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首尾两端

朱聿鐭坐在马车上,连连催促护随人员加快速度,自从他得知崇祯帝自缢于北京的消息之后不久,便立即被张肯唐等人扶起来做了这个绍武帝,作为朱家后裔,本来他还一心想要重整河山,光复大明帝国。

可是当他当上了这个所谓的皇帝之后,才发现他所谓的理想根本就是一场梦境罢了,他这个皇帝根本就是一个傀儡,虽然在张肯唐和郑芝龙的辅佐之下,他搭建起了一个草台班子,设立了六部,但是他在登基之后才发现,事情根本没有他想的那么简单。

先不说大中军如何厉害,单单说福建的政务,他便没有一点权力,军权几乎全部都把持在了郑芝龙的手中,而政务权力则都旁落在了那些文臣手中。

更让他郁闷的是就在他登基之后,两广那边的明朝旧吏们也在广东扶起了同样是朱家子孙的朱由榔,成立了一个永历政权,这倒好,小小的南方之地,居然同时出现了两个南明政权,仅有的一点资源,也基本上都被他们用来两个小南明朝廷争夺名分上了。

所以虽然他登基了半年时间,两个南明朝廷非但一块失地也没有从大中军手中夺回来,而且局势却日益糜烂,大中军逐渐从北方腾出兵力,将他们生存的空间挤压的越来越小。

这还不是他要逃走的原因,最重要的原因是在年前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整个福建到处都在传言,郑芝龙正在于大中朝何谈,准备投降大中朝。

这个消息到底是怎么传出来的,朱聿鐭并不清楚,但是诸多大臣都对此事表示出了极大的担忧,而且多次对朱聿鐭建言,让朱聿鐭罢免郑芝龙。

但是朱聿鐭充其量也就算是一个被供奉的泥胎,现如今他的绍武政权无论是军队还是财政,全要靠郑芝龙来扶持,他又怎么可能罢免郑芝龙,夺了郑芝龙的兵权呢?

现如今他所谓的绍武军,其实根本就是郑家的私兵,军饷是郑家发的,兵将们只认得他郑芝龙,又有多少人肯听他这个傀儡皇帝的话呢?

所以一些大臣的建言根本就是笑话,为此朱聿鐭年前召见了郑芝龙,对郑芝龙问及了有关他和大中朝议和之事,但是却被郑芝龙矢口否认,到了过年期间,这样的风传更是在福建各地甚嚣尘上。

成语说的好三人成虎,谣言传的多了,也会被人信以为真,何况郑家和大中朝谈判,绝非是空穴来风之事,这几月间有不少明朝旧吏从北方逃到南方,其中谁也说不清到底多少人是真的效忠于大明王朝,来投奔南明两个小朝廷的,也说不清里面又有多少人是已经暗中投靠了大中军,前来充当说客,或者是来给大中军充当细作的。

总之朱聿鐭不得不相信郑芝龙已经开始动摇,这对于他来说无疑是一个噩耗,他的绍武朝立足的根本就是郑芝龙的郑军,假如郑芝龙一旦投降大中朝的话,那么第一个遭殃的便肯定是他朱聿鐭,他可是郑芝龙投降大中朝的最佳的投名状,所以过罢年之后,朱聿鐭真的是坐不住了。

于是朱聿鐭暗中便将张肯唐等他信得过的重臣招至了他的宫中,密议对策,但是张肯唐这些人皆身为文官,手中并无多少兵可用,根本不能拿郑芝龙怎样,而张肯唐也怕郑芝龙一旦投降,会对他先下手,于是张肯唐等人便怂恿朱聿鐭放弃这个帝位,干脆逃往两广投靠永历朝,即便是皇帝当不成,起码可以保住性命。

于是朱聿鐭思前想后一番之后,觉得性命还是重要一些,更何况这种傀儡皇帝当的也不痛快,做不做这个皇帝对他来说都已经是无所谓了。

在上元节过后,朱聿鐭终于下定了决心,背着郑芝龙,暗中让张肯唐联络了一个叫方正明的都指挥佥事,并且笼络了千余名效忠于大明的明军旧部,突然间便护着朱聿鐭逃出了泉州府,一路朝着广东方向逃去。

什么皇帝不皇帝,朱聿鐭这会儿已经不在乎了,他只想着赶紧离开这个是非之地,有多远走多远,至于永历帝会如何安置他,这会儿他暂时已经顾不上了。

负责镇守泉州的大将正是郑芝龙的弟弟郑芝豹,郑芝豹怎么也没有想到,绍武帝居然会在这个时候选择逃离泉州,连皇帝的位子都不要了,所以起初有人禀告他,说都指挥佥事方正明带领千余明军旧部,离开泉州的时候,他还没怎么在意,只是派人去追上方正明,问其要做什么。

而方正明则回答,说奉旨前往漳州府,增援在漳州府以南的兵马,而这个时候绍武朝的军事方面并没有统一,虽说以郑芝龙的郑军实力最强,但是毕竟郑芝龙并未控制全部兵马,一些福建的明军并没有全部接受郑芝龙的统御,故此虽然郑芝豹有点怀疑方正明此行的目的,但是起初他以为最多方正明也就是看不惯他们郑家把持绍武朝的军权,想要离开这里罢了。

对于那千余名明军,郑芝豹也没想怎么样他们,他们走了正好,也省的他们郑家要出钱出饷来养活他们了。

但是随后郑芝豹才发现,事情没有他想的那么简单,方正明跑的时候,张肯唐也不见了踪影,接着宫中传出消息,说绍武帝也突然失踪了,郑芝豹这才意识到出大事了。

于是郑芝豹一边派人立即快马加鞭朝南追赶绍武帝一行人,一边赶紧派人给郑芝龙报信。

但是这个时候他动作已经慢了许多,绍武帝在张肯唐和方正明等人的护送下,已经远离了泉州府,快要进入到漳州府了。

郑芝龙听闻这个消息的时候,绍武帝已经跑了快一天时间了,所以郑芝龙惊得是目瞪口呆,一时间也有点麻了手脚了。

要知道现如今他郑芝龙之所以能名正言顺的控制福建,最重要的就是他曾经是大明福建总兵官,而绍武帝则是他立足的根本,绍武帝在,他便可以名正言顺的执掌兵马,但是现如今绍武帝突然之间,便弃了他而去,就等于是已经彻底于他决裂,他便不再是什么绍武朝兵马大将军了。

而前段时间因为绍武帝和永历帝的身份之争,他郑家已经和两广的永历朝闹得是兵戎相见,把永历朝上下给得罪了个光,现如今绍武帝也弃他而逃,这就等于让他失去了立足的政治基础,即便是现在他想向永历称臣,估计永历朝也难以再信任与他了。

所以绍武帝的突然逃走,对于郑芝龙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的打击,有绍武帝在,他还有一点政治资本,可以名正言顺的在福建招募兵马,跟大中朝相对抗,但是没了绍武帝,他的身份便非常尴尬了,如此一来,他就不再有合法的身份,充其量也就算是一支私军,什么名分都没有了。

于是听到这个消息之后,郑芝龙被惊得顿时有点手忙脚乱,立即下令派人快马加鞭赶往漳州府,以期能赶在绍武帝逃到广东之前,令漳州府的守军将绍武帝截下来,那样的话他便还有回旋的余地。

可是郑芝龙最终还是慢了半步,就在他的人赶到漳州府的时候,绍武帝一行人已经提前一步逃入了广东,漳州驻防的郑芝龙的兵马,虽然怀疑他们一行人的目的,但是因为带队的乃是时下绍武朝的吏部尚书张肯唐,而且随行的还有都指挥佥事方正明,而且他们声称是奉了圣旨,要前往广东和永历朝议和,故此当地守将虽然怀疑,但是也没有理由截下他们,故此在郑芝龙的军令到达之前,便将他们一行人放过了漳州府,进入到了广东境内。

等郑芝龙的军命到达漳州府的时候,漳州守将想要再追绍武帝一行,已经是为之晚矣,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绍武帝逃到了永历朝的控制范围之内。

如此一来,郑芝龙便算是没了主意了,于是郑芝龙立即召集他麾下的人等,商议此事该如何处置。

出了这等大事,对于郑芝龙一系的人来说,无疑让所有人都乱了分寸,虽然他们也大多知道,郑芝龙眼下正在和大中朝商议接受大中朝招抚之事,有人便提议,既然现在绍武帝逃离了福建,他们便已经没有了明朝的官身,与其两边受夹板气,倒不如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现在就投顺大中朝拉倒。

但是也有人认为,现在他们投顺大中朝,还为时过早,毕竟大中朝尚未给他们郑军今后的地位以及身份一个明确的答复,现如今便急于投顺大中朝,很显然不是上策,现如今虽然绍武帝已经逃离了福建,但是他们手中也并不是没有牌打,永历朝肯定是不愿意看着他们这样一支实力很强的兵力倒向大中朝的,所以即便是先前他们闹得很是不快,但是只要他们手中有兵有马还有战船,那么永历朝便不会轻易坐视他们就这么投顺大中朝的。

所以有人提议,如果想要卖出好价钱的话,现在可以先投顺永历朝,然后再跟大中朝讨价还价,如果大中朝想要彻底灭掉大明的话,那么就不得不给他们开出一个好的价钱。

郑芝龙听着手下这些文臣武将们的意见,一时间也有点没了主意,本来他是想要现在就答应大中朝的条件,投顺大中朝拉倒,但是因为大中皇帝肖天健不许他私养私兵,这年头手头有兵马,才能腰杆硬,这本钱一旦没的话,他郑家就等于成了俎上之肉,只能任凭大中朝宰割了。

于是郑芝龙思量再三之后,还是决定同时跟两边联络,先看看谁的开价高再说,就在绍武帝逃离福建之后,郑芝龙终于在漳州息兵罢战,并且派出了手下大员紧随绍武帝之后,赶往了广州府。

第84章 城破第52章 危局第134章 死士陷阵第58章 决胜3第138章 南方战前准备第60章 石桥攻防战、震怒第28章 送行第27章 兜头凉水第69章 磨刀霍霍第47章 尔虞我诈第134章 暂时歇兵第31章 暂时失利第102章 大捷第192章 光复锦州第74章 诱惑第115章 暴跳如雷第59章 还归第211章 中转站和桥头堡第35章 等第34章 陇州之战1第36章 跟踪第192章 缩头鸟第15章 求援第65章 求战第149章 济生堂第93章 三顺王第98章 合纵第73章 要死要活第208章 再打庐州第104章 焦头烂额第78章 李过之惑第133章 掌控阳城第208章 酣战第37章 杀降第55章 侥幸第20章 毫无悬念第144章 大考第62章 收复失地第27章 反应各异第54章 两强之战10第34章 险胜第54章 石桥攻防战4第1章 乌龙之战第75章 通州会战2第141章 血腥善后第101章 大帅有请第187章 兵发洛阳第126章 激将第83章 再败第78章 望远镜和燧发枪第82章 收获红利第52章 两强之战8第81章 进来容易出去难第32章 脱离第2章 兵至韩城第230章 失望第78章 兵围开封第67章 不得不战第143章 曹文耀的异常第11章 夜袭第129章 妖言惑众第4章 打劫目标第15章 以身为质第36章 陇州之战3第52章 民劫第41章 激战山海关第35章 多尔衮的圈套第215章 远航第54章 石桥攻防战4第11章 夜袭第33章 英魂第99章 山海关之役5第54章 逆攻第3章 困境第116章 官道口兵堡第183章 赴京听封第141章 中华之危第170章 背叛第15章 巡视第161章 交锋第145章 明清和议第33章 兵临城下第119章 顺江而下兵至岳州第60章 鞑子避战第5章 传教士第66章 试枪第143章 纠结的郑芝龙第93章 装神弄鬼第181章 “名将”陨落第45章 下一个目标第112章 大军来犯第102章 王家祯的抉择第93章 溃逃第103章 震慑第120章 官道口决死战3第162章 不幸言中第37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第136章 人选第36章 陇州之战3第166章 吴三桂
第84章 城破第52章 危局第134章 死士陷阵第58章 决胜3第138章 南方战前准备第60章 石桥攻防战、震怒第28章 送行第27章 兜头凉水第69章 磨刀霍霍第47章 尔虞我诈第134章 暂时歇兵第31章 暂时失利第102章 大捷第192章 光复锦州第74章 诱惑第115章 暴跳如雷第59章 还归第211章 中转站和桥头堡第35章 等第34章 陇州之战1第36章 跟踪第192章 缩头鸟第15章 求援第65章 求战第149章 济生堂第93章 三顺王第98章 合纵第73章 要死要活第208章 再打庐州第104章 焦头烂额第78章 李过之惑第133章 掌控阳城第208章 酣战第37章 杀降第55章 侥幸第20章 毫无悬念第144章 大考第62章 收复失地第27章 反应各异第54章 两强之战10第34章 险胜第54章 石桥攻防战4第1章 乌龙之战第75章 通州会战2第141章 血腥善后第101章 大帅有请第187章 兵发洛阳第126章 激将第83章 再败第78章 望远镜和燧发枪第82章 收获红利第52章 两强之战8第81章 进来容易出去难第32章 脱离第2章 兵至韩城第230章 失望第78章 兵围开封第67章 不得不战第143章 曹文耀的异常第11章 夜袭第129章 妖言惑众第4章 打劫目标第15章 以身为质第36章 陇州之战3第52章 民劫第41章 激战山海关第35章 多尔衮的圈套第215章 远航第54章 石桥攻防战4第11章 夜袭第33章 英魂第99章 山海关之役5第54章 逆攻第3章 困境第116章 官道口兵堡第183章 赴京听封第141章 中华之危第170章 背叛第15章 巡视第161章 交锋第145章 明清和议第33章 兵临城下第119章 顺江而下兵至岳州第60章 鞑子避战第5章 传教士第66章 试枪第143章 纠结的郑芝龙第93章 装神弄鬼第181章 “名将”陨落第45章 下一个目标第112章 大军来犯第102章 王家祯的抉择第93章 溃逃第103章 震慑第120章 官道口决死战3第162章 不幸言中第37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第136章 人选第36章 陇州之战3第166章 吴三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