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7章 离间计

张溪这话说的吧,诸葛亮和庞统都有些无法相信了。

这个司马懿,真有那么厉害么?!

不说王基和徐庶的能力如何连关羽都得在局部优势的作用下,才能攻破司马懿镇守的宛城?!

有点吹过了吧?!

那可是关羽!!!

虽然傲,人缘也不太好,但在曹魏那边,老一辈的名将们没有人不认可他的能力的,而关羽本身,也跟这些曹魏老一辈的名将们打过交道,谁也不敢说自己能稳胜关羽。

这司马懿要有这个能力,当初在曹操帐下的时候,怎么只是一个文吏,一点名声都没听说过?!

别是元长从哪里道听途说得来了一些谣言,当成了重要情报吧。

但转念一想,好像也不太对。

张溪这个人吧,别的不说,看人的眼光,那是出了奇的准。

这不是诸葛亮和庞统那么认为,现在几乎可以说是举世公认的,能被张溪看重的人,必然有才之人。

从最早的霍峻,张嶷,李球,到最近的柳隐,可以说大汉一半的中生代将领,都有张溪提拔重用之恩。

虽然一直到现在,诸葛亮都没搞明白,张溪看人为什么这么准,但只要是张溪认为一个人能力很强,那就很少会有说错的时候。

唯一的疑问是——为什么司马懿明明有能力,却在曹操时期,名声不显?!

曹操虽然是汉贼吧,但他看人,用人的能力还是很强的,不然也不可能聚拢这么多的人才,最终横扫中原,官渡击败袁绍,占据大半天下。

难道曹操还能眼拙,没看出司马懿是一个大才?!

这个疑问,张溪给出了答案——司马懿自己作的呗。

谁让他非要显摆自己清高,曹操征辟他出山都敢装病的老曹能惯他这个毛病?!

再加上曹操对司马懿的评价真不算多高,认为这个人“虎视狼顾”,担心他不可控制,因此一直在猜忌压制他,他能有个毛的机会展现自己的才华啊。

也就是曹丕觉得自己跟司马懿私交很好,也能控制住他,因此才选择重用他。

听完张溪的这些情报,真的,诸葛亮真的很想询问一下张溪,这些近乎绝密的情报,张溪到底是怎么搞到的。

连曹操对司马懿的评价,曹丕对司马懿的态度都能打听到?!

但.当年在新野,刘备对此选择的态度是不问,相信张溪的品行和忠心,如今这么多年过去了,诸葛亮就算想再问,也已经不能问出口了。

反正张溪的这些情报也很少出错也就当年入川的时候,对张任的判断出现了失误,其他基本都挺准的。

既然如此的话这个司马懿,还真的是个麻烦,荆州军团没有一个出色的统帅带领的话,还真的不一定打的下宛城。

为此,诸葛亮开始在自家阵营里来回划拉,看看哪些人可以去荆州,代替病弱的关羽,统帅荆州军团。

这个人选可不容易选,必须是有足够的领军能力,擅长谋略机变,同时还要在军中有足够的威望。

这么多要求加在一起,诸葛亮发现,除了张溪,张飞,赵云三人外,根本没有其他人可以胜任了。

哪怕是自己亲自去荆州都不行。

别看诸葛亮这次领军平定了羌人叛乱,但实际上来说,他的领兵经验真的不多,在军中的威望远不及张飞,张溪,赵云三人,更别说取代大将军关羽,指挥荆州军团了。

但问题是,张飞,张溪,赵云三人,各有职责,是不能轻易离开自己所在的区域的。

张飞是车骑将军,他去荆州代替关羽指挥荆州军团不是不可以,以他的官职,在军中的威望,以及他和关羽的关系,率领荆州军团倒是没有谁敢说不服。

虽然在智谋机变上稍微有些短板,但在徐庶和王基的辅佐下,倒也勉强能行。

但问题是,如今张飞坐镇成都,拱卫天子安全他如果去了荆州,只要曹魏的细作不是傻子,都会知道大汉将会在荆州方面有大动作。

否则能有什么任务,是可以让张飞放弃拱卫天子,跑去荆州呆着的?!

同样的道理放在张溪和赵云身上,也是一样的。

两个人,一个是前将军兼雍州刺史,一个是卫将军兼领凉州军政事,这两人都是身负重任,轻易不可能离开自己的辖区.突然跑去荆州,必有缘故。

这样诸葛亮的北伐计划,就有提前暴露的可能。

而其他一些名声不显的将领去荆州,取代关羽的位置,不说荆州军团上下是不是服气,就是真的服气,这些人能是张溪嘴里说的那个“不输天下名将”的司马懿的对手?!

因此,不管怎么想,寻找一个合适的将领去替代关羽掌控荆州军团,指挥北伐的想法,是行不通的。

这么一来的话,只能往怎么坑掉司马懿,把司马懿调任其他地方的方向上,好好的想想了。

这事儿吧,反正在诸葛亮想来,也不是那么的容易。

根据情报显示,这个司马懿,是曹丕临驾崩前,指定留给曹叡辅政的托孤大臣之一。

其他三个托孤大臣,分别是曹真,夏侯尚,陈群。

顺带一提,这个人选,跟张溪知道的,稍微有所不同本来曹丕的四大托孤重臣里,是没有夏侯尚的,原本的人选应该是曹休。

但这个时空,曹休实在是太让曹丕失望了,不仅不听调度,而且事后还闹跟自己闹脾气,托病呆在汝南,就是不愿意回洛阳。

这样的人,曹丕怎么可能还选择他为托孤重臣呢。

就选择了自己的心腹好基友夏侯尚为托孤大臣。

不过其实也没什么影响了。

曹丕选择了这四个人为托孤大臣,其实也未必没有互相制衡的意思——四个人,两个是曹魏宗亲,两个是世家代表。

但不管他们怎么内部制衡吧,对外方面,四大托孤大臣并没有什么嫌隙,看上去还是挺和睦的,而且正好两个在外镇守,两个留守洛阳。

想要离间曹魏皇帝和一个托孤大臣之间的关系,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但张溪觉得吧,这事儿未必没有可能。

就因为一点——曹叡其实跟曹丕的关系,说不上太好。

这个事儿吧,还真的不需要“动用”张溪的特殊情报网,其实诸葛亮也知道。

当年曹丕废了甄宓的皇后位,立郭夫人为皇后的事情,天下传的是沸沸扬扬的。

真的,都不需要去刻意搜集情报,那些靠谱的,不靠谱的传言或者情报,诸葛亮自己这里都收到了不少。

不管曹丕到底为什么杀了甄宓,还让她“口中塞糠”下葬.曹叡终究是甄宓的亲生儿子,而且那年,曹叡已经十几岁了,完全记得清楚是怎么一回事。

曹丕父子的关系,自那以后,就一直不太和睦的样子这些事儿,在洛阳和邺城都有情报传递过来证实,大概率是出不了错的。

因此,曹叡对他老爹留下来的托孤大臣,到底有几分好感,还真的说不好。

再一个,曹叡这个人,脑子比他爹要清醒的多,虽然是年少继位,但是在曹魏太和二年,也就是曹叡继位第二年,刚刚稳定了朝政的曹叡,就下过一封诏书,斥责了曹魏朝廷中流行的“浮华”现象。

这就是历史上“浮华案”的起因。

所谓的“浮华”现象,就是指一些人仗着父兄在朝身居高位,本身没有什么才能,却依然能民间世家吹捧,被中正举荐,推荐到朝廷为官。

说白了,这就是九品中正制在使用过程中,弊端开始呈现的结果。

历史上,曹叡从继位开始,就对这种“浮华”现象很不满,但碍于他刚刚继位,威信不立,不敢直接对世家大族动手一直忍到了青龙元年,才借着董昭上书的机会,掀起“浮华案”,对世家大族下手。

当然,如今才是太和三年,距离青龙元年还有好几年的时间呢,曹叡如今也才刚刚稳定朝政,外部环境也很不好,不可能在这个时候就跟世家翻脸的。

但是,曹丕当年留下的隐患,因为自己短命最终没能根除,而曹叡,政治智商一点都不比自己的老爹差,显然,他在这个时候,就已经开始了自己的布局。

最后能不能成的事儿,谁也不知道,但当时诸葛亮接到这封情报的时候,可是担忧了很久。

从这一手,诸葛亮就能看得出来,曹叡也是一个目光长远的主君,未必比他父亲曹丕好对付。

但现在,反过来再看这一手的话,其实也给了诸葛亮一个可以利用的机会。

别的不说,司马懿,可是河东世家出身,而且吧,他的两个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在曹魏的名声,真的是一点都不弱。

要知道,如今的司马师和司马昭,一个20岁,一个才17岁。

这个年纪,虽然也可以说是到了出仕的年纪了,但在官场来说,也不过是“黄口小儿”级别的人,他们就算真的有大才,凭什么能得到这么多人的吹捧?!

在世家大族看来,这不过是互相之间抬轿子,互相吹嘘的事情,但在同样是少年君主的曹叡眼里,真的能看司马懿顺眼?!

同样是世家大族出身,同样是托孤大臣,陈群的儿子陈泰,为什么就没有你司马家两兄弟的名声高?!

曹叡既然本身就有针对世家大族的想法,只不过碍于形势不好发作,而司马懿又是世家出身,并且主掌一地军政大权.曹叡真的能放心?!

第171章 联姻第270章 江东第1102章 追击第315章 退敌第883章 吓退第661章 潼关路第1034章 功亏一篑第734章 方向之争第764章 周瑜的计谋第1246章 大杀四方的文鸯第721章 不是办法的办法第451章 双方开战第877章 城门攻防战第524章 郭淮的狡辩第418章 疲兵计第1203章 代郡危急第384章 巡视地方第624章 好消息和坏消息第1217章 东吴内政第633章 张辽的伤势第858章 潼关之战(十三)第694章 复设丞相第634章 张辽决意第508章 将帅不合第846章 潼关之战(一)第105章 长坂坡之战 (四)第396章 子午谷奇谋第1079章 要将与调兵第984章 联姻第829章 上火的曹叡第444章 守城第六天第569章 留守的文钦第319章 刘璋的选择第817章 关中乱战第660章 曹真的顾虑第370章 围攻味县第459章 变故第1188章 兵出并州第432章 偷袭汝南第1043章 升官第916章 摩擦结束第1031章 大汉南军第603章 张郃退兵第909章 谈崩第89章 救援魏延第385章 牂牁郡的发财道路第1053章 水战(一)第1025章 变数第1083章 登门造访第684章 各自打算第603章 张郃退兵第849章 潼关之战(四)第1192章 中计了第728章 东吴出兵第673章 天人庇佑第841章 甩锅第22章 寇封的“喜事”第210章 山道肉搏战第1052章 南征序幕第428章 分兵还是不分兵第1219章 孙权的疑心第1121章 各有准备第1132章 秦朗进军第1192章 中计了第512章 关羽的战术第647章 退避三舍第311章 曹操头疼第318章 白衣渡江第665章 突围第887章 庞统训姜维(二)第47章 曹仁第1025章 变数第945章 撤军第704章 挑明第303章 修改战略第564章 错失机会第503章 谁谨慎?!第551章 局势变化第1229章 荆州世家的难处第1240章 中止经济战第1104章 郁闷的曹肇第212章 投石车第224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261章 成都议事第1203章 代郡危急第1133章 心累的陈泰第1225章 贸易战(二)第93章 投石机第755章 轻松获胜第457章 换将第942章 守关第609章 到来第402章 魏延的伤势第830章 曹叡的魄力第1038章 东吴退兵第169章 抵达油江口第381章 对外第206章 涪城之战第607章 眉县攻防战第143章 庞统
第171章 联姻第270章 江东第1102章 追击第315章 退敌第883章 吓退第661章 潼关路第1034章 功亏一篑第734章 方向之争第764章 周瑜的计谋第1246章 大杀四方的文鸯第721章 不是办法的办法第451章 双方开战第877章 城门攻防战第524章 郭淮的狡辩第418章 疲兵计第1203章 代郡危急第384章 巡视地方第624章 好消息和坏消息第1217章 东吴内政第633章 张辽的伤势第858章 潼关之战(十三)第694章 复设丞相第634章 张辽决意第508章 将帅不合第846章 潼关之战(一)第105章 长坂坡之战 (四)第396章 子午谷奇谋第1079章 要将与调兵第984章 联姻第829章 上火的曹叡第444章 守城第六天第569章 留守的文钦第319章 刘璋的选择第817章 关中乱战第660章 曹真的顾虑第370章 围攻味县第459章 变故第1188章 兵出并州第432章 偷袭汝南第1043章 升官第916章 摩擦结束第1031章 大汉南军第603章 张郃退兵第909章 谈崩第89章 救援魏延第385章 牂牁郡的发财道路第1053章 水战(一)第1025章 变数第1083章 登门造访第684章 各自打算第603章 张郃退兵第849章 潼关之战(四)第1192章 中计了第728章 东吴出兵第673章 天人庇佑第841章 甩锅第22章 寇封的“喜事”第210章 山道肉搏战第1052章 南征序幕第428章 分兵还是不分兵第1219章 孙权的疑心第1121章 各有准备第1132章 秦朗进军第1192章 中计了第512章 关羽的战术第647章 退避三舍第311章 曹操头疼第318章 白衣渡江第665章 突围第887章 庞统训姜维(二)第47章 曹仁第1025章 变数第945章 撤军第704章 挑明第303章 修改战略第564章 错失机会第503章 谁谨慎?!第551章 局势变化第1229章 荆州世家的难处第1240章 中止经济战第1104章 郁闷的曹肇第212章 投石车第224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261章 成都议事第1203章 代郡危急第1133章 心累的陈泰第1225章 贸易战(二)第93章 投石机第755章 轻松获胜第457章 换将第942章 守关第609章 到来第402章 魏延的伤势第830章 曹叡的魄力第1038章 东吴退兵第169章 抵达油江口第381章 对外第206章 涪城之战第607章 眉县攻防战第143章 庞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