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殖民主义的发端

随着吕宋省的成立,大中朝彻底踏上了海外扩张的道路,虽然这条道路充满了血腥,甚至于可以说是掠夺和不道德的行为,但是肖天健却知道,这对于中国想要未来继续傲立于世界之巅,却是一条必然的道路,而且任何时代,扩张便意味着屠杀和掠夺,战争的本质其实就是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只有胜利者才能书写历史!

如果中国错过了这个时代的话,那么便永远坐失这个良机,只能成为亚洲的强国,却无法在今后问鼎世界强国之列。

故此他多次召集文武群臣,对他们阐述什么才叫殖民主义,以及殖民行动将会给中国带来什么样的利益,在经过数次他的详细阐述之后,内阁和军方都明白了什么叫做殖民主义,虽然这跟中国儒教所学有所冲突,但是无疑这种殖民主义却可以给大中朝带来巨额的财富和利益,这一点谁也不能否认。

由于肖天健的潜移默化,现如今这些大臣和军方重将,都逐渐的接受了肖天健的想法,目光开始变得更加久远,于是他们全部同意了肖天健对于未来殖民道路的规划。

另外走殖民化道路,对于大中朝还有一个很大的好处,那就是通过殖民移民,大中朝也可以从此彻底解决国内土地的矛盾的问题,大中朝现如今在国内推行的限制土地兼并的政策,其实并不是一个很好的政策,短期之内却是可以缓解国内阶级矛盾,但是长期下来,却不利于对于社会财富的发展。

故此必须要有一个新的办法来解决这种矛盾,之前也许单在大路上找到这个办法还真就不太容易,但是现如今在大中朝决定走殖民主义道路的时候,这种矛盾便可以通过夺占殖民地获取新土地,来化解掉这种矛盾了。

许多地主有钱人不是喜欢囤积土地吗?不喜欢搞什么实业吗?之前大中朝国内限制他们的土地兼并,让他们手中的钱,没有出路,但是对于殖民地的土地,就是另外一说了。

只要他们有钱,那么大中朝便可以将殖民地的土地卖给他们,而且不限制他们购买土地的面积,如此一来,便可以引导有钱人先去殖民地拓展,之前紧靠着出洋的华商,是远不能满足大中朝对殖民地的控制的,现在通过让国内地主和富人阶层,在海外殖民地购置土地,便可以加速国内朝海外移民。

这么做一是可以满足这些地主阶层对于土地的渴望,另外还可以大大加强中国人对于海外殖民地的控制力,当然期间肯定会遭到当地土著的反对,不过这也算不了什么,只要大中朝在当地保持一定的武力,来保护移民的利益,那么就不怕当地土著闹出什么幺蛾子。

即便是几百年之后,可能殖民地还会闹起独立运动,但是即便是如此,在大批华人移民之后,这些殖民地也不可能在全部割断和中国的联系,这一点后世的西方列强已经证明,特别是英联邦国家,更是保证了英国在全球的利益。

所以又这样的旧时空的前车之鉴,肖天健自然不会错失这个大好良机。

于是在大中军控制了吕宋之后,大中朝的殖民计划便开始暗中制定了出来,同时朝廷通过中华月报大肆在国内宣传,吕宋的土地如何的肥沃,好像是遍地都是黄金一般,而且在那里,将不会再限制地主购买土地的数量,鼓励国内有钱阶层,到那里购买土地开垦。

虽然中国人有很深的恋土情结,许多人虽然得知了这样的消息,但是却并没有马上采取行动,许多地主虽然感觉到这是一个机会,但是却因为故土难舍,一时半会儿还不敢轻易跑到那么远的地方去购买土地。

但是也不乏一些有远见的地主,特别是福建广东一带的地主阶层,却因为长期接触海上贸易,思想更为开放一些,这些人马上便意识到了其中蕴含的巨大利益,于是立即便有人跑到官府之中,报名要前往吕宋购买土地。

即便是一些有钱人没敢轻易涉险,亲自去吕宋,但是也派出了家族成员,先期前往吕宋打探情况,准备随时下手购买土地。

新任的吕宋省长,自然想要快速打开局面,拿出了一套优惠政策,来推销吕宋的土地,甚至于同意分期付款的方式,来对吕宋的土地进行发卖。

作为朝廷喉舌的中华月报又长篇累牍的加以宣传,甚至于肖天健还直接命令海贸集团在广州和泉州两地,调拨几条大型海船,作为客轮使用,开通了前往马尼拉的定期客运航线,甚至于免去前往吕宋移民的船资,途中还提供良好的膳食服务,来吸引更多的华人到吕宋投资购置开垦土地。

就连中华银行,也趁势在马尼拉设立分行,为移民提供低息贷款,供移民购置当地的土地,或者是开办工厂。

进而肖天健又命令吕宋省,在当地开办新学,推广中文,强令当地黑皮猴子的子女入学,接受中文教育,说白了就是文化侵略,长期下去,总有一天要让这里彻底的中国化。

一系列的举措下来之后,于是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乘船前往了吕宋省,虽然开发吕宋省,将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这个起步还是相当不错的,中国人的坚韧,只要到了那里,便会落地生根,用不了几十年时间,吕宋省便会真正的成为中国的一个行省,彻彻底底的归入到了大中国的体系之中。

另外肖天健还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在吕宋省的驻军兵将,在服役期间,可以将他们的家人也接到吕宋安置,官方给予他们土地,并且提供房屋,供他们在当地安家,待到他们服役期满之后,还会每个人直接在当地授给他们大量的土地,作为他们的养老之用,这些驻军今后便会成为移民中的中坚力量,同时也可以成为地方武装力量,保护他们自己的村镇城堡。

就在吕宋省紧锣密鼓的推行土地开发和移民的时候,大中朝的海军却没有停止步伐,他们的目光很快便盯上了满刺加也就是马六甲。

马六甲苏丹在明朝时期,曾经早在永历朝年间,接受了大明的敕封,形成了和大明之间的藩属关系,同时苏丹还亲自带领人员,到北京对大明进行朝贡,郑和下西洋的时候,也在马六甲城设立基地,作为船队的物资补给基地使用,但是在1511年的时候,葡萄牙人入侵了马六甲,靠着武力占领了马六甲。

马六甲王为此还向大明求援过,但是当时大明朝却没有理会,导致了马六甲被葡萄牙人占领。

就在几年前,也就是崇祯十四年,大中朝天元元年的时候,荷兰人又击败了葡萄牙人,夺占了马六甲,将这里纳为了荷兰人的殖民地,以此地和荷兰人在亚洲的总部巴达维亚相互呼应。

但是荷兰人对这里,并没有给予高度的重视,也没有打算将此地发展为一个商业港口,只是作为他们控制马六甲海峡的一个据点而已。

但是肖天健却知道马六甲海峡对于今后中国人的重要性,中国的海上航运几乎有大半船只要通过马六甲海峡,这里就如同中国人的咽喉一般,只要稍微受到风吹草动,就等于卡住了中国人的脖子。

在这一点上,海军方面也在这几年中,对这里的重要性产生了直观而且明确的认识,包括海贸集团方面,也都认为这里对大中朝非常重要,很有必要将其控制在大中朝的手中,否则的话,大中朝的商船前往印度洋和非洲乃至今后要前往欧洲,都要经过这里,现如今大中朝和荷兰人交恶,大中朝海贸集团所属的商船很容易遭到荷兰战船的袭击和抢掠。

所以今后大中朝想要走向世界,那么马六甲海峡就必须要拿下来才行。

于是在天元八年,大中朝海军刚刚结束了马尼拉之战以后,便立即开始为下一步攻打马六甲制定起了新的作战计划。

但是想要占领马六甲,对于大中朝来说,并不是件非常容易的事情,舰队即便是从广州出发,到马六甲的距离也有七千多里,以眼下的帆船航速,最快也要一个多月的航渡时间。

途中至少要进行两三次淡水和食品的补给,另外马六甲一带属于荷兰人的势力范围,荷兰人在亚洲的总部就设在距离马六甲不远的巴达维亚,实力比较强,起码要比当初他们在台湾的实力要强大不少,大中朝舰队如果直航马六甲登陆作战的话,风险比较大。

最重要的是这一次远征肯定还要携带相当数量的陆师部队进行登陆作战,直航马六甲的话,那么船上的海兵和陆师兵将根本得不到休息适应,马上便要投入到作战之中,而荷兰人则是以逸待劳,就地反击,对于大中朝的军队来说,非常不利。

所以经过海军部门会同海贸集团共同协商斟酌之后,一致认为,如果想要顺利取得马六甲,大中朝此战之前,必须要先在沿途取得几个立足点,作为船队的中转基地和补给点。

另外在马六甲附近,还要找到一个立足点,供大中军船队休整补充,然后才能直入马六甲,夺占马六甲城,控制住马六甲海峡。

(今天特别鸣谢风沐春江朋友的打赏,这个月第一天,开了个好头!呵呵!另外通知一下弟兄们,这个月此书肯定完本,完本之后会开始上传新书,希望能继续得到朋友们的支持!多谢!)

第32章 暗箭1第140章 大考将至第3章 强度黄河第139章 杀鸡儆猴第157章 石雷初显威第143章 建军节大阅兵第144章 震惊凤翔第96章 山海关之役2第41章 重编第58章 大中牌绞肉机第39章 奴酋的争论第78章 噩耗第146章 真有不信邪的第142章 缴获甚巨第155章 崇祯那本难念的经书第17章 长枪直刺第96章 道与不道第115章 交手第56章 石桥攻防战6第215章 非议第115章 水军哗变第79章 依旧不休第50章 其人之道第101章 以身涉险第94章 炮轰襄阳第210章 殖民主义的发端第222章 忠臣勇将第171章 入福建第138章 兵驻武昌厉兵秣马第192章 大敌当前第5章 夹生饭第42章 各打五十大板第200章 原来如此第40章 皇太极的算计第74章 忠奴第148章 事实胜于雄辩第205章 永历的解决第123章 绝望反击第1章 命如草芥第78章 望远镜和燧发枪第18章 扩编第72章 野蜂破阵第142章 为何而战第75章 大出所料第205章 绞肉机第82章 波涛汹涌第93章 装神弄鬼第51章 两强之战7第27章 小事一桩第41章 报复第137章 多喜临门第119章 顺江而下兵至岳州第186章 屁股坐歪第177章 小常原之战1第129章 妖言惑众第238章 大龙国旗第187章 兵发洛阳第139章 杀鸡儆猴第10章 灵机一动第36章 意外的斩获第142章 穷酸秀才第42章 关宁铁骑第13章 侥幸退敌第52章 两强之战8第107章 卧式钻床第11章 托大第191章 虚实不定第140章 红石山2第113章 又生一计第97章 一将功成万骨枯第140章 大考将至第90章 兵抵汉水第17章 长枪直刺第63章 祸水东引第85章 初会牛金星第63章 喜讯连连第206章 剑指台湾第14章 敌人的敌人是朋友第195章 当头棒喝第141章 新兵第65章 下场第76章 受降第173章 困兽之地第118章 出发第146章 册封朝鲜王第15章 螳螂捕蝉第76章 通州会战5第87章 激辩2第99章 决战之地第198章 铸币第109章 天不作美第38章 人才第30章 挖坑第119章 官道口决死战2第104章 疑兵之计第142章 穷酸秀才第120章 官道口决死战3第25章 难民潮第61章 退缩第11章 多尔衮的判断
第32章 暗箭1第140章 大考将至第3章 强度黄河第139章 杀鸡儆猴第157章 石雷初显威第143章 建军节大阅兵第144章 震惊凤翔第96章 山海关之役2第41章 重编第58章 大中牌绞肉机第39章 奴酋的争论第78章 噩耗第146章 真有不信邪的第142章 缴获甚巨第155章 崇祯那本难念的经书第17章 长枪直刺第96章 道与不道第115章 交手第56章 石桥攻防战6第215章 非议第115章 水军哗变第79章 依旧不休第50章 其人之道第101章 以身涉险第94章 炮轰襄阳第210章 殖民主义的发端第222章 忠臣勇将第171章 入福建第138章 兵驻武昌厉兵秣马第192章 大敌当前第5章 夹生饭第42章 各打五十大板第200章 原来如此第40章 皇太极的算计第74章 忠奴第148章 事实胜于雄辩第205章 永历的解决第123章 绝望反击第1章 命如草芥第78章 望远镜和燧发枪第18章 扩编第72章 野蜂破阵第142章 为何而战第75章 大出所料第205章 绞肉机第82章 波涛汹涌第93章 装神弄鬼第51章 两强之战7第27章 小事一桩第41章 报复第137章 多喜临门第119章 顺江而下兵至岳州第186章 屁股坐歪第177章 小常原之战1第129章 妖言惑众第238章 大龙国旗第187章 兵发洛阳第139章 杀鸡儆猴第10章 灵机一动第36章 意外的斩获第142章 穷酸秀才第42章 关宁铁骑第13章 侥幸退敌第52章 两强之战8第107章 卧式钻床第11章 托大第191章 虚实不定第140章 红石山2第113章 又生一计第97章 一将功成万骨枯第140章 大考将至第90章 兵抵汉水第17章 长枪直刺第63章 祸水东引第85章 初会牛金星第63章 喜讯连连第206章 剑指台湾第14章 敌人的敌人是朋友第195章 当头棒喝第141章 新兵第65章 下场第76章 受降第173章 困兽之地第118章 出发第146章 册封朝鲜王第15章 螳螂捕蝉第76章 通州会战5第87章 激辩2第99章 决战之地第198章 铸币第109章 天不作美第38章 人才第30章 挖坑第119章 官道口决死战2第104章 疑兵之计第142章 穷酸秀才第120章 官道口决死战3第25章 难民潮第61章 退缩第11章 多尔衮的判断