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公安城的战斗

第336章 公安城的战斗

张任率军出城,试探性进攻徐盛的营地,结果轻易的就攻下了徐盛的营寨。

但很快,张任就发现眼前的江东军人数严重不匹配,顿时知道这肯定是江东军的设计。

因此,张任快速的下令,全军退出营寨,在营寨外待命本来就是来试探性进攻的,张任自然也考虑到了这是陷阱的可能,早就想过应对措施。

但张任也没有想到,徐盛的反应这么快。

在张任还没有率领士卒彻底退出营寨的时候,自己眼前的营寨就突然火起,营寨门外的三个方向,杀出来三队人马,每队都在千人上下。

随着江东军的伏兵出现,张任顿时明白,江东军的计谋也不复杂,就是设陷阱然后伏击自己带出城的士卒而已。

为此,张任立刻做出应对,命令士卒们重新调整队列方向,准备迎敌。

当然不是要硬刚,在这种摆明被围的情况下,就算张任想硬刚,士卒们也不一定愿意死战。

因此,撤退是必须要撤退的。

但撤退这件事,也是有方式方法的,不能在敌人刚一包围的时候就下令撤退,这样会让整个队伍的军心士气彻底散掉,最后一个人都跑不了。

所以张任的决断是,重新整理队伍,领着士卒向着一个方向的敌人进攻,争取在混战中杀出一条通道,带领大家逃出去。

而且这么做也有个好处,那就是可以给城中的文聘一个明确的接应方向,文聘可以有重点的出城接应,这样才是被围撤退的最好应对方式。

做好应对后,张任亲自领兵突前,主动杀向了左翼的大军。

不因为别的,因为左翼大军的将旗上,写这一个“徐”字。

那应该是江东大将徐盛亲自率领的军队。

只要击破了这支军队,就可以让江东军陷入大混乱,从而逃生。

而且张任也有足够的信心.川中名将张任的名头,可不是白来的。

虽然张任出身寒门,从小不得家族内的人待见,但凭借着一身武勇,投军之后也算履立战功,被刘璋引为心腹。

之后,更是帮刘璋执掌军队,操练士卒,在川中获得偌大的名声。

只可惜,这个名声,随着张任领军在涪城出战刘备后,就彻底完蛋了。

张任是真的不知道,荆州军和益州军之间的战力差距有这么大,他一开始是按照跟益州兵差不多的战力水准来排兵布阵,对抗荆州兵的。

结果谁知道,一场仗下来,输了个稀里哗啦,彻底葬送了自己川中名将的名声。

再之后,张任主动求死没成,陪着主公流落到了公安城内,在主公的强烈要求下,出仕刘备.到现在,才有了重新带领一千人马出战的机会。

因此,张任要重新证明自己。

当初那个指挥益州兵败北的张任只是意外,自己依然还是川中名将。

张任快速的调整好士卒阵型,冲向了徐盛率领的军队,要用徐盛,来当自己重新正名的垫脚石。

可徐盛.徐盛也不是好欺负的啊。

徐盛自幼从军,孙策刚死,孙权少年继位的时候,徐盛就是柴桑令了,并且以两百人以少胜多,干趴下了想浑水摸鱼的黄祖之子黄射,守卫住了柴桑。

从那以后,徐盛就一直呆在军中,经历了大小的战阵无数,一晃眼的时间,徐盛从军已经十几年了。

徐盛可以算是江东军中,为数不多能独当一面的人,不然吕蒙也不会让徐盛单独领兵围困公安,自己放心北上江陵了。

因此,当徐盛看到张任向他发起冲击后,顿时明白了张任的意图,冷笑一下,一点都不犹豫,直接做出调整。

徐盛先是下令,让其余两队人马快速绕后,争取快速包围张任的所有兵马,对张任形成围攻。

然后徐盛也开始调整军阵部署,从锋矢阵改为圆阵,就地防守。

张任想要突破徐盛的部队,获取生路,那徐盛就摆出圆阵,防守争取时间,让三路兵马合围,围攻张任。

现在就是拼,到底是张任能突破徐盛的军阵杀出去,还是徐盛能挡住张任的进攻,围歼张任。

两个人硬碰硬的对阵。

这么一来,固然让人血脉贲张,但城中的文聘却是焦急万分。

文聘实在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该出城去接应,又该怎么去接应。

目测来说,徐盛只出动了三千人,哪怕算上守卫营寨的士卒,肯定不到五千人如果真的还有三千伏兵,那么文聘一旦出城去接应张任,公安很可能被江东军偷袭。

可如果不去救援张任,坐视张任被围攻致死,文聘也做不到。

本来这个出城试探的主意是文聘出的,是张任代替文聘出城去试探,现在被围了却不救援,这才是说不过去的事情。

文聘思来想去,觉得自己作为一军主将,有所为,有所不为这次不去救张任的话,剩下的士卒,谁还愿意跟自己死守?!

因此,文聘立刻集结兵马,准备出城去救援。

可就在这个时候,徐盛大军的正对面,也就是公安城外的山林里,突然出现了不少刘备军的旗帜。

这些旗帜的出现,不仅让徐盛懵了,文聘也懵了。

什么情况?!

哪里来的援军?!

难道是武陵的援军到了?!

文聘比较谨慎,他有点不太相信这刚巧出现的几千人真就是援兵,毕竟根据文聘的情报了解,现在徐盛应该有三千人是下落不明的.文聘决定,暂时先按兵不动,观察一番再说。

可这会儿的山林内,徐庶也在纳闷.文仲业可是良将啊,这么好的机会,都不知道该怎么抓么?!

你赶紧领兵出城啊,封死这些江东军的退路啊,还打算让这些江东军跑掉么?!

本来徐庶还在奇怪,怎么山下只有这么点江东军,吕蒙的大军去了哪儿犹豫之下暂停行军,派出了细作和探马侦查。

结果花了一天的时间四处探查,四周的探马回报也没有发现多出来的江东军士卒。

所以,围困公安的士卒,应该就是这么点人。

这不是小瞧人了么!!!

徐庶正琢磨着,该怎么一口气吃掉这些江东军士卒呢,却在一大早就看到了公安城内的守军派人出城试探中计,快要被人包围了。

虽然吧,这不是徐庶计划好的事儿,但这么明显的机会摆在眼前,徐庶要是不好好利用一下,那就太对不起他的那个脑子了。

徐庶立刻让士卒们整军,下山反包围这些江东军。

但因为位置的关系,徐庶只能从三面对江东军进行包围,剩下的那面,也就是江东军的背后,是公安城方向。

这就得考验一下公安城守将文聘的反应能力了。

但在徐庶想来,这应该不是什么大问题。

文聘可是荆州名将,也是宿将了,不可能看不到这么好的机会,也不会抓不住这么好的机会。

但徐庶偏偏发现,文聘居然犹豫了,他居然还没有立刻领兵出城,而是在观望犹豫。

给徐庶急的,差点要跳起来。

还是习宏的反应稍微快了一点,让众人先把徐庶的旗号给打起来。

为了隐蔽行军,徐庶大军除了必要标识身份的旌旗外,主将大旗一直都收着的,从来没有打开过。

这真的不能怪文聘。

本来文聘就在忧虑徐盛剩下的三千人去哪儿了,现在突然杀出来三四千士卒,打着刘备军的旗号,主将的旗号却一杆都没有见到天知道到底是谁家的人啊?!

虽然说这年头的士卒军服旗帜都不同,但江东军要搜集或者仿制几千件刘备军的军服和旌旗,很难么?!

文聘是真的怕自己出城夹击了,这群所谓的“援兵”反过来杀向自己.到时候不仅张任救不出来,公安城也得赔上。

所以文聘才一直犹豫,没有立刻出兵。

一直到徐庶的主将大旗打开来,文聘才明白这真的是武陵援军到了。

旌旗和军服可以搜集仿制,但主将大旗除非你把主将俘虏了,否则仿制也仿不像的。

文聘立刻领军出城,包围江东军。

但.徐盛也不是傻子啊,他也是一个智勇双全的人。

徐盛知道自己手里有多少人,他已经没有士兵可以派了,来的,肯定是刘备军的人。

徐盛一方面心惊刘备集团这么快的就来了援军,另一方面,也在思索接下来该怎么办。

绝对不能在这边死战的。

哪怕有把握战胜这些人,也不能选择在这边死战。

刘备军能这么快来救援公安的地方,只有武陵。

而武陵一旦腾出手来,夹攻江东军后路的话,会直接威胁到大江上的粮道的。

所以徐盛非常快速的做出了判断,他立刻让人放开了对张任军的包围,快速集结自己的士卒,争取在公安城内的文聘反应过来前,快速撤退。

至少要撤退到公安渡口,保证渡口的安全。

公安渡口不失,长江上的粮道就不会受到威胁,否则,就算公安没有水军,但搜集几艘小舢板偷袭运粮船还是可以做到的。

本来吕都督现在就缺粮呢,这要是粮道再受到威胁,那军心就彻底散了。

因此,徐盛决定至少退到渡口坚守,同时快速通知吕蒙都督,让他派兵来援,或者另做打算。

而这时候的张任,自然也看到了周围的援兵,他想的可没有文聘那么多。

既然外围有援兵,那么张任现在要做的,就是指挥士卒,咬住徐盛的军队,不让他轻易组织撤退。

因此,张任带头猛攻徐盛的军队,甚至一度撕开了徐盛的前军防线,逼得徐盛不得不正面迎敌,减缓了徐盛组织士卒合并撤退的速度。

但徐盛到底不是庸将,再加上文聘确实犹豫的太久等到文聘带兵冲出公安的时候,徐盛已经集结好了部队,组成了阵型。

紧接着,徐盛亲自断后,杀退了张任的一次进攻,然后率领士卒,趁着文聘的合围到位前,跳出了包围圈,往公安渡口的方向退去。

文聘知道是自己的犹豫错失了良机,为此紧追不舍,终于是在半途追上了徐盛军的尾巴,狠狠的咬下了一口,但徐盛随即做出了反应,让一半士兵速行占领渡口,自己则率领剩下的一半士兵且战且退。

文聘一看徐盛的应变,就知道现在即使追着徐盛到渡口,也不可能攻占渡口,索性见好就收,先退兵保证公安安全,汇合徐庶后,再做应变。

而徐庶这时候,已经汇合了张任,收降了来不及撤走的部分江东军士卒,在公安城内,等着文聘回军。

(本章完)

第805章 奇怪的北军第842章 各方反应第926章 羞愧第1107章 调整应对第792章 命中注定的待遇第221章 直百钱第479章 看不惯第1011章 司马迟疑第28章 兵法第638章 身后事第1231章 魏亡第1025章 变数第329章 厚脸皮的吕蒙第516章 长安的应对第984章 联姻第229章 结束对峙第998章 朱然的理由第458章 设伏第361章 和谈条件第190章 江东内事第1094章 建言之功第166章 暴露第895章 石苞的心思第82章 蒙冲第781章 右扶风第1234章 悲欢不定第966章 洛阳战事(三)第1150章 刘晔的建议第724章 人选第1045章 东吴内政第414章 刘备的决断第1005章 劝降第1047章 南征第1195章 撤军方案第198章 对峙与密约第1011章 司马迟疑第357章 东三郡第333章 朱桓的建议第480章 孙权的想法第579章 调整第897章 英雄落幕第1204章 犹豫第566章 不正常的降将第182章 容后再议第40章 运气极好的曹操第61章 想对大家说的一些话第978章 初闻迁都第658章 投诚第469章 南阳战局第557章 冒险还是保守第712章 东吴反应第176章 误解第248章 私宴交谈第1157章 兖州战役结束第548章 眉县之战第894章 撤离第979章 出使变故第527章 老友聚会第2章 面试第51章 乱世人心第1145章 夹击虎牢关第377章 战后处置第276章 襄樊之战的真正用意第1207章 退路第23章 反对第883章 吓退第213章 “谨慎”第591章 大昌集第806章 八阵图第1244章 全琮的心思第914章 压力第1184章 急袭第53章 蹴鞠第277章 矿营第209章 山间小道第418章 疲兵计第993章 真正的目的第919章 大婚第109章 江东舆论第900章 季汉的盘算第82章 蒙冲第1108章 曹叡的困境第1069章 休战第495章 柳隐第540章 散关之战第989章 战备第327章 孙尚香的选择第229章 结束对峙第367章 花关索第404章 姜冏和梁绪第404章 姜冏和梁绪第1221章 东征准备(二)第196章 潘濬的心思第1015章 朱桓立功第361章 和谈条件第745章 平叛策第671章 战事停歇第959章 中计第1165章 平策第1136章 出卖
第805章 奇怪的北军第842章 各方反应第926章 羞愧第1107章 调整应对第792章 命中注定的待遇第221章 直百钱第479章 看不惯第1011章 司马迟疑第28章 兵法第638章 身后事第1231章 魏亡第1025章 变数第329章 厚脸皮的吕蒙第516章 长安的应对第984章 联姻第229章 结束对峙第998章 朱然的理由第458章 设伏第361章 和谈条件第190章 江东内事第1094章 建言之功第166章 暴露第895章 石苞的心思第82章 蒙冲第781章 右扶风第1234章 悲欢不定第966章 洛阳战事(三)第1150章 刘晔的建议第724章 人选第1045章 东吴内政第414章 刘备的决断第1005章 劝降第1047章 南征第1195章 撤军方案第198章 对峙与密约第1011章 司马迟疑第357章 东三郡第333章 朱桓的建议第480章 孙权的想法第579章 调整第897章 英雄落幕第1204章 犹豫第566章 不正常的降将第182章 容后再议第40章 运气极好的曹操第61章 想对大家说的一些话第978章 初闻迁都第658章 投诚第469章 南阳战局第557章 冒险还是保守第712章 东吴反应第176章 误解第248章 私宴交谈第1157章 兖州战役结束第548章 眉县之战第894章 撤离第979章 出使变故第527章 老友聚会第2章 面试第51章 乱世人心第1145章 夹击虎牢关第377章 战后处置第276章 襄樊之战的真正用意第1207章 退路第23章 反对第883章 吓退第213章 “谨慎”第591章 大昌集第806章 八阵图第1244章 全琮的心思第914章 压力第1184章 急袭第53章 蹴鞠第277章 矿营第209章 山间小道第418章 疲兵计第993章 真正的目的第919章 大婚第109章 江东舆论第900章 季汉的盘算第82章 蒙冲第1108章 曹叡的困境第1069章 休战第495章 柳隐第540章 散关之战第989章 战备第327章 孙尚香的选择第229章 结束对峙第367章 花关索第404章 姜冏和梁绪第404章 姜冏和梁绪第1221章 东征准备(二)第196章 潘濬的心思第1015章 朱桓立功第361章 和谈条件第745章 平叛策第671章 战事停歇第959章 中计第1165章 平策第1136章 出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