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平西之战2

这还不算,情况对于李自成来说,没有最坏只有更坏,随着入冬之后,李自成除了无法满足麾下大顺军兵将的粮食需要之外,也根本无法给麾下兵将提供足够的御寒之物,当兵的穿不暖,便去强抢百姓的冬衣,百姓就连最后御寒之物,也被掠夺一空,更是加重了饥荒情况,而且大顺军至此军纪已经极为败坏,除了抢吃抢喝之外,还强抢民女供他们玩弄,闹得西安府一带是乌烟瘴气、民不聊生,可以说大顺军到了这个时候,已经彻底失去了民心。

但是反观大中军这边,在获得了湖广这个时下中国的鱼米之乡,以及南直隶、浙江、江西这几个富裕之地之后,虽然大中朝财政也不宽裕,但是相较于李自成的大顺政权来说,可就是比他们强到天上了,而且现在大中朝在尚未一统天下之前,一切都还以军事为重,所以倾全国之力之下,后勤部门将各种物资源源不断的运入前线,补充到大中军之中,大中军兵将们刚一入冬,便基本上都换上了暖暖和和的棉衣,不虞会让将士们出现大批的冻伤!至于粮秣补给方面,虽然大中朝还远没有富裕到让说将士们顿顿有肉,但是粗茶淡饭倒是基本上能管饱的,这在乱世之中,已经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事情了,再加上军中兵帐充足,不会让当兵的露宿在野外受冻,所以大中军的士气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状态。

不少大顺军眼看着没法干了,偷偷的成群结伙的开始主动找大中军投降,有时候大中军的人马,拉开架势不需要攻击,仅仅是在阵前摆出一筐筐的大饼,缺吃少喝的大顺军便会立即崩溃,纷纷丢下武器,向大中军投降,只为了能换一个大饼填饱肚子,所以到了这个时候,李自成的大顺军根本已经没力量和大中军相抗了。

不过大批的降兵,也给大中军制造了不少的麻烦,养活这些降兵,对于大中朝来说也是一个相当头疼的事情。

因为众所周知,历史上各路农民军不少都曾经被大明官府招安过,可是明朝招安了这些农民军之后,却根本无力养活他们,这些起义军只要吃不饱肚子,便马上会复叛,使得明朝始终对于这些起义军是剿不胜剿,最终导致了大明的崩盘。

而现如今已经成为统治者的大中朝,也遭遇到了大明所遇的情况,虽然大批大顺军投降,但是即便是号称心狠手辣的阎重喜,也不敢将这些降兵都给杀掉,所以这些降兵还有难民,就必须要养活起来。

为此阎重喜和刘宝都颇为头疼,只能请后勤部不断的增加对前方的物资输送,来确保这些降兵不会被饿死。

后来还是后勤部想出了一个办法,利用大中军沿途增设的兵站,设立中转点,在商州、同州、鄜州三地,设立战俘营,将所俘大顺军以及难民,解除武装之后,全部输送到这三个地方临时集中编管。

同时着令这些俘兵,以劳动换食物,在这三地周边,择大批荒地令其开垦,虽然这时候是冬季,无法播种,但是这么多劳力被利用起来,却可以在这个冬季,整理出大量的荒田,开春之后,马上便可以耕作播种上粮食作物,最迟明年夏季的时候,便可以解决不少人的吃饭问题。

另外大批俘虏还可以趁着冬天,先用于修路架桥,恢复陕西久经战祸之后,无法维持的道路,为以后恢复陕西的经济先做好准备。

虽然这并不能减少眼下对于粮食的消耗,但是却为明年恢复陕西农业打下良好的基础,而且对于俘虏来说,大中朝即便是仁义,也不可能对他们顿顿管饱,一天两顿,一顿稀的一顿干的,维持他们生存最低所需的热量即可,再令其挖些野菜草根补充一下,饿不死就成,于是阎重喜和刘宝立即接受了这个意见,开始派人将这大批的降兵,沿着沿途的兵站,朝着安置地疏散,如此一来,最起码减少了前线兵马对于粮食的消耗数量,也减少了后勤运输的压力。

随着解决掉了西安府外围的大顺军之后,阎重喜和刘宝便在西安府城北合兵一处,短暂休整之后,便到了十二月间,十二月之后,陕西境内居然普降了一场大雪,道路积雪颇深,使得大中军原计划之中的进攻西安府的计划被迫放弃,改为了暂时于大顺军对峙。

但是大中军的停止进攻,对于李自成的大顺军来说,并没有让他们因此便得到了喘息的机会,尚剩余的十几万大顺军,对于李自成来说,到了十二月间,更是无力供养,能抢的他们这两个月已经都抢光了,能吃的他们也吃光了,进入十二月份之后,西安府城内外已经快变成修罗地狱一般。

沟壑之中到处都是无人掩埋的饿殍,于是大顺军一些兵将便开始吃人,而且吃人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在明末期间,各地的人吃人的情况十分普遍,在一些大顺军的军将授意之下,大顺军开始有组织的吃人。

他们先吃一些老弱的百姓,将大批已经快要饿死的百姓圈禁起来,然后分批杀掉,分解开之后,放入大锅之中煮食,这样的情况可以说是比比皆是,原来西安府城内的二十几万百姓,短短三个月间,便死的死逃的逃,整个西安府仅剩下了不到五万人。

李自成到了这个时候,也知道西安府已经守不住了,即便是大中军不攻打西安府,只要这么再拖上两个月,他的大顺军也彻底完了,于是李自成到了十二月间之后,得知大中军眼下暂时不准备攻打西安府,于是趁着这个机会,便下旨弃掉西安府,朝着汉中方向回撤,虽然汉中半年前被李栓柱派兵袭掠了一次,但是毕竟那里基础尚在,也比较容易就粮,更容易防守一些。

于是李自成便带着十几万大顺军弃守了西安府,带着这几年他这么多年来抢来的金银细软之物,逃往了汉中。

阎重喜得知之后,立即派出了数千精骑,赶往了西安府,沿途开始追击撤离西安府的大顺军,而他和刘宝则率领主力,随后进入到了西安府城中,收复了西安府。

可是当阎重喜率军抵达西安之后,看到眼中的景象却让所有人都震惊了,说起来他们这些军人,这么多年来什么样的惨景没有见过,但是当他们来到西安府的时候,还是被这里的景象给震撼了。

偌大的西安府以及周边方圆百里的区域,等大中军到来的时候,早已是一片赤地,一座座村镇都变成了无人区,几乎可以说是十村九空,原来相对于最繁华的西安府一带,几乎变为了不毛之地,再加上李自成率军撤离的时候,故意将西安府城内外许多建筑付之一炬,防止被大中军利用,更是让这一带变得凄凉无比。

道路两旁和沟壑之中,到处都是尸骨累累,甚至于可以看到到处都布满了一些白骨,很显然这些白骨是人的骨骸,是被大顺军屠杀之后充作了食物,看罢这样的场景之后,大中军上下无不义愤填膺,各个都忍不住破口大骂了起来。

当进入西安城之后,这里的景象更是让所有人为之心颤,原本拥有近三十万人口的西安城,当大中军到来的时候,城中仅剩下了区区不足万人的幸存者,而且这些幸存者各个形如枯蒿,一个个面如死灰,一脸的麻木,就如同行尸走肉一般,漫无目的地在城中游荡,寻找着可以果腹之物,来维持他们的生命。

就连阎重喜这样的硬汉,看到这样的景象,也不由得为之落泪,在抵达西安府之后,立即便下令以军粮放赈救济难民,在西安府城外设立起了数十个收容点,并且派出大批斥候携带上干粮,朝西安府周边搜索,一旦发现幸存者,便给予救助,并且将其引导到收容点暂时安置。

看罢了李自成大顺军的残暴之后,西路军上下将士无不为此感到义愤填膺,军中将士纷纷请战,要求出兵汉中,追杀李自成的大顺军。

虽然这个时候因为天气道路原因,并不是很好的开战时机,而且是临近了春节时分,但是阎重喜和刘宝商议之后,还是决定利用军心可用的这个机会挥师汉中,追杀李自成所部。

于是就在年关之前阎重喜和刘宝再次在西安府动身,率军踩着积雪,再一次扑向了汉中一带。

李自成弃西安府南逃汉中,其实是走的相当慌张,加上准备不足,沿途十几万大顺军跑的是丢盔弃甲,而且因为严冬的低温,加上沿途根本没有补给可言,只能靠着沿途袭掠地方百姓,来获取一些给养,所以大顺军在撤离西安府的时候,很快便出现了大批的逃卒现象。

无数大顺军的兵卒眼看着李自成已经不成气候了,跟着李自成只能是个死,所以在撤离西安府之后,几乎每天晚上,都有大批的兵卒悄悄脱离大队,要么钻入山林之中,要么就干脆掉头找大中军投降。

再加上阎重喜派出了以王承平为首的数千精锐骑兵,不断的在大顺军后面追击,驱赶着李自成的大顺军不得不一路奔逃,丝毫得不到一点喘息的机会,李自成虽然不断的派兵殿后,试图阻止王承平所率的大中军骑兵的追击,但是面对着杀神一般的大中军精锐骑兵,这些被勒令殿后的大顺军,往往只要碰上大中军骑兵的冲锋,基本上无一例外都会如同滚汤泼雪一般的被王承平领兵杀散。

别看李自成走的早,但是大中军这边反应也不慢,故此李自成率军刚刚撤出西安府,王承平便顶风冒雪的带着骑兵追上了大顺军,这一路上王承平所率的这支大中军如同一只猛犬一般,跟在大顺军的屁股后面,又是撕又是咬,每一口下去,都从大顺军身上咬下一大块肉,杀的后面的大顺军狼奔豕突,四处奔逃。

王承平经验十分老道,他心知仅凭他几千骑兵,尚不足以一下吃掉李自成这么多兵马,而且李自成经过这么多年的经营下来,毕竟也不是吃素的,虽然大顺军整体上实力不强,但是李自成身边却还有一支龙衣卫,这支龙衣卫皆为李自成的老部下,全部都是久经沙场血泊里面滚打出来的人,对李自成极为忠诚,而且全部都是骑兵,数量也在五千人左右,是大顺军的精华所在,战斗力极为强悍,算是大顺军的军中之军,打起仗来,各个都是不怕死之辈,李自成对其极为重视,不管任何时候,给他们的待遇,都远超过其它兵将,属于李自成的亲兵部队。

另外李自成手下大将各自还有自己的精锐家丁,数量加在一起也有两万余人,这些人一旦被逼急的话,不是他王承平眼下这几千骑兵便能吃掉的。

所以王承平审时度势,率军缀在李自成的大军后面,忽左忽右瞅准机会便猛扑上去对大顺军狠咬一口,一番屠杀之后,在李自成派兵围上来之前立即遁走,充分的利用他们骑兵的优势,打的李自成是苦不堪言。

几次李自成都受不了这种气,想要停下来将王承平这支骑兵给彻底吃掉,但是王承平始终都不给他这个机会,一触即走只采取游击战术,不停的对李自成大军进行袭扰,搞得李自成是怒不可遏,但是却又拿他们没有一点办法。

从西安府到汉中四百多里的路程,王承平居然率部硬是干掉了大顺军四万多人马,等李自成跑到汉中的时候,仅剩下了不到七万人马,三十多万大顺军,短短两三个月时间,便被大中征西大军给吃掉了一大半还要多。

李自成逃到汉中之后,真是欲哭无泪,原来他之所以敢和大中军叫板,主要还是错以为以他的兵力,虽然不见得能打得败大中军,但是以为大中军如果不齐集个十几万大军,恐怕也不太容易收拾他。

以他在开战之前的看法,即便是他麾下的兵将再不济,怎么也能拖个一年两年时间,这段时间可以让他喘口气,搞不好还有回天的机会。

但是他还是太高估他麾下兵马的实力了,而且肖天健根本就没把他怎么放在眼里,仅仅是调用了山西河南以及陕北一带的区区五万大中军,肖天健本人也没有御驾亲征,只是将对他大顺进剿之事,交给了麾下的大将阎重喜、刘宝、王承平来办,这些大中悍将,只用了不到三个月时间,便将他生生逼出了西安府,让他李自成再一次成了丧家之犬,三十万大顺军转瞬之间,如同滚汤泼雪一般,二十多万兵马就这么毁在了这些大中军兵锋之下,这一下他李自成知道了肖天健为何不肯答应他划地而治的要求了。

如若是他的话,他也不会答应这样的条件,大中军果真是太厉害了,等到了汉中之后,李自成才知道,他跑到汉中,其实也是个错误,汉中虽然是他的所谓“龙兴”之地,被他经营了三年之久,但是随着五月间他派高一功袭击郧阳,想要冲入湖广失败之后,他所谓的“龙兴”之地汉中,便遭到了驻守四川的大中军的彻底破坏。

原本他在汉中囤积的粮草,五月末的时候,被大中朝大将李栓柱,派兵一把火烧掉了大半,就连一些打造兵器的工坊,也被破坏,那些他好不容易搜罗起来的工匠,要么被杀要么就被大中军掳去,留给李自成的汉中一带的基础,业已被大中军破坏殆尽。

虽然现在他仅剩下了七万兵马,但是对于汉中来说,还是太多了,以汉中日下的物力,还是无法养活这么多兵马。

盘点了一下老本之后,李自成不仅有些绝望,但是他还是不肯认输,在他看来,虽然现如今战事不容乐观,可是比起当年他起兵造反的时候,他的本钱还是不少的,毕竟他还有七万兵马,只要稍事喘息之后,他还是有复振的可能的。

于是他在和诸将商议之后,再一次做出决定,朝四川进兵,争取能夺取四川,那样的话,他依托着四川山高路险的优势,还是有资本和大中朝继续为敌下去的。

商议之后,李自成立即派出刘宗敏,在这七万兵马之中,挑选出了一万精兵,再一次朝着利州方向出发,希望刘宗敏能先行为他打通利州,使得他可以在大中军追来之前,能领兵攻入四川,然后在四川和大中军继续抗衡。

于是刘宗敏立即带上了刘体纯,点齐了一万兵马,全部都是一些生活在山区,善于在山区作战的兵将,立即从汉中杀向了利州。

(今天奉上一个五千字大章!呵呵!另外今天牙床要拆线了!心中这个惴惴不安呀!到现在伤口还疼的要死!)

第36章 去留自便第181章 “名将”陨落第22章 长枪直刺初显威第147章 山西战局第155章 崇祯那本难念的经书第19章 官兵如匪第195章 增兵金州第55章 改进意见第62章 军情第22章 直面交锋第73章 以杀立威第214章 危及洛阳第37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第24章 逼上梁山2第36章 跟踪第52章 民劫第125章 觐见第201章 拒绝受降第15章 较量第101章 兵败如山倒第116章 监军太监第122章 糊涂胜利第60章 弃城第34章 初生牛犊不怕虎第116章 监军太监第30章 殿后而行第53章 新式鸟铳第202章 被迫无奈第51章 两强之战7第144章 大考第39章 再下一城第189章 建奴的困境第81章 绑腿第159章 河西村前哨战1第41章 骑战2第63章 喜讯连连第71章 敲定合作第165章 冒险第69章 看破第116章 监军太监第39章 突袭第170章 阻援第62章 总结第197章 一拖再拖第22章 奇袭队第56章 石桥攻防战6第170章 赵二驴的昏招第99章 借题发挥第130章 遇阻第26章 倒贴女奴第71章 事有诡异第226章 班底2第196章 闯王求援第68章 兵还洛阳第95章 寨门之战第171章 死士第183章 皇帝乞讨第73章 要死要活第182章 郑家乞降第171章 入福建第4章 粮荒第39章 蒙古八旗第185章 海贸集团公司第219章 终章第109章 天不作美第18章 行赏第34章 险胜第87章 鸡飞狗跳第63章 局面转换第61章 君子一言第205章 永历的解决第35章 克城第46章 事有异常第230章 失望第38章 扩大战果第54章 两强之战10第174章 好消息第22章 奇袭队第172章 伏兵四起第24章 捷足先登第48章 调戏第80章 顺义城下第228章 恐怖军力第39章 奴酋的争论第129章 填壕第99章 借题发挥第100章 逆袭2第41章 报复第35章 等第170章 背叛第130章 雄兵攻城第55章 直扑中军第145章 投靠者第156章 各个击破第96章 逼上梁山第24章 捷足先登第45章 偷鸡不成第38章 人才第188章 第二次北伐第117章 任凭处置
第36章 去留自便第181章 “名将”陨落第22章 长枪直刺初显威第147章 山西战局第155章 崇祯那本难念的经书第19章 官兵如匪第195章 增兵金州第55章 改进意见第62章 军情第22章 直面交锋第73章 以杀立威第214章 危及洛阳第37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第24章 逼上梁山2第36章 跟踪第52章 民劫第125章 觐见第201章 拒绝受降第15章 较量第101章 兵败如山倒第116章 监军太监第122章 糊涂胜利第60章 弃城第34章 初生牛犊不怕虎第116章 监军太监第30章 殿后而行第53章 新式鸟铳第202章 被迫无奈第51章 两强之战7第144章 大考第39章 再下一城第189章 建奴的困境第81章 绑腿第159章 河西村前哨战1第41章 骑战2第63章 喜讯连连第71章 敲定合作第165章 冒险第69章 看破第116章 监军太监第39章 突袭第170章 阻援第62章 总结第197章 一拖再拖第22章 奇袭队第56章 石桥攻防战6第170章 赵二驴的昏招第99章 借题发挥第130章 遇阻第26章 倒贴女奴第71章 事有诡异第226章 班底2第196章 闯王求援第68章 兵还洛阳第95章 寨门之战第171章 死士第183章 皇帝乞讨第73章 要死要活第182章 郑家乞降第171章 入福建第4章 粮荒第39章 蒙古八旗第185章 海贸集团公司第219章 终章第109章 天不作美第18章 行赏第34章 险胜第87章 鸡飞狗跳第63章 局面转换第61章 君子一言第205章 永历的解决第35章 克城第46章 事有异常第230章 失望第38章 扩大战果第54章 两强之战10第174章 好消息第22章 奇袭队第172章 伏兵四起第24章 捷足先登第48章 调戏第80章 顺义城下第228章 恐怖军力第39章 奴酋的争论第129章 填壕第99章 借题发挥第100章 逆袭2第41章 报复第35章 等第170章 背叛第130章 雄兵攻城第55章 直扑中军第145章 投靠者第156章 各个击破第96章 逼上梁山第24章 捷足先登第45章 偷鸡不成第38章 人才第188章 第二次北伐第117章 任凭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