146章 王凌的想法第981章 摇摆的孙权第1119章 成功阻敌第757章 离间计第495章 柳隐第857章 潼关之战(十二)第121章 劝降文聘第680章 成都应对第675章 江州密议第194章 示范区第1032章 绕道偷袭第222章 《蜀科》第612章 撤退办法第530章 郭淮的后手第809章 蒋琬用兵第547章 逃命第331章 烧营第1246章 大杀四方的文鸯第427章 人情交换第101章 汉津口之战第184章 南郡异动第965章 洛阳战事(二)第755章 轻松获胜第522章 五丈原上第234章 蒋琬第780章 终于看破第473章 退兵第854章 潼关之战(九)第52章 军中嬉戏第85章 守城方略第501章 战略讨论第523章 又送女装第428章 分兵还是不分兵第151章 赵累第731章 雍州战事第521章 阴差阳错第742章 岁月第1103章 调整部署第599章 突破第8章 年底酒宴第706章 拖第690章 迁民军屯第570章 曹真的难处第140章 攻克江陵第315章 退敌第917章 谈判条件第105章 长坂坡之战 (四)第1019章 石苞的无奈第61章 想对大家说的一些话第420章 天时不利第1021章 周瑜的困境第137章 中箭第1026章 张飞冲阵第218章 各种变故第262章 应灾准备第649章 司马赴任第538章 魏延的想法第544章 小镇用兵第742章 岁月第1151章 撤军计划第836章 包围网内的苦战第376章 花鬘在行动第684章 各自打算第318章 白衣渡江第969章 占便宜的东吴第262章 应灾准备第1228章 练兵第1042章 迁都之议第412章 郭淮的反应第49章 大胜第1173章 东郡渡河第1192章 中计了第507章 开战第426章 姜维的动机第480章 孙权的想法第651章 退兵第1097章 坏消息第924章 人才问题第679章 黄元叛乱第512章 关羽的战术第612章 撤退办法第48章 鸳鸯阵初战第271章 周瑜的想法第701章 刘备病重第448章 混战过后第473章 退兵第777章 来者可是第499章 关中变化第1066章 倒霉蛋张承第49章 大胜第1083章 登门造访第268章 鲁肃病重
第5章 上任第507章 开战第322章 疑兵计第1213章第699章 诸葛亮的态度第1246章 大杀四方的文鸯第430章 任免第393章 曹魏的反应第1146章 王凌的想法第981章 摇摆的孙权第1119章 成功阻敌第757章 离间计第495章 柳隐第857章 潼关之战(十二)第121章 劝降文聘第680章 成都应对第675章 江州密议第194章 示范区第1032章 绕道偷袭第222章 《蜀科》第612章 撤退办法第530章 郭淮的后手第809章 蒋琬用兵第547章 逃命第331章 烧营第1246章 大杀四方的文鸯第427章 人情交换第101章 汉津口之战第184章 南郡异动第965章 洛阳战事(二)第755章 轻松获胜第522章 五丈原上第234章 蒋琬第780章 终于看破第473章 退兵第854章 潼关之战(九)第52章 军中嬉戏第85章 守城方略第501章 战略讨论第523章 又送女装第428章 分兵还是不分兵第151章 赵累第731章 雍州战事第521章 阴差阳错第742章 岁月第1103章 调整部署第599章 突破第8章 年底酒宴第706章 拖第690章 迁民军屯第570章 曹真的难处第140章 攻克江陵第315章 退敌第917章 谈判条件第105章 长坂坡之战 (四)第1019章 石苞的无奈第61章 想对大家说的一些话第420章 天时不利第1021章 周瑜的困境第137章 中箭第1026章 张飞冲阵第218章 各种变故第262章 应灾准备第649章 司马赴任第538章 魏延的想法第544章 小镇用兵第742章 岁月第1151章 撤军计划第836章 包围网内的苦战第376章 花鬘在行动第684章 各自打算第318章 白衣渡江第969章 占便宜的东吴第262章 应灾准备第1228章 练兵第1042章 迁都之议第412章 郭淮的反应第49章 大胜第1173章 东郡渡河第1192章 中计了第507章 开战第426章 姜维的动机第480章 孙权的想法第651章 退兵第1097章 坏消息第924章 人才问题第679章 黄元叛乱第512章 关羽的战术第612章 撤退办法第48章 鸳鸯阵初战第271章 周瑜的想法第701章 刘备病重第448章 混战过后第473章 退兵第777章 来者可是第499章 关中变化第1066章 倒霉蛋张承第49章 大胜第1083章 登门造访第268章 鲁肃病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