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奴酋的鬼胎2

崇祯也确确实实的按照皇太极的设计,将大批辽东军和关宁军调入了关内,去对付刑天军,可是让皇太极大为泄气的是这些大明官军们实在是太不给力,各路人马入关之后,非但没有像他预想的那样,将刑天军击败,也未能从根本上削弱刑天军的实力,反倒是数路兵马南下之后,纷纷在刑天军的兵锋之下冰消瓦解,先是王朴兵败,接着三月底孙传庭率领的吴三桂、白广恩、马科等部便在阳谷县兵败,孙传庭被肖天健生擒而去,吴三桂死于乱军之中,白广恩被马科逼降了刑天军,马科后来又被傅宗龙用计砍掉了脑袋。

崇祯费劲巴拉的好不容易组织起来的最后一搏,便这么在肖天健和他麾下的刑天军面前彻底以失败告终,非但没有能挽回败局,反倒是丧失掉了他手中可用的最后一大批的兵马,其中不少兵将,事后都倒戈投降了刑天军,反倒是助长了刑天军的实力,也使得原来皇太极设定的想法都没有从根本上实现,最多也就是大大削弱了大明朝在山海关内外的实力。

大明的失败,不但让朱由检泄气不已,就连在关外一直观望关内战局的皇太极一众奴酋们也都失望不已,在孙传庭兵败之后,建奴方面基本上以及可以确定,大明朝完了!下一步刑天军一统中原也仅仅是时间问题。

于是建奴上下顿时都又产生出了一种危机感,不得不加速为下一步和刑天军为敌提前做充足的准备。

其实在崇祯十二年多尔衮、岳托返回关外,皇太极了解到了刑天军的强悍之后,便已经开始为下一步对付刑天军做起了准备工作,在崇祯十二年间,皇太极下旨将汉军原来的两旗也扩编成了八旗,从此彻底形成了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八旗这样的八旗制度,同时也使得汉八旗的成立,被提前了一年多的时间。

在做出成立汉八旗的决定之后,关外建奴控制区内的大批辽东汉人和大批被掳到关外的汉人以及投降建奴的汉军,大批被编入到汉八旗之中,二十人抽一丁编练成汉八旗军,分别由耿忠明、孔有德等投靠建奴的汉奸们通带。

而且皇太极接受多尔衮的建议,颁发旨意,在关外各产铁之地,一方面搜罗汉人工匠,一方面利用这些汉人工匠们加大铸造火炮和打造鸟铳的力度,并且将原来缴获的大批大明官军的火铳、鸟铳、三眼铳等等火器重新挑拣出来,配发到各旗汉军之中,下旨令这些汉军旗旗主们加大对麾下汉军的操练,打算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所以从崇祯十二年末开始,整个关外建奴控制区之内,到处都在编练使用火器的汉军,特别是关外盛京(沈阳)和辽阳等地,更是铁炉林立,大批工匠夜以继日的铸炮和打造鸟铳等火器,而且还分设出了很多的作坊,专门制造火药,在这一年下来之后,建奴已经武装起来了数万的汉军,这些汉军也效仿刑天军的战法和编制,基本上全部以步军为主,军中有近半兵卒使用火器,倒是看上去还真是有点像刑天军的战法了。

刑天军在阳谷县大败孙传庭麾下的官军之后,消息很快便传至关外,当时皇太极和一众手下的奴酋们便预计刑天军很可能会在大败入关的辽东军之后,会直接挥师北上攻打京辅、山东之地,最终攻打大明京师,夺取天下,于是便立即在崇祯十三年四月间开始调动兵力朝锦州一带汇聚,准备一旦刑天军北上,他们便也一起南下,给大明来一个痛打落水狗,争取抢在刑天军前面,攻克山海关一带,打到大明京师,夺取北京城。

皇太极和手下奴酋们想法其实很简单,就是想要效仿当年大辽和北宋的情况,在刑天军立国之前,先夺占燕云之地,形成居高临下俯瞰中原的局面,为今后和刑天军为敌夺取中原打下基础。

多少了解点历史的人都知道,北宋立国的时候,辽国其实已经很强大了,并且早于北宋立国几十年的时间,石敬瑭为了称帝,获取辽国的强大支持,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了辽国,北宋终其一百多年时间,想要夺回燕云十六州,都未能成功,而且对辽国屡战屡败,甚至于在辽国即将覆灭的时候,也没有能击败残存的辽军控制住燕云之地。

所以皇太极和手下奴酋们也认为,只要提前控制住燕云之地,那么即便是肖天健和他的刑天军今后立国,也只能面对这样的既成事实,想要再从他们大清国手中夺回燕云之地就难上加难了。

可是皇太极对于建奴军的调动,也马上引起了现任的蓟辽总督洪承畴的注意,洪承畴眼下可还是十分效忠大明王朝的,而且他根本就不相信皇太极会和大明诚心实意的议和,所以当初他在明清议和的时候,便一力反对,但是因为他知道的时候,木已成舟,洪承畴也无力回天,只能奉旨撤离了锦州城,率部撤防到了宁远,并且将原来锦州一带的大批汉民迁至了宁远一带,陈兵布防,严防建奴趁机再次南下入寇。

这一年来,虽说朝廷从关外调离了大批官军入关,使得洪承畴麾下控制的官军兵力大不如以前,可是洪承畴却还是做了很大的努力,来增强辽东军力,同时奏请皇上朱由检,一改以往令出多头的局面,将大权归于他一人之手,统一对辽东诸军进行调控,虽说兵力下降严重,但是麾下留下的官军在他的统御之下,战斗力却有一定的提升。

建奴军刚有异动,洪承畴便提前发现了,于是立即便调集辽东兵马增援宁远和山海关一带,这一次双方都进行了比较充分的战争准备。

建奴方面抽调出了十几万满蒙汉八旗大军,先是汇聚在了锦州一带,做好了向南攻进的准备,而洪承畴则调集了五万大军于宁远和山海关一带布防,做出了死守不退的架势。

双方仅仅是战前准备便耗费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就在大战一触即发的时候,皇太极却发现他和手下们误判了刑天军的行动,刑天军在阳谷县大败大明官军之后,却并未如同他们所料的那样,随即便向北攻打京辅和山东等地,仅仅是控制了绝大部分山西地盘之后,便开始分兵将主要进攻的方向放在了南直隶一带。

于是皇太极立即判断出刑天军下一步肯定是先打南直隶,待控制住南直隶以及大块江南的地盘之后,才可能会朝北攻进,于是他现在就打宁远,显然是有点太急躁了一些,毕竟汉八旗新建不久,战斗力还不是很强,而且很多装备还没有到位,时间上还是允许他再多准备一段时间的,于是他在仔细考虑过之后,又和手下谋臣们商议了一番,认为马上就打宁远入关,不如再等一下准备的更充分一些再说,毕竟洪承畴手下还有六七万官军可以调动,这些官军死守要隘,他们如果想要拿下燕云之地,肯定还是要进行一番苦战,倒不如再等等观望一下风头,寻找更好的时机再说不迟。

结果是在崇祯十三年六月间,本来已经是战云密布的锦州、宁远等地,突然之间建奴军又开始后退,回到了他们的地盘上,使得这场大战顿时便消散于无形之中,结果害得洪承畴和众多辽东军兵将们白忙活了好一阵子,还耗费了大批的钱粮。

而这一次皇太极的撤兵,也却是是相当明智之举,虽然崇祯十三年上半年入关的官军在关内对刑天军的作战之中大败亏输,但是北方留守的官军却还是具有相当的战斗力的,这个时候官军尚没有出现严重的缺粮缺饷的情况,留守的官军还有相当的实力充分利用地形上的优势与之对抗,皇太极如果再五六月间发动攻势,攻打宁远和山海关的话,还真就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但是待到了几个月之后,情况便开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肖天健率领刑天军在十月间攻占了南京城,并且进而迅速的攻占了扬州、镇江、苏州、松江府等地,彻底掐断了南直隶对北方京师一带的财政粮食的供应,使得大明朝廷的财政和粮食储备顿时便出现了严重的亏空,京师也出现了粮价暴涨的情况,更不用说是镇守关宁的这些官军了。

北方的官军在进入十月份之后,便开始断绝了粮饷的补充,军中和地方都开始出现了严重的粮食短缺情况,当地所产的粮食根本不足以养活这么多人和军队,到了崇祯十三年年底的时候,也就是肖天健正在南京城紧锣密鼓的准备登基立国的时候,整个关宁一带都开始出现了严重的粮荒。

关宁军到了这个时候,已经拿不到该领的军饷了,就连吃饱肚子也开始出现了问题,一些军将为了让当兵的吃饱肚子,于是便不惜开始纵兵抢掠百姓,使得关宁一带的局势立即便陷入了混乱之中。

第25章 铁骨破军第36章 意外的斩获第100章 赏功罚过第59章 石桥攻防战、死神之镰第93章 溃逃第41章 报复第63章 崩溃第67章 不得不战第68章 风水炮手第105章 有得有失第180章 大中天工全书第25章 胁迫入伙第191章 叔侄密议第42章 内丘之战3第177章 小常原之战1第130章 困兽第140章 火箭弹第61章 君子一言第7章 潜入第17章 天下乌鸦一般黑第173章 憋屈之极第8章 都是尿惹的祸第67章 惨烈屠杀第218章 大战帷幕第54章 两强之战10第67章 马贼第15章 螳螂捕蝉第95章 认赌服输第103章 祖宽之忧第29章 挑衅第105章 美女秘书团第108章 未雨绸缪第145章 名将之死第27章 合作第101章 大帅有请第182章 风波平息第88章 医护队第73章 要死要活第31章 暂时失利第237章 大阅兵4第92章 弃卒第85章 巡视乡里第183章 皇帝乞讨第101章 山海关之役7第31章 好大绿帽第217章 皇长子第131章 区别对待第72章 斥候的对决第72章 烦恼第170章 背叛第123章 李家主将第74章 诱惑第212章 再下两城第53章 初战失利第119章 背叛第229章 宝船旧址第21章 复合手雷第89章 溃城而出第80章 顺义城下第48章 两强之战3第124章 李自成的老底第133章 抛车建功第102章 大捷第11章 忠臣赴死第68章 兵还洛阳第131章 借头示威第214章 飞速发展第169章 攻营第81章 得胜还师第236章 大阅兵3第24章 迷情夜2第160章 河西村前哨战2第71章 最后一击第210章 殖民主义的发端第34章 骑兵逆袭第82章 暗度陈仓第123章 绝望反击第134章 朝议3第93章 溃逃第5章 口水战第76章 便宜可捞第85章 屠奴第102章 血案元凶第164章 兵饷制第54章 逆攻第51章 残酷的开始第67章 怒而还师第193章 四面开花第94章 以汉制汉第89章 三棱刺第165章 应对第139章 杀鸡儆猴第65章 两害相遇第94章 一触即发第66章 步骑对阵1第197章 交易第63章 喜讯连连第12章 火牛冲阵第140章 火箭弹第42章 极其无耻
第25章 铁骨破军第36章 意外的斩获第100章 赏功罚过第59章 石桥攻防战、死神之镰第93章 溃逃第41章 报复第63章 崩溃第67章 不得不战第68章 风水炮手第105章 有得有失第180章 大中天工全书第25章 胁迫入伙第191章 叔侄密议第42章 内丘之战3第177章 小常原之战1第130章 困兽第140章 火箭弹第61章 君子一言第7章 潜入第17章 天下乌鸦一般黑第173章 憋屈之极第8章 都是尿惹的祸第67章 惨烈屠杀第218章 大战帷幕第54章 两强之战10第67章 马贼第15章 螳螂捕蝉第95章 认赌服输第103章 祖宽之忧第29章 挑衅第105章 美女秘书团第108章 未雨绸缪第145章 名将之死第27章 合作第101章 大帅有请第182章 风波平息第88章 医护队第73章 要死要活第31章 暂时失利第237章 大阅兵4第92章 弃卒第85章 巡视乡里第183章 皇帝乞讨第101章 山海关之役7第31章 好大绿帽第217章 皇长子第131章 区别对待第72章 斥候的对决第72章 烦恼第170章 背叛第123章 李家主将第74章 诱惑第212章 再下两城第53章 初战失利第119章 背叛第229章 宝船旧址第21章 复合手雷第89章 溃城而出第80章 顺义城下第48章 两强之战3第124章 李自成的老底第133章 抛车建功第102章 大捷第11章 忠臣赴死第68章 兵还洛阳第131章 借头示威第214章 飞速发展第169章 攻营第81章 得胜还师第236章 大阅兵3第24章 迷情夜2第160章 河西村前哨战2第71章 最后一击第210章 殖民主义的发端第34章 骑兵逆袭第82章 暗度陈仓第123章 绝望反击第134章 朝议3第93章 溃逃第5章 口水战第76章 便宜可捞第85章 屠奴第102章 血案元凶第164章 兵饷制第54章 逆攻第51章 残酷的开始第67章 怒而还师第193章 四面开花第94章 以汉制汉第89章 三棱刺第165章 应对第139章 杀鸡儆猴第65章 两害相遇第94章 一触即发第66章 步骑对阵1第197章 交易第63章 喜讯连连第12章 火牛冲阵第140章 火箭弹第42章 极其无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